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I》实验指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器械的传递方法包括 《外科护理学I》实验指导

《外科护理学I》实验指导

2024-07-10 17: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 言

实验教学作为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研室根据护理学本科专业的特点,并依据《外科护理学》实验大纲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组织编写了《外科护理学I》实验指导。本实验指导内容共5项实验。每项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评估、实验器材与用物、操作步骤等项目,同时后附思考题,以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

实验学时:14学时

实验一 手术人员无菌准备(3学时)

【实验目的】

1.掌握规范地进行外科洗手、穿、脱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方法。

2.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3.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实验内容]

1.外科手术前洗手 20%肥皂水或4%氯已定(洗必泰)洗手。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将手部常居细菌减少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减少对手术区域、无菌物品等的污染,避免感染或交叉感染。

2.穿无菌手术衣 掌握穿全遮盖式手术衣的方法。

3.戴无菌手套。

4.正确脱手术衣、手套。

[实验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戴口罩。

[评估]

操作者:手部有无炎症、皮肤破损、对消毒液过敏史。

环境:是否具备外科手消毒条件及洗手设施是否齐全。

物品:外科手消毒剂的有效期;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无菌手套的大小、有效期、有无破损。

[实验器材与用物]

洗手衣裤、帽子、口罩、含抗菌剂皂液、醇类手消毒剂、无菌刷手刷、无菌巾。手术衣、无菌手套。

[操作步骤]

(一)外科洗手

1.手术人员洗手前必须剪短指甲和去除甲缝中的污垢,按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衣、口罩、帽子、鞋。手术帽应将头发全部遮住,口罩应遮住全部口和鼻尖。患有皮肤病、呼吸道感染的人不应参加手术。

2.洗手范围应包括双手、前臂和肘关节以上10cm的皮肤。主要分为机械刷洗和化学药品浸泡两个步骤。机械刷洗是一个重要步骤,系通过刷洗的机械作用除掉皮肤上的油污和附着的细菌。如果正确操作,机械刷洗能去掉皮肤表面95%以上的细菌,而且去除油垢后,可以使化学药品浸泡发挥更好作用。

3.近年来,随着消毒剂的种类不断增多,国内外各医院所用的洗手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相同。传统的肥皂水洗手法是先用肥皂和温水洗净双手和前臂,用软硬适度的毛刷,沾肥皂水刷洗,从手指开始逐步向上直至肘上10cm。刷完后,用流动清水将肥皂水冲洗于净。如此反复刷洗2-3遍,共约10min。刷洗完毕,双手向上,滴干余水,用无菌小毛巾从手开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小毛巾不可再接触手部,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内5min,浸泡范围至肘上6cm。

4.应用灭菌王洗手法是清水洗净双手、前臂和肘上10cm,用无菌刷蘸灭菌王溶液3-5ml,刷手和前臂3min,流水冲净,用无菌小毛巾擦于,再取灭菌王纱布涂擦手和前臂。

5.应用碘伏洗手法是先用肥皂水刷洗双手和前臂至肘上 10cm二遍共 5min,流水冲净,用无菌小毛巾擦干,再取碘伏纱布涂擦手和前臂二遍。

6.注意事项

(1)刷手时应稍用力,特别注意甲沟、指蹼、肘后和其他皮肤皱褶处。

(2)洗手过程中双手始终保持手向上的位置,防止水从肘部以上流向前臂及手。

(3)肘部以上10cm虽经刷洗及涂擦,但仍应视为不清洁区域,故刷洗后用无菌小毛

巾擦干皮肤时,如触及肘部以上应更换。

(4)最好用温水清洗,使毛孔扩张,以增加刷洗的效果。

(5)严格遵守刷洗、擦洗和浸泡时间,不得随意缩短。

(6)经洗手后,手和前臂皮肤细菌数且虽大大减少,但仍不能认为绝对无菌,在未戴无菌手套以前不能直接接触已灭菌的手术器械或物品。

(二)穿全遮盖式手术衣步骤:

