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解剖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外耳解剖图高清大图 颅底解剖图

颅底解剖图

2024-04-23 0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概述

颅底具有许多重要的孔道,是神经和血管出入颅的重要部位。

颅底具有内面和外面之分,颅底内面观自前向后有三个呈阶梯状加深的陷窝,分别称颅前、中、后窝。

解剖结构

颅底分为内面观和外面观,内面观凹凸不平,同时三个窝中具有诸多孔裂。而颅底外面观高低不平,神经血管通过的孔裂也较多。

颅底内面观

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颅前窝:颅前窝位置最高,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蝶骨小翼构成。自正中线由前至后,有额嵴、盲孔、鸡冠等结构。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

颅中窝: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以颞骨岩部上缘及鞍背与颅后窝分界。中央为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为视神经管,通入眶腔,管口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

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为鞍结节,后方横位的骨隆起称鞍背。鞍背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续于颈动脉管内口。

颅后窝:颅后窝位置最深,主要由枕骨和骨岩部后部构成。窝中央可见枕骨大孔,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孔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孔后上方可见十字形隆起,其交汇处称枕内隆凸。

由此向上延续为上矢状窦沟,该沟向下续于枕内嵴,向两侧续于横窦沟,横窦沟继转向前下内改称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

颞骨岩部后面有向前内的开口,即内耳门,通入内耳道。

颅底内面观解剖图颅底内面观解剖图颅底外面观

由两侧牙槽突合成的牙槽弓,以及由上颌骨腭突与腭骨水平板构成的骨腭。骨腭正中可见腭中缝,其前端为切牙孔通入切牙管,骨腭近后缘两侧有大孔。

骨腭以上,鼻后孔被鼻中隔后缘(犁骨)分成左右两半。鼻后孔两侧的垂直骨板即翼突内侧板。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可见较大的卵圆孔和较小的棘孔。

鼻后孔后方中央可见枕骨大孔,孔两侧的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髁前外侧稍上有舌下神经管外口,髁后方为不恒定的髁管开口。

枕髁外侧,枕骨与骨岩部交界处有不规则的颈静脉孔,其前方圆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可见茎乳孔。

颧弓根部后方为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窝前缘的隆起称关节结节。蝶骨、枕骨基底部(枕骨大孔前方)和颞骨岩部会合处,围成不规则的破裂孔,活体为软骨所封闭。

颅底外面观解剖图颅底外面观解剖图颅底骨折症状

由于颅底各骨厚薄不一,并且邻接部位联系紧密,故颅底骨骨折后除本身的症状外,还可能伴有邻近器官的损伤症状。

颅前窝骨折

颅前窝骨折涉及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黏膜撕裂,脑脊液或血液直接漏至鼻腔,若伤及嗅神经会导致嗅觉丧失。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见结膜下出血的典型症状。此外,额窦亦常受累,脑脊液和血液也可经额窦而流入鼻腔。

颅中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可累及蝶骨和颞骨。血液和脑脊液经蝶窦口流至鼻咽部。若骨折线累及颞骨岩部,血液和脑脊液可经中耳和破裂的鼓膜由外耳道流出,形成耳漏。如鼓膜未破,则可沿咽鼓管流至鼻咽部。颞骨岩部骨折常发生面

神经和听神经损伤的症状。如骨折位于中线处,可累及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展神经,从而出现视力障碍、眼部异常等情况。

颅后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常累及岩骨和枕骨基底部,在乳突和枕下部可见皮下淤血,或在咽后壁发现黏膜下淤血。骨折位于中线者可出现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损伤的症状。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24.

[2]崔慧先,李瑞锡.流行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