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知识: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善恶之念不住心的句子怎么说的好听呢 佛学知识: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佛学知识:四念处是什么?什么是四念住?

2024-07-16 1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身受心法」四种观想

用这四种的观想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着。四种颠倒即是:净——清净的净,乐——快乐的乐,常——永恆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颠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沉沦流转在生死中。四种颠倒里的根本法是「我」,因为「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恆的。永恆感从哪里来呢?从接受而来;受从哪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离物质而作用,身受心动,身心的感受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为恆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颠倒,出三界。

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的身体,用「观」的方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释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是不净观,就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捨论》来看,它不是重视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髒、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根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观受是苦

通常,人对于身体的诸受,误认为是乐、是清净,这里颠倒想所导致的,就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捨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观察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好事,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根源,製造罪业、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受当作乐来看,根本没有想到它是生死的根源。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候,吃得很饱,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时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服;热的时候,有凉风徐徐吹来,吹得好舒服;恋爱的时候,亲密地拥抱,也觉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觉身体很可爱,于是起颠倒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根本。痛苦的时候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佛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入地分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所有一切的乐,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连续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后,此身还是会死亡、会败坏,结果还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本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受,而产生的反应和执着。我们的心,唸唸不停地跟着所有的受在变化。既然是刹那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可是,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永恆的,譬如男女间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烂,我们的心永远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我们的心是恆常的,这种幻觉,是因为不能观照到心念的变化。所以错信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后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也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念头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间的连锁、连结,不能如是观察,则会愚痴、固执地想像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间,想着不一样的事。其实心念刹那变异,本是无常。

观法无我

对于身、受、心三个项目,我们如果从身观察起,身受心之间的关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变化。既然是能够变化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变化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如果能够变化的是我,那在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我」在那里?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暂进显现。暂时显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椿事。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过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可是这种集合体仍然持续在变,过程也不断在变。「我」在哪里呢?哪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接受的「受」是我吗?通常认为,身体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间上来看,就只是因缘的结合、因果的关係,「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候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后。停于定,止于定时,心根本动。若得定以后,心能够动,这不叫念头,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候,这个慧本身有被它所观的对象。如果观一观又停掉,不能持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成,那是代表刚刚开始用功的阶段。可是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能够不断,再观受,观受能够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成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目的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么修呢?就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候,把四圣谛加进去一起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究竟是什么。能够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连续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而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生死。

