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在舞蹈训练中记忆运用 情绪与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情绪与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2024-07-11 1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婧孚(广东海洋大学)

舞蹈表演是以肢体动作为主的表演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来表现舞蹈的内容和情感。舞蹈表演是可视的,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与肢体语言相互交融,始终是如影随形、相伴而生的关系。好的情绪表达和好的舞蹈动作之间会相互成就,因此情绪和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单纯依靠肢体表演,而缺少情感表达的内核,所展现的只能是形式美,无法唤起观众的共情。所以舞蹈表演者应该将传达思想作为自己表演的目的,以此提高舞蹈艺术的活力和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舞蹈表演表达的力量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一)表现作品的主题

舞蹈表演的重要特征就是技巧和艺术的统一。这里的技巧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表演者把握身体语言的技巧,一个是表演者把握思想情感的技巧。身体语言是舞蹈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表达是舞蹈的灵魂,单一技巧是无法把一部舞蹈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来的,唯有将思想情感和表演个性融入舞蹈作品中去,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将夺人心魄的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与观众共情,凸现作品的主题,舞蹈表演方才拥有了灵魂。

(二)表现作品的神韵

舞蹈表演重视形神的统一。形指外在,神指内在。舞蹈表演要想做到从外到内的形神合一,表演者就必须对表演角色的定位、动作、姿态这些固定的外形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对角色的神韵进行深入的把握。只有将神灌注到形之中,做到了神形兼备,这才称得上是达到了形神合一。形神合一是情感表达的关键,表演中情绪和情感表达其实是代表了人物的神魂,人物有了神魂,动作方才有了神韵。失去了神魂,舞蹈表演将沦为纯粹的动作展示,毫无艺术性可言了。

(三)塑造艺术形象

舞蹈表演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动作上,还体现于面部表情,而面部表情是情绪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观众对舞蹈作品的理解通常是先从表演者本身开始,而不是从肢体语言开始,因此情绪的表达总是要先于动作的展现。

例如在表演较为欢快的舞蹈时,表演者通常是作为一个喜气的角色出现的,那么此时面部情绪的表现就要充满喜气,眼神要传递出满意、欢喜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面部表情的释放要张弛有度,全程要和动作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具体、鲜活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四)虚实相生,起承转合

舞蹈表演追求虚实的结合,这也是舞蹈表演中最为玄妙的一个层次。“虚”指舞蹈表演中抽象的部分,很多的表演场景可能并没有实物的辅助,此时表演者需要通过动作的表演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让观众跟随表演者的节奏品味深刻的寓意和中心思想。而表演和动作的过程,就是“实”的表达过程,是视觉所能感受到的实景。虚实的结合实际上体现的是表演艺术进行过程中情感的收放,在作品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虚实相生,方有起承转合,令观众感同身受。这个过程也是情感表达和反馈的过程。

(五)提升作品的表达意境

舞蹈表演从艺术到意境的提升,其核心就在于情感的表现是否恰到好处。意境是众多表演艺术家终其一生追求的表演境界。意境意为景与情的完美融合,境与意的完美融合。舞蹈的意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作为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终极目标,其内涵非常的丰富,承担内容也高于舞蹈作品本身。通俗来讲,在虚与实之间,意境之内更重视虚的拔高,而实的烘托是表演过程中的基础。要想让舞蹈表达上升到一定的表演境界,形成意境,就必须要将其表演形式和表演情感完美地融为一体。所以好的情绪和情感表达能够拔高舞蹈表演的表达意境,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舞蹈作品的魅力。

