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托底2023年樓市將走出底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守望先锋下载要钱吗 政策托底2023年樓市將走出底部

政策托底2023年樓市將走出底部

2023-01-04 14: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手机看新闻

政策托底2023年樓市將走出底部 澳珠房产 2022-12-27 09:02:55 来自广东省

新聞出處:中國房地產報

26194747g2s9.jpg

2022年即將過去。 這一年,無論是對於行業、企業,抑或是個人而言,都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這一年,疫情持續衝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內外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 我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這一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 自2021年9月以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連續下跌已超15個月。

行業規模退回5年前。 2022年商品房銷售額預計達到13萬億元,而銷售額首次突破13萬億元還是在2017年,2021年銷售規模已創下18萬億元之巨。

這一年,民營房企經歷了深度調整過程。 銷售榜百强名單中,很多房企的名字正在消失。

這一年,“保交樓”成為第一要務。 地方政策從試探性鬆綁到應出盡出,全年至少295個省市出臺近600次房地產鬆綁政策。

鬱亮說過,萬科沒有英雄。 吳亞軍也說過,龍湖沒有英雄。 但在2022年這場行業經歷深度調整、企業遭遇縮錶出清的生死之戰中,每一個堅持到最後的企業和個人,都是英雄。

2022年也是政策起承轉合之年。 在即將走過2022年之際,我們等到了久違的曙光和希望。 中央“金融十六條”强力紓困房企,信貸、債券、股權等融資工具“三箭齊發”。

臨近年底,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重申:“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將“促進居住消費健康發展”寫入《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地產置於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任務之中,並提出房地產行業要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這些政策最强音,給了我們一往無前的勇氣。 2023年將至,我們將懷揣著新的希望,開啟新征程。

回顧2022:樓市持續下行調控政策步步轉向

“2021年房地產增長對經濟增長總體上還是起到了拉動作用。2021年房地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拉動整體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2022年初,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

但隨著市場持續下行,2022年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在過去半年時間內,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從2021年末的4.4%下降至2022年三季度的-8%,大致拖累GDP增長約1.5個百分點,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3個百分點,拖累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約4.5個百分點。

整個2022年,房地產各項名額幾乎都走出了一條持續下滑的曲線。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2年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滑9.8%,其中11月單月同比下滑19.9%; 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滑26.6%; 房企到位資金同比下滑25.7%,11月單月同比下滑35.4%。

2021年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正增長6%,銷售額同比增長8.5%,房企到位資金同比增長7.2%。

從2022年初開始,房地產政策面就出現轉好訊號,但這種轉好還僅限於“因城施策”範圍內,大的政策面始終保持謹慎。

1月20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强調控政策協調性精准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

但新一輪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與樓市變得艱難。 3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滑至-2.4%,首次落入負增長區間。

隨著鄭州打響二線都市鬆綁第一槍,4月份開始,樓市政策調整頻率明顯加快、力度明顯加大。

先是4月15日央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

接著4月19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座談會,要求“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然後是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次會議被業內看作第一個政策轉捩點,即中央已看到房地產不穩導致的風險,督促各地因城施策。

5月份,地方“因城施策”進入高峰期。 這一時期,全國102個省市出臺126次放鬆政策,政策頻次環比近乎翻番,相當於前4月政策次數之和。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保交樓”成為樓市關鍵字。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這是“保交樓”首次被寫入中央政治局會議檔案。

9月,各地再次迎來政策小高峰。 市場下行壓力大的地方,刺激政策應出盡出,以寧波、濟南為代表的强二線都市,加速鬆綁限制性政策。

這一年,央行共計3次“降息”,5年期以上LPR共下調35個基點。

但這些政策仍未能封锁市場繼續下滑。 據測算,此輪房地產市場運行週期最低點可能會延續至2023年一季度,這在過去10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沒有發生過。

如果說,前10個月,政策鬆綁落腳點主要還是在於對前期收縮性政策的回收和糾偏。 那麼,以11月為分水嶺,監管對於房企融資態度發生根本轉變,逐漸轉向“保主體”。

11月8日,交易商協會表示,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 11月13日,央行、銀保監會出臺“金融16條”,為房地產行業注入政策強心劑; 11月14日,三部委發文,指導銀行向優質房企開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 11月28日,證監會發佈政策,支持房地產股權融資。

