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壮锦文化发展意义 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024-06-17 2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部边陲,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壮锦的发展上更是历史悠久,具有先天的地域先天优势。第一,壮锦是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的瑰宝,与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是广西的“民族三宝”之一,且壮锦的作用贴近生活,原来是壮族人民的生活日用品,主要还用作床单,背面,小孩背带等。壮锦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图案生动,具有壮族人民的民族格调。壮锦是我国传统民族艺术技艺的一朵奇葩,是广西民间优秀的工艺美术。壮锦的图案、色彩、文化、创作方式等优势为壮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原始基础,加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日益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锦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第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部边疆,东连广东,西连云南,东北接湖南,西北毗邻贵州,与海南琼州海峡,隔海相望,从大的范围看则南面东盟,沿海、沿边、沿江,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开发区,贸易方便。第三,广西人口众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已经超5000万,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第四,广西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手工艺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丰富,方便就地取材。第五,党的十五大五中全会以来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广西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多重政策优惠地区。

(二)W——壮锦发展的劣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用辩证法的思维看问题,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壮锦的发展同样会遇到瓶颈,有自己的劣势。第一,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冲击,壮锦的发展失去了很大的群众基础,壮锦失去大量的传承与发展主体。第二,广西手工艺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人们对传统创意产业发展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人才匮乏你、缺乏鼓励机制、政府的政策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很多不足。第三,广西手工艺生产企业普遍缺乏国际眼光和水准,缺乏发展所需的资金,融资难度大。第四,广西创意产业起步晚,缺乏产业的集群,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第五,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消解。20世纪八十年代壮锦曾经经历过短暂的辉煌史,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给广西壮锦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前的红水河流域和左右江流域普遍盛行壮锦文化,如今虽仍有仍有保留,但却不容乐观,壮锦文化在现实中慢慢消逝。作为传承母体的社区对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母体的作用,文化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民族社区前所未有的碰到了被消解的残酷现实,其所承载的文化理所当然的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壮族虽处于祖国边疆,地理位置和文化都属于边缘,但同样没有办法去避免。“乡土社会”是孤立而封闭的社会,而传统的壮族基层社会正属于这种社会,绣球、壮锦、铜鼓等壮族文化艺术和传统民族工艺技术大多都是依附于这种“乡土社会”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这些包括壮锦在内的传统工艺品包涵着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价值观、情感特征等等的意识形态,是壮族人民文化和历史的积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使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同时给他们的基层社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个传承母体的解体必然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壮锦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品必然也会出现发展和传承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的壮族青壮年逐年增大,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壮锦文化的传承载体和主题土崩瓦解。第六,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消解。文化的传承他是一个过程,它需要不同文化载体的不断参与。不一样的文化载体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随着变化。一般来说,壮锦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以语言、行为等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是其中一种,在传统社会,文化艺术等的传播大多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壮族民众都是把自己的织锦技艺以面对面传授与交流的形式将这些传统工艺传给自己的下一代。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依靠民间的礼俗传承。在壮族民间有一段歌谣这么说:“郎锦鱼鳞纹,侬锦鸭头翠。侬锦作郎茵,郎锦载侬被。茵被自两端,终身不分离。”壮锦与壮族民间的婚俗以及其他壮族民间礼俗是分不开的。壮族的姑娘在没成婚前,都会精心准备自己的嫁妆。在遇到自己心仪的男性对象的时候,也会给对方赠送礼物作为俩人的定情信物。出嫁之时,锦也是必不可少的。姑娘生儿育女后,外婆也会通常送壮锦被面作为礼物。民众在礼俗活动中无形的接受与完成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主体的普遍“消隐”以及这些民间民俗生活习惯的日渐改变的情况下,类似壮锦的传统手工艺壮民族文化技艺将很难得以传承。第七,文化传承者的消隐. 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有生活在传承母体的社区民众来完成的,没有传承母体的亲身历史实践和认识,就没有相应的这些文化的发展。壮民族担负着壮锦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壮锦是壮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壮民族民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和传承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壮族女性掌握着这些精妙的织锦技艺,她们才是壮锦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历史上,壮民族的姑娘一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大人们或者织锦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精妙的本民族织锦技艺,在自己的技艺逐日精进之后就会在前辈的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创意,这样一种纵向的代代相传使文化实现积累、传承与发展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的影响,这些壮族女性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们主观意识上不再愿意去接受复杂、耗时费工又带不来多大经济利益的壮锦技艺,有的也想要传授技艺但响应的却寥寥无几甚至没有。文化传承者对壮锦文化的主动放弃从某种意义上造成了文化传承的中断和衰落。

