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除了年味,更有滋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川阆中牛肉面的具体做法 阆中:除了年味,更有滋味

阆中:除了年味,更有滋味

2023-05-05 0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阆中古城——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图|图虫创意

制图|钟阳白雪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阖家团圆,喜迎新春,为新的一年许下美好的愿望。不少地方燃放烟花爆竹,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春节气氛。

位于四川南充的阆中古城,在农历癸卯年还未到来时,早已张灯结彩,而且从正月初一开始,古城的街头是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主题演出:春节老人赐福、赶年、张飞巡城、巴渝舞等民俗表演。

春节老人赐福是阆中春节习俗的一大特色,身穿红色吉服、手拿锦旗的老人装扮成“春节老人”落下闳的形象,给过路的人们送上拜年祝福。

摄影/刘乾坤

阆中被称为是“春节发源地”。这是因为西汉阆中籍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他制订了与目前使用的农历历法最为接近的《太初历》。在此历法之前,一年岁首是十月,太初历的岁首为一月,成为汉代最科学的一种历法,也成为后来农历历法的基础。

而落下闳的家乡,阆中古城,又被称为“风水宝地,阆苑仙境”,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作为春节文化发源地,阆中过年有许多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从每年农历腊八就开始过年,一直到二月初二结束,长达54天。

摄影/刘乾坤

全长1300多公里的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古称阆水,因其流经陕西省凤县的嘉陵谷而得名。从甘南高原和西秦岭出发,一路南下,切开了秦岭和龙门山,进入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地质以侏罗系红色砂岩为主,质地相对柔软,加上相对高差较小,为河流的侧向侵蚀和自由摆动创造了条件。

从四川广元至重庆合川,在直线距离200多公里的流域中,蜿蜒曲行了600多公里,创造了世界罕见的曲流景观群,代表的有昭化嘉陵江“八卦图”、高坪青居、蓬安马回、武胜东西关曲流等。曲流也就是典型的凹凸曲线,在中国传统的风水认知中,凸岸宜居,因此在嘉陵江的凸岸上,有不少城镇:昭化古城、周子古镇、阆中古城等。

 请横屏观看

嘉陵江在阆中转了一个180°的大弯,江中裹挟的泥沙沉积形成了河漫滩平原,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土壤肥沃,水运便利。

图/图虫创意

阆中古城据说是中国远古帝王伏羲出生之地,在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栖息繁衍。到了周朝,周武王分封亲族姬姓于巴,定都江州,号为巴子国。由于一直受到楚国的侵扰,巴国不断往北迁移,大约在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便将都城迁到了阆中,自此,阆中成为巴国的都城。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灭巴蜀,建巴郡,并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一起,被誉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

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中心,始建于唐朝,底层悬空,之上有两层木楼,飞檐上翘,雕梁画栋。

摄影/梁德

阆中古城外青山环峙,嘉陵江绕城而过,清澈和缓。城内的建筑将古代中国的风水学与建筑学结合得非常完好,是一座值得去认真品味游玩的古城。

100多条或东西或南北走向的街道纵横交错,将旧城分隔成一个个的方形民居院落,有五分之一的街道仍保存着唐宋时期的格局。现存2处元代建筑,4处明代建筑,12处清代前期的殿堂建筑,以及众多唐宋以来的街市和古民居。

在这些既有明代疏朗淡雅,也有清朝精美繁复特点的古院落中,张家小院以其精巧被很多人喜欢,春节左右,院中的红梅便会盛开,给灰褐色古院落带来华美的色彩。

古城街道以中天楼为轴心,向四面次第展开,院落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青瓦粉墙,鳞次栉比。

图/图虫创意

信步于古城,最让人喜欢的是一城的烟火气——随处可见的张飞牛肉、保宁蒸馍,还有随处可以闻到的醋香,连接大街的小巷子,木板墙上挂着正在风干的白萝卜、红萝卜,以及晾晒得褐红的腊肉、香肠。

阆中古城里随处可见的张飞牛肉、手工醋坊、牛肉面等,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图/图虫创意

