安徽池州:一个贫困山村的悄然蜕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区号是多少 安徽池州:一个贫困山村的悄然蜕变

安徽池州:一个贫困山村的悄然蜕变

2023-11-01 1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徽池州:一个贫困山村的悄然蜕变

2020年04月15日 17:40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参与 评论

梅街镇长垅村,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位于九华山西侧,坐落于群山之壑,当地百姓形象地比喻为“三山夹一垅”。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梅街镇长垅村,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位于九华山西侧,坐落于群山之壑,当地百姓形象地比喻为“三山夹一垅”。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0户、136人。

图为现在的长垅村俯瞰图

以前的长垅村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农民住的大都是破旧房屋,村集体收入几乎是空白。而如今走进长垅村,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条条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文化墙、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还有宽敞整洁的党建广场、错落有致的乡村小楼、满目青翠的坡地茶园……带来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长垅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和全村党员群众生生不息的砥砺奋进。

志智双扶创出幸福生活

今年43岁的姚有德,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家中两个老人长年患病,孩子还在读小学,夫妻二人只能在周边打打零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工作队队长桂卫兵上门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他在池州主城区秋浦路上租了间门面,开起了夫妻面馆,并帮他孩子转到贵池南湖小学就读。因为人热情、手艺好,现在小面馆生意红红火火,每月收入5000多元。在穷窝里呆了大半辈子的姚有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同样靠自己的双手脱贫的,还有64岁的叶宝根。先天性聋哑且一直孤身一人,长年靠低保和残补维持生活。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工作队队员经常上门走访,通过各种方式关心鼓励他,为他争取各种补助。潜移默化间,他的内心世界慢慢发生了改变。近两年他先后种植茶叶、套种油茶共12亩,加上村“两委”为他安排的公益性岗位,每年可增收15000元以上。他会养牛,2018年,村里又为他购买了一头小水牛。联系他的村干部告诉我们,现在的叶宝根每天过的很忙碌,但精神头很足,每天天一亮,就开始上山放牛、除草……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曾经入选“安徽好人榜”“最美池州人”的章夏梅,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高位截瘫的丈夫和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孩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现在她不仅开起了“夏梅生活超市”,还通过养猪、种植茶叶,加上村里为其安排的卫生保洁岗位,每年全家收入达到三万多元。前不久,她又被评选为梅街镇“最美自强脱贫户”。现在她不仅是长垅村的道德标杆,更成为了激励长垅贫困群众奋斗脱贫的一个“活教材”。

图为“最美池州人”“最美自强脱贫户”章夏梅开的超市

据了解,与章夏梅一起被评为“最美自强脱贫户”的还有58岁的长垅村居民唐义华,他孑然一人,靠种植茶叶、黄精、水稻和养猪,成了勤劳致富的一把好手。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村里在贫困户中开展“感党恩、思奋进”教育活动,激励引领贫困群众在精神上站起来、在劳动中富起来、在生活中笑起来,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推动物质和精神“双脱贫”。除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外,工作队和村“两委”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用足健康、金融、教育、社保、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和措施,想方设法为贫困群众减轻生活压力。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基因

“缺乏增收的产业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才是脱贫之道。”在拓宽群众收入来源上,村里为此下定决心,广开门路、多线作战、多点突破,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靠山吃山,要吃出好滋味,不能再守着满山的好资源过穷日子。”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充分发挥山场资源作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早在2016年,由村里支持茶叶种植大户刘孝华牵头成立长垅茶叶种植合作社,建成了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靠天收”的零散种植模式,由合作社统一为茶农提供种植管理、生茶收购和加工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并注册了“长垅生态茶”商标,开展线上线下双线经营,此举既增加了茶叶产量,又提高了茶叶品质,还能帮助茶农解决市场销路,一举三得。刘孝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近四年来,合作社共吸纳40户贫困户,新发展茶叶种植60亩、套种油茶100亩,每年生产销售绿茶、红茶3000多斤,共计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16万元。

图为长垅村种植大户刘孝华牵头建起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

在尝到“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的“甜头”后,村里决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继续在特色种养上深挖潜力,念好“山水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贫困户受益,开拓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共同致富有机结合的路子。

长垅青梅种植基地就是他们引进的一个“重大产业项目”。2018年10月26日,贵池区大唐矿业有限公司帮扶长垅村种植青梅项目成功签约。自此,该企业先后累计投入90余万元帮助长垅村种植300亩青梅。一年多来,该项目土地流转加上务工费用支出,直接带动了10户贫困家庭受益,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图为长垅村青梅基地种植的青梅

