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逃港”现象总有其历史的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逃港 深圳“大逃港”现象总有其历史的原因

深圳“大逃港”现象总有其历史的原因

2023-09-01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三十多年来,有些人总把广东当年出现的“大逃港”作为改革开放必要性的主要原因来进行表述。其实,任何历史现象总有其历史的原因。如果简单化地将大逃港现象的出现归结为由于内地比香港的困难或落后,甚至归结为都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这是经不起推敲的。这实际上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

  其实,在清朝时期,粤港边界是并无人员出入障碍的。这是由于在1899年3月19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八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所签订的《香港英新租界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任两国人民往来”和“仍准两国人民往来”,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深港边界陆界部分,双方除了在桥梁和交通要道设立哨位或制式岗楼进行观察、由双方军警沿界巡逻和海关缉私以外,深港边界仅有界桩作为标志,并无禁止人员往来通行。连深圳河也明确在“合同”中写明,“水面不拘归英归华,两国人民均可享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前夕。

  1948年12月,中国内地东北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也即将取得胜利。在此情况下,英国外交大臣于12月5日向内阁提交《备忘录》,分析了香港未来几种可能的前途。1949年1月,英国内阁制定了《香港紧急防卫计划》,并制定了《人民入境控制条例》。3月5日,英国殖民地大臣也向国会提交了《备忘录》,提出香港需要两个旅的兵力才能对付目前可能面临的局面。英军驻港兵力很快就从一个旅迅速增加到四个旅。此后,港英当局单方面于6月14日制定紧急状态条例,封锁边界,控制人口,实行移民登记等一系列措施。深港边界两边人民自由往来的历史就此终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对华封锁政策。1950年6月英方开始沿深圳河南岸筑起铁丝网,实际上是英方实行封锁在先。直至1951年2月15日,中方才正式实施边境管理,封锁深港边界,结束边民自由来往。英方从1954年4月又沿深圳河南岸筑起铁丝网,从东面的沙头角到西面的沙尾的深港陆地边界沿线还设有铁篱笆、碉堡、警署和其它的军用设施。这就是历史的事实。

  至于逃港问题,确有其事。但正如数学所说,即便是数十万人,从全国来说,参与逃港的人仍然是极少数。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由于国家政权更迭而出现的部分失败者逃亡的必然现象。即便是降龙十八掌网友在网文中所说的“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出现这四次逃港潮,也都是有当时的具体原因的,可惜作者却有意回避了这一点。实际上想想就明白了,在当时通讯还不太方便的情况下,全国各地有何办法能不约而同地一下子涌来这么多的人“逃港”?当时香港方面究竟出现了什么情况?看看下面一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了:

  根据现有的记载,深圳出现的最大的逃港潮是在改革开放近十年后的1987年6月20日。海天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深圳市十年大事记》265至266页中明确记载:“6月20日,惠阳地区一些群众听信‘海关开闸三天,可以自由出入香港’的谣言,约20万人(转载者注:一说是40万)沿着惠深公路涌来深圳,试图前往香港。持有边防证的已进入特区,没有边防证的就集结在沙湾检查站外,伺机偷渡出境。据港方公布,至23日,3天内捕获非法入境者270人,我边防部门一方面加强堵截,一方面通过舆论大力辟谣,劝说群众返回原籍。市委书记李灏等领导人在管理线上指导工作。” 而除了这本大事记收录了这一事件外,其它所有谈及大逃港的书刊,对此都讳莫如深,从不提及。改革开放后况且如此,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

  任何历史现象都有其历史的原因,应当进行历史的分析。除确有极少数人是因为意识形态原因向往“自由世界”而逃港外,多数都是听信了谣言,梦想着到香港打工和发财致富的。实际上,在上世纪香港经济起飞的六七十年代,港方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输入大量外部劳力,除了在广播中大力鼓动大陆劳动力前往香港打工外,港府方面对偷渡者在港打黑工也采取眼开眼闭的做法,甚至还对此类人群采取一些放松管制的政策。这是一个重要的诱因。而前面提及的几次逃港大潮的发生,当时也都出现了所谓“女王大赦”和“港府发居留证”的谣言。在1987年大逃港事件后,经中英双方协调,港方开始采取“即捕即解”政策,也就是凡偷渡者一经发现,立即将其拘捕并送回深圳。由此以后,偷渡者的数量才开始大幅度地下降。但直到现在,仍有极少数偷渡者甚至是外籍人士由深圳设法偷渡去香港。这种现象也仍将存在。而大量逃港人士赴港后仍生活在社会底层,这也是客观事实。正是由于现在双方的交流已经十分频繁,这种发财梦破碎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也是使偷渡者大幅度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若不信,有心人士可对当年的逃港者后来的生活情况作个统计调查,看看有百分之几的人发了财过上了“上等人”的生活,如何?

  所以,有些人总是喜欢把这种现象简单地归结成意识形态原因,实在是一种缺乏历史常识的表现。至于有的人总想以此来证明这是人们用脚“投票”,逃港者是抛弃社会主义而向往资本主义,则更加显得十分幼稚和可笑了。

相关文章 数学:陈秉安的《大逃港》是瞎扯鹤龄:内地人“大逃港”与港人“大逃深”探由鹤龄:从千万“大进深”看“百万大逃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评陈秉安新书《大逃港》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