1.取手术衣,双手插入衣袖,将手术衣展开。

2.双手向前伸直,伸出衣袖。

3.由巡回护士在身后提拉手术衣,系好领口带和内片腰带。

4.从手套袋中取出手套,注意以右手执两手套腕部的翻转处(即反面),并使两只手套的掌面对合,大拇指向前。

5.先套入左手,再套入右手(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正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按触另一只手套的反面)。

6.将手套腕部翻折处翻下罩在袖口上。

7.将右手腰带上纸卡片一端给巡回护士,巡回护士持卡片将腰带绕过穿衣者背部,使手术衣的外片遮盖住内片。

8.巡回护士将腰带递给洗手护士,同时取下纸卡片。

9.由洗手护士系紧腰带,穿衣完毕。

(三) 戴无菌手套

分为带于手套法和戴湿手套法:

1.带干手套法:

手术者穿好手术衣后,选择合适大小的无菌手套,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反折部,将右手伸人手套内,戴好。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手指插人另一只手套的反折部内提起,将左手伸人手套,向上拉好。注意在戴手套的过程中,手的皮肤不能触及手套反折部以外的地方,已戴好手套的手不能接触另一手的皮肤(图1)。

图1 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2.戴湿手套法:

戴湿手套时应先戴手套,后穿手术衣。自浸泡手

套的消毒液盆中提起两手套的反折部,依上法先戴左手手套,再戴好右手手套。戴好后举起双手,挤出手套内的消毒液,使消毒液自腕部流向肘部。最后,穿手术衣,将手套的反折部展开,套在手术衣的袖口上。

3.注意事项:

(1)部炎症不宜参加手术,皮肤有破损的应先处理好伤口后再进行手消毒,手术时要戴双层无菌手套。

(2)清洗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

(3)整个受消毒过程中应保持手指朝上,让手的位置高于肘部

(4)刷手后的手臂、肘部不可触及他物,如不慎触及,视为污染,必须重新刷洗

(5)消毒后的双手应置于胸前,肘部抬高外展,远离身体,迅速进入手术室,避免污染

(6)取手术衣时,双臂应伸直,免污染;保持一定距离;穿上手术衣后,双臂举在胸前;未戴手套的手不得触及手术衣。

(7)手术衣和手套穿戴完毕后,如手术尚未开始,在等待过程中,手术者应将双手互握于胸前,不可随意乱放或触摸其它物品。

(8)因为手套直接接触伤口,应特别注意手套上是否有小破口或微孔。

(9)两次手术间穿戴手术衣和手套时,如果第一次手术系无菌手术,在解开手术衣后面的系带后,手术者用戴手套的手将胸前手术衣扯向前,脱去手术衣,然后用戴手套的右手触及左手手套的外面将其脱去,再用裸露的左手伸向右手手套的内面将其脱掉。双手及前臂用消毒液涂擦或浸泡,方法和时间同第一次手术,然后再重新穿戴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不需再刷手。如果第一次手术系感染或严重污染的手术,手术者必须重新刷洗和涂擦或浸泡双手。

【练习与思考题】

1.外科洗手的范围包括哪些区域?

2.穿上手术衣戴上手套后,医务人员的哪些部位是无菌区?

(二)手术区消毒和铺放无菌巾单

[实验目标]

掌握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方法; 掌握常见手术手术区铺单的方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目的]

使手术不被污染,保持无菌。

[素质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

[评估]

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手术区皮肤的情况、手术名称、麻醉方式。

[实验器材和用物]

2.5%—3%碘酊、70%酒精各一杯、无菌纱布球若干、海绵钳2把;无菌巾2、中单3—4、大孔被1、巾钳4等布类及固定用品。

[操作步骤]

(一)手术区皮肤消毒:

⒈用海绵钳夹持纱布球蘸碘酊有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污染伤口或会阴手术区则由外周向中心)涂擦,同以纱布球不可再涂擦中心部;腹部消毒应先滴少许碘酊于脐孔,最后再蘸干脐孔中的碘酊。