二、情绪和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体现(一)创作过程中的体现

舞蹈创作活动的开端,也是艺术情感生发的开端。舞蹈表演是把创作者从生活实践活动出发,加以情感艺术的挖掘,最终升华为舞蹈艺术的作品完整的表达出来。而情绪和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创作过程中的比重分布非常大,创作者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凝聚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愿望,于是运用情感语言进行艺术构思、加工和构建,设计肢体动作融合舞蹈技法,将情感表达出来。因此舞蹈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可被视作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带着交流和沟通的任务,希望能够通过舞蹈这种表演艺术形式,让观众感受到编创者传递的情感。舞蹈创作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更多的来自创作者的生活感悟,在舞蹈作品尚未成型和磨合成功初期,创作者的情绪对作品的调动力量更强,其情感也更为复杂。已经成熟的作品是编舞者内心世界的表达,情感语言贯穿于舞蹈编创的整个过程,并深化着舞蹈作品的内涵。创作过程中这类情感表达属于输出阶段,在这个阶段,情感表达尚未得到有效的回馈。

(二)表演过程中的体现

表演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来源于舞蹈表演者。表演者通过熟练的技艺,将舞蹈主题、舞蹈形象以及情感都寄托于肢体、表情表现出来,所以在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像潺潺的流水,随时处于动态发展的进程中。在此阶段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性,代表着创造者和表演者共同的情绪情感,舞蹈演员按照规定的动作和内容完成作品的表达,这一过程实际是对舞蹈作品内容的再现或继承。二是创新性,当进入到表演程序时,演员不仅要在特定的创作内容框架中展示已有的东西,还要将个人主观感受、体验和情感融入作品表达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此时表演者就已经进入到了二次创作的氛围中。二次创作能够帮助表演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人物的情感。正因为如此,表演过程中情绪和情感表达因人而异,不同表演者的二次创作灵感不同,自身输出的情感厚度和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即便是同一件舞蹈作品,不同表演者的表达效果也有可能存在极大差异,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接收到的情感信息也会截然不同。但情感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不同表演主体生发和创造出的情感内容都是舞蹈表演中最打动人心的因素,这也是舞蹈艺术常演常新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鉴赏过程中的体现

鉴赏过程是舞蹈表演的接受过程,通过舞者倾注了强烈情感的风格化的舞蹈表演,观众掌握舞蹈作品的情感背景,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编创和表演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而激起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升华艺术形象。成功的舞蹈表演是连接编创、鉴赏的桥梁,将编导的个人情感、表演者的情感和观众的内心情感契合于情与意的交流中。

三、如何在舞蹈表演中提升情绪和情感的表达(一)重视心态意境

心态意境是人深层次的心理表现,人的心理活动中任何的喜怒哀乐到一定程度都能够达到意境的范畴。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其心态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当表演者完全地融入了表演角色本身时,其自身的心态也就顺势转化成了角色的心态,人物的喜怒哀乐不再是表演者自身的情感,而是表演过程中必备的人物情感。所以要重视表演过程中人物深层次的心态意境表达,表演者的表演功底深厚与否,是决定其意境创造能力高低的关键,而表演功底的涵养不仅取决于基本功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还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带入角色、融入角色、成为角色的能力。

在情绪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人物环境显得尤为关键。这个过程中,第一步要做到拥有情感,与角色情感相沟通,要为表演者创造独特的环境进行角色的磨合,让表演者沉浸到表演的氛围中去,寻找自己与角色之间的重合点,找到人物情感的突破口,正所谓先有感悟后有表达。第二步要做到与环境相融合,将自己视作画中人,景中人。以舞蹈作品《两棵树》为例,为了表达自然界中连理枝的状态,表演者要深入了解连理枝相互缠绕枝干交错的体态形象,以及这种体态暗喻的男女耳鬓厮磨的缠绵情感,如此方能更好地表达灵肉合一的爱情。

