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雅轩丨【墨缘有约】王渐鸣:从临摹中突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墨趣书法app最新版 八雅轩丨【墨缘有约】王渐鸣:从临摹中突围

八雅轩丨【墨缘有约】王渐鸣:从临摹中突围

2023-04-08 01: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要印证其理。

我们平时在看书时,或听谁说了某句话之后,可能会令你“耸然大惊”,真的是这样吗?我怎么没在意过?为了印证是不是这个理,你就愿意去比划两下,三下两下不够,反反复复去体悟,不知不觉就写了一大堆。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央美院进修时,刘彦湖先生在讲课时说:“越是饱满的笔画越要懂得提笔”。

我一听,这完全是“颠覆三观”啊!与我们平时学的理论相反,他也给我们作了示范,课后琢磨着这句话,我练习了一大堆纸。由此我想到孙晓云在她的论著《书法有法》中也讲过:魏晋时期写折画,根本不需要“顿笔”这个动作,她觉得是借助转笔动作和毛笔的弹性自然而然一下子带出来的。我为了体会她的话,反复试验过,觉得是有道理的。再比如,古人说“锥画沙”的线条,是“墨皆由两边渐燥,至中一线细如丝发”,《自叙帖》中好多线条就是这样的。

你动手临上几个,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四遍直至百遍,当你写出与之一样效果的那一根时,哈哈!怀素能干的,我也能做到了,你能不高兴吗?“绝知此事要躬行”啊!这就告诉我们,平时要多看点书法理论书,对古人的话或要多个心眼,不要囫囵吞枣,轻易放过哪怕一个字。

三要对比学习。

当你临一个帖临腻了,或说麻木了,不妨找一个与之反差极大的帖来对临。比如黄庭坚的瘦硬与苏东坡的丰腴,再比如米芾的险峻与赵孟頫的平正,这足以让你振作起来。因为它完全打破了你平时书写的惯性,刺激着你的思维。通过对比,你会将这个帖的特点认识得更深刻,寻绎出一些典型性符号特征。

就以前面说到的折画为例。按照孙晓云的观点,她认为王羲之时代写折画不需要顿笔这个动作,把笔转一下,借助毛笔锥面的调换在纸面自然就完成了。这样的折画,外廓处是平滑的。

到了唐代颜真卿柳公权,他们对折画进行了更深的强化,横细竖粗,横提上去再顿笔,保持重按往下走,动作明显多了,呈现的外形也繁杂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折的外廓会从横的延伸线上凸出一个“垛子”。

(应为《自书告身》,图上文字有误)

这个写法可能上千年没人怀疑过,就都这么写过来了。直到晚清民国时出了个郑孝胥,他写折画是对前面任何时期根本性的改变:他先横,横完后不仅不往上拱,而且提笔变轻,让竖钩吊在横的下面,让横平白多出一段。颜真卿有的横折也是断开的,是竖的部分挡住横。而郑孝胥却是横盖住竖,真是前无古人!这个对比太鲜明了!你说,当你把这样三种横折放在一起,不会手痒痒去临摹几遍,感受它们的不同吗?

四要发现规律。

来,你们试着先写个“书”(繁体)字看。

看来大家都练过字,没有我想要的原生态的“民间体”。(众笑)我们每个人落款几乎都要用上这个字,但你发现过它的规律吗?

没有网络的时代,对字的积累完全靠字帖,这个“书”字古人怎么写,你得拼命去帖中找。后来有人编了《书法字典》,可以查。现在更方便了,下载个“书法字典”APP,输入“书”字,选择“行书”,一下全蹦出来。对着这几十个“书”字,你仔细观察,一定能找出一些规律。

比如说,中间三个横画的排布,十之八九是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当然也有倒过来的,上宽下窄。这就说明,这样的写法是基本形,你这样弄就没错。再比如说,这个“书”字,上面这横在所有横中最长,这也是基本形,如果要你写个“笔”(繁体)字,你也得学着这样弄,大多数古人用过的,就是经典的。

在基本形之外,有没有大胆破除常规的?有!有三横不呈梯形摆放的,也有把最下一横写作最长的。但这真是少之又少,所以学起来要慎之又慎。

你再看这几个。从中,又能发现什么?哦,至少有这么几点吧:

1.当所有横画都平行时,我是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写出弧度的。

2.每个横的起笔方式,我是可以有变化的。

3.横画之间的距离,除了均匀,还可以不均匀,甚至搞糊的。

还有一点,很多人写这个“书”是先写上面,再写下面,以横(或变为点)画收笔。而蔡襄、米芾等人却习惯改变笔顺,把中间这竖放最后来写。

这里我讲一个我自己亲历的小发现。在北京求学时我到故宫武英殿看古代书画展,其中有黄庭坚的《示四十九侄诗卷》。真迹与印刷品的区别就在于,印刷品有可能把一些细节掩盖了我们还不知道,而本来的蛛丝马迹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黄庭坚的字,人称“长枪大戟”的“辐射体”,这不假,但是不是长笔画就一任左右伸展呢?以前我以为是这样。直到我从这个诗卷中发现了“物”字的右边第一撇,像螳螂的前爪一样勾回来。咦!有意思!是偶尔为之?还是习惯使然?

我继续慢慢看下去,发现很多撇画末端都有一丝头发一样的线勾回来,这是字帖上所看不到的精彩细节!这说明什么?说明黄庭坚在写撇时,送到末端会在空中有一个回收的动作,并不是笔笔放出去。有了这个小发现,我后来又去找他其它的帖看,也能找到一些这样形状的撇画,而带有这种回收之势的撇画就更多了。我想,如果所有把黄庭坚所有作品的真迹放在眼前,一定能找出更多的细节证明我所言不虚。所以,我从此写黄庭坚风格的行书,就特别注意这个小细节。

拿到一个帖,第一眼吸引我们眼球的,一定是那些奇异的笔画或字形,比如苏东坡《一夜不获》帖中最后一个“常”字的一竖,太潇洒了!再比如王羲之《二谢帖》中的“静”字,左右太悬殊了。又比如杨凝式《韭花帖》中的“实”字,宝盖头与下面中轴偏移这么多,太有趣了!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果对这些有新意的地方都漠视不见或麻木不仁,甚至执意把它们写回到平庸状态,这样的人是永远练不好书法的。何以让自己的字不因“熟”而变“俗”?就要从这样的小发现入手,举一反三,从临摹中生发。

我们今天讲了“书”的写法,你可以找一个类似的字做做练习,比如“鹏”字,横竖那么多笔画,你能不能试着写出六种?十二种?六十种?写完后你再到“书法字典”中去搜索,看看历代名家怎么写的,进行对比,一对比你就会发现你的不足在哪里,你就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去临摹借鉴。临帖不是抄帖,不要每次下笔就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字个,有时花一两个小时就整这么几个有意思的字,你的收获反而更大。

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是运用!脱了帖就不会写字,那还有什么意义?我始终记得陈忠康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曾半带玩笑半严肃地说:“临而不会自运的人,要鄙视之!”当时听得我后背发凉啊!好吧,今天我把这句话说给大家,愿与各位共勉!

附:王渐鸣临帖

苏轼《江上帖》

黄庭坚《糟姜帖》

吴琚《寿父帖》局部

蔡襄《大研帖》

郑孝胥 对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