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优秀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体温测量视频讲解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优秀教学设计

2024-07-09 2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优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人体。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及体温恒定的意义。技能目标:学会体温计的使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产热、散热的主要部位、方式和过程,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品质。情感目标: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并非一定是坏事,应辩证对待。通过刘翔夺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勇气。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通过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活动、阅读、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及小组合作等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展示5幅照片:老虎、鹰、鱼、青蛙和乌龟,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分类学的知识,根据“体温”这一个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两大类。【教师活动】通过(播放视频)播放短片《体温调节》,,让学生找概念什么叫温血动物(恒温动物),什么叫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并把短片中主要的动物写下来,最后让学生(利用7年级所学过的知识)归纳出主要的恒温动物是哺乳类和鸟类。【学生活动】从短片中提取信息,归纳得出结果。1、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保持相应体温的动物。如狮子和鹰。2、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 。如鱼、青蛙和乌龟。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教师活动】恒温动物我们又叫做温血动物,变温动物又叫做冷血动物。【引言】展示两张照片,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 ℃,低至零下89.2 ℃。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体温的呢? 继续展示一组照片,提问学生: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具有怎样的意义。【教师活动】继续观看两个视频《寒带的人》和《热带的人》,【学生讨论】通过对图片、视频的对比分析和分组的讨论维持体温恒定有什么好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维持恒定的体温的好处: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扩大它们的生存范围,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1)恒定体温是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射的基本条件。(2)可以扩大动物生存的空间。(3)适应恶劣的环境。【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欣赏一组恒温动物的照片,并借刘翔的照片提出问题:人的正常恒定温度是多少?(一般学生都会回答是37摄氏度).【教师活动】那是不是人的体温一定是37℃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教师自然而然转到对人体体温的测量上面,让学生自己动手测一测自己的体温。【教师活动】安排指定学生,分发温度计。【学生活动】观看动画片,明确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教师活动】1、什么是体温?(体温是指人体的内部温度)。2、体温测量可在直肠、口腔、腋窝等处进行,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而言,直肠处的体温略高于口腔处的体温略高于腋窝处的体温。所以我们要准确测量人体的体温最准确的方法是要测量人体内的温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无法作到,所以我们一般选舌下作为测量温度的位置。3、怎样准确读取体温计的读数?根据动画的要求(一手拿体温计在手中慢慢转动,我们会看到一条黑色的线,即水银液柱所指示的刻度)。4、注意实验时的安全,防止损坏体温计。【学生活动】3分钟时间,让学生活动亲身测量一下体温。【教师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一下各自的体温,并且把他们的体温填在书上的表格中。让学生自己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信息,能从中得出什么信息?【学生活动】学生明确:恒温是相对的,是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教师活动】展示老师自己的不同部位的体温, 让学生自己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信息,能从中得出什么信息?【学生活动】学生可能会得到结论:口腔的温度比腋窝的温度要高;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是不一样的等等。【教师活动】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提问学生:“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直肠的温度比前两者是高还是低呢?为什么呢?”【学生活动】比前两者高,由于直肠更加接近于人体的内部。【教师活动】结论: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温度也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第一次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1.分析一个人不同时段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分析一个家庭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分析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活动】展示某个学生家庭成员在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教师活动】用图表形式继续展示某人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曲线,请学生从曲线中提取信息。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性别不同体温有差异,一般女子体温比男子略高,傍晚体温略高于早晨;小孩体温略高于成人。 4.体温会因活动量、精神状态、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等等。 5.人的同一部位不同时间里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中午的体温要高而早晚的体温相对较低。【教师活动】(设疑)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教师活动】显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用数学中已学过的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同时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学生活动】画统计图后,分析讨论,明确: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产热为主,尤其是骨骼肌,能使热量成倍增加。【教师活动】(设疑)在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那么散热的主要器官又有哪些?人体的散热途径有哪些呢?人体多少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哪两种?【学生活动】展示动画《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和《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皮肤的变化,并思考,分组讨论。【教师活动】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此外有少部分热量是通过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而散失,还有极少部分热量随着尿和粪便的排出而散失。通过皮肤表面的散热可以分为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大类。【教师活动】展示《血管的口径调节动画》:冷时,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降低;热时,皮肤温升高,散热增加。展示《皮肤血管口径的调节与散热》动画并操作。讲解:散热的方式主要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人体有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直接散发出取得,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内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随之减少;相反,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则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也随之增加。但在炎热的夏天,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散热,此时皮肤的直接散热已远远不能达到满足。直接散热--通过热传递散热,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皮肤的温度可以通过血流量来控制。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学生活动】结论: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 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2、皮肤散热的方式包括: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3、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皮肤的温度可以通过血流量控制。【教师活动】设疑:夏天和冬天时,手背皮肤表面的血管有什么不同?深浅如何?粗细如何? 【学生活动】夏天较浅、冬天较深;夏天较粗、冬天较细。 【教师活动】拓展: 进一步猜测当散热>产热、散热【教师活动】视频《马来西亚总理中暑》。【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当人体的产热多而散热少时,会出现--中暑现象。表现: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教师活动】观看视频《如何防止中暑》,学生讨论得出对策:注意防暑、降温工作。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如中暑、发热。发热后体温一般不超过40 ℃。体温高于40 ℃,称为体温过高,体温高达44.5 ℃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见。一般认为人的最高致死体温大约是45.5 ℃。体温过低是不是一定导致人的死亡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闻人物: 13个月大的小艾里卡。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以下。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科学家因此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 【教师活动】(设疑)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大家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才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分寒冷组和炎热组讨论。得出结论:寒冷环境中必须增加产热,如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如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也可减少热量散失。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产热,如减少运动;增加散热,但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教师活动】(设疑)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有时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的下丘脑。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教师活动】继续思考:还有哪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1、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2、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3、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教师活动】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的体温通常是通过自身调节和行为调节来保持相对的平衡。不过人体体温的自我调节是有限度的,任何情况引起的体温变动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就会给人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甚至死亡。所以会有中暑、冻死等不幸事故发生。【教师活动】小结:通过《体温的控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练习:1、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2、人体睡觉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其散热方式有 和 两种。当环境温度等于人体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靠 。3、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4、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 D.B、C两项都是5、天气寒冷时,人常会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这是为什么呢? 成员上午6点上午10点中午12点下午3点傍晚6点晚上9点 爸爸

妈妈

自己

相关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优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与反馈,拓展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