(二)强调生态意境

生态意境是指舞蹈的表演生态,包括舞蹈表演本体,还包括节奏和音乐。影响情感表达的关键之一就是音乐和节奏的加入,缺少了音乐和节奏的表演是单一、片面的表演,是只有故事内容但没有故事性的表演。音乐与舞蹈二者相辅相成,故事性自然能够突出。同样的,音乐和节奏的加入让表演形式变得更为丰富,情感的抒发也不再是表演者单方面的表达。舞蹈动作本身所能表现的情感就已经非常生动,而音乐的加入,则使情感的表达更为立体。因此表演者要做的是在肢体动作的过程中,感受动作的起伏和音乐起伏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平衡之处,很好地驾驭音乐和动作,而不是被音乐所牵制。其次要深入舞蹈作品本身,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去审视作品,当充分地认识到生态意境之后,参与者的心态会顺势发生改变,会发现作品和演员本身是存在情感共鸣的,这种共鸣大多时候是隐性存在的。最后,是要尽量尝试摆脱自身个体行为和意志的束缚,要认识到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是任何的角色,也可以承载任何的情感。因此舞者表演中一定要忘记自己固有的生态角色,将自己完全地跟随舞蹈和音乐进入新的角色中去。比如傣族舞蹈的孔雀角色,在表现“孔雀漫步”时,舞者脚下踢步变换重心时身体会跟随着重心的变化呈现自然的下"U″型摆荡,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旋律将孔雀悠然自得的状态表现出来,此时的音乐节奏是舒缓的;在表现“孔雀飞”时,舞者脚下的踮步重心快速轮换跑场,配合上身较大幅度的展翅动作,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将孔雀嬉戏玩闹时的欢快表达出来,此时的音乐节奏是急促跳跃的。表演者融入孔雀的角色中,与音乐及角色动作相契合,形神合一,情景相融,塑造出灵动、祥和的孔雀形象,展现了傣族独特的审美追求。

(三)感悟情态意境

情态意境正贴合了前文中所说的虚实结合与情景结合的相关内容。当情绪和情感完全地融入景物之中,情态自然产生,意境自然得以发展。此时人的情感表达是主观的,而景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主观意志要跟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人景合一的关键所在。而突出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其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舞蹈情境中的个体与角色是否契合,此为“小景”。表演者只有成为角色才能成就角色,因此情感表达过程中第一部分一定要回归自身,回归到角色个体中去。在舞蹈表演中,某一个角色的定位是客观的,但是表演者的加入则是赋予了角色活的灵魂,所以需要首先感悟角色个性,充分掌握小景内容,才能更好地保障个体情感的输出。二是要和舞蹈整体中各个角色进行磨合,此为“全景”。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不只传递给观众,也会传递给其他表演者。只有做好了情感的交流互动,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创造表演情景是每个舞蹈表演都要去完成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情境中人物的情感一定要处于流通和活跃的状态,要鲜活而自然,所以情感的表达并不是一味地进行个体输出,还要考虑与主客观因素的融合情况,如此方能更好地将情绪和情感融会于舞蹈作品中进行体现。

四、情绪和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应注意的问题(一)主客观情感的融合

在讨论情绪和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时,应当首先强调情感产生的层次,以及如何丰富情感。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输出过程中自然带有作品本身的情感内容,但最终情感表达并不止于此,更在于强调舞蹈表演者在思想的带领下产生的自主情感。这里可以将其分为主客观两种情感类型进行分析。首先是客观的情感表达和输出。不同舞蹈作品拥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灵魂,其蕴含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可以将舞蹈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看作是一个强大的情感创造区间,表演者从作品中汲取情感,来获得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灵动力和价值,而在此过程中二者相互成就,表演者将作品情感从隐形转为了显形,而作品本身也对表演主体进行了启发。其次是主观的情感表达和输出,表演者在客观情感的基础上赋予自身的理解与表达,经过二度创作呈现在观众面前,表演者与表演本身进行了数次的磨合,其情感已完成互相交织和沟通。此时输出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对作品、创作者、表演者来说都是最为成熟也最为真实的情感。情感越真实,表演者的表演行为也就越生动,艺术的表现力越好,观众的共情活动就越发的积极。由此可见,对舞蹈表演来说,情感的表达需求是多样化的,只有多维度、更深入的情感表达,方才符合艺术表演的要求,才能达到情感沟通和输出的目的。