更令人振奋的是,四年后该项目将产生丰厚回报,届时生产的青梅直接由安徽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不愁市场销路,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扶贫专项资金72万元,套种100亩黄精。据保守估计,四年后此项目又可一次性增加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这两个特色高效产业项目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种植面积,为长垅村集体经济持续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驻村工作队队长桂卫兵对此寄予很大信心和厚望。

除了唱好山歌,他们还打起了水田的“主意”。2018年,村里利用中央专项扶贫资金35万元流转田地100亩,发展籽莲种植及粗加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生金3万元。与此同时,通过股权量化,每年带动25户贫困户参与资产收益520元。

“光伏可是我们这两年村集体收入的‘主要功臣’!”村委会主任桂秋生迫不及待地说。2016至2017年村里利用

荒山荒地,建造了三座光伏电站,总规模达到176千瓦,另加上位于梅街镇桃坡境内的一座100千瓦联村电站。四座电站每年为村集体贡献约13万元收入,其中收益的80%用于贫困户务工支出和公益岗岗位工资。

图为长垅村四座光伏电站中的其中一座

聚沙成塔,积水成渊。2018年底,长垅村利用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建起了扶贫车间。2019年9月,经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与东至县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成功合作,由村里出资购买设备,由对方提供半成品,进行袜业中间工序加工。投入之初就解决了村里12位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有3人。“有了这个车间,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做到顾家挣钱两不误。”65岁的桂有良见到我们就夸党的政策好、帮扶干部好。据了解,从合作生产至今,车间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达到了6000元以上。

图为长垅村扶贫车间内景

“这两年我们还争取了40万元财政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带动40户贫困户每年分红增收1200元,8户贫困户每年务工增收5000元以上。”谈及村里的扶贫产业,驻村工作队队员张紫娟不仅如数家珍,更是信心满满。“现在,茶叶、青梅、黄精、籽莲、光伏已成为我们长垅村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长垅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这样,就从产业上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村强民富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党建创新凝聚决战合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采访中,我们发现长垅村脱贫攻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紧紧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聚力打造坚强堡垒,强化党建创新引领,为决战脱贫提供“动力引擎”。工作队从进村之日起就把长垅当成自己的家,把长垅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家人,把长垅扶贫事业当成自己的家业,集体沉下身子、用心融进村子,经常与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和广大党员深入谈心交心,增强脱贫信心,深入查找穷根病灶,共同探寻长垅脱贫致富的切入口和用力方向。

图为长垅村党建广场

去年年初,长龙村围绕创建“砺砺前行·美丽长垅”党建品牌,成立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基层组织建设连片工程,通过抓班子建设、抓思想教育、抓日常管理、抓制度完善等真措实举,充分激活党支部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激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现在中央脱贫政策这么好,这么多的资源都向农村倾斜,再加上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大力帮扶,我们再不奋力攻坚,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就愧对长垅的老百姓了!”村党支部书记余家安颇有感触地说。认识上去了,精气神自然就提起来了。如今,长垅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路上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有盼头。

“现在我们农村也不比城里差,一到傍晚,广场上灯亮起来,可以跳广场舞,健身器材、娱乐设施样样都有,老人、孩子都能玩。”家在村部附近的臧金洲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很满意。

民生实事是党建工作成效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2016年以来,村里把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开展,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四年来,在市、区、镇三级政府的直接帮扶下,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和水利工程,投入400万元实施贫困村道路硬化和扩面延伸工程,投入300余万元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这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项项硬化亮化工程,不仅让这座往日破落的贫困村靓了起来,也让长垅老百姓的心跟着亮了起来,更让村里的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

图为长垅村随处可见的文化墙

人心齐,泰山移。长垅村已于2018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旧帽子,如今的长垅正在慢慢蜕变成一个美丽乡村新家园。

——记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长垅村脱贫攻坚之路

(通讯员 汪秀祥 方润盛)

[责任编辑:杨胜男]

标签:贫困户 长垅村 茶叶 村里 党建 工作队 青梅 群众 产业 集体

好文 钦佩 喜欢 泪奔 可爱 思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图集

安徽各地中小学秋季开学

特色荷花小镇助扶贫

图集

庐江:行洪区开机排涝帮灾民重返家园

图集

合肥:日供水量再创新高

图集

霍邱:生态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图集

歙县:水墨南屏 桨动新安

水上森林 鸟儿天堂 安徽合肥:浓情端午 情暖女童 安徽和县:“家门口”的车管所 追击安徽地区日环食 安徽武警:黑虎山下竞技“神枪手” “酷炫”公安实战技能大比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