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2:问题原因/影响/对策/概括主要内容/词句解释题/观点、现象分析题/公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做材料分析题目 申论2:问题原因/影响/对策/概括主要内容/词句解释题/观点、现象分析题/公文

申论2:问题原因/影响/对策/概括主要内容/词句解释题/观点、现象分析题/公文

2024-07-11 18: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单一题

一、问题原因

1.常见命题的方式:问题、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表现等。

2.阅读技巧:问题可以简单理解成负面元素。

①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标志性词汇: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缺少、流失;少、低、差、弱、陈旧、单一……等。

②归纳概括:

➢事例型材料注意总结归纳要点

➢一些数据的对比说明,可以总结成数量少、比重低、比例失衡、利用率低等规范表述。

③分析推理

对策推问题

“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关键是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同时严格执行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

3.答题思路:

通常情况下,按资料的段落逻辑罗列关键词即可。准确、全面、简明。

【解读】

(1)单一题中概括问题的题目在国考中考查概率非常高,各省考查单一题最常考概括问题,这属于单一题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问法,因为问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要素。常见命题方式:概括问题、不足、困境、瓶颈、挑战、难点,即换一个词汇表达问题,是负面的、不好的、消极的词汇。

(2)特殊问法:表现。国考考查过两次“问题的表现”,即2011国考地市级“进城务工子女受教育遇到的问题及其表现”;2014年国考地市级“青年人心理问题的表现”。提问“问题的表现”可以直接理解为问题本身,如我有病,具体表现在经常抽风和傻笑,有病、抽风和傻笑都是负面的问题,所以不用过度理解表现是什么,问题的表现即是问题本身,要点会更加具体琐碎一些

(3)方法:

①最简单的是直接摘抄。

摘抄有观点的首尾句、有关联词的地方、有人的地方有答案、标点符号带有负面表达的词语,因为问题就是负面的、消极的和不好的。出现的负面词汇:

a、带有“不”的词汇,即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完善。

b、缺失、缺乏、流失。

c、少、低、差、弱。

②归纳概括。

事例型材料(如小签学英语的例子)、数据型材料的要点很少、不好摘抄,此时需要归纳总结故事想要说明的要点,要用自己的话总结,一般总结得出的要点较少,因为事例型材料很琐碎。数据型材料不要摘抄数字,一定要把数据总结为多少、高低、快慢、比例、结构。

③分析推理。

方法精讲-申论1提及“专家告诉我们当前我们对汉语要尊重、敬畏、护卫、热爱”,实际上的含义是当前对汉语缺少尊重、敬畏、护卫、热爱。所以题目要求答问题,材料中提及与题目直接相关的对策,也可以考虑倒推。如“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关键是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同时严格执行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说明当前缺少心理疏导机制、没有应对机制和标准。

(4)答题思路:摘抄之后组织答案,有学员虽然找到但是觉得自己表述啰嗦。要抄词不抄句,写出的答案尽量用词语、短语表达,长句和修饰语尽量规避。一定要标清序号(小题尽量都标序号)。

问题原因 - 总结

如何找?寻找负面词汇;寻找对策反推

如何抄?抄词不抄句;标清序号

二、影响

1.常见问法:影响大致可以分成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①对于正面影响的常见问法:意义、效果、成果、积极作用等。

②对于负面影响的常见问法:后果、危害等。

【解读】

(1)影响就是结果,结果有两种可能性: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

(2)所以影响分为两类:一种是积极、正面的影响,是意义、积极效果、积极作用;一种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3)国考不常考查影响类的题目,广东省考特别喜欢考查意义,还喜欢考查后果、危害、弊端。国考的单一题中很少考查意义、危害(近几年没有考过),其他省份和联考会考。保险起见,本节课会讲解一道例题。

(4)单一题中,相对于危害,意义的考查概率比较大,因为可以直接考查问题而不是考查危害,可以直接考查对策而不是考查意义。省考中考查意义的概率比考查危害的概率大。问题、原因、危害偏向于消极;意义、对策偏向于积极。

2.阅读技巧

(1)摘抄:在资料中,一些标志性的词汇构成的词组往往是影响的得分词。

①正面影响:促进了、改善了、增加了、提高了、减轻了、实现了、弘扬了、倒逼、节约了、保护了、方便了等。

②负面影响:降低了、减少了、破坏了、阻碍了、引发了、加重了、激化了等。

(2)分析推导:相关要素之间的推导。

【解读】

(1)意义、危害都表示结果。如美国的未来学家说,未来信息可能将要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

