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时高效地做几件事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应做的几件事是什么呢 如何同时高效地做几件事情?

如何同时高效地做几件事情?

2024-06-30 2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别想多了。

今儿来说说“专注”这个事,专注不是说一直只做一件事情,而是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情。就像是谈恋爱,并不是说不能谈几个女朋友,而是一次只能谈一个。自从有了kindle之后,经常在里面添加很多书籍,有时候同时阅读四五本书,不想移走任何一本,也没读完任何一本。这本读一点,那本读一点,尽管花费了大量的阅读时间,但没有获得多少知识。我当然知道如果把其他书放在一边,集中阅读一本,效果会更好。但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做呢?

这是多样选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境。有选择本身是资源丰富的象征,使用不当就会困住。而选择能力也是需要训练的,因为选择的能力本质上是割舍的能力。同时读几本书,做几件事情,最直接的弊端是产生一定的切换成本。有研究表明如果是简单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成本小于等于25%,如果是复杂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很有可能超过100%。

在学术圈,常常听到有人说现在五六十岁的这一代学者是被亏欠的一代,因为在文革中没有书读。对于大众来说,这种判断或许成立,但对学者群体来说,并不见得。事实上,这一代学者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找不到太多的书籍来阅读,便把现有的书记读了又读,最后成了某一方面的集大成者。事实上,无论信息缺乏或者充分,人类都是极容易满足的。人类吸收信息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就像沙漏的漏口,就算有再多的沙子,也需要一点一点穿过那个漏口,不会因为沙子多就穿过去的多。庄子用“学富五车”来形容读书多的人,在竹简时代,五车的书能有多少呢。但古人的智慧一定不如现代人吗?完全不见得。

在上学和上班的时候,总会遇到这么一些人,他们认定一个方法,一个领域,全身心的投入,忍痛割舍掉许多选择的诱惑,只要三五年的时间,便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了,事实上,在国内读个博士也就三五年的时间。培训行业的大多数人会在工作一两年之后辞职,但也有一些人,认真做教研,经营自己的品牌,三五年之后多能拿到非常不错的报酬,把自己养活得很好。

加里·凯勒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里说:现代人特别喜欢给别人留下“多面手”的印象。比如说,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吃饭一边操作手机。有时候我们不是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在暗示自己要同时做更多的事。原来做一件事的时间,现在我们希望可以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同时兼顾几件事的说法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所谓的“多面手”根本抓不住重点。他们看起来好像每方面都兼顾到,没什么事能难倒他们,实际上每件事都做得不怎么样。

既然不能同时做几件事,那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呢?明天再说。

人赞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