如果是饭点时分经过这些小巷,你还会看到不少人端着碗当街午餐……而一些极具特色的美食铺子,就与这些居民为邻,为远客近邻奉献一道道存载岁月流香的传统美食。

阆中古城街上的挑担豆花,挑担豆花是四川人十分喜爱的街头小吃,充满了市井烟火气。

摄影/甘霖

至今仍非常想念阆中的羊杂面,汤宽而鲜香,在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面让身体暖和,让人感受到美食的鲜香与温暧。

在四川,百姓间普遍传递冬天多吃羊肉,可以不怕寒的习俗,是否有确切的效果不得而知,但用羊肉或羊杂作为小吃的臊子,却是一种特色美食,分布并不广,但为小众顾客所钟爱。

羊杂面馆散落在古城的街巷中,小小的方桌或条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调味品,最为特别的是一碟大蒜,这样的陈设带有浓郁的北方印迹,在川菜的餐厅或小吃店中,一般不会摆放生大蒜,而在北方的餐厅和小吃店里却较为普遍。

阆中羊杂面不仅会配蒜碟,还有醋和红油,由客人自己添加。

摄影/甘霖

羊杂面,当地人叫羊杂碎面,根据《古城阆中》一书考证:“牛羊杂碎面,是民国时期才出现的。”距今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与当地回族居民较多有一定的关系。

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有吃动物内脏的喜好,这些内脏叫作杂或杂碎、杂割。羊宰杀后,清洗好的内脏单独煮好,然后切成小条片,再放入原汤中加热保温,吃的时候现舀。后来,有人想到用羊杂碎来做面的臊子,将原汤和羊杂舀在面上,一碗香气扑鼻的羊杂面便成了这座古城最让人怀想的早餐。

在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中,习惯喝原味的汤,但我一般是“两吃”。当羊杂面端上来时,看到上面撒着新鲜的芫荽、葱花,青白相间,先喝一点汤,吃几夹清汤羊杂面,然后再加入红油和醋,改为红味的酸辣面。吃面,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习惯了红味的面。通常在阆中吃羊杂面,即便加了醋和红油,依然能在这酸辣味中,找到原汤强烈的鲜香味道,面吃完,汤自然也一滴不剩地喝光。这是在阆中好几个冬天最为难忘的美食记忆。

阆中羊杂面馆里,一般分为“羊杂面”和“净杂”两个品类,净杂是指一碗纯羊肉和羊杂。

摄影/甘霖

过去阆中古城内有两家凉粉很有名,一家姓梁,一家姓田,当地人称为“梁凉粉”和“田凉粉”,现在经营户多了,哪家好吃,各有所爱。

热凉粉与普通凉粉有很大的不同,普通的凉粉,是将冷凝成固态的凉粉切成粗丝、条块或用一种叫旋子的工具旋成长条状,装于碗中,撒上佐料,既可作为小吃品尝,也可出现在酒楼的餐桌上成为一道凉菜,其特点是鲜嫩滑爽,酸辣利口。

热凉粉是将豌豆粉用开水冲调成糊状,然后加入精盐、姜末、蒜粒、酱油、醋、糖、辣椒油、花椒面、大头菜粒、葱花,然后一起搅拌,舀一勺,既有热凉粉的烫滑,也有佐料的复合滋味,让人感受满口生津的美妙。

中国多地都有吃凉粉的习俗,其中南充的川北凉粉以质细柔嫩、酸辣鲜香闻名。

图/图虫创意

在古城中的演武巷,“牛肉面”的招牌下面,人们排着队取餐,隔壁还有羊杂面,对面还有牛肉包子铺,这几家都是当地人认可的老字号。

牛肉面是一种热凉面,是独属于阆中的地方美食,又称阆中牛肉面。凉面和它处相同,只是在凉面上浇上了热腾腾的牛骨汤熬煮而成的牛肉臊子——热卤汁。这种卤汁勾了浓芡,很浓稠,入口时,热卤汁与凉面混合入口,热而不烫,冷热交融,凉面中的豆芽,沾了卤汁,更为鲜美。

据说这道热凉面,源于民国时期,有位叫唐顺先的手艺人,一家在郎家拐街卖凉面,同时也做红烧牛肉。某一次突发奇想,在凉面上浇上了红烧牛肉臊子做成的卤汁,结果被广为接受,成为了一道极有特色的阆中名小吃。其特点热而不烫,温而不凉,微麻微辣,醇厚鲜香,大江南北的人到此都能接受和喜欢,不少外国朋友品尝了之后,不停地说:“Good!Good!”