(2)表示结果的标志词汇:将要;致使了、促进了、改善了、增加了、降低了、减少了、破坏了;影响着、改变着、消解着;倒逼了、保护了、方便了。

(3)倒逼:你要考公务员,你的丈母娘对你说:“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就不许娶我家女儿”。丈母娘的这句话倒逼了你积极、努力地学习,结果你今年考上了公务员。

(4)要素之间的推导。

①如:过去腰酸背痛腿抽筋,自从吃了新盖中盖,再也没有这些问题了。可能用问题表达意义,自从做了这件事,就解决了问题。

②意义:治疗了腰酸背痛腿抽筋。过去有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这就是要素之间的推导。

通过解决问题来表达意义,如为了让丈母娘满意、为了迎娶女朋友,所以我拼命努力考上公务员。考上公务员的目的:有利于取悦丈母娘、有利于娶女朋友。“为了……为了……”看似是目的,其实也是意义。

(5)材料中除了可以直接摘抄的,也要注意推导。

3.答题思路

通常情况下,按资料的段落逻辑罗列关键词即可,注意准确、全面、简明。

【解读】组织答案标清序号1.2.3,确保答案简明准确即可。

总结

(1)要素之间有区别。

①问题指负面、消极。不好的,如果题干是概括问题,材料中问题的原因与题干相关(材料中的问题带了负面的原因),此时可以把原因写入答案,否则答案要点会很少,这样可以提高得分概率。

②影响分为积极、影响、意义和消极、影响、危害。积极影响:有利于、有助于、促进了、提升了、盘活了。消极影响:损害了、导致了、污染了,是偏消极的词汇。其实消极的影响和找问题的方法相似。因为消极的词汇看起来都差不多。

(2)答案来源:无论题目要求找哪种要素,找答案的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①有原词抄原词。

a.带引号的词:“金钱焦虑”“需要和拥有的倒错”“失信”“现实感过强”。b.“而”,转折词。c.分号和顿号。d.专家、学者、官员的发言。

③出现故事型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总结的要点很少,多关注故事中是否有人帮助总结,尽量依照专家、学者的话做总结,实在没有自己再总结。

(3)大家在做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有争议的题目,比如题目问创客运动,材料中大篇幅讲述创客的内容。建议大家把有把握的词放在答案前面,没有把握可以放在后面。即使加上不确定的词,也有空间可以写。

影响 - 总结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如何找?寻找标志词;引号词、转折词、分号和顿号、专家学者官员的发言;要素反推

三、对策

1.常见命题的方式:

答题元素中的常见词汇代表对策,如:做法、措施、举措、建议、对策、意见、解决方法;经验、启示等。

【解读】

(1)概括做法,例如:材料中有很多做法,请你概括出来;两会代表提出很多建议,请你概括出来。做法是现成的,不需要瞎编乱造,只需要找出材料中做法概括即可。

(2)材料中出现很多问题,需要通过问题提出措施、建议。材料通篇都是问题,没有对策,需要根据问题提出措施、举措、建议。

(3)别的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先进经验、教训,都可从中提出可以借鉴的地方,从中得到启示。

(4)重点强调启示、经验题:过去很多同学做启示、经验题比较蒙圈,之前有同学问的“反思”可能就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启示,例如:奇奇认真学习,认真练习申论批改,最后考上公务员,得到的启示是自己也要好好做题、练习申论批改。有一道题说了别人的经验、教训,要求考生谈启示,找借鉴,启示、经验就是要求作答对策,通过别人的做法可以借鉴的对策就是启示,而不是以前大家以为需要有很大提升的内容。

2.答案来源:

①直接摘抄。出现常见的对策标志性动词,往往会有得分点。如建立、健全、统筹、创新、规范、整顿、打击、扶持、规划、设置等。

②问题反推。解决材料中的现有问题,大多采用“常用对策动词+问题名词”的形式。例如:“在公交站点,有不少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黑车”聚集。由“黑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常常让人心有余悸。”可以写出对策——取缔黑车,规范运营。又如:“我不喜欢骑车,主要是由于很多街道都没有设非机动车道。骑自行车需要在马路上和机动车抢道,感觉实在是不安全。”可以得出对策:科学规划道路,设置非机动车道,保障骑车人安全。

③经验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拿来做借鉴。

【解读】

(1)摘抄:不需要动太多脑筋,只需要从材料中直接摘抄出对策即可,对策的表现形式:动词+名词,动宾短语。例如:推进发展、建立制度、健全法律、统筹管理、转变思路、创新做法、加强建设、加强监管、整顿黑车等等。重点找动宾短语。这些词和之前学习的意义有点像,意义有“了”“着”比较虚,例如:“推动了发展”是一个结果,比较虚,对策比较具体。

