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滇西第一商帮的往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理喜洲粑粑介绍 喜洲:滇西第一商帮的往事

喜洲:滇西第一商帮的往事

2024-07-03 01: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喜洲马车

本报记者 姚建莉 大理喜洲报道

沿着滇藏公路,从大理古城一路往北,半小时车程进入洱海边的古镇喜洲。

战国时期,这里曾是“西南丝绸之路”——蜀身(yuan)毒道(又称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曾是西南地区最强大王朝南诏国主要城市大厘城所在地。

云南历史上有无数村庄与茶马古道息息相关,这条路曾是古代西南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在这条路上崛起的滇西三大商帮之喜洲商帮,曾在当地举足轻重,二战之后,更发展成为以四大家、八中家及十二小家为主,拥有248家坐商、200余家行商的大商业集团,成为滇西资产最雄厚的第一大商帮。

进入小镇,随处可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这些遍布石刻和木雕的深宅大院,都见证着茶马古道上,喜洲商帮叱咤风云的往事。

尽管如今的喜洲人继承了先人的经商基因,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发展,“商业盛世”已然逝去,逐渐兴起的是旅游业,以及一直传承下来的农业。

“云南的犹太人”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清雍、乾、嘉、道间,人口繁盛,人多地少,生计日艰……穷则思变,于是合群结队旅行四方。”喜洲商业兴起于彼时。

今年68岁的严学侯亲历了喜洲商帮的兴衰变迁。严学侯的祖辈,是当时四大家之首“永昌祥”的创始人。

严学侯更愿商帮兴起归因于喜洲人骨子里的基因,“明朝名将沐英战后驻守云南,很多人都是那个年代从江浙一带到云南,我们这里很多人祖谱可以追溯到南京印天府,我们严家有记录以来是在淮安府,后来去追踪的时候发现老祖宗血统在浙江。

作为喜洲商帮时期最大的家庭,严家祖先曾为明朝大将,因有功任大理卫。家族在到15世时弃武从商,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

到16世严子珍时,其出省结识了江西商人彭有昌。1907年,严子彭二人联同喜洲的杨家创立了“永昌祥”,“主要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药材等卖出去,把外面的棉纱等拿回来卖。

明清时期,喜洲商帮达到鼎盛,他们立足于茶马古道,以宗亲关系、邻里同乡为基础,与马帮保持长期的雇佣关系。彼时的喜洲,交通便利,水路、旱路直通上关、下关,出上关可至西藏,出下关可至昆明、四川、缅甸。

最繁盛时期,永昌祥发展到3000多人。永昌祥曾有个茶厂,现在是大理有名的下关茶厂,主要经营普洱茶中的沱茶。

“之所以能做那么大,关键是经营理念新,当时就采用股份制,叫力股,出力攒钱再换资本股。”严学侯说,云南其它地区,称当时的喜洲人为“云南的犹太人”

民国时期,喜洲、鹤庆、腾冲三大商帮掌握了滇西进出口贸易的大权。但因经营不善,鹤庆、腾冲等商帮的许多商号因负外债而倒闭。

二战后,喜洲商帮以永昌祥、锡庆祥、复春和、鸿兴源四大家为主,成为滇西资产最雄厚的商帮,直到抗战来临,几大家族的生意都未受影响。

1956年,“公私合营”运动兴起,这一切都被收归国家,喜州商帮成为历史。严学侯本人在1966年高中毕业后,学裁缝开铺子,一做便是18年。

此后的1984年,由于学历高,严学侯当选喜洲镇镇长,后来升做书记,直到1999年退休。现在他在从事旅游。

如今的喜洲,经商氛围依旧很浓,有的在本地做生意,有的到丽江、鹤庆做建筑,“但是时机不等人,比如茶叶生意,因为原料、行业竞争、交通发展等因素,喜洲不可能再做到过去那么大。”严学侯感叹道。

今昔以农业为主

大理一名历史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历史上喜洲的富庶得益于其地势,“云南省1400多个坝子加在一起只占总面积的6%,却集中全省了1/3的耕地和2/3的人口,大理坝子不但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物产丰饶、人烟稠密更是出了名的,尤以喜洲一带最为突出。

正因如此,随着人口的膨胀、住宅的扩张,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喜洲需重新寻找生存之道。

4月底灼热的阳光下,一群老人在古镇边的农田里挥舞着锄头挖蒜,70岁的方家华正是其中之一,“承包商把好的收完去卖了,我们来捡剩下的留着自己家里吃。

她告诉记者,自己家的五口人只1亩多地,因为子女都外出打工,只好将土地出租,一年的租金是300多斤稻谷,轧成米200多斤,价值约400多元。

这在严学侯看来已经是种常态,“自己种粮食一年收益最多也就一千多,种经济作物收成比较好,但要有销路,风险很大。

因地处坝区,气候、土壤条件较好,喜洲历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1990年,大理市政府在编制农业区划时,将喜洲镇划定为粮食主产区。

尽管由于缺乏劳动力,当地不少人选择出租土地,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农业依旧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在此基础上,旅游业正在当地兴起。作为白族文化的发萌地之一,2001年,国务院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当地成立了以大理旅游度假区为投资主体、喜洲镇政府参与的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实施古镇保护开发,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

至今,喜洲镇大量土地已被征用。记者到喜洲镇当天,镇领导都无法接受采访,“这一季收成要结束了,已经征用的土地不能再种下一季,镇里领导都要下去做他们的工作。

方家华的邻居土地被征用后,靠卖豌豆粉补贴家用,其丈夫则在昆明工地打工,供孩子上学。

据统计,2010年,喜洲镇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7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9亿元,正逐渐成为该镇重要经济来源。

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古镇里一排排铺面做着各式的买卖,从当地特色的喜洲粑粑、扎染到日常用品,渗透着昔日的商业文化。

但就眼下,当地的政府也表示,喜洲的旅游开发还远落后于周边的大理双廊镇、丽江等地。也正因此,到当地的游人还能体味到保存最原汁原味的历史名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