⒉待碘酊干后,换另一海绵钳,夹纱布球蘸酒精按上述涂擦2—3遍,直至脱碘完全。

(二)手术区铺单

腹部手术铺单法(纵向切口为例)

1) 传递无菌巾:护士先后将无菌巾横向折叠1/4,前三块折边向着助手,第四块折边向着自己递上;

2) 铺无菌巾:助手接无菌巾后,按下、上、对侧、同侧(或下、对、上、同侧)顺序铺于切口四周;

3) 固定无菌巾:护士将原连环扣好的巾钳拆散递上,助手用钳逐个固定好四巾的交角;

4) 铺中单:①助手再次泡手后,穿手术衣,戴手套后站到台的对侧;②护士一手托中单,一手执单的一端,离床悬空横向递上;③助手离床悬空横取中单的另一端;④两人反向退开而将中单横向展平后,各执一端的两角,将中单纵向展开后横向铺于切口上、下端。

5) 铺腹单:①将腹单洞口对准切口放下;②两人同步将中单先向两侧展开;③然后各执单的上下缘,先下后上展开覆盖全身、托盘、床尾及麻醉架。

头部手术铺单法:

1) 头下铺单:护士取一中单对折,双手从旁插入夹层间递上,助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夹持中单插垫于病人头下。

2) 摆托盘支架:有他人将托盘架移至病人头部手术区的上方。

3) 铺无菌巾:护士传递与助手将巾铺在切口四周(流程与腹部同),但下方的无菌巾上缘及纵行的两侧无菌巾下端均搭在托盘上。

4) 摆托盘:护士将已套好托盘套的托盘(下端先不展开)放在托盘加上(压住搭在托盘架上的无菌巾)展开托盘套下端。

5) 铺头单及固定无菌巾:①助手再次泡手后,穿手术衣,戴手套后与护士共同铺好头单(流程与腹单同)②继接过护士递上的已穿三角针线的持针钳、镊子],将四块无菌巾交叉处缝合与头皮上。

6) 取对折中单铺在托盘上。

颈部手术铺单法:

1) 头颈下铺中单(流程与头部同);

2) 颈部两侧各填塞无菌巾团;

3) 摆托盘架(流程与头部同);

4) 铺无菌巾(流程与头部同);

5) 摆托盘(流程与头部同);

6) 固定无菌巾:将四块无菌巾交叉处用巾钳固定;

7) 铺甲状腺孔单:(流程与腹部同)。

截面位手术铺单法:

1) 臀下铺单:①护士取一中单对折,再在其上衬衣无菌巾,以无菌面向助手递上;②助手以腰下铺单法同样的接插操作将单铺垫在病人臀下。

2) 手术区上、左、右三方铺无菌巾:①护士传递无菌巾,第一块是折边向助手,第二、三块折边向自己;②助手接铺上巾,部分盖在托盘上,后接铺左、右侧无菌巾。

3) 巾钳固定无菌巾交角:流程与腹部同;

4) 穿脚套:助手穿手术衣,戴手套后,按套托盘的流程分别将病人两下肢套盖好;

5) 铺会阴单:两人协同插好会阴单,流程与腹部同。

6) 取对折中单铺在托盘上。

大腿(前侧、前外侧)手术铺单法:

1) 铺垫底单:两人传递,铺中单流程,在患肢下共同铺一大单垫底,同时盖住键侧下肢及床尾;

2) 髋部铺无菌巾:①护士传递四块无菌巾均是折边向己;②助手持巾沿臀褶横铺第一块,自大腿根部内侧纵铺第二块,在前上棘上3厘米处横铺第三块,自臀部折处端与髂骨脊中后1/3交界联线纵向铺第四块;③巾钳固定无菌巾四个交角。

3) 铺小腿包单:洗手护士取一巾单对折,于患肢下递上,与助手分别提起巾单的死四角,托住巡回护士放下的患肢,放在手术台上,包裹整个足小腿及膝部,最后将灭菌绷带包扎。