(三) O——壮锦发展的机会

事物的发展要适当的借助外力,要善于利用外界带来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机会来传承和发展壮锦。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增加,广西民族传统工艺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第一,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行业的同时,人们的生活需求与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广西未来的手工艺市场前景广阔。第二,中国——东盟博览会使广西经济和贸易发展迅猛,区内区外市场广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为广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壮锦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将大大受益。2011年1月1日始,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2011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文化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重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文化特别是广西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的平台。第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广西传统工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第五,广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网络和休闲软件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广告业、文博和会展节庆业、广播影视和动漫业、新闻出版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文化娱乐演艺和美术工艺品产业等六大产业。这些文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广西传统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四)T——壮锦发展的威胁

任何事物的发展除了自身具有的优劣势之外,还要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外力因素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会同时存在隐患和威胁。广西手工艺创意产业的发展存在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广西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在生产效益、文化开发、产品研发、市场竞争、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第一,区外甚至国外的手工艺品给广西本土的手工艺品行业带来极大的竞争压力。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使得国外的手工产品大量涌入区内市场,给广西本土手工艺产品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二,广西传统手工艺品的款式、功能不多,与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很难达成一致,市场需求随之下降,同时缺乏文化创意,传统文化艺术行业受到新兴产业的排挤没有得到更多的地位和重视。第三,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消解。20世纪八十年代壮锦曾经经历过短暂的辉煌史,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给广西壮锦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前的红水河流域和左右江流域普遍盛行壮锦文化,如今虽仍有仍有保留,但却不容乐观,壮锦文化在现实中慢慢消逝。作为传承母体的社区对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母体的作用,文化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民族社区前所未有的碰到了被消解的残酷现实,其所承载的文化理所当然的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冲击,壮族虽处于祖国边疆,地理位置和文化都属于边缘,但同样没有办法去避免。“乡土社会”是孤立而封闭的社会,而传统的壮族基层社会正属于这种社会,绣球、壮锦、铜鼓等壮族文化艺术和传统民族工艺技术大多都是依附于这种“乡土社会”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这些包括壮锦在内的传统工艺品包涵着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价值观、情感特征等等的意识形态,是壮族人民文化和历史的积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使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同时给他们的基层社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个传承母体的解体必然使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壮锦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品必然也会出现发展和传承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的壮族青壮年逐年增大,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壮锦文化的传承载体和主题土崩瓦解。第四,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消解。文化的传承他是一个过程,它需要不同文化载体的不断参与。不一样的文化载体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随着变化。一般来说,壮锦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两种,以语言、行为等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是其中一种,在传统社会,文化艺术等的传播大多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壮族民众都是把自己的织锦技艺以面对面传授与交流的形式将这些传统工艺传给自己的下一代。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依靠民间的礼俗传承。在壮族民间有一段歌谣这么说:“郎锦鱼鳞纹,侬锦鸭头翠。侬锦作郎茵,郎锦载侬被。茵被自两端,终身不分离。”壮锦与壮族民间的婚俗以及其他壮族民间礼俗是分不开的。壮族的姑娘在没成婚前,都会精心准备自己的嫁妆。在遇到自己心仪的男性对象的时候,也会给对方赠送礼物作为俩人的定情信物。出嫁之时,锦也是必不可少的。姑娘生儿育女后,外婆也会通常送壮锦被面作为礼物。民众在礼俗活动中无形的接受与完成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主体的普遍“消隐”以及这些民间民俗生活习惯的日渐改变的情况下,类似壮锦的传统手工艺壮民族文化技艺将很难得以传承。第五,文化传承者的消隐. 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有生活在传承母体的社区民众来完成的,没有传承母体的亲身历史实践和认识,就没有相应的这些文化的发展。壮民族担负着壮锦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壮锦是壮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壮民族民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和传承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壮族女性掌握着这些精妙的织锦技艺,她们才是壮锦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历史上,壮民族的姑娘一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大人们或者织锦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精妙的本民族织锦技艺,在自己的技艺逐日精进之后就会在前辈的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创意,这样一种纵向的代代相传使文化实现积累、传承与发展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的影响,这些壮族女性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们主观意识上不再愿意去接受复杂、耗时费工又带不来多大经济利益的壮锦技艺,有的也想要传授技艺但响应的却寥寥无几甚至没有。文化传承者对壮锦文化的主动放弃从某种意义上造成了文化传承的中断和衰落。