(2)倒推:材料中出现一堆问题需要倒推(例题三),例如:公交站点有不少小轿车、摩托车等黑车聚集,由黑车引起的交通事故让人心有余悸。本段描述问题“黑车聚集”,推出来的对策有两种写法:有些同学认为应该创新出行方式,例如:滴滴打车、专车,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些同学认为应该取缔黑车、打击黑车、监管黑车、规范黑车,第二种答法比较好掌握,第一种答法比较有主观经验,在职的考生容易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应届生可能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问的是什么尽量涵盖关键词,问黑车说取缔黑车、打击黑车,答案带入“黑车”,这样的答案比较客观、公平,不管有没有工作经验,理论基础,对策都是严格根据材料提出的。阅卷规则中有:“考生的对策合理可以酌情给分”:有一定的主观操作空间;“酌情给分最高不能超过2分”,对策10分,规定10个词,写到有分,结合经验的材料中没有的合理对策阅卷老师只能酌情操作,也就是高兴了给分,不高兴了不给分,可能商量着避免麻烦不给,而且最高也不会超过2分。因此答题尽量要涵盖“黑车”这样的关键词,取缔、打击、处罚、监管都可以写,都是围绕黑车提出的对策。总结:不要天马行空的推导,一定要立足问题本身推导,尽量把关键词有意识的带入对策中。

(3)别的国家、地区有一些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以前总说德国、美国、日本如何好,现在我国目前总说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等四个自信,不能总说“别的国家的月亮比较圆”,最近几年可能说我国的不同地区,例如:苏州、上海,因此经验的借鉴可能不仅仅是别的国家,可能是我国的其他地区。别人做的好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用来作答案,好的经验直接摘抄,教训可以反过来说,例如:没有认真刷题→认真刷题,一般来说经验比较多,教训比较少。

3.答题思路:

对策类问题要审清全部的答题元素。有些对策类问题只要求回答对策;有些对策类问题需要回答“问题+对策”。若是后者,问题和对策都要作答,而且建议两种元素分开作答,更为清晰。

【解读】

有的问题要求答对策,有的问题要求答问题和对策,例如:“请你概括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据此提出相应对策”;要求中提出“问题明确,对策可行”。

对策 - 总结

如何找?标志词:动宾短语;问题倒推;其他经验

【总结】

(1)这节课讲了三道对策题,基本讲完了国考、联考、省考的常见对策类型,即启示、概括对策、根据问题提出对策。要不就是直接摘抄,要不就是根据经验提炼,要不就是根据问题反推出对策。这三道对策题的涵盖面非常广,只要做精做透这三道题就可以。

(2)难点:分类概括、分类总结。

①分类:优先写总结性强的词语,总结之后再加上具体的内容,字数不允许的情况下,在具体层面可以进行取舍。

②总结:总结意识不能省略。总结即回到材料中,紧跟材料的出题逻辑,理顺不同层面。

③无论题目是否要求分类,课上都在理顺材料逻辑、辨别概括性词语、具体词语,都在训练分类思维。

(3)题库在不停更新,但是可能有点滞后性。国考季开始,老师进行全面教研,然后把教研结果反馈给题库,题库会做出更新。答案要点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个别表述有差异。得到的阅卷规则越来越多,老师的教研越来越精细,所以有时会对答案进行微调,整体的差异不大。

(4)必考题型中的单一题讲完了。除了要掌握题型,还要学会找要点、写要点的方法。单一题需要找问题、影响、对策等,只找一个要素。综合题需要找到多个要素,对于材料逻辑的梳理尤为重要。

(5)单一题是最简单的,要得到80%的分数。综合题要得到60%的分数。公文题要得到70%的分数。综合题是所有客观题中最难的题型,达到60%的正确率就很成功了,下节课学习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单一题:问题原因/影响/对策

如何找?

问题 - 寻找负面词汇(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不均衡、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缺少、流失;少、低、差、弱、陈旧、单一……等);寻找对策反推;

影响 - 寻找标志词(①正面影响:促进了、改善了、增加了、提高了、减轻了、实现了、弘扬了、倒逼、节约了、保护了、方便了等。②负面影响:降低了、减少了、破坏了、阻碍了、引发了、加重了、激化了等);引号词、转折词、分号和顿号、专家学者官员的发言;要素反推;

对策 - 标志词:动宾短语(推进发展、建立制度、健全法律、统筹管理、转变思路、创新做法、加强建设、加强监管、整顿黑车等);问题倒推;其他经验

如何抄?

