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诞节到春节:节庆文化 无问西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圣诞节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过 从圣诞节到春节:节庆文化 无问西东

从圣诞节到春节:节庆文化 无问西东

2023-12-23 0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圣诞节到春节:

节庆文化 无问西东

撰文/刘铁梁 李芫

供图/鲁忠民 李芫 CFP IC gettyimages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贾欣 张雪 刘艳

当春节的年味儿不再浓郁,人们在感叹圣诞节、情人节对春节形成合围之势的同时,也为传统春节喜庆气氛越来越淡而唏嘘不已。由此,诸如“春节保卫战”、联名抵制圣诞等民间行为此起彼伏,各种论调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停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那么,追根溯源,春节和圣诞到底是敌是友?

01

春节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讲究九九消寒迎春。自冬至阳气始生,经过八十一天的倒数记时,春节和着春天的步子也逐渐可闻了。春节,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春为四季之始,春节更是中国人新一年的开端。

春节是一个雅词儿,民间俗称叫“年”。欢度春节的一系列祖传或是新增的活动,都被统称为“过年”。过年,突出了“过”的行为寓意和潜藏的热闹喜庆,看起来似乎比“春节”更能承担这份庞大的节庆内容。

古时的岁尾年初,如果人们没能储备丰足粮食而又遭遇严寒挑战的话,非正常性死亡—饿死或病死极可能给古人这样的想象:“一定是有妖魔作祟!”尚缺乏科学观的古人充分发挥想象力,于是一种虚拟的怪兽诞生了:比骆驼个头儿大、比风跑得快、青面獠牙、声如狮吼,以人为食,它的名字叫“年”,每到岁尾便要出来觅食人肉。在想象中,年怕红、怕响,于是人们设计了鞭炮来轰吓它。而当农业生产逐渐发展,人们开始有了足以越冬的粮食,发明了腊肉、浊酒,无谓的死亡大大减少,于是人们又更加证实了鞭炮的作用,“年确实被吓跑了”,而燃放鞭炮也让孩子们获得了一种快乐的方式。

从神话性的记忆叙述中,我们还可发现,春节的前身隐含着一个大命题:农业生产。围绕着这个根基,中国的春节传说进行着各种演绎。不管我们相信哪种传说,过年的习俗流传下来了。中国人用千年时间,在多姿多彩的传说中延展着自己的各种节日表现……

■ 中国人讲究初一相互拜年问候,这一传统可追溯至上千年前。

01

耶稣的生辰八字

在古代,中国的帝王、圣人常常有个“非凡”的出身,比如刘邦:“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翻阅中国的史书,这样的记载屡见不鲜。

和刘邦相差200多年的耶稣的“本纪”同样具备传奇特质:在以色列的伯利恒,贞女玛丽亚在马槽中产下了一名男婴。彼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颗从未看到过的巨星……宇宙间也因为“天上莅临”的这位犹太人,诞生“公元”元年,成为现行人类“公历”纪年的开始。

关于圣诞日期有很多不同版本:9月、10月、12月……最终由罗马天主教教会定格在12月25日。在欧洲西部,这个日子原本是罗马的“农神节”,意在感谢上天使大地复苏, 重新赋予它生长的能力。在东部则是“太阳神节”,表达对太阳不可战胜的光和热的崇拜。因为最初没有确切日期,“圣诞节”也遭遇过被拒绝的尴尬。在古代及中世纪前期,圣诞节只是一个次要节日,有时人们根本不庆祝它。一些清教徒和保守的教派把耶稣视为异端的耶和华见证人,拒绝庆祝圣诞节。西方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把圣诞节纳入到所谓的“异教”节日里。虽然教会严厉禁止人们把异教的风俗和宗教的纯正礼节混淆,但随着基督教的盛行,还是有些习俗流传了下来,就是今天的圣诞节风俗。

