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映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徽有哪些历史故事 宿州映像

宿州映像

#宿州映像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淮海战役符离展陈简介》:符离镇距宿州15公里,徐州30公里,位于徐宿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为原宿县城的北大门,解放符离、攻取宿县城是关系淮海战役胜利的关键战斗。1948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四纵队、华东野战军的三纵队和两广纵队,奉命迅速抢占徐州至宿县铁路沿线的各个据点,包围宿县,切断敌人的铁路运输,阻截国民党军队的北援和南逃,向徐州进击,完成包围徐州的战略部署,在符离小李庄与敌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并在张楼西山发生激烈的肉搏战。战斗从早晨一直进行到太阳落山。这次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孙元良兵团41军军部所属的122师,俘敌三千余人,缴获山炮12门、汽车60辆和大量的军用器械。在这次战斗中,中野11旅、 13旅和22旅分别攻占了符离集、李家庄和央沟车站,彻底斩断了徐蚌线,有力配合了华野围歼黄伯韬兵团。毛主席高度评价中野斩断津浦线的行动,11月13日致电刘 (伯承)、邓(小平)、陈(毅):“刘邓陈已抓住孙元良歼灭甚好。此点关系全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今,沈圩古楼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纪念馆也被挂牌为埇桥区党性教育基地,经常有单位和学校组织人员过来参观和学习。留下了革命先辈足迹的沈圩古楼,已经成为人们淮海战役中的那段峥嵘历史、缅怀和学习革命先辈的重要场所。

老家具见证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五月榴花开欲燃,在淮海战役总前委蔡洼会议旧址,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就是在这个房子里,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召开了唯一的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休息时,随军记者为五位首长在屋前的石榴树下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如今,照片中的石榴树还在,每年都会开花、结果。”在杨家台子中间院子后排屋子前,讲解员郑昆明对记者说道。

走进旧址内部,正中用长桌、地图和塑像等再现了五位前委开会时的场景,东侧的房间是刘伯承曾经住过的,西边是邓小平、粟裕的旧居。当年总前委开会用的桌椅、条几以及粟裕、邓小平用过的床、文件柜等家具,都还按照原样保存着。

“运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展示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和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郑昆明说。

1948年 12月16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代司令、代政委粟裕率领指挥部进驻萧县蔡洼村杨家台子,在此后的28天里,粟裕一直驻守在蔡洼。将指挥部驻地选择在这里,是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在提前察看地形后做出的决定。这里与淮海战役主战场距离适中,便于指挥,周围尽是芦苇荡,便于隐蔽;杨姓地主的女婿曾是彭雪枫的部下,杨家是开明地主,有很多人走上革命道路;杨家台子房屋众多,主体建筑为三排两进,有6个小院,适合华野指挥部安排使用。

1948年12月16日晚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乘坐吉普车由濉溪县小李庄来到蔡洼,第二天,谭震林也从前线赶来参加总前委会议。这是总前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也是唯一的一次。此时,淮海战役已经稳操胜券,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渡江战役作战计划与部队整编方案。休息时,五位前委还一起合影。就是这张珍贵的照片,让今天的人们可以重睹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风采。会后,刘伯承、陈毅带着总前委会议研究的意见,乘车到西柏坡向毛泽东主席汇报,邓小平从蔡洼村返回总前委驻地小李家村,粟裕留在蔡洼的华野指挥部,一直到1949年1月12日离开。

马刀“诉说”一段抗战传奇

刚踏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石相纪念馆的大门,一位面带微笑的老人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记者从交谈中得知,老人名叫郭清泉,今年66岁,是栏杆中心学校的退休教师。他自幼就爱听老人讲述革命故事,还迷上了收藏老物件,现在是馆内的讲解员。

郭清泉告诉记者,1939年下半年至1940年初,张爱萍将军曾三进石相,奠定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发展的基石,这里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当年的遗迹、遗物。在纪念馆展示的众多实物中,郭清泉重点介绍了两把马刀。

“这两把刀是新四军四师骑兵团曾经用过的,当时被称为‘雪枫刀’。你们看,虽然刀上现在满是锈迹,但是刀刃上的缺口依然很清晰,很明显是多次杀敌后留下的。”郭清泉说道。在七年前,他听说当地村民手中有两把“雪枫刀”,就多次去寻访,并与原来的收藏者协商,经过半年时间的软磨硬泡,才把这两把刀收了过来。石相纪念馆初建时,郭清泉立刻就把这两把马刀拿了出来,放在了展厅里。他说,要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两把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新四军四师的历史上,彭雪枫亲自创建和培养的骑兵团,与《拂晓报》和拂晓剧团,并称“三宝”。这支红色的铁骑,曾在淮北平原上纵横驰骋,立下了赫赫战功,令日寇闻风丧胆。根据《淮北铁骑——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老战士文集》一书记载,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团长周纯麟,在吸收国民党骑兵马刀和日军战刀长处的基础上,画出比日军战刀长5公分,比国民党骑兵马刀长10公分并带有护手圈的刀样,要求打造出的马刀能把叠在一起的2枚铜板一刀劈开,而刀刃没有一点缺损和卷口。这种特别打制的马刀送到骑兵手里后,大家都爱不释手,在刀把上精心缠上布条,并给马刀起名“雪枫刀”。根据书中记载及当地村民口述,郭清泉认为,这两把马刀就是新四军四师骑兵团的战刀。

“一寸长,一寸强”,这种马刀在作战时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刀柄处护手圈的设计,平时可以方便战士在骑马时挂在腰间,在与敌人对战时,还能保护战士的手掌。通过这两把马刀,人们可以感受到骑兵团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时的英勇和无畏。

来源:拂晓报

编辑:汪雪

审核:李媛媛

文明有你更好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