抄词不抄句;标清序号

综合题

一、概括主要内容

★ 要概括作答范围内的所有要素的题,包括:问题、危害、对策、意义、事例等要素。

【解读】

(1)概括主要内容有两种出题方法:

①上海市常考概括主要内容,比如:请概括资料1-4的主要内容,简单粗暴,直接提问。很多同学看到题目,会写资料1、资料2、资料3、资料4 的内容,这样的做法特别像高中概括段落大意,显然答题内容非常散,一是一,二是二,相互之间没有完整逻辑。应该把资料1-4 的内容看成完整的整体,这4个资料一定是围绕同一个方向的,可能谈论到问题、危害、对策等。

②题干要求概括资料1-4 的主要内容,正常读题后会知道这是概括主要内容,显得出卷人没有高度和水平,国考的出卷人不喜欢这么出题,喜欢设置工作场景,比如:假设你是小王,刚进入单位工作,领导要求把收集到的资料汇总成情况汇报,甚至会变形成类似公文的形式。加入工作场景,相当于穿了“马甲”,有的同学意识不到题目“换汤不换药”,还是概括主要内容,只是故意加入工作场景迷惑考生。本节课讲解的第一题加入了工作场景,显得国考出卷人特别有水平,无论是直接粗暴的概括资料主要内容,还是假设某人要把材料整理汇总,本质上都是概括主要内容,都要把材料看成一个整体

(2)高分技巧:综合题的原则是材料中有什么要素就答什么要素,任何要素都会出现,只要是出现的都要概括。有的可能是问题、危害、对策,有的是意义、危害、对策,加入经典事例。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材料很乱,类似“东一榔头西一棒追”。

①把材料看成完整的整体,找到材料主线,好比串糖葫芦,找到问题、对策、意义等,这些要素是散的,要找到糖葫芦的那根签,这就是主线,为了避免出现混乱,要有找主线的意思,要素之间不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彼此之间一定有关联。

一般题干中会暗示主线,题干“根据材料找到关于XXX的总结”,话题的暗示就是要找的主线,所有要找的要素都是与它相关的,不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追。如果题干没有暗示,通常材料的首尾段会有暗示,材料要么是总分总,要么是分分总,材料前半部分和最后部分可能会有线索暗示,找到主线可以帮助理顺思路。觉得题目乱,是因为没有把材料看成一个整体,没有把要素和要素之间看成相关联的整体,做题时要想到串糖葫芦的比喻,把一个一个要素串起来,思路会清晰很多。综合题就是有什么要素答什么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混乱的

(3)答题原则:

①全面:有什么要素就答什么要素,不要遗漏,遗漏要素意味着丢分,比如:材料有3个要素,但只回答了2 个,会丢掉一个要素的分数,不仅是要点全面,而且需要要素全面,全面的意思多了一层。在昨天和前天也有“全面”这个词语,指问题和对策多找几个词语,综合题除了要点多,而且要素也要全。

②准确:以材料为依据,多用原词原句,老规矩抄,尊重材料本意。

③层次:标清序号,如果格子允许,甚至可以简单分段,比如:问题、对策、意义各分一段,会让层次更清晰,不强求分段。综合题中,问题是问题、危害是危害、意义是意义、对策是对策,各个要素都是写在一起的。综合题是多个要素构成的,同一类要素写在一起,不要把问题写在对策里,对策写在问题里,否则会混乱。形式上要标序号,如果有空间可以分段,顺序可以颠倒。

二、词句解释题

★ 针对一个或多个词汇、短语或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的题目。

【解读】

(1)题型判断:题干中会给出一个词或句子,要求谈对这个词或句子的理解、解释和含义(常见的问法)。不是谈看法(观点现象题)。无论是给词,还是句子做题方法是一样的。

(2)答题内容:阅卷老师不可能因为考生写一句话就给10 分。比如要求解释死海,不能只答:死海是……的海。这一句话不可能得十分。题目要求解释一个句子,是要求全面的解释。即字面含义+相关要素+对策。不要认为只写一句话,解释并不简单,要涉及方方面面,首先要简单解释这句话,围绕这句话有哪些相关要素,最后可能还有对策。

①字面含义:一般材料会有专家、学者、博士、教授、官员这些权威帮助总结一句话,或这句话的上一句或下一句可能有字面解释,即权威或就近原则可能有解释。如果材料有专家权威总结这句话的字面含义,可以写,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不用自己编写。多数情况会有字面解释。