至此,監管層對房企紓困方向終於從此前的“救項目”轉換至“既救項目,也保主體”,房企融資環境得到極大優化。

展望2023:政策托底樓市將走出底部

近日,多位高層官員的發聲,均指向房地產的重要性和防範化解風險的迫切性。

“房地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經濟而言,既是動力源,也是風險源。”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是重中之重。

12月1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發表致辭中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我們已出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

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房地產工作時強調: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

會議還指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不難看出,2023年房地產政策覈心邏輯在於:一是給予房企融資支持,支持房企債務展期,緩解資金壓力,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二是為個人購房信貸提供支援,帶動市場銷售恢復; 三是“保交樓”,解决期房交付問題,提振市場情緒,穩住購房者信心。

從這一階段開始,中央對於房地產的管理基調也發生了變化,穩定、支持、防範化解風險的調性更濃。

住房消費,尤其是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將成為2023年擴內需的重要抓手。 同時,“保交樓”仍是2023年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將是房地產政策出臺的重要著力點之一,專項借款及配套資金將加快落地。

“這幾個月下來,我覺得微光在逐步變成曙光。從整個行業來看,政策面都在逐步向好,而且在力度、廣度上全面超出萬科的預期。”12月16日在萬科臨時股東大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

展望2023年,“穩”將是房地產市場關鍵字。 2023年政策面將重點引導房地產行業儘快實現軟著陸,並帶動商品房銷量、房地產投資以及土地市場先後企穩回暖。

也要看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嚴峻形勢,既有短週期因素,也有長週期因素。 長週期因素就是房地產行業已經走過快速發展階段,進入後週期,或者說是拐點階段。 在這個階段,房價下行壓力逐漸增大、購房預期逐漸减弱、房價收入比和房價租金比將向合理水准回歸等,都是必然趨勢。

這意味著,即便市場走出回暖行情,企業發展也不可能再走老路,探索新發展模式、尋找新路徑勢在必行。

2022年即將過去。 這一年,無論是對於行業、企業,抑或是個人而言,都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這一年,疫情持續衝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內外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 我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這一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 自2021年9月以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連續下跌已超15個月。

行業規模退回5年前。 2022年商品房銷售額預計達到13萬億元,而銷售額首次突破13萬億元還是在2017年,2021年銷售規模已創下18萬億元之巨。

這一年,民營房企經歷了深度調整過程。 銷售榜百强名單中,很多房企的名字正在消失。

這一年,“保交樓”成為第一要務。 地方政策從試探性鬆綁到應出盡出,全年至少295個省市出臺近600次房地產鬆綁政策。

鬱亮說過,萬科沒有英雄。 吳亞軍也說過,龍湖沒有英雄。 但在2022年這場行業經歷深度調整、企業遭遇縮錶出清的生死之戰中,每一個堅持到最後的企業和個人,都是英雄。

2022年也是政策起承轉合之年。 在即將走過2022年之際,我們等到了久違的曙光和希望。 中央“金融十六條”强力紓困房企,信貸、債券、股權等融資工具“三箭齊發”。

臨近年底,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重申:“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將“促進居住消費健康發展”寫入《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地產置於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任務之中,並提出房地產行業要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這些政策最强音,給了我們一往無前的勇氣。 2023年將至,我們將懷揣著新的希望,開啟新征程。

回顧2022:樓市持續下行調控政策步步轉向

“2021年房地產增長對經濟增長總體上還是起到了拉動作用。2021年房地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拉動整體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2022年初,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

但隨著市場持續下行,2022年這一切發生了變化。

在過去半年時間內,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從2021年末的4.4%下降至2022年三季度的-8%,大致拖累GDP增長約1.5個百分點,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3個百分點,拖累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約4.5個百分點。

整個2022年,房地產各項名額幾乎都走出了一條持續下滑的曲線。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2年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滑9.8%,其中11月單月同比下滑19.9%; 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滑26.6%; 房企到位資金同比下滑25.7%,11月單月同比下滑35.4%。