4) 铺腹单:①两人将腹单横向展开,并将患者自洞口穿出;②洞口在大腿根部收缩,用巾钳固定;③然后执单的上下缘,将单向上展开遮盖腹、胸部并跨过头部支架,向下展开遮盖对侧下肢和手术台尾部。

5) 大腿手术区套上灭菌袜套(或用两块折边无菌巾分别铺在预定切口两侧,用巾钳固定其上下端)。

【铺单注意事项】

l.铺单的目的是为了遮盖预定手术切口以外的区域,起到一定的伤口隔离作用。小手术时,铺一块小洞巾即可。较大手术需先铺4块小无菌巾,然后铺中单、大单。4块小无菌巾的铺置一般由第一助手在手术区皮肤消毒之后,未穿手术衣和戴手套之前进行,由已穿戴好手术衣、手套的器械护士递给助手铺盖。无菌巾要双叠或近切口处双叠,铺盖次序依手术部位而异。

2.腹部手术一般次序是:先下后上,先对侧、后本侧。在铺巾前,应先确定切口部位,一经放下,不要移动。如需移动,只能由内向外,不许由外向内移动。如果未按此规程铺放,则视为消毒巾已被污染,应更换重铺。消毒巾铺后可用巾钳固定。第一层铺完,助手应将双手臂再次消毒,然后穿手术衣及戴手套。

3.铺中单及大单应由己穿戴好手术衣、手套的手术人员进行。铺单时要将洞孔对准预定的手术切口部,然后展开,使上端遮盖患者头部和麻醉架,下端盖过足部。两侧垂悬至床沿30Cm以下,层数不应少于4层。

4.由于无菌单有透水性,可通过细菌,铺单后切口并未与周围皮肤严密隔离,而且无菌单反复使用巾钳固定,使手术巾有许多小孔。因此有时还可在切口皮肤上用粘性塑料薄膜粘贴切口。

【练习与思考题】

1.病人手术区域铺放手术巾单后,哪些部位是无菌区域?

实验三 外科常用手术器械的认识与使用(3学时)

[实验目标]

掌握各种手术室常用器械的名称、术中的传递方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目的]

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素质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

[评估]

器械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器械车的情况。

[实验器材和用物]

(一)器械大致分类

基本器械按其功能可分为六类:

(1)刀刃类:有手术刀、手术剪、线剪等,用于手术切割、剪线和敷料。

(2)挟持类:包括钳类和镊子等。不同大、小、弯、直的止血钳,用于术中止血和分离组织;各种大小、形状的钳子、镊子,用于夹持不同部位的组织,便于分离、切割及操作。

(3)牵拉类:有各种形状、大小的拉钩和胸、腹腔牵开器,用于扩开组织,暴露深部手术野,以便手术操作。

(4)探查类:有胆道探条、尿道探子和各种探针,用于空腔、窦道探查及扩大腔隙等。

(5)异物钳:有胆石钳,膀胱取石钳等专用异物钳,用于取拿各部位异物。

(6)缝合类:包括缝针、持针器。缝针有三角针和圆针两类。三角针有带三角的刃缘,用于缝合皮肤或韧带等;圆针对组织的损伤小,用于缝合血管、神经、脏器、肌肉等。两类缝针均有大小、粗细规格,可根据待缝合的组织选择适当的种类。持针器用于把持弯针。近年来临床采用的针线一体缝合针,对组织的损伤小,并可防止缝针在术中脱离。

(7)器械车

(二)常用器械介绍

手术刀

l .手术刀由刀柄和刀片组成,刀柄和刀片有多种型号,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小型刀片较为灵活、精确,常用于整形外科及小儿外科等精细手术。异型刀片为特殊用途而设计,钩状刀片用于切开鼓膜以引流中耳感染,刺刀状刀片,用于反挑切开脓肿及精细解剖分离。与不同类型的刀片配合使用不同刀柄,4号刀柄用于安装较大刀片,3号用于安装小型刀片。