■ 达芬奇的画作《天使报喜》,描绘了玛利亚受孕,将诞耶稣,天使前来报喜的情景。

02

春节系列剧

春节在历法上虽然只是指正月初一,但是在习俗上却是长达近两个月的系列剧:从腊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新年正月十五。

习俗的春节从腊月初八拉开序幕。那一天,家里把陈年杂粮熬成一锅粥,举行一个“忆苦思甜”的祭祖活动,然后进行家庭PK:剥蒜大比拼——为了腌制能喝上大半年的腊八醋。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灶王爷基本上是春节期间最明确而必要的神祇,堪为中国家庭的“名誉户主”。“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老人家会拿着记录了本家的年鉴到玉帝面前请示赏罚。先不说古人竟能够容忍这种“监听门”事件,就是玉帝为了养活这些“主任级调研员”,还真得让人们过上富足的日子——要不这些灶王爷的俸禄都没有办法解决呢。估计灶王爷也明白老百姓才是自己衣食父母的道理,一般也都是“回宫降吉祥”。这一天,春节开始进入高潮,所以腊月二十三被称作小年。

过了小年,人们就开始遵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的古训,全家上阵忙活,等着过大年。“过大年可是不一般,老规矩祖辈儿就传到今天。”其规范性仪式基本有:团圆宴、吃饺子、放爆竹、看烟花、熬夜守岁……大红窗花、大红福字、大红对子,映着人人红光满面。中国各地风俗不同,但祈望新年景红火喜旺的心劲儿都是一样的。

正月从初一到初五,是中国的全民年假。生怕大家休息不够,部分地区还制定了人性化的“破五”规定:不能用生米造饭(那就只能加热年前准备的熟食了)、不能做针线活,甚至初五那天最好不要串门。

正月十五闹元宵。新年的第一个圆月夜“闹”一下,这一年就不用再“闹”了。家家户户这一晚张灯结彩,吃了元宵、闹社火、猜灯谜,把过年所有的激情释放干净,接下来就该踏踏实实地工作、学习、生活了……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讲究太多了反而会拘束了喜庆的年气。古时的一些“忌讳”已经一年年远离了我们,但是一些有意思的民俗还会和年同寿,和我们同在。

■ 财神是与灶王爷齐名的中国“家庭护佑者”。

02

连续圣诞季

与中国的灶王爷巧合,西方圣诞节也有一位老人,蓄着浓浓白胡子、红衣红帽,由驯鹿拉着划过圣诞夜空。传说圣诞老人是数千年前的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也有人说他原是小亚细亚米拉城的主教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不论哪种说法,圣诞老人的故事中必要的元素都是烟囱、袜子和圣诞礼物。不过,他的工作职责较灶王爷更小:监督小朋友“乖”的程度。小朋友如果可以达到标准,就会获得礼物。

从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里,可以看到东西方对待世俗神祇的态度的不同。圣诞老人更加具有亲民形象,而他为小朋友派送礼物这种对接方式,很有善意的鼓励意义,“如果你乖,圣诞老人会送给你礼物”,孩子们也会带着甜梦等待翌日的惊喜。这些和中国人对灶王爷“敬而远之”的态度实在相差太远了。

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是在12月24日平安夜,而圣诞节的揭幕时刻并不是在此日。圣诞节也是个连续狂欢派对。关于圣诞节的起止日依据地区和教别有所不同,很多地方是从降临期开始,收尾于新年1月6日的主显节。降临期在天主教信徒中有双重特点:“既是圣诞节的准备期,纪念天主的儿子第一次来到人间;同时也是借此提醒人想到末世基督再度来临的一个时期。因此,在虔诚的教徒心中,降临期是一个喜悦和热忱期待的时期”。而对于只是享受圣诞节气氛的人来说,“降临期”是购物、装饰住家……是最大节日的准备期。

■ 圣诞老人和孩子的故事为圣诞节添加了欢乐活泼的童话气质。

平安夜当晚,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分享丰盛的宴席和祝福。这时,门外很可能会响起教堂唱诗班齐声颂唱的圣歌,那是“天使”来报佳音了。