现在信佛、学佛的人很多,真、用心地去学习、佛教故事现在信佛、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正知正见的人很少。假如没有正见,就好比目标看错了,方法用错了,一旦见解错误,就是信佛、学佛,还是很难得到利益。学佛的正见有四点:第一、正见因缘果报:  世间上,你可以什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缘果报。所谓缘起,就是说明宇宙人生都是彼此相互关係的存在。万物的存在,就是一隻小鸟,一隻昆虫,也要有树木、花草、泥土做食物;一个人的存在,也需要士农工商供给生活所需,甚至人的身体,也是四大和合所成。所以,你懂得因缘,在世间上做人,就要成就众生,成就好的因缘,不要破坏、嫉妒,你打倒别人,自己也不能独存。你懂得因果,就明白一切其来有自,就能自我负责。认识因缘果报,就能认识宇宙的真理,人生彼此相互的关係。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期间,有一位僧人来访,这个人就是慧可大师。  慧可大师是河南洛阳人,相传出身时有神光照室,故名光。他少年时博览经籍,尤其是老庄之说。但感叹老庄尽管高深玄奥,却依旧不能极尽妙理,于是出家为僧人,更名神光。从此遍学大小乘佛法,到33岁的时候回到香山,静坐8年。  听说达摩祖师佛法精湛,于是求见。但是达摩祖师一直面壁并不理会教诲。神光禅师终日服侍在祖师身边,矗立在寒冬之际,大雪没过膝,而神情愈加恭敬。  天即亮时,达摩祖师回头问他:“你整夜立在雪中,为求什么?”   神光禅师痛哭说:“希望大师慈悲,开示甘露法门,藉以广度众生。”   达摩祖师却厉声训斥:“要求佛祖无上妙道,要经历无数精勤修持,经过许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德行的锻炼,凭你这样的小德行、小智慧怎么可能能得到真正的道果,你白费心机。”   神光禅师听后,取出利刃,挥刀砍断左臂,鲜血飞溅染红雪地。达摩祖师感其心志,认为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为神光更名慧可。  慧可大师跟随达摩祖师日夜参禅,一日问达摩祖师:“请教佛门心法。”   达摩祖师说:“诸佛心法,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   慧可大师又道:“我心不得安宁,请教安心法门。”   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找来,便为你安心。”   慧可大师听到这里,怔住良久,方叹:“心在哪里,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安心已毕。”   又一日,达摩祖师欲返天竺,对手下门人说:“我要走了,你们各自说说所学。”   一门人道副禅师回答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达摩祖师说:“得佛法皮毛。”   一门人总持尼师说:“如见庆喜佛国,一见之后,不得再见。”   达摩祖师说:“得佛法血肉。”   一门人道育禅师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我所见无一法可得。”   达摩祖师说:“得佛法筋骨。”   最后,轮到慧可大师,他起身走前二步,向师祖礼拜,然后在原位站立,一言不发。  达摩祖师点头说:“你得有佛法的精髓。如来将正法眼藏传给迦叶尊者,辗转到我这里,我如今将正法传与你,你好好发扬光大。”说完传授袈裟给慧可大师,作为传法的依据。  慧可大师于是成为中土禅宗二祖。第二、正见善恶业力:  能让我们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不会散失的,就是业力。业力好像念珠的线,把生生世世串连在一起。无论善恶,都有业力,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学佛修行不能不先把善恶业力认识清楚。你正见善恶业力,就会知道获得财富,要靠自己勤劳;受苦受难,也不要怨怪别人,不要怨天尤人,必定自己造业,所以有苦难的果报。你正见善恶业力,就会心无恐怖,承担自己的一切。第三、正见无常苦空:  在这世间,无常是真理,苦是实相,空是究竟的道理,但凡夫一听到苦、空、无常,就心生畏惧,以为无常是消极,苦就是一切,空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才能有。好比房子不空,如何住人?没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宇宙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眼耳鼻口毛孔没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更是存在的意思,空,才能拥有万物。认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第四、正见佛道永恆你认识无常苦空,要求得永恆的生命,就要成就佛道,趋向涅槃。什么是佛道无你、无我、无生死分隔的「超越观」是佛无自、无他、无怨亲对待的「慈悲观」是佛道;无彼、无此、无人我差别的「缘起观」是佛道;无私、无欲、无利害得失的「平等观」是佛道。体证佛道的人,没有老死,没有生灭,生命的光辉能臻于永恆。  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迴之苦。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一、明了因果,勤修福慧。众所周知,因果报应与缘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三世因果经》载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即是说,我们在今生的作为,是前世的果报;我们在来世的果报,来自于今生的作为。因果报应有三种: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生报,或是前生作业今生报,或是今生作业来生报;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同时并存,因果在六道中来回,六道在因果中轮转。佛教有偈曰:“堪叹人生苦,儿孙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这首偈子直观立体地展现了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不可思议。鉴于佛教因果报应之说,作为众生中一员的我们,理应积德行善、勤修们从事的职业,勿与杀生、偷盗有关,不能行有违伦理道德的损人利己的恶行,以免遭受因果轮回苦;我们不能干伤天害理、有违良知的事情,以免落入因果之中,自尝苦果;我们不能做坑蒙拐骗、阴险狡诈的勾当,以免伤人害己、落入苦果,等等。