阆中人的早餐首选就是牛肉面,用特有的浓香,唤醒沉睡中的千年古城。

摄影/甘霖

阆中的保宁醋远近闻名,据说每个月醋厂发酵那几天,全城都能闻到醋香。

保宁醋被称为“药醋”,有据可考的酿造时间大约在1644年左右,距今有400多年历史。保宁一词始于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当时在阆中设立保宁军事治所,时称保宁府。

保宁醋对于川菜的影响极大,在老一辈厨师中,有一句口头禅:“新繁韭黄保宁醋”,是说在成都一带的川菜中,有道醒酒汤,简单说就是韭黄酸汤,但厨师们偏爱用保宁的醋来勾调这道汤。在物流还不甚发达的过去,甚至还有“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一说。

阆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少雨,适合醋液中微生物的发酵。

摄影/刘乾坤

这保宁醋是中国麸醋的代表之一,与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和永春老醋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醋”,其特点是,酿醋用的药曲由中药制成。制作保宁醋的主料是麸皮、小麦、大米和糯米,而酿醋的曲子则由五味子、白叩、砂仁、杜仲、荆芥等60多味中药制成,因此又有药醋之说。

除了数百年传承至今的独特风味,现代科研也证明,保宁醋的营养价值颇高:除含有18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外,还含有十几种微量元素如锌、铜、铁、钾等,具有一定的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翻醅是酿造的关键。通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醋酸菌得以在舒适环境中生长,发生糖化、酒化、醋化反应。

摄影/刘乾坤

不少餐厅都在经营阆苑三绝,这也是很难在别处吃到的阆中美食,由三种当地特产组合而成:保宁醋、保宁蒸馍和张飞牛肉。

保宁蒸馍的发酵方法很传统,没有添加食用碱,在自然条件上培养自然酵素,依据不同季节的温度把握发酵时间,做出的蒸馍有浓郁的曲香麦香,色白如雪,入口甜香绵软,当地人的早餐多为这道蒸馍。

保宁蒸馍出笼冷却后,要盖上红色的“保宁”字样,再包装出售。

摄影/甘霖

张飞牛肉是保宁干牛肉的代表之一,在阆中,有风干牛肉和熟干牛肉两种牛肉食品,熟干牛肉是一种卤牛肉,入口特别细嫩,源于制作时的选料和工艺。

选好牛肉后,去掉筋膜,加上盐、香料腌制,这个过程中,要反复揉搓,去掉肉中的血和水份,再放入土陶坛中发酵几天,然后卤制,出锅晾干水气,即熟干牛肉,是古城中随处可见的美食。最为有名的是张飞牛肉和华珍牛肉。

张飞牛肉表面墨黑色,内部肉色粉红,因其外观特征“表面墨黑内心红亮”和张飞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

摄影/甘霖

餐饮经营者将古城的三种特色食品组合成一道汤菜,取名阆苑三绝。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将保宁蒸馍和熟干牛肉切成1.5厘米见方,入锅炸至四面微焦,然后掺入高汤、姜米,小火熬煮,然后加入盐、酱油和保宁醋,此菜酸咸味,开味提神,风味独特。

阆苑三绝用一道美食就汇聚了阆中三种特产,不仅深受本地人喜爱,也令外地游客钟情。

摄影/甘霖

阆中古城中,还有一些小吃是别处少见的,如保宁干牛肉、油馕,还有不用食用碱发酵制作的锭子锅魁、白糖烧饼、白糖蒸馍等,如果喜欢吃酸菜味道,到了阆中,千万别忘了品尝一下酸菜豆花面。

作者

Article  author

刘乾坤

资深作者。中国国家地理美食地理总经理、中国国家地理资深编辑、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副主席。

主要代表作(部分):《中国荥经·四川盆地的锦绣花园》

《发现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

《Beautiful Sichuan: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参考文献:

[1]《古城阆中》,刘先澄、毛明文、侯国刚、侯兴国,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四川传统发酵食品地图》,邓静、吴华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3]《嘉陵龙蟠 曲流蛇行 —— 四川南充嘉陵江曲流地质公园》,范晓,公众号河山无言,201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