主显节按照天主教义,是耶稣显现自己给异邦贤士,表明天主不仅是古以色列人的天主,也是朴实万民的天主,是蒙恩与得救的象征和开始。而对于不明教理的人来说,1月1日已过,“圣诞+元旦”的节庆气氛已经远去,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中国,欢度圣诞的非信徒更多,年轻的情侣常常在这一天预热来年的情人节,祈祷新年情感的进步。尽管有的人也会听着钟声、唱着圣歌,下意识地划着十字,但是他们多半不会在划十字的同时默念:“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不过,教会不会怪罪他们,天主更不会了。阿门。

■ 圣诞节,西方许多家庭会去山里伐一棵雪松作为圣诞树。

03

春节的LOGO

春节里人们互相登门拜年,在等待主人开门时,肯定不会寂寞,因为他可以欣赏主人家贴在门上的门神、春联、福字。

“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而风气者,阴阳相者也。离者必病,故托鬼神以申诫之也。”上古时代,门户就是神,每年春节前,人们会把大门上的两个门神刷新一次,新贴的门神不但精神,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心理安慰:有二神把守,非请莫入!

门神的左右是另一个LOGO: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无非是些透着喜庆、带着愿景的吉利话儿。进得门来,但见院中大红灯笼高挂,福字、窗花映入眼帘。水缸上,甚至垃圾桶上的福字都倒贴着,希望福能“倒”家。

被请进正房,首先得呈上礼物—各色糕点、苹果、蜜饯之类。给长辈拜了年,和同辈说些“过年话儿”,给晚辈发了压岁钱,来拜年的春节礼数周到了,主人自家也不能亏了礼数——早备下了一桌酒菜。春节宴席,年年有余(鱼)、年年高(年糕)、大吉(鸡)大利……在一个个谐音里面,憧憬着美好的新年。

先人就是把这样的春节LOGO,一直使用到现在。如果可以参评的话,这个LOGO,必能跻身“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行列了。

■ 红色是所有春节LOGO的标识色,最终目的是为了增添一年一度大团圆的喜庆热闹气氛。

03

圣诞的记号

圣诞节时,西方的家庭会以红、绿、白三种圣诞色装饰住家。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圣诞树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塔形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树上的蜡烛象征耶稣是世界的光明,树顶上的大星则代表耶稣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士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白色的一般就是仿雪花的装饰物了。

西方人过圣诞节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很注重“团聚”。美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火鸡;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奥地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带上全家老小约上亲朋好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餐后甜点必不可少,人们常常把圣诞蛋糕做得新奇漂亮。上面用奶油或果酱浇上“圣诞快乐”的字样,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与中国人过年饺子里放几枚硬币预示好运气一样,西方人也会在蛋糕里放进三粒豆子,代表圣经故事中的三个东方贤士,谁吃着豆子谁就当上了“三王”,也算得一个好彩头。

吃过饭,一家人会围坐在圣诞树下交换礼物,老人们会给刚刚能够听懂话儿的孙辈讲一个关于圣诞袜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鳏夫,和三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他尝试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因此耗尽了钱财,没有钱为孩子置办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诞老人就在那天晚上来到他家,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一个个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袜里。鳏夫因此看到女儿们结婚成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圣诞的记号很多,圣诞马槽、圣诞花、圣诞贺卡都因为独特的表意而备受宠爱,好像给每个岁尾打上了一个幸福喜悦的结束符。

■ 圣诞树汇集了圣诞节的三种标志色调。

04

春节的民族化

春节原本是汉族等几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地域广博,春节也渗透到不少少数民族,用不同的庆祝仪式演绎了“民族大融合”的传统。

达斡尔族: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便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后点燃起来,老人们会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既有拜祭上天之意,又烘托了气氛,可谓两全其美。

哈尼族: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增添了节日的喜悦。

高山族: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围炉时吃的蔬菜不能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福父母长寿。

