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丨赵一曼烈士的家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简介100字左右 红色家书丨赵一曼烈士的家书

红色家书丨赵一曼烈士的家书

2024-07-10 2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赵一曼在慷慨就义之时

留下了对儿子的期盼

下面由厦门车站黄艳

为大家深情诵读

赵一曼烈士的家书故事

诵读赵一曼烈士的家书

—— 一个关于保密的故事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或许大家从课本里、电影里已经认识了一位叫做赵一曼的东北抗日女英雄。她曾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侵略者,被捕后又顽强不屈直至英勇就义。

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她还是一位普通的妻子、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给自己亲爱的儿子留下了二封家书,而这二封弥足珍贵的家书,却整整迟到了二十余年。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信中的宁儿是赵一曼儿子的小名。1935年11月,在与日军的一次作战中,赵一曼率部突围,子弹打断了她的左腿骨,昏倒在雪地里被俘。赵一曼从被捕到走上刑场,历经了整整九个月,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身体到处白骨外露,多处炭化。她却什么也不肯说,敌人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县人,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6期。“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仅存的合影,就在写下这一封遗书的几个小时后,赵一曼又给宁儿写下了另一封遗书,而内容却显得有些奇怪¨¨¨

宁儿: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育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赵一曼的丈夫当时根本不在东北,更没有死,她这样写的目的,和她的化名赵一曼一样,是为了混淆敌人的视听,为了防止敌人根据信的线索对她的亲人进行追捕和迫害。由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赵一曼牺牲后,遗书并没有交到孩子手里,而是被日伪滨江省警务厅用日文记录下来放到了档案中。1950年,赵一曼的故事被拍成电影轰动全国,赵一曼的丈夫和儿子也观看了电影。但是,他们哪里想得到荧幕上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就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妻子和母亲。赵一曼是李坤泰最直接的证据则来源于一份神秘的档案。1952年秋天,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哈尔滨查阅日伪档案,为审讯日本战犯收集罪证。无意之中,他们发现了一份编号为特密8853的日伪滨江省警务厅报告,这份密档详细记载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被害的经过。在这份报告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摄于赵一曼在日伪医院治疗期间。与抱孩子的照片一对比,一切都真相大白了,这就是李坤泰本人。

宁儿知道后,他放声大哭,赶往东北,在烈士纪念馆,他用笔记下了收录在日军档案里的母亲写给自己的遗书。抄完后,用钢笔在自己的手上刺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他去世时,那三个字仍然留在他的手上。这三个字不仅留在了宁儿的手上,也永远铭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