2.更换刀片时,左手握持刀柄,右手用持针器夹住刀片近侧端,轻轻撬起并向前推,使刀片与刀柄脱离。安装新刀片与此相反,先使刀柄尖端两侧线槽与刀片中孔狭窄部分衔接,向后拉动刀片,使套孔与套钮吻合。

3.常用执刀法有4种:

(1)执弓式:用右手拇指与第三、四指捏住刀柄,示指放于刀片背缘,用刀片圆突部分作组织切开,此法切开平稳有力,适用于作较长的皮肤切口。

(2)执笔式:执刀方法与执笔姿势相同,用刀片尖部切割,常用于短小切口或分离血管,神经。

(3)握持式:全手握持刀柄,拇指与示指相扣紧捏刀柄刻痕处,截肢切断厚层肌肉时常用此法。

(4)反挑式:刀刃向上,刀尖刺人皮肤后向上挑开形成切口,此法多用于小脓肿切开,可避免损伤深层组织。

手术剪

手术剪常用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l.组织剪:

又名解剖剪。其刃部有直、弯两种类型。组织剪除用来剪开组织外,有时也用于分离组织,扩大组织间隙。直组织剪用于剪开表浅组织,弯组织剪用于剪开伤口内的深部组织,便于直视观察和操作。

2.线剪:

线剪刃部比组织剪薄而略长,主要用于剪线。

手术镊

手术镊用于夹持或提拉组织,以便于剥离、剪开或缝合。手术镊有不同的长度,镊的尖端分为有齿镊及无齿镊。

1.有齿镊:

又称外科镊,镊子尖端内侧面上有数个齿,可以互相咬合。齿又分粗齿及细齿,粗齿用于夹持较硬的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细齿用于精细手术,如肌腱缝合、整形手术等,有齿镊不能用于夹持空腔脏器或血管、神经等纤弱组织器官,以免造成损伤。

2.无齿镊:

又称解剖镊或平镊,对组织损伤轻,用于血管、神经、整形外科等手术。

执镊时用拇指与示、中二指捏住镊子的中部。在手术过程中常用左手持镊夹住组织,右手持手术刀或手术剪进行解剖,或用持针器进行缝合。

血管钳

l.血管钳又名止血钳,根据形状分为直、弯、直角、弧形血管钳,血管钳前端分为有齿、无齿,根据形状分为大、中、小及蚊式血管钳等类型。浅部操作多用直钳,深部操作常用弯钳。用于血管手术的血管钳,齿槽的齿较细、浅,对血管壁、血管内膜的损伤较轻,称无损伤血管钳。

2.应用血管钳时,用拇指及无名指套人柄环内,示指固定血管钳,捏紧并使齿相扣。放松血管钳时,用拇指及无名指套人柄环内,捏紧使齿分开,再将拇指内旋后外展即可松开。

3.血管钳对组织有压榨作用不宜用于钳夹皮肤、脏器及脆弱的组织。

鼠齿钳

鼠齿钳又称组织钳或Allis钳,用以牵拉皮肤、筋膜、肌肉、腹膜等。牵拉皮肤时,要钳夹在紧贴皮肤的皮下组织上,以免造成皮肤坏死。鼠齿钳不能用以夹持或牵拉内脏、血管等脆弱组织:

肠钳

肠钳用于肠吻合时夹持肠襻,富有弹性,对组织损伤小,其内侧面上有纵向平行齿槽,可防肠襻滑脱,使用时常在一侧或双侧钳叶套上软橡胶管,以进一步减少对肠壁的损伤。

持针器

持针器又名持针钳或针持。用于夹持缝针进行缝合,持针器前端较宽,其相对内面上有刻痕,以增加执针的稳定性。使用持针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手掌把握持针器之后半,各手指均在柄环外,示指放在近钳轴处,用此种握持法缝合时穿透组织准确有力,且不易断针,应用机会较多。另一种与执剪刀法相同,拇指及无名指分别置于钳环内,用于缝合纤细组织或在手术野狭窄的腔穴内进行缝合。用持针器夹持弯针进行缝合时,针尖刺人组织后应循针的弯度旋转腕部将针送出,拔针时也应循弯弧将针拔出,以防断针,并可减轻组织损伤。