3、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思路

(一)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以手工艺文化产业为代表,目前在广西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就是广西比较有名的广西文化产业企业,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发展特别有益于农村文化产业走向城市。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农村文化的产业化也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今,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坐落在祖国东南部的福建省惠安县自古以来就有石雕艺术之乡的美名,从业人员超10万之多,有园林石雕、建筑构件、碎石、器具、工艺品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的大产业,福建的德化县也是全国有名的艺术瓷生产出口基地。山东的柳编工艺,江苏的刺绣,都是传统手工艺成功的典型代表。广西靖西新靖镇旧州,民间工艺品已有1000年的发展史,绣球壮锦是旧州这个广西唯一位于农村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代表手工艺品,靖西的壮锦种类齐全,花纹图案多种多样。目前,靖西县壮锦的经营方式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经营,当地的壮锦多次参加了民族工艺品展览,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打响了文化品牌。重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对广西传统手工艺产业的传承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手工艺行业才得以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传承。

(二)文化传承主体作用。广西政府的文化行政举措和社会实践对于广西壮锦的发展和保护起到主导的作用。广西政府一定做好壮锦保护传承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法律约束和政策鼓励等手段引导壮锦等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广西政府应该协调好政府的保护与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地方民众之间的协作关系。另外,应该做好壮锦的研究、整理、申报以及宣传工作,建立相应的保护档案盒数据库。专家学者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壮锦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力量。专家学者学识渊博,能够为壮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知识保障,他们应该成为政府、社会壮锦保护的智囊团。除了政府、专家,企业家对壮锦的开发利用是壮锦开发的助推剂。开发利用,使传统民族工艺文化转化为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为壮锦的发展提供动力。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工艺品与现代审美情趣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文化消费品。开发旅游纪念品,重大赛事或展会纪念品等。设置民俗表演场景,将壮锦等这些民族工艺品推向舞台的前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人民精神文化享受需要日益增加的当今社会是大势所趋,壮锦的发展离不开商家的合理开发利用。国有国法,行有行规,行业协会在壮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辅助政府的作用。广西相关的织锦行业协会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和优势为民族传统工艺品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要重视文化产业学科在高校的发展,目前广西已有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师范学院两所本科院校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行业,然而政府以及相关单位似乎不够重视合理的利用这些高校的资源来为广西传统工艺行业贡献力量。政府应该积极引导,花足够的心思去支持这些高校年轻人,使其为民族传统工艺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还有,壮锦传承者需要文化自觉。目前壮锦的传承面临着困难,壮锦的传承需要政府、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与相互配合。文化的传承者需要具有对壮锦文化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传承意识,要形成对壮锦文化保护的一种文化自觉,积极投入到壮锦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中来。只有这样,壮锦才能实现传承与发展。其他力量的作用无法取代壮族当地民众对于壮锦文化保护和壮锦艺术发展的作用,壮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在壮锦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不能被忽视。

(三)学习广西区外传统民族工艺产业的发展之路。1.学习台湾的工艺品发展模式。台湾的工艺品行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的工艺品行业发展模式多样化,效果明显,值得广西学习。第一,我们应该台湾的工艺教育,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培育人才,为壮锦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台湾在94年光复后,百废待兴,经济衰弱,台湾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形工艺文化产业的政策,积极培养传统工艺产业的专业人才,进入50年代,台湾省政府还聘颜水龙先生为顾问,他们当时就举办了手工艺讲习所。随后,政府有举办短期讲习训练班,农村的手工业得到了普遍发展,农村大量闲置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接着“南投县工艺研究班”又在南投县草屯镇应运而生,由专家担任培训工作,培训了大量的青年,学成之后的学员积极的投入到各地方进行手工业的推广。在50年代中叶之后,“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在台湾省政府的努力下在台北成立,他们当时的主要业务包括:1、太台北陈列展售台湾的手工艺品;2、组建了手工业的实验工厂,根据传统风格设计各种各样的工艺品。3、协助设计改良产品。四、挑选优秀产品,拿到国外参展。台湾省在工艺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话费了很大的心血,为工艺产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台湾工艺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底蕴丰厚,广西需要学习台湾的工艺教育,为广西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培养有文化、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2.学习台湾发展地方特色,保护文化资产的做法。70年代初期,台湾省政府持续手工业的推广措施,推行“小康计划”与提倡“客厅即工厂”,并将“南投县工艺研习所”改制为“台湾省手工艺研究所”,1977年开始,每年举办“手工业产品评审会”,颁奖展示表扬优良新产品,参加国外的特展,促进了产品的展销。1982年,公布了《文化产业保存法》,1985年设“民族艺术薪传奖”,也就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文建会”提出了发展地方文化特色的政策,1992年“民族工艺奖”设立,表彰对文化艺术工艺产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1993年在省会台北举办“国际传统工艺大展”;1994年“台北国际陶瓷博览会”。1998年,首届“台湾工艺节”开始,将地方工艺产业推向前台。由此可得,台湾工艺产业一直着力于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广西应该学习台湾的做法,制定符合广西如今手工业发展的发展路线,保护广西文化发展的特色。3.广西应该学习台湾搭建传统工艺文化艺术产业的资源平台。①建立工艺园区。建立文化工艺园区,园区包含工艺研究、教育推广、展览等功能,为人民大众营造一个游憩、休闲、学习、与咨询交流的复合式主题园区,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传统手工艺,了解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文化内涵。②开通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广西应该学习台湾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极力为大众提供一个最便捷的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交流平台。在网络上建立全面的传统工艺数据库,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可以体验各种工艺技术,互相交流。还要建立宣传传统工艺的门户网站,台湾方面有“台湾工艺研究网站”、“台湾手工艺推广中心网站”等,广大人民可以从精美的网页中了解工艺品行业的最新信息,了解产业的动态,更有包括Flash游戏、音乐、动画等多媒体增强网站的趣味性。等等这些值得学习且有利于广西传统手工艺行业发展的做法都应该去学习。4.学习台湾在传统手工艺方面的跨界组合。在台湾工艺产业行业,有很多跨界组合的例子。最成功的莫过于“聚焦台湾原味”食趣设计案,它是一个由工艺家、设计师、设计公司、团体组合的设计创作群的跨界合作设计比赛。在比赛中,设计者们通过合作,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汇多方智慧于一体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创意生活工艺。设计讲究当地的原味特色,又融入了比较新鲜的元素,衍生了传统工艺品的附加值。文化、艺术等相关人力的跨界合作,大大提高了传统工艺行业的创造力。把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工艺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意美感的新生工艺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5.学习台湾举办民间工艺家评选活动。民间工艺家的评选活动有利于激发工艺家的创作潜能以及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传统工艺行业中去。