满族:包饺子是春节的一大习俗。如果大家在满族朋友家包饺子一定要注意捏出褶儿来,因为没有褶儿的“和尚头”会把日子过“秃”;摆放饺子的时候一定要码得横竖成行,这代表着新一年的财路四通八达。

白族:“放高升”是白族传统的庆祝方式。放高升就是用竹子做包装的自制火箭。这种火箭点燃后,整棵大竹子能崩上天空百十丈,名副其实地“高升”起来。正月的初一到十五,白族的年轻人还会进行“抛绣球”的活动。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就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彝族:正月初八,成年男子经过一系列仪式后,会把八只老虎请进村子(当然是村民扮的了)。这时全村上下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欢乐气氛中。这种仪式被彝族人称为“跳虎”。他们认为通过“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祖宗保佑后,全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更美满幸福。

■ 新春时节,许多民族都会舞起中国龙,有布龙、火龙、板凳龙等各种形制。

04

圣诞的地域化

随着基督教传遍世界,圣诞节也发展成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节”。但同一个“节”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意大利—最温馨的时刻:孩子会把表示对父母感谢的作文或诗篇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在吃完大餐之后,向大家朗读。估计这是为人父母者每年最幸福的时刻了。

西班牙—最“牛”的习俗:因为当地传说耶稣降生时,曾有一只牛向他吐气,使他得到温暖,所以牛在圣诞节也受到最好的待遇。这种习俗应该是耶稣降生故事的西班牙化的明证。

法国—最“和谐”的传统:圣诞夜全家要团聚吃饭,如家人曾有不睦,大家要在此时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这顿饭对于维系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谁也不会轻易错过。

瑞士—目的性最强的圣诞老人:该国的圣诞老人穿白色长袍,戴假面具。他们往往由贫苦人装扮,成群结队向富人讨取食物和礼物,散队时才平分所得物品。

荷兰—最出人意料的送礼方式:荷兰人赠送圣诞礼物往往出人意料,礼物甚至会藏在布丁、羊肠里!

瑞典—最好客的过节方式:每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连陌生人都可以来。他们将各样的食品摆在桌上,任人自由选取。

新西兰—最传统的规定:新西兰的法律明文规定,庆祝圣诞需在家中举行,故酒楼、茶馆在下午六时一律打烊。普通商店营业时间最迟也只能到晚上九时为止。如果中国这样规定,不知道我们的一些年轻人到时候怎么办。

波兰—最值得期待的圣诞晚餐:在24日平安夜人们看到第一颗星星时就可以开餐。晚餐快要结束时,未婚的小姐要帮忙整理和打扫,到外面丢垃圾。丢垃圾时,如果听到小狗的叫声,表示着她明年会结婚。

■ 和家人团聚也是西方圣诞节各种习俗的共性所在。

05

被时代稀释的年味

每年春节,人们都感叹或抱怨久违的年味已“渐行渐远”,似乎人们总是疑惑:生活质量与过年的热情为何总成反比?

就拿这几年人们感受最深的生活水准来说,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腾飞,普通人的生活终于摆脱了缠绕多年的温饱级别,幸福地拥抱小康。从人们的饭桌上看,以前只有适逢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了家常便饭,以往铆着劲儿力争在春节吃顿荤饺子的年头一去不返了;穿衣戴帽更是要追求品味时尚……在这一点上,物质对人们所产生的刺激越来越低,低层次的需要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失去了以往的神秘感和向往感。而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的缺口就会显现出来。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见识也在不断增长,当人们对过年的期许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转变时,年节文化的创新与建设却明显滞后。传统的“乐事”已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拿来嚼嚼,几成鸡肋。如果还希望压箱底的皮影能够替代高级全套家庭影院在客厅中的位置,显然不切实际。

