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印制度是怎样的?难道官印只是个盖章工具那么简单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圆章的尺寸是固定的吗 明代官印制度是怎样的?难道官印只是个盖章工具那么简单吗?

明代官印制度是怎样的?难道官印只是个盖章工具那么简单吗?

2023-04-24 0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以说每个宝玺的适用场合是不同的。这就类似于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印章,比如有法人章、有公司章、有财务专用章。如果把印章用错了场合就会闹大笑话。

下边这个图片所列示的就是明朝皇帝的宝玺,以及每个宝玺所对应的用途:

明代玉玺表

除了上述这些宝玺之外,在嘉靖年间又重新制定了“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等七枚宝玺。再加上嘉靖之前所制造的宝玺总共有宝玺24枚。

明代宝玺

②明代宝玺的质地——“金玉兼有之”

在明代初年,皇帝的宝玺大多是用黄金制成的。在当时来说,黄金象征着一种雍容华贵的气概。因此当时的皇帝大多倾向于黄金制成的宝玺。但是等到明朝中后期以后,明朝的皇帝更加倾向于玉制的宝玺,特别是嘉靖皇帝特别喜爱玉制东西。

“先朝甲戌遭遇火灾,御宝六枚中,有五枚已遭焚毁。就命令官员寻找美玉补造。”——《万历野获编》

上面这段史料就是记载了当时明朝宫殿之中发生大火,有很多宝玺失散,当时六枚宝玺当中,有四枚被焚毁。所以嘉靖皇帝就命令御用监用质地比较好的玉来代替金,补造丢失的宝玺:

皇祖初制御宝六,今止存一,其五正德甲戌火失之。兹西夷有玉,可示户部买盈尺之料补制”——《明实录》

自从嘉靖年间皇宫大火之后,明朝的皇帝更加倾向于用置地上等的玉来代替金,作为明朝皇帝宝玺的主要材料。以后就形成了以玉为主已经为辅的宝玺制作材料。

明代宝玺

2、皇室成员的宝印——贵族身份的象征。

除了明朝的皇帝以外,明朝的皇室成员一般也有宝印。与象征皇权的宝玺不同的是,明朝皇室成员的宝印一般是作为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这些皇室成员主要包括

“皇后、太子、亲王”等等。

一般来说,皇族成员当中与皇上的关系比较亲近的,他们的宝印就被称为“宝”。如果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和皇帝的关系稍微远一些的则被称为“印”。由于明朝皇室成员众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宝印,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下面以皇后和太子为例展开说明:

①皇后之宝——母仪天下的象征

宣德元年,帝以贵妃孙氏有容德,特请于皇太后,制金宝赐之,未几即诞皇嗣。自是贵妃授宝,遂为故事——《明史》

由于没有能从史料中找到关于皇后之宝的记载。就选取了一段《明史》当中,关于贵妃之宝的记载展开说明。“

宝用金雕刻而成,龟钮,上刻有“皇后之宝”四字”——《明史》,

相比于皇帝的宝玺

皇后之宝并不是那么雍容华贵。而且皇后之宝一般没有什么法律效益,只是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存在。根据相关史书的记载,

皇后之宝长约五寸九分,厚度为一寸七分,是用金子制成

的。盛放皇后之宝的盒子,适用古木制成的。在盒子的四个角上都有盘龙,而且雕工非常的精美,栩栩如生。

皇后之宝

②太子之宝——储君的象征

太子之宝应该是除了皇帝的宝玺以外最尊贵的宝印,太子之宝象征着储君的身份。因此皇帝对于太子之宝的授予也是非常重视的。太子之宝一般也是由金子制成的。装太子之宝的匣子雕工也是非常精美的。一般都是用非常珍贵的古木雕刻而成,象征着太子极为尊贵的地位。一般来说,太子之宝长约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

宝用金制成,龟纽,篆刻有“皇太子宝”四字,其池箧之饰与皇后之宝相同”——《明史》

太子之宝

3、百官之印——身份等级的象征

一般来说,明朝官员的印章大多数是在上任之时授予的。官员的印章除了具有法律效应之外,还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地位,体现的是鲜明的等级色彩。因为在封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等级社会,而印章只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之一。

①百官之印的材质

明朝的百官之印有两个材质,一种材质是银,另一种材质是铜。象征着地位不同的两个等级。明朝政府对于不同材质的印章,授予什么样的官员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相关史书的记载,

只有在京的一、二品官员才会被授予银制的印章。地方官员或者是在京的三品以下官员,则是铜制的印章。

明朝政府正式通过不同的材质把官员的等级固定下来。但是在明朝又有几个特例,比如明朝的顺天府和应天府两个地方官授予的是银印,再比如在西南一些尚未纳入明朝官制系统的羁縻府州,大多数授予的也是银印。

②百官之印的大小和形态

根据地方官员的官职大小,印章的具体形态也不同。一般来说,明朝的九品以上的官员,他们的印章大多数都是方形的。而九品以下为入流的官员,大多数印章都是条形的。“

未入流者,铜条记,……初,杂职亦方印,至洪武十三年始改条记”。——《明史》

印章的大小方面,一般来说官职比较高的印章就比较大,相反,官职比较低的印章就略小一点。印章的大小象征着官职的高低,“

惟以式之大小分高卑”——《明实录》

官员等级表

二、明代官印的使用制度。

明代对官印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对于不同的官印有着不同的管理和使用方式。尤其是皇帝宝玺的使用过程的限制更加严格。一般来说有不同的机构分别管理皇帝的宝印,使得任何一个机构都不能单独使用皇帝的宝玺。这种制度就类似于把权力分散化,使得三个机构之间相互制衡,谁也没有办法彻底征服谁。

