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系列:一代贤宦冯大伴的盟友和敌人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监冯保是好人吗 太监系列:一代贤宦冯大伴的盟友和敌人们

太监系列:一代贤宦冯大伴的盟友和敌人们

2024-07-14 2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冯保是个不错的太监,这一点是肯定的。

就算再鸡蛋里挑骨头,怎么也要给他一个有功有过、功大于过的评价。

不说别的,他掌权的那十年,是大明朝最富庶的十年,不管冯保做过什么坏事,只要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就是最大的功绩。

从古到今都是这个道理。

3

冯保是个书法家,他最初进入太监的核心部门司礼监就是因为有着一手好字,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一手好字经常是获得晋升的重要砝码。

冯保是个音乐家,他通乐理、擅弹琴,他亲手制作的琴,被当时的人当作宝贝来收藏。

冯保是个出版家,他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司礼监任上刊印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直到崇祯年间,还在宫中流传。

冯保是个收藏家,他利用职权便利,收藏了不少字画。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被他从内库搬到了自己家里,不但揣摩品鉴,还堂而皇之在上面题跋。

最重要的,冯保是个政治家,他有战略眼光,也会通权变达,他支持了张居正的改革,他和宫外的张居正、宫内的李太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权力三角,确保了政权稳定、国家安宁。

既然是政治家,就有自己的盟友和敌人。

冯保的盟友毫无疑问是张居正,而他的第一个敌人是高拱,第二个敌人则是皇帝朱翊钧。

也正是因为这第二个敌人是无法战胜的,所以冯保还是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4

先说说盟友张居正。

太监头子冯保和文官头子张居正之间,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有的时候让人觉得几乎好到了要同穿一条裤子。

这种和睦在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减少了很多内耗,降低了政策成本。

早在张居正还是副总理的时候,冯保就和他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当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扳倒总理高拱,甚至说还是冯保主动偷偷地送上了秋天的菠菜。

高拱下台之后,按理说,失去了共同的目标,联盟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冯保和张居正不是这样,因为他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搞好小皇帝的教育,搞好这个国家。

张居正不是一个愣头青,他知道投其所好。冯保贪财,他就送宝物,先后送了“七张名琴、九颗夜明珠、珍珠帘五副、金三万两、银二十万两”等,冯保给自己建生祠,张居正写文章唱赞歌。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居正的示好换来的是冯保对张居正“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改革的全力支持,在张居正改革的关键时刻,导演双簧,没有让张居正离职回家守孝。

友情是双向的,朋友是互相影响的。

张居正和冯保两个人经常可以在友好的气氛下交流对国内局势的意见和看法,对彼此考虑不周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完善。

冯保本身的学识就很不错,也有些文人的风骨。就算是不谈政务,谈谈书法,谈谈音乐也是言笑晏晏。

正是因为1582年张居正的病故,才导致权力联盟失去了平衡,冯保也才在第二年黯然离世。

5

冯保登上权力的巅峰,正是因为战胜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敌人——高拱。

高拱能当上总理,无疑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高拱也有着一般文人都有的恃才傲物的臭脾气。

“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

太监江湖要论资排辈,冯保因为一笔好字被提拔进了司礼监当秉笔太监,同时又是东厂厂公,还监管御马监。可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确始终轮不到他。

先是管杂事的陈洪,后来是管厨子的孟冲,都跳过了冯保,当上了太监中的老大——司礼监掌印太监,而这两个人选都是高拱推荐的。

高拱一手把持内阁,还希望通过人事安排,掌握太监的核心部门司礼监,但是这盘大棋影响到了冯保,引来了冯保的有力反击。

阻人升官之路,如杀人父母,冯保痛恨高拱是理所当然的。

6

老皇帝死了,冯保和总理高拱、副总理张居正、高仪一起成了顾命大臣。

冯保曲解了高拱在老皇帝遗体前的一句话,一举扳倒高拱。

当时高拱说的是,“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那意思就是,治理国家还是要靠我们这些大臣。

但是冯保向皇太后汇报的时候,这句话成了“十岁太子,如何作人主。”

只改了三个字,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否定朱翊钧的继承资格啊!这是要另立皇帝的节奏?

一道圣旨,直接把高拱免职了,连带着一大批高拱的粉丝都遭了秧。

必须说的是,张居正在这过程中,发挥了一个卧底通风报信的关键作用。

按理说,扳倒了高总理,冯保大权在握,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是,冯保还是做出了一件画蛇添足的事情。

不久之后,小皇帝遭遇疑似刺客,冯保借题发挥,希望把高拱牵扯成幕后主使,但三堂会审之下,陷害不成。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冯保惹恼了不少大臣,人品也被很多人怀疑。

7

小皇帝只有十岁,正是爱玩的年纪,但是因为皇帝的身份,所以过的很压抑、很辛苦。

朝政是由冯保和张居正商量着办的,皇帝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小皇帝一般日出之后,就去听老夫子讲经书,休息一会继续上历史课,一直到吃完午饭才可以回内宫,还有看书、写读后感等等一系列的变态作业等着他。

张居正是一个严师,皇太后也希望儿子早日成才,都采用了高压政策。而作为陪伴皇帝时间最长,被称为“大伴”的冯保,也摆出了一副不近人情的严厉样子,最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无法战胜的敌人。

祸根是在小皇帝朱翊钧18岁的时候埋下的。

当时,朱翊钧喝醉了酒,对宫女拔剑相向,差点杀了宫女。冯保一状告到皇太后面前,皇太后大怒,差点废掉朱翊钧的皇帝位置。

最终,小皇帝被罚跪六个小时,张居正还代替他写了面向全国的检讨书(罪己诏)。

之前只是害怕,但这件事以后,害怕变成了仇恨。

我们说,教育是一件张弛有度、软硬兼施的事情,以冯保的身份,如果在已经有严师重压的情况下,包容一些,包庇一些,充当一个老好人的角色,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些,也许就不会有自己后来的下场了。

8

1582年6月,张居正去世,随即被清算,差点被开棺鞭尸。

这一年的12月,冯保被弹劾抄家,流放到南京种菜。

一个月后,冯保在南京病逝,一代贤宦就此完蛋。

这些都是小皇帝亲政之后的复仇动作,复仇的时候,年轻的他有些胆战心惊,但更多的是刺激和快感。

9

冯保也干了一些坏事。

冯保排除异己,但也可以理解成为改革扫除障碍。

冯保贪财受贿,但抄家的时候,家产不过几百万,和刘瑾上亿的家产相比不值一提。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黑与白,把冯保定义成一个好人或者坏人很困难,也没有意义。

但我们可以说,冯保的存在对大明朝绝对是一种福分。

小皇帝当年赠送的象牙图章,“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鱼水相逢”、“风云际会”,这些就是最好的评价了。

10

最后,再看看《清明上河图》上冯保的题字——

“余侍御之暇,尝阅图籍,见宋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观其人物界画之精,树木舟车之妙,市桥村郭,迥出神品,俨真景之在目也,不觉心思爽然,虽隋珠合璧,不足云贵,诚希世之珍欤!宜珍藏之。”

一笔好字!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ID“大嘴读史”(paul_trac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