■ 杨柳青年画中传统的阖家迎春图景。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中国的传统很大程度上是在农村生活中形成的,包括春节。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许多城市在农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使大量的资源向城市聚集,也使众多农民脱离耕种涌向城市,而城里人仍然继承着乡土色彩浓厚的一整套年节习俗。然而,那一整套习俗文化显然更适合农业生产节律和农村社会生活,与今天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城市背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信息的高速传输使人们易于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社会形态变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习惯、价值取向都与以往十分不同;大年初一走家串户作揖拜年的情景已被电话、手机短信、网络改造成了“遥祝”。人口密了,技术强了,人却相隔远了;社会工作的高节奏使人们身心俱疲,难以腾出一份闲情逸致去为过年守岁;城市的管理秩序进一步剔除传统春节中的放炮环节,使众多平日喧闹的大城市在除夕夜集体“哑火”;更重要的是,物质的富足和文化的多样性使每个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每个人都有了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对过年方式的选择,从而也使年的过法儿由原来的“整齐划一”变为“百花齐放”,人们很难严格按照旧法来对过年仪式和筹备进程进行规划——也没那个必要。这些都在无形中稀释着年味的浓度。

■ 央视春晚近年来渐渐成为“饱受争议”的“新民俗”。

05

“挤”进来的新节日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不仅带给了我们国外的财富和科技,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借道纷至沓来,以圣诞节为首的各种西方节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在国土上落地生根。不可否认,自近代以来,西方凭借工业革命实现了大国崛起,西方文化搭乘经济实力的便车,在所触之地任意停靠,势头强劲。尤其在今天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下,在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扩展的背景下,在交通日益便捷和中外文化交往日益深入的条件下,圣诞节更是借助广告、影视作品、互联网等新兴的传播媒介,乘风破浪,直捣人心。

■ 城市中,放炮仗、闹社火的旧式过节方式已经被观看春晚、购物血拼所替代,过洋节也不新鲜 。

说今天的国人多少有些崇洋媚外也好,说东西方文化在平等对话也罢,都不能撼动一个事实:今天中国的城市文化中,圣诞节确实已经和传统的春节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节日景观。君不见,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在距离圣诞节还有足足一个月之时,以圣诞为主题的造型装饰就已被安置在高楼大厦、广场、主干道等惹人眼目之处,底气十足地向人们传递着圣诞的讯息。如此这般,怎能让我们还能唯春节独尊?

其实,西方文化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与改造远非一个圣诞所能概括的,或者说西方文明对我们影响最大的绝不是圣诞节,但谁让圣诞最能在春节前夕这么一个“恰当的时间”给我们造成强大的印象,也就难怪人们在民族心理还存在脆弱一面的今天把复杂而矛盾的情绪全都宣泄给了圣诞节。

■ 东西方的传统文化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的节日景观。

06

谁动了我们的年味儿

被贩卖的福音

临近圣诞节之时,纵观城市中的大小商业店铺,无论橱窗门廊,几乎无一例外地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等标志。商场专门辟出圣诞专柜,奇趣百怪的圣诞商品也确实“乱花渐欲迷人眼”。每当顾客徜徉在商品货架中,耳畔会回响着悠扬的圣诞颂歌,眼前总晃动着圣诞促销打折的海报,视听知觉承受着圣诞的强烈冲击。圣诞节已经被商家拿来作为节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予以无限放大,而大名鼎鼎的春节也正在不幸沦为服务经济建设的“黄金周”。

从商家来说,他们决非一味追捧圣诞,他们只不过出于利益考虑,在临近圣诞之时尽全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给身处其中的顾客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造成全民过圣诞的假象,背后操纵他们的其实是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大手。所以,无论圣诞春节,对商家而言只不过是增加销售利润的档期而已——在春节之外,又多了一个圣诞可供做文章的卖点,何乐而不为呢?作为顾客,也情愿为买到称心如意的打折商品而给圣诞添份彩头和人气,每个人也都在不经意间扮演了传播圣诞“福音”的角色。而这,也着实挖走了春节的一块墙角。