2021年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正增長6%,銷售額同比增長8.5%,房企到位資金同比增長7.2%。

從2022年初開始,房地產政策面就出現轉好訊號,但這種轉好還僅限於“因城施策”範圍內,大的政策面始終保持謹慎。

1月20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强調控政策協調性精准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

但新一輪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與樓市變得艱難。 3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滑至-2.4%,首次落入負增長區間。

隨著鄭州打響二線都市鬆綁第一槍,4月份開始,樓市政策調整頻率明顯加快、力度明顯加大。

先是4月15日央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

接著4月19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座談會,要求“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然後是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次會議被業內看作第一個政策轉捩點,即中央已看到房地產不穩導致的風險,督促各地因城施策。

5月份,地方“因城施策”進入高峰期。 這一時期,全國102個省市出臺126次放鬆政策,政策頻次環比近乎翻番,相當於前4月政策次數之和。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保交樓”成為樓市關鍵字。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這是“保交樓”首次被寫入中央政治局會議檔案。

9月,各地再次迎來政策小高峰。 市場下行壓力大的地方,刺激政策應出盡出,以寧波、濟南為代表的强二線都市,加速鬆綁限制性政策。

這一年,央行共計3次“降息”,5年期以上LPR共下調35個基點。

但這些政策仍未能封锁市場繼續下滑。 據測算,此輪房地產市場運行週期最低點可能會延續至2023年一季度,這在過去10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沒有發生過。

如果說,前10個月,政策鬆綁落腳點主要還是在於對前期收縮性政策的回收和糾偏。 那麼,以11月為分水嶺,監管對於房企融資態度發生根本轉變,逐漸轉向“保主體”。

11月8日,交易商協會表示,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 11月13日,央行、銀保監會出臺“金融16條”,為房地產行業注入政策強心劑; 11月14日,三部委發文,指導銀行向優質房企開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 11月28日,證監會發佈政策,支持房地產股權融資。

至此,監管層對房企紓困方向終於從此前的“救項目”轉換至“既救項目,也保主體”,房企融資環境得到極大優化。

展望2023:政策托底樓市將走出底部

近日,多位高層官員的發聲,均指向房地產的重要性和防範化解風險的迫切性。

“房地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經濟而言,既是動力源,也是風險源。”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是重中之重。

12月1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發表致辭中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我們已出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

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房地產工作時強調: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並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

會議還指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不難看出,2023年房地產政策覈心邏輯在於:一是給予房企融資支持,支持房企債務展期,緩解資金壓力,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二是為個人購房信貸提供支援,帶動市場銷售恢復; 三是“保交樓”,解决期房交付問題,提振市場情緒,穩住購房者信心。

從這一階段開始,中央對於房地產的管理基調也發生了變化,穩定、支持、防範化解風險的調性更濃。

住房消費,尤其是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將成為2023年擴內需的重要抓手。 同時,“保交樓”仍是2023年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將是房地產政策出臺的重要著力點之一,專項借款及配套資金將加快落地。

“這幾個月下來,我覺得微光在逐步變成曙光。從整個行業來看,政策面都在逐步向好,而且在力度、廣度上全面超出萬科的預期。”12月16日在萬科臨時股東大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

展望2023年,“穩”將是房地產市場關鍵字。 2023年政策面將重點引導房地產行業儘快實現軟著陸,並帶動商品房銷量、房地產投資以及土地市場先後企穩回暖。

也要看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嚴峻形勢,既有短週期因素,也有長週期因素。 長週期因素就是房地產行業已經走過快速發展階段,進入後週期,或者說是拐點階段。 在這個階段,房價下行壓力逐漸增大、購房預期逐漸减弱、房價收入比和房價租金比將向合理水准回歸等,都是必然趨勢。

這意味著,即便市場走出回暖行情,企業發展也不可能再走老路,探索新發展模式、尋找新路徑勢在必行。

1535364952214_000.gif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赞 踩${articleTitle.caiCount} 收藏 分享 投诉 政策 房企 金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