(二)动态情感的转化

动态情感在这里特指舞蹈表演过程中肢体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它的表现难度要高于单纯的情感表达,因为其外在表现形式有所束缚和选择,因而表演者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舞蹈形式和施展方式。动态情感的转化需要考虑三部分内容。

第一是要保证动态情感与动态表演本身相契合。一个完整的舞蹈表演,其情感是层次递进的,有自己的情感表达主题。表演者的舞蹈表演也会根据情感的激烈程度和表现强度逐一进行变化,所以观众在观看表演时,能够从其表演过程中感受到情绪的转折和递进,并体味到均衡和多样性的舞蹈美感。舞蹈被誉为形体说话的艺术,其实,除了形体说话,舞蹈还应当有形体的韵味。要保证动态情感与表演内容相契合,就需要对表演节奏、表演形式和自身角色有极为准确的认知。

第二是要保证角色情感转化过程衔接顺畅。对于一些创新性较强的舞蹈表演形式,首先应当遵循表演均衡多样性的原则,以感觉舒适度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拿舞蹈《雨打芭蕉》为例,作为舞剧《沙湾往事》的一个片段,观众接触和观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段,并不是完整的表演内容。但是当表演者完全沉浸在表演环境中时,已经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和表演的内容起承转合,完全融入了南国文化风情,所以即便是一个片段,观众也完全感觉不到情感的单一和突兀。这就是因为表演者在情感转化的过程中衔接顺畅,不同的表演情绪和场景转换自如,流畅清晰。

第三是要保证情感表达的完整性。动态情感的表达要和整体表达相衔接、肢体语言要与面部表情相呼应、动作轻柔缓急要和此时此刻的表演场景相贴合。肢体语言是舞蹈表演的第一语言,也是表演者输出情感的直接方式,但是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结合才是舞蹈表演过程中突出的情感整体,如果一个表演者的肢体语言非常到位,但面目表情狰狞可怖,或者无法控制自己的五官变化,那么带给观众的表演感受就不会那么完整了。尤其是一部分观众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会有意识地观察表演者的表情变化,以了解此时此刻角色的情绪,所以舞蹈者本身需要和作品意欲传递出的思想情感相一致,即情感的表达也需要考虑整体性。

(三)情感与音乐和舞蹈的衔接

舞蹈是灵动的艺术,而音乐和场景作为辅助手段,为舞蹈带来了必要的美和灵魂。对舞蹈作品来说,音乐是舞蹈内核的另外一种诠释。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对舞蹈主题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舞蹈表演中音乐与舞蹈的衔接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舞蹈动作与音乐风格的衔接,舞蹈动作与音乐风格的和谐一致奠定舞蹈情感的基调。二是舞蹈与音乐在节奏上的衔接,舞蹈律动与音乐节奏的高度契合成就舞蹈的风格与韵律。三是舞蹈与音乐在旋律上的衔接,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的完美呼应凸显作品的主题思想。四是思维逻辑上的衔接,音乐与舞蹈思维逻辑上的统一推动舞蹈意象的塑造,有助于舞蹈情绪情感的推进。在把握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舞蹈与音乐有机统一,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内心情感。舞蹈创作者也会对音乐有同样的需求,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把握对音乐的感知。舞蹈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艺术表达的情感是趋同的,同一个内核让二者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创作者也能够从音乐中汲取灵感。所以情感的表现与舞蹈的感染力以及完整表现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舞蹈的感染力越强,情感的吸收和表达也就越积极,音乐的带动性越强,表演者的情感输出和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也会越紧密。

五、结束语

情绪和情感表达能够带动舞蹈作品,体现舞蹈作品的思想,并帮助其塑造艺术情境。但情感的表达并不是单一的,其发展和交互需要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要保证表演者情绪和情感表达都充分地融入舞蹈角色,方能更好地塑造角色人物,带动舞蹈表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