②相关要素:深入挖掘。a 比如解释“死海”这个词,除了解释死海的字面含义:死海是被污染的海,失去自我净化能力的海。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死海听起来是不好的词,材料中可能会有为什么产生死海,死海有什么危害的内容。b 再如:解释一个好的词,“活海”,材料中可能有意义。如果是积极的词汇,材料可能有意义,如果是负面的词汇,材料可能有原因、危害之类的内容。

③对策:最后一步说如何对待死海,是保护海洋还是经济开发。材料最后可能有人总结对策,材料有对策就写,如果没有则不写,一般综合题的对策分值和篇幅很少。前面的含义和要素的挖掘占的篇幅会比较多,如果材料有对策则写,如果没有可以根据字数决定是否反推,一切以材料为王。

三、观点、现象分析题 - 申论5

★ 针对观点或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题目。

【解读】

(1)观点、现象分析题是对词句解释题思路的巩固,观点、现象分析题与词句解释题较为类似。

(2)题型判断:给出观点、现象,让你谈对该现象的见解、看法。词句解释:谈对词句的解释、理解。

(3)解释、理解与看法有区别,“解释、理解”:根据材料中的解释进行作答,不需要表明态度“根据现象、观点谈看法/见解”:需要表明态度,比如:对、不对、辩证地看、同意等

(4)要求。观点、现象分析题的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有理有据等。词句解释题的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XX字。

①观点明确:需要进行表态、态度。

②有理有据:需要有论据,意味着例子会有分。材料中典型的例子需要简单提及,比如:“如都江堰;如四大发明被掠夺”。

(5)答题思路:逻辑要清晰,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①表态:比如:对、不对、辩证地看。

②理由:认为对、不对、辩证地看的理由。

③对策:材料中有对策就写;材料中没有对策且字数允许,可以作答对策;如果材料中没有对策且字数不允许,可以不写对策。因为此类题目侧重于前面的分析环节,对策相当于小总结,其篇幅较少。

(6)重点:

①表态非常重要,如果表态出现错误,理由可能会跑偏。表态并不是自己的主观判断,不能另辟蹊径、并不是言之有理即可,申论要以材料为王,自己觉得对、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材料的态度,需要找出材料中的态度、看法,材料中会有明确的依据。

②态度:偏向于赞同、偏向于反对、没有明确的倾向性。赞同、反对、辩证地看都是明确的态度,因为对于事件的看法:不同意、同意、要一分为二地看(非常明确),比如:领导说对于这件事大家不要偏激,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好的方面,要一分为二地看。

③同意: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符合事实的。不同意: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偏颇的、偏激的、绝对的、片面的等。

④注意:表态的时候多使用几个关键词,且表达比较严谨。2012年的观点分析题:反驳网友A的观点,如果回答网友A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得分);网友A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片面的(3分),反驳是倾向于其不正确,但并不是绝对的错误。

(7)态度:至少写两个以上的词,比如:不同意:不科学、不合理、片面、绝对等。

(8)特殊要求。论据充实,有理有据:答案中要有例子。

【总结】 

(1)观点现象题要找到主线(词句解释题的主线是词、句子),无论是表态、理由还是对策,都是围绕题干中抛出的观点、现象(所有的观点都是围绕这条主线)。

(2)思路:①表态:这个观点科学、合理、符合事实、有道理;不科学、不合理、偏颇、片面;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有利有弊、尚未定论、有待考证。②理由:认为合理则答合理之处,认为不合理则答不合理之处,认为辩证则两方面(合理与不合理)都答。题干中要求有理有据则加上材料中的例子。③对策:简要写、分值低,有格子简要写对策,不合理的改正,合理的发扬。

(3)做了两道题都是辩证,但不是所有的题都是辩证:①2012年国考真题:请你反驳网友A的观点。观点为反对(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辩证的,只是近两年辩证考的比较多)。②教授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谈一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是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而不是对网络怎么看,材料中说网络有好处也有坏处,此时的态度为支持教授的观点:教授的观点是科学的、合理的(主线不要错)。

公文题

一、典型例题

【例1】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例2】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

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500字。

【审题】

(1)例一:典型标志“一份指导意见”,即量词+文种。

(2)例二:典型标志“一篇讲话稿”,即量词+文种。

二、阅卷要求

格式分:标题、称谓(主送机关)、落款。

内容分:问题、危害、对策、意义。

语言分:通俗易懂、表达生动、有感染力、有号召力、态度诚恳、建议口吻等。

【解读】

(1)格式分:国考的格式分0-5分。注意:写一篇讲话稿、导言,但是要求是“不必注重行文格式”“请写成提纲、纲要、要点”,说明不必注重格式(高大上的报告与通知是法定文种,国考更多考的是带应用性的文种),此时的格式分为0分。哪怕题干中说不必注重格式,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加一个标题。有的公文只有标题,即1分,有的公文标题、称呼、落款都有,即5分。