1、宝玺的使用制度。——三个机构相互制约

明代对宝玺的使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来说,明代皇帝的宝玺由尚宝司、尚宝监、尚宝女官三个机构分别管理。其中尚宝司是负责皇帝宝玺的管理。尚宝监负责皇帝宝印的储藏。而尚宝女官则负责皇帝宝玺的监督。三个机构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相互钳制,从而保证了皇帝对宝玺的绝对使用权。

①尚宝司——掌印之权

“国初设符玺郎、秩正七品。后置尚宝司、升正三品衙门,设卿、少卿、丞,职专宝玺符牌等事。洪武元年、改正五品衙门。”——《大明会典》

在三个机构当中尚宝司掌印之权,也是三个机构当中权力比较大的一个。尚宝司权力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尚宝司的官员品秩比较高

。一般来说,明朝的宦官机构的品秩大多数是从七品。而尚宝司的官员则不同,尚宝司的官员从最初的正七品后来又逐渐升为正五品。在所有的宦官机构当中可以说是地位最高的。

“太祖初,设符玺郎,秩正七品。吴元年改为尚宝司卿,秩正五品,以侍从儒臣、勋卫领之,非有才能不得调。勋卫大臣子弟奉旨乃得补丞。其后多以恩荫寄禄,无常员”——《明史》

另一方面:尚宝司的机构设置非常完善。

尚宝监这个机构在明朝初年就已经设置了,而且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对这个机构就非常的重视。

朱元璋曾说“宝乃乾符也,特谨以示信。非忠勤无伪之人,安可职于尚宝耶?——《明太祖实录》

在明朝中后期尚宝司机构设置越来越完善。有很多机构的职能也越发得合理。而且在具体职能方面越来越精细化。这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明朝对尚宝司的重视。

尚宝司

②尚宝监——有监督之权。

如果说尚宝司是掌管皇帝宝玺的机构。那么尚宝监就是监督宝玺使用的机构。如果说尚宝司想要使用宝玺的话,必须要经过尚宝监监的同意。

“尚宝兼守殿、尚冠、尚衣、尚佩、尚履、尚药、纪事等奉御”——《大明会典》

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尚宝监,作为明朝宦官十二监之一。但是在明朝初期设置的尚宝监尚处于不断的游离和发展当中,有很多机构的设置还不太严谨,人员也没有形成定制。一直等到洪武末年。尚宝监才正式成为完善的机构

。“掌印一员,佥书、掌司无定员”——《明史》

尚宝监太监

③尚宝女官——保管宝玺的机构

其实尚宝女官和尚宝监、尚宝司有很大的不同,尚宝女官并不参与皇帝宝玺的运转过程。尚宝女官只是作为保管皇帝宝玺的机构。

司宝二人,典宝二人,掌宝二人,女史四人——《明史》

尚宝女官应该是三个机构当中设置时间最早的。早在明朝建立之前,尚宝女官就已经存在了。后期又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明朝中期,“

司宝二人,典宝二人,掌宝二人,女史四人——《明史》”成为定制。

记载官印的史书

2、普通官印的使用制度——相互制衡,以防结党营私。

明朝的皇帝给地方官员配备官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主掌官员和佐官之间相互制衡,从而使得皇帝能够稳稳的控制住地方,控制住这些官员。有明一代对地方官员官印的使用,一直贯穿着相互制衡的原则。

“长官与同僚佐贰官,俱各画字,共同判署,则奸弊自无所容”——《明实录》

上面这段史料是《明实录》对地方官员的官印制度记载。通过这段时了,我们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朝时地方的主管官员,必须和他的佐官共同使用印章,才能够使得他发布的命令具有法律效应,得到朝廷的认可。

除此之外,如果新旧两任官员要交换官印时,他们必须遵从明朝相关的规定。规定如下,

“凡内外各衙门印信年久,篆文平乏不堪用,使具奏铸换候领新印,然后以旧印缴”——《明史》。

由此可见,明朝对地方官员官印的管理和监督也是非常严格的。明朝皇帝就是通过地方的主管官员和地方的佐官之间,通过官印来相互制衡,从而控制地方。

“有事征伐,则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官军各回本卫。大将单身还第,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擅调。自是,征伐率以为常”——《明史》

官印

总结:明朝的官印制度实质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手段。

无论是皇帝还是九品芝麻官,拥有了官印就代表着拥有了合法的权力,实际上官印是一种权力的凭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可以说是官印制度最完善的朝代。这种官印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明朝的皇帝正式通过官印制度来加强它对中央官员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控制

。如果没有官印的话,整个官僚系统就会松散下去。这对巩固和加强皇权是极端不利的。

除此之外,官印制度还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作为一个国家核心的皇帝,拥有的官印称为宝玺。除了皇帝之外,所有的官印都不能称为玺。地方官员也通过不同的材质来体现一种等级的关系。比如等级较高的地方官员官印是银的,等级较低的地方官员官印是铜制的。

实际上官印制度是和中国古代的等级体系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实录》

《大明会典》

《明太祖实录》

《万历野获编》

《春秋运斗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