■ 圣诞饰品市场蕴藏着中国商贩的财富机遇。

被圣诞挟持的媒体和学术

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每年关于圣诞春节的大范围论战,总是肇始于媒体。媒体就像一根过敏的神经,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草木皆兵”。临近年关,当人们普遍沉浸在节日筹备的紧张与忙碌中,以致放松了对媒体的关注时,视眼球为生命的媒体如何应对关注力暂时丧失的窘迫?唯有发现挖掘话题并制造言论,以重新吸引眼球。这时,方兴未艾的圣诞节十分应景地成为最合适的道具。不难看到,每到这时,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都会为类似争论性话题预留版面和时段,而且在表现方式上大都不约而同地突出文化冲突而消隐融合,对话题反复炒作。周而复始,年年如此,使我们很难将其与媒体的文化自觉产生联系,而只能将其视为媒体生存压力下的一种本能活动。

作为媒体制造争论的依据来源,中国民俗学界也在此时被前呼后拥地推到前台,代表着权威的声音。我个人认为,中国民俗学作为独立时间并不很长的新兴人文学科,本身就有着某些“先天不良”。中国某些民俗学家身上普遍存留有传统知识分子的惯性,即无意识中用文化领袖的姿态示人,试图用所谓的研究理论影响和改造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行动。最具代表性的思路是:“我”做这方面的学问,“我”最会过节;而普通百姓不做学问,所以就不会过节,并且应该听“我”的意见来过节。这种“好为人师”的结果人为地造就了争论由头,这是民俗学研究的偏颇之处。殊不知,民俗节日的创造者、拥有者、传承者都是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从事民俗学研究,而把自己孤立起来,置身于民俗之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时也是“民”中一人,难道不是一种尴尬处境?在这一点上,民俗学研究较为发达的日本和欧美则截然不同,他们的理论基点就是将自己作为“民”,用平视的目光考量民俗。所以,今天的节日争论的出发点可能在学术层面就出现了偏差。

■ 平安夜,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教堂前,年轻人在狂欢。

07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节日究竟是什么?学术定义为“社会文化所设置的时间单位”。通俗地讲,就是被赋予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节日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日子,就在于其中包含着特定的风俗、习惯。

一般来说,世界各地的文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尊重自然和人类生活之间的节律关系。比如人类发展的幼年时期就根据日出日落形成“天”这种周期概念,以月亮的盈亏形成“月”的概念,四季气候往复循环形成“年”的概念……自然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对社会生活的组织,尤其对农业这种“靠天吃饭”的活动更加明显。所谓“不违农时”指的就是需要按某些特定的日子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行动进行规定,使人们有共同的参照,以利于统一组织生产。春节就是如此,它作为一年春天的肇始,意味着冬闲的结束,进入新一年的劳作。

当然,还有很多节日是产生于祭祀或纪念的活动,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民俗传统和历史性事件,比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起源和仪式都各自有一套清晰的规定。

那么,为什么节日能够被所有人遵从并传承上千年至今?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政治因素:社会的统治阶层需要用节日来管理社会,也就是协调统一社会的行动和意识。因为不同身份、职业、阶层的人所理解的时间概念总会有差异的,但在过节方面都是一致的,统治阶层需要这种统一性;第二个因素最重要,那就是民众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以及娱乐性的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聚会、交往、互通有无的场所和机会。比如农民在节日里赶集,在集市上购买商品,也可以看戏听书看杂耍;或是参加村里的社火,祭祖祈福;城市居民可能会参加本单位的年会或团拜会,增进交往,传递信息;也可能和很多人去听新年音乐会、看贺岁电影……这样一个群体聚集的空间会发生很多精神文化的交流和创造,并在活动中建立起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意志,这就是节日的意义所在。

■ 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下,节日总会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辟出宣泄和狂欢的通道。

08

年味真的变淡了吗?