(2)语言分:当题目要求语言生动、通俗、有感染力、有号召力等,说明公文有语言分,3分左右。写宣传稿时,要求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可以带着号召的语气,在结尾的时候抒情(啊吧吗)“让我们共同……吧”。要求有语言就写,不要求有语言就不写。如果写报告或者给领导写建议,则不要写“领导,请你听我的吧”。

(3)格式分+语言分大概3-8分,其余的分为内容分。内容为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需要根据材料判断。格式分是送分的部分,格式上不要丢分。

三、格式

(一)具体格式

1.标题

(1)格式的一般写法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例如: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

(2)书写格式

标题要居中书写(不带有书名号)

【解读】

(1)一般来说题目中会给出标题:写一份“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或者写一份《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给出的标题直接摘抄,标题中间的引号可以抄,但是标题外面的引号与书名号不要抄(1分)。

(2)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①如“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②实际写的时候发文机关(国务院)可以省略,写“关于…的文种”即可。

③事由部分个别的公文可以省略,如通知、编者按、导言等不太正规、比较生活化的可以省略,大部分要带上。

④可能看过“女神妈祖天下一家”“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因为有的公文非常生活化,比如写讲话稿、宣传稿、倡议书,这种比较生活化的可以自己取,如“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有的同学写的是“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稿”,有的同学写的是“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两种标题一种很洋气,一种很土,但是都只有一分,标题基本是有即可给分,不用过度纠结、

(3)标题居中,一行写不下,写两行,都居中写。一般情况下一行可以写下,因为正常国考考试是一行25格。

2.称谓或主送机关

(1)称谓(对象为人物)

例如:尊敬的与会嘉宾、广大家长朋友们等。

(2)主送机关(对象为单位)

例如:各社区、各街道办等。

(3)书写格式

顶格书写

【解读】

称呼:一般2分。题干中让你写给人,则称呼为人,如写给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则称呼为: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但是很多情况下给上级部门或者下级部门写,则不能写“尊敬的领导”,要写XX部门/某部门。要看清楚题干的要求,对象不要写错。

3.正文

(1)开头

(2)主体

(3)结尾

4.落款

(1)单位(个人)

例如:某企业工会(写在时间上一行)。

(2)时间

例如:2016年..月..日或者....年..月..日。

(3)书写格式

右下角(日期位于正文右下角倒数四个格子,发文者位于日期上面居中)

【解读】

(1)落款一般占两行。一行是发文机关,讲话稿与发言稿的落款是人,发言稿与讲话稿落款可写可不写,因为不会写:发言人:XXX(不能写自己的名字,写名字属于作弊卷)。讲话稿与发言稿中,但凡落款是人的,是没有分的,落款可写可不写。阅卷规则中,讲话稿与发言稿的落款写了与不写都不做加分和扣分的处理。

(2)时间:可以写考试当天的时间,也可以写....年..月..日。..写几个都可以,占几个格子都可以,因为公务员考试中的公文不是正规的红头文件,不是需要眉首、版记等。国考考的公文都是非常应用性、很随意的类公文,因此这里不做严格限制。写考试当天的时间要写阿拉伯数字。

(3)格式:原则上右空四格,实际上右空两格或者顶格都不影响得分。

【梳理】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可以省略)。

(2)称呼:可能是人,可能是机关,根据题目决定。

(3)正文:公文可以分段,可以空两格,一定要标序号。

(4)落款:原则上右空四格,中间居中。实际上是否右空四格不影响得分。

(5)格式:5分。标题1分,称呼2分,落款2分。

(二)公文有无格式对应表

【解读】

(1)公文有无格式对应表的内容课下自己看,老师不再一一讲解,

(2)公文的格式。

①看起来比较正规的公文,如报告、通告、意见、通知、倡议书、公开信、宣传稿,标题、称呼、落款都有。

②随意的、生活化的公文,如调查问卷、活动方案,有标题即可。

③编者按、内容要点、时评、网评、新闻稿有标题即可。

④发言稿、讲话稿有标题和称谓就好,落款不做严格规定,如果有格子再写落款(落款是人)。

(3)考场上不确定公文是否要写哪些格式时,标题、称呼、落款都写上,写上不扣分。不要担心格式,格式很简单、很固定化(格式:5分)。

四、分类

(一)分类的标准

1.方案类

2.宣传类

3.总结类

4.评论类

【解读】

(1)公文的内容由题干中的写作意图决定,写作目的决定写作重点。

(2)同样都是讲话稿,不同的题目,写出来的内容也不一样,要看讲话稿的目的。有的讲话稿的目的是为了分享经验,重点写经验即可;有的讲话稿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发言,重点写总结即可。