巾钳

巾钳前端有两个半环形尖钩,常用以固定切口周围手术巾,有时用于固定牵拉坚韧组织。

卵圆钳

卵圆钳又名海绵钳,分有齿纹和无齿纹两种。无齿纹用做夹持内脏,有齿纹多用于夹持纱布或海绵。

缝合针

缝合针又称缝针,分为弯针和直针。其中弯针需用持针器夹持。缝针断面为圆形的是圆针,用于缝合软组织。断面为三棱形的是三角针,只用于缝合皮肤。无创伤缝针其尾部衔夹有细丝线,使针与线成为一体,用于血管、神经等纤细组织缝合,损伤极小。

刮匙

刮匙用以刮除伤口肉芽及坏死组织,瘘管、窦道等搔刮。刮匙有多种不同长度、弯度等类型。

探针

探针分为普通探针和有槽探针两种。用以探查瘘管、窦道等,借以引导作窦道及展管的切开或切除。另有各种特殊用途的探针,如胆道探子、尿道探子等。

牵开器

牵开器又名拉钩,用于牵开手术野组织或器官,以便显露手术切口,常用的拉钩有以下两种:

1.握式牵开器:

顶端有扁平形、鞍形、靶形等。顶端扁平或鞍状者,用于牵拉各种组织,牵拉肌肉或疤痕组织时,常需用靶状牵开器以防滑脱。使用牵开器时多采取手掌向上的握式,可以防止疲劳而维持较长时间。

2.制动牵开器:

又称固定牵开器或自动拉钩。牵开力靠机械作用支撑维持,无需人力握持。

使用牵开器时应忌用暴力,并在牵开器顶叶与牵开组织间衬垫湿垫,以保护组织或器官,防止牵开器滑脱。

[操作步骤]

手术刀:

l 辨认刀片、刀柄。

l 上卸刀片:用持针钳夹持刀片前端,安装于刀柄上。卸刀片时用持针钳夹刀片尾端背部,提刀片向前推即可取下。

l 传递手术刀:传递者左手握持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侧,将刀柄尾端送于术者手中。

手术剪:

l 辨别手术剪、线剪。

l 手术剪的用途和执剪方法。

l 传递方法:传递者握持手术剪的中部,弯剪应将弯头向上,将剪柄尾端递给操作者。

血管钳:

l 辨认五种血管钳。

l 血管钳的用途和执剪方法。

l 传递方法同手术剪传递法。

持针钳:

l 用途:夹持缝合针缝合组织及持钳打结。

l 正确执持针钳方法。

l 传递方法:持针钳的尖端夹持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传递者握持针钳的中部,应将针尖向上,将持针钳柄尾端递给操作者。

组织钳:

l 用途:夹持组织不易滑落且组织损伤小。

l 正确执持针钳方法。

l 传递者握持组织钳的中部,将钳柄尾端递给操作者。

牵开器:

l 辨认不同形状的牵开器。

l 用途:牵开手术区周围组织或器官,充分显露手术部位。

l 正确执牵开器方法及传递方法。

手术镊:

l 用于夹持组织或物品。

l 辨认有钩、无钩镊,说出适用范围。

l 正确执镊方法:以拇指相对示指和中指捏持。

卵圆钳:

l 辨认有齿、无齿卵圆钳。

l 有齿卵圆钳的用途。

l 无齿卵圆钳的用途。

缝针缝线:

l 先用盐水浸湿抹干。

l 如为线圈应先将缝线头拉出,双手递给术者。

l 如为线束,双手分别持线两端递与。

【思考题】

1.手术器械传递的原则是什么?