我们很多人在圣诞的刺激下,在专家的解读下,在自己的回忆下,发出了“年味变淡”的感慨和无奈,似乎春节行将就木,没几天活头儿了。先不说这种主观感受是否正确,就拿“年味”来说,如果把它放在整个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来思考,就会清楚许多。

我们个人、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节日的存在基础就是我们共同组成的社会,那么简单地推导一下,我们的节日怎么可能不会因根基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这种推理没有问题的话,我们所说的“年味变淡”到底是和什么做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和从前,也就是与那个物质匮乏时代、人人为温饱奔波的日子做的比较。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低下、日常生活相对枯燥的条件下,过年成为人们宣泄和狂欢的重要通道。为了过年,人们会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为过年忙活,细细打算用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置备年货;为了过年,人们会舍得拿出攒了一年的粮票,排队抢购猪肉、细粮和白酒;为了过年,孩子们用不多的压岁钱去买花炮、糖葫芦、兔儿爷,然后拿去向小伙伴炫耀;为了过年,人们严格按照过年的仪式和程序,一步步精心走过春节的每一天,认真享受只有春节才有理由带给自己的一点点奢侈和潇洒。所以,这些对过年的强烈企盼、喜悦和冲动被今天富裕的物质生活所冲淡时,春节还有什么可盼的?人们的心理感受也就不难理解为“年味变淡”。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目前传统春节的文化创新尚显青黄不接之时,如果人们想让年味“浓”起来,恐怕也只能重新回到那个满眼贫困的“欠发达时代”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这种所谓的“年味变淡”负责任,没有谁是局外人。

■ 工人在为圣诞树搭建支架,指引东方三贤士的大星要放在树的最顶端。

社会的转型、农业国家的消解,人们放弃了守家待地,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农业文明下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人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全都发生了改变;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奋斗,社会随之不断前行。那么,既然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生活,践行着这样的人生目标,不断改变着周围世界,却唯独希望“年味”不变,这岂不是刻舟求剑式的一厢情愿吗?须知,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才是危险的,春节也不例外。

诚然,以往温馨的年味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人们对那个时候的感受存有某种留恋和怀旧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看到,我们是不能回到过去的,如果以抛弃整个生活质量为代价去换取年味,显然是笔很不划算的买卖。虽然每个人都有怀旧的权利,但不应用这样虚无飘渺的臆想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时代稀释了我们的年味,但却给了我们以前所渴求的知识、物质财富、社会地位,我们应当对这个时代心怀感激。

■ 北京的教堂里,一个参加圣诞弥撒的女孩在祈祷。

09

精神中的春节

今天的人应该怎么过春节?这个问题应该由自己回答。在这里,人们容易忽略一个现实:年味不是在淡,而是在变。我认为,年味就是人们过年时的亲身感受,这种东西是在一定文明影响下逐渐形成,但也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丰富新的内容。所以,并不存在“年味消失”这种耸人听闻的论调,倒不如说成是“年味改变”更恰当一些。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年味不改。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文化民俗,包含着人的情感态度,它是由每个人用身体作为媒介,在切身感受春节后产生的结晶体。这种情感态度离不开自己的喜怒哀乐,也离不开全部感官的活动和限制。如果感官缺失,精神感受也就无从谈起。春节现在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还是在于精神性。如果没有身体的感受作为凭借和参照,又缺乏实体物质作为证据,就失去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根基。所以,富含精神性是很多民俗文化成为非物质遗产的基本前提。

老百姓过年,肯定不是为了“破罐破摔”凑合着过,更不是为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争吵论战,仅仅是想体会春节带给我们整个民族的欢快、愉悦与激动。谈年味是感受性话题,就在感受中去讨论交流。往大了说,人和世界的关系是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来实现的,过节就是参与社会生活。所以,每到谈及圣诞春节PK或年味淡了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认真感受一下我们的生活较之以往是怎样变化的,讲讲自己的感受和过年的故事,让他人理解,同时也理解他人,在互相理解当中,体会各种变迁和滋味,就足够了。怎样过年都是对的,对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错的。做到这一点,春节就真正实现了被我们中华儿女传承的伟大而神圣的意义。春节作为民族文化血脉也就注定不会从我们身上消失意义。