(3)千万不要根据文种确定公文的内容,否则永远学不会公文,因为出卷人总会考查你不知道的文种。不要害怕公文,公文只是纸老虎。

(4)一般而言,公文有四种写作目的:方案、宣传、总结、评论,。不用刻意记忆,重点在于理解,这节课讲方案类公文。

(二)具体类别

1.方案类

(1)如何识别方案类公文

方案类公文主要是为某个或者某些对象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或任务而进行的规划,一般侧重对策、建议、具体做法。

(2)典型的方案类公文

指导意见、建议、活动方案等。

【解读】方案类公文,明确要求提对策,提建议。如指导意见、建议、活动方案。

例: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例:水污染治理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假定你是某政府工作人员,看过“给定资料4-6”后,请你据此草拟一份《关于推动我省水污染治理工作智能化的建议书》,供上级相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500字。

【审题】

(1)例题1:写作重点:指导别人的工作,如何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重点是对策,如何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对策是得分要点。

(2)例题2:写作意图:总结提出我省水污染治理工作智能化的建议和对策。碰到方案类公文、重点写意见和对策的公文,一半以上的文章篇幅都要写对策(这节课讲解的公文重点写对策)。

(3)例题1:材料可能还有当前老年人服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意义,即问题和意义。

(4)例题2:材料中可能会有当前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公文中可以加上背景、套话等。如果材料中有问题、意义,可以简略的写。重点写对策,问题越简单越好,问题只是一个辅助作用。

(3)方案类公文写作框架

【解读】

(1)方案类公文重点写对策,如果材料中交代了背景、意义、问题,可以放在开头简要的写(可以放在结尾,放在开头部分比较多)。

(2)方案类公文没有语言分,不需要和领导“发嗲”,不要号召宣传,主要是格式和内容分。

2.宣传类 

(1)识别宣传类公文 

宣传类公文写作主要是通过说服、劝解、号召、宣传等转变认知、看法、增加知识,进而倡导被宣传对象采取某些行动或者措施。 

(2)典型的宣传类公文 

公开信、倡议书、宣传稿等。 

(3)宣传类公文写作框架: 

【解读】 

(1)宣传类公文相对而言是最难组织语言的公文,宣传要劝诫、说服宣传对象一起做某事,如写一篇节约用水的宣传稿,要劝百姓和市民朋友们一起节约用水,即“忽悠”。如报粉笔系统班可能是被同学安利的,同学可能说:粉笔的老师很好、价格便宜、课时量多、送书,这就是宣传粉笔。这就是宣传类公文,带有“事情很好,要去做”的语气。 

(2)典型的宣传类公文:公开信、倡议书、宣传稿等。不是根据文种判别,而是根据题干中的写作目的判别。 

(3)宣传类公文的核心目的和写作意图是“忽悠”、劝诫别人和你一起做某事。 

①首先要简单介绍背景。如不能凭空说要节约用水,要有铺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建立保护环境、人人节约用水的社会,所以今天号召大家节约用水。 

②先说明什么事情,再说这么做很好。如节约用水很好,可以省钱,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说明有意义和为什么要做。 

③如何做:如粉笔很好要说明如何报班,要下载APP买课;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节约用水,关上水龙头,主动使用循环用水,用淘米水冲厕所。 

④最后:号召。啊,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请大家共同节水吧!/让我们共同建设文明城市吧!不一定要写“啊,吧,吗”三个词,只是用这种夸张的方式让学员体会号召的语气,体现出来即可。 

(4)总结基本解题思路:①交代背景。即是什么事情。②说清楚为何要去做,即这么做有好处,不做有坏处,要依据材料的表达。③怎么做:如既然号召节约用水,那么要说明如何节约用水。④发出号召和呼吁。作答时要串联成流畅语言,让别人读完后想撸起袖子一起加油干。 

3.总结类 

(1)如何识别总结类公文 

总结类公文的主要目的是把具体情况告知或汇报给某个或者某些对象。 

(2)典型的总结类公文 

汇报(提纲)、调查报告、讲话稿、发言稿、编者按等。 

(3)总结类公文写作框架

【解读】 

(1)总结类公文特别像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题,材料中有何内容就总结哪些内容,有可能总结经验、教训、对策,有可能总结活动、意义。 