实验四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实验目标]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目的]

排除胸腔内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改善肺功能;防止术后胸膜腔的感染;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质,及时发现出血、感染和乳糜胸。

[素质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评估]

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合作能力、呼吸功能及水柱波动情况;

引流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瓶的种类 ;

毛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流速 ;

术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实验器材和用物]

消毒胸腔引流瓶(胸导管接管、引流管、1000—2000ml一次性胸腔引流瓶1个)、无菌生理盐水500ml、大号血管钳2把、别针、橡皮筋、纱布、弯盘。

[操作步骤]

l.核对解释:核对病人及床号,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病人的理解及配合。

2.查对说明:

⑴查看引流瓶及管道有无破裂;

⑵查看消毒胸腔引流瓶的消毒日期;

3.安置卧位:患者取半卧位,利于引流和呼吸。

4.连接引流管:

(1)将引流管与橡皮塞中的长玻璃管上端相连。

⑵倒无菌生理盐水;300----500ml于水封瓶内并标上记号(使长玻璃管插入液面3----4cm)。

(3)按无菌技术操作,把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患者胸导管相连。松开胸导管的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4)用别针、橡皮筋将引流管固定在床单或衣服上,引流管要有一定长度(一般60cm以上)以防翻身时脱出。

5.更换引流瓶:

(1)用2把血管钳夹紧玻璃接管上端的胸导管。

⑵松开下端橡皮管及水封瓶的血管钳。

(3)接上新备好的全套无菌胸腔引流瓶。

6.观察记录: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水柱波动,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整理用物:

(1)操作完毕,置患者于舒适的体位,了解患者的感受,整理床单位。

(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净双手。

[注意事项]

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②保持引流管通畅,管道的长度适宜。注意观察引流管波动情况,挤压引流管时注意将引流管下端捏紧,防止瓶内液体回流至胸腔造成逆行感染。

③水封瓶须低于胸腔60cm以上,以防液体倒流人胸腔。

④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及排痰,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使痰易于咳出,促进肺的扩张,预防肺部并发症。

⑤胸导管注入药物时,应暂停引流2-3小时。

【思考题】

1.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管时为什么要用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实验五 外科换药

[实验目标]

掌握伤口敷料的更换技术。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目的]

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

[素质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动作轻柔。

[评估]

患者的身体情况:伤口大小、深度、潜行深度、组织形态:;渗出液颜色、量;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

[实验器材和用物]

托盘内盛物:药碗两只、无菌镊子2把、纱布、乙醇棉球、盐水棉球、各种伤口用药、棉签、胶布、松节油、弯盘(根据伤口情况增加剪刀、血管钳、探针、引流物等)。

[操作步骤]

1、 核对解释:核对病人及床号,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病人的理解及配合。

2、 充分暴露,注意保暖。

3、 合理安置体位(体位舒适)

4、 揭除敷料:用手揭去外层敷料,放在弯盘内,污面向上,用银子揭除内层敷料,必时用盐水湿润后揭下。

5、 清理伤口:右手镊子接触伤口,左手镊子传无菌物品,两镊子不可交叉使用。

6、乙醇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两遍,方向正确。

7、用盐水棉球轻拭伤口。

8、根据伤口正确选用药物、纱布或引流物。

9、覆盖和固定敷料:覆盖无菌纱布,胶布或绷带固定,注意胶布粘贴方向。

10、终末处理:敷料:倒入污物桶内,集中焚烧;刀剪:消毒液浸泡后洗净,在浸泡备用;

一次性药碗、镊子:毁形后集中处理;处理其他用物;洗手、脱口罩。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观察伤口局部潜行深度、坏死组织的形态质量、肉芽增生是否健康,周围组织是否肿胀,皮肤周围是否正常。

3、根据具体伤口性质选择合适消毒溶液和细菌敏感药物,对症处理伤口。

4、无菌伤口从内到外,由切口往周围皮肤自上而下消毒。

5、感染伤口从外到内,自伤口周围皮肤开始环形向心性消毒。

6、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8、敷料潮湿、松脱及时更换。

【思考题】

1.手术切口分为几类?

2.污染切口换药时消毒的顺序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