(四)学习国外传统工艺品保护“诀窍”和发展的模式。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每一个国家都有展现其民族与历史文化个性的传统手工艺品,每个国家在传统工艺品的保护、传承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这对我们广西的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意义重大。①通过立法来保护和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工艺业的发展是日本的成功经验。日本政府在1974年就颁布了“传统手工业发展发展”,依据法律,日本制定了需要保护并给予扶持的传统手工业类型,目前日本官方已经制定了两百多种许多濒临灭绝的传统工艺品,通过法律的保护,重新获得生机。②通过大型活动进行推广。在织锦强国意大利,国内有着丰富的富人消费群,政府则通过像都灵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采购织锦布料对企业进行支持。③英国的工厂博物馆模式。在手工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英国,在织锦的发展方面则运作得比较成熟和全面,富有的商人们建立生产工厂生产织锦后,把工厂精心包装,把整个手工艺生产过程像公众开放,以边生产边展览的方式,把门票收入作为企业再投资资本,从而形成一种两性循环。④法国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法国手工艺行业理事会创立于1994年,是法国文化和公共关系部部长直接领导的咨询机构。理事会负责为手工艺的保护、革新、价值提升及培训提出建议;负责筛选“手工艺大师”。为保护和发展法国传统手工艺,法国在文化和公共关系部内设立了手工艺处,负责部门协商,制定政策。这一机构主要负责使杰出的法国工艺持续延续。⑤马来西亚把传统的手工艺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马来西亚为游客设计出包罗万象,品质优良的手工艺品。

广西应该要学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以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顺应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潮流。

(五)利用各种博览会、各大商场,展销传统工艺产品。2004年以来,广西首府南宁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影响力巨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像外国朋友推销我们的民族传统工艺产品,扩大产品的商业化水平,做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生产和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积极发展传统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意义重大。广西壮锦行业应该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西安文博会、昆明文博会等区内外文化产业博览会,扩大国内市场。在扩大区内、国内市场的同时,利用文化亲和力辐射中国港台地区、东南亚华人文化圈,以及亚洲韩日等亚洲汉字文化圈,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统一,成为区域性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从而进军世界主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商场也进驻广西,广西商场数量猛增,我们应该学会与各大商场合作,展开“农超对接”,使这些农村的传统工艺产品进入超市,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只有壮锦产品能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有地方可买,有地方方便买,方便接触这些产品,人们才能够认识产品、接受产品、购买产品,文化才能够产业化,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只有这样,传统工艺行业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界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大城市的文化产业也发展迅猛,广西的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低,人才资源匮乏。在创意产业的背景下,以广西地属民族传统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工艺产业将对广西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广西壮锦发展的历史以及现状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广西壮锦等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劣势,有发展的机会,同时存在威胁,我们应该重视农村文化产业特别是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学习借鉴区外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诀窍,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之机,推销传统手工艺产品,使文化经济化,提高广西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

编/廖兴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