(2)总结类公文是根据题干和材料把主要的内容总结出来,一般汇报、调查报告、讲话稿、发言稿、编者按都是要求进行总结,考得最多的是讲话稿和发言稿。 

(3)文种与内容无关,不同的题目编者按的内容不相同,要看材料里具体有哪些内容。比如国考曾考过一道编者按的题目,概括先进人物的事迹,号召全体人员向他们学习,就需要总结他们的事迹,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4)文种不是判别内容的主要标志,总结类公文一般可能是讲话稿或者是发言稿,但并不代表只要是讲话稿就一定是总结类公文,有可能是宣传类的总结稿,也有可能是对策方案类的总结稿。 

4.评论类 

(1)如何识别评论类公文 

评论类公文的目的是对某些现象和观点进行评价。 

(2)典型的评论类公文 

时评、评论文等。 

(3)评论类公文写作框架: 

【解读】 

(1)评论类公文,给出观点,现象,让你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综合题中的观点现象题一样(多了格式要求)。 

(2)可能出现的文种有时评、短评,如《新华网》、《人民日报》经常有评论员发表的文章。 

(3)2018年国考,很可能考查时评,因为时评这种文种很“时髦”。 

(4)答题思路:①表态。②理由。③对策(有就写,没有简单推导,根据格子决定)。 

【解读】 

如果题干的评论对象和观点中出现带引号的专有名词,材料中有对其的解释,答案中也要解释;材料中没有对其的解释,可以不解释。 

总结

【梳理】 

(1)公文包括方案类、宣传类、总结类和评论类。公文的名称不重要,从题干判别写作目的/意图才重要,有时候总结类公文也需要写号召语言,方案类公文也需要写意义背景,要根据题干材料判别写作意图。 

(2)方案类公文:①重点写对策和建议,开头可以简要表达问题和意义,无需注意语言。②格式:标题、称呼、落款。 

(3)宣传类公文:①写作意图是号召、呼吁、劝诫,因此开头先介绍写作意义,然后分析原因和意义,最后说明对策,结尾进行呼吁号召(啊/吧/吗)。②格式:标题、称呼、落款。 

(4)总结类公文:①材料有什么写什么,如做总结性发言即进行总结,有什么要素答什么要素即可。②写标题称呼,落款如果是讲话稿、发言稿(是人)可以不写。 

(5)评论类:①类似观点现象分析题,给出观点和现象要求进行评价,首先要表态,其次给出理由,最后结尾,如果要求号召则要号召。②格式上只要写上标题即可。 

(6)总结(如何串联语言):公文按照要点给分,因此需要首先找到关键词。①通过关联词串联语言:a因此/随着/要/可以/能够/有利于。b我们倡议/希望。②解决表达啰嗦的问题:由于对题干文种判别不准确,不明确要写什么,因此要明确写作目的,少用修饰词、关联语,少写重复啰嗦的语言。 

【梳理】 

(1)单一题:10分。单一题的题目明确说明干什么,如概括问题、意义、对策、做法、启示、根据问题提出对策。要素非常明确,并且要素偏少,但是不止一个。高分技巧是耐心、细致地抄材料。 

①问题:多抄“名词+负面形容词”,如结构比例失调,XXX差/不好;环境差、收入低、诚信缺失。 

②意义:提供了、增加了、改变了(虚词);有利于。 

③对策:动词+名词,如打击黑车、加强监管,加大投入。 

④总结:目标是80%的分数,做题时间25分钟左右。 

(2)综合题:10/15/20分。题干表达模糊:请你谈谈对词语的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分析题干词语的含义/谈谈你的看法。高分技巧:找到的要素多,不仅要点多,要素最少要写出3个。方法:找到主线,理顺逻辑。 

①概括主要内容:题干给出话题,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问题/对策。 

②词句解释题:题干给出词语,如分析词语含义/为什么有这个意思/好还是不好/怎么样评价。 

③观点现象分析题:观点,如你怎么看/你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态度/怎么解决。 

④找到主线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遇到具体的题目要细化。 

⑤总结:比较难,能够得60%的分数则不会拖后腿。 

(3)公文写作:30-40分/2道题目,是“穿着马甲的综合题”。判断方法:一封/篇/份/则+文种。得分点有:

 ①格式:送分,标题有标题则抄标题,没有则“关于……的文种”。称呼:人/机关。落款:发文机关+X年X月X日,落款是具体的人可以省略。 

②内容:辨别写作意图和目的。a方案:重点写对策,背景是问题+意义。b宣传:重点是劝诫,目的+意义+号召。c总结:材料有什么写什么。d评论:重点是评价,类似观点现象分析,表态+理由+对策。 

③语言:要求号召性、劝诫性时,可以生动活泼,结尾抒情啊/吧/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