春节和圣诞,貌似一对欢喜冤家,又将并肩迈入岁末,为人们带来众口难调的中西大餐。

■ 如今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圣诞也已经被本土化,脱离了它的原生意义。

某哲学家曾说,存在即为合理。圣诞树能够在今天的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并有茁壮之势,必然有其合适的土壤和养分。从某方面来看,圣诞钻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空子”。在中国的节日体系中,传统节日多是以家族的血缘关系、敬神祭祖、孝敬长辈、亲朋团聚为基础的群体性活动,较多地体现宗亲伦理的文化特征。封建伦常道德的划分将每个人都贴上了长幼、君臣、尊卑的等级标签,这个体系强调社会共性而湮没个性,缺乏为个人后天建立社会关系提供社交机会的节日。而就现代社会来说,人们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已今非昔比,个性在国民教育和社会价值体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个人后天建立的私人联系(如同学、师生、朋友、同事、客户、业务伙伴等)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传统节日中所缺乏的这种补充功能需求日益强烈。所以,从这种程度上来说,情人节、圣诞节这种以恋人、好友相聚为主要内容的洋节才有了生存的契机。

另一方面,建国以来确定的一些节日大多都是政治节日,有着比较强的纪念性,并且同样要求以团体或家庭的方式度过,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功能上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青年人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本能的探索欲望,对体现着西方文化氛围的洋节有着强烈的参与冲动,这种冲动也不是“崇洋媚外”所能简单判定的。所以,过洋节的以青年人为主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如果仅凭此,就担心圣诞将取代春节,也实在有些杞人忧天了。说个最直观的例证,每年春运期间都有大规模的返乡潮,铁路、公路、民航……凡是公共交通,无不在此时超负荷运转,承载着巨大的运输压力,这种阵势在全球历史景观中也可以称作绝无仅有了。试问,还有什么比春节更有能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调度?再说个事实,人们都说春节忙、过年累,可每年都会与春节如期赴约,如果现在一下子把春节砍掉,恐怕全国都要乱套,还有什么堪比春节这样的号召力?说春节是“世界第一节”也毫不为过。

况且,中国流行的圣诞节已经是本土化的圣诞节,远非原生意义上的圣诞节。中国过圣诞节的人当中没有几个人是洋教信徒,人们只是借圣诞之名组织参与个人交际和娱乐,也和其他节日一样,获得一份温馨、恬静、美好的心灵体验,一份属于自己个人内心的节日感受。说过圣诞就意味着向西方价值观举手投降,向本民族文化说再见,恐怕他们自己都不信。

圣诞是中外文化交往的结果,“地球村”让人与人距离拉近。以往社会闭塞,圣诞也不可能来到中国普通人身边。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取得今天的文化发展,也是在数千年里不断吐故纳新的结果。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圣诞节就惹得众人大动干戈?何不与圣诞携手同行,互相关照?反过来说,春节要考虑创新,吸纳西方的某些有益有趣观念,换上时尚的外衣,在春节大餐中添进一些凸现个人情怀的食材辅料,使每个食客都能调动全部味蕾,用心去细品慢嚼。这样,无论春节还是圣诞,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聆听到文明的福音,体会到属于自己独特的曼妙感受。

■ 圣诞是中外文化交往的结果,“地球村”让人与人距离拉近。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09年01期

捷克玻璃如梦似幻的光与影、令人心醉神迷的绮丽色调,都透露出一个民族有关美的气质个性:敏感、细腻、纯洁而又神秘。

冰屋:因纽特的原始之家

冬天阳光照射着如镜的极地冰海,冰原上可以看到晶莹的冰屋散落,因纽特人用纯自然的材料搭建起来的、没有任何颜色污染的冰屋,华丽变身正在进行时。

版权声明

《文明》杂志微信公众号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文明》杂志”。

微信客服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

文明杂志

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