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事一定要斟酌再三、小心谨慎,不能说过火的话、做过火的事,像恶口、两舌、绮语等“口业”,更是不能造下,因为造下口业也难逃果报。二、广结善缘,众善奉行。《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是说,佛教的根本在于导人向善,引导众生广行善举、息灭恶念。当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善的念头、远离恶的念头时,世界也会变得清净无染,正所谓“心净,则国土净”。济群法师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文中写道:“善行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滋养,所以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这正是佛教对于因果报应的更重要诠释。我们所做的一切善行,就像是给树浇水、施肥、除草、整枝一样,只要不断地积累善行,总会有收获累累硕果的那一天。广结善缘,比如用“四摄法”、“六和敬”来为人处事,用温暖柔和的话与人交流,用真诚无私的心与人交往,用宽广坦荡的心胸来做事,这些都是结下善缘的殊胜方式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结善缘的机会,比如在公交车内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儿的乘客让座,在马路上及时将看到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见到残疾人过马路时搀扶一把,为需要救助的灾区同胞贡献一份力量,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献一份爱心,等等。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努力,定能结下无数善缘。三、放下执着,看淡得失。佛陀曾说过:“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众生都有佛性,但因为妄想执着,很难显露佛性、证悟成佛。佛教认为,一切烦恼和罪恶的根源皆是对自我的执着,故而有“为何团团转,只因绳未断”之说,这个“绳”就是指“执着”。执着的原因,往往是过于看重个人得失。如果一个人总想着个人得失,总是患得患失、难以自拔,必会活得特别痛苦。比如,追求完美的人,就会因为偶尔的失误而痛苦不堪;追求高效高质的人,就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破罐子破摔;执着于感情的人,就会因失恋而迷失自我;执着于事业的人,就会因事业上的不顺心而心生痛楚……如果把这些得失看得很淡,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得与失,不过一念之间,很多时候,得到不一定就快乐,失去不一定就痛苦,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态,就不会纠结于得与失之间。佛教里面讲到“随缘”二字,就是希望众生不要总是陷于执着之中,不要总是怀着攀援的念头而生愚痴,学会随顺因缘,坚定地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有用这样的心态,才能轻松地放下执着、看淡得失,达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之境,不被执着所累,不被得失所恼。四、慈悲待人,宽容大度。佛教中有“菩萨低眉”之说,这个“低眉”就是一种慈悲,“慈予安乐,悲为拔苦,常怀慈悲,是菩萨心”。当我们进入寺院里,就会发现,不管是三世一切佛,还是诸大菩萨的造像,都是慈悲祥和的神态,有很强的亲和力与摄受力。这种慈悲,就是佛教接引众生的大智慧把佛菩萨的慈悲理念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就是要慈爱一切众生、悲悯一切众生,时刻想着拔除他们的苦痛,给予他们以快乐。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父不慈,则子不孝。”即是说,父亲不知道慈悲爱护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顺尊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再拓展开来讲,领导不知道对下属慈悲,就得不到员工的真心;老师不知道对学生慈悲,就得不到学生的尊敬;丈夫不知道对妻子慈悲,就很难维系良好的夫妻关系,等等。佛教中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即对一切众生都很宽容大度,愿意接受他们的一切,更愿意帮助他们解决任何困难。慈悲心即是宽容心,慈悲对人就是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我们若能以慈悲心对待身边的人,以宽容大度对待遇到的事情,就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助力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五、直面无常,笑对人生。《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即是说无常的道理。佛教从因缘法的角度,提出诸法是因缘生,因缘会变异而终将灭坏,因此说无常,说“四大皆空”无常的示现,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人生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就是无常的明证。人生中一切突如其来的变故,皆是无常的彰显。特别是死亡,是无常的体现。佛教所讲的“无常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生死观”。面对无常,我们只能坦然面对,用勇猛精进来化解无常来袭。而勇猛精进的前提,就是要征服内心的烦恼,战胜心中的敌人,战胜自我。庄子在妻子死亡时,鼓盆而歌,认为死亡是另一种复活;阿基米德看到罗马士兵过来逮捕自己时,不慌不忙,请求他们留几分钟给他,他好把一道几何定律写出来,留给世人;临刑前夕,谭嗣同在监狱的墙壁留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悲壮诗行……面对无常,他们沉着应对,淡然处之,毫不畏惧,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值得我们学习。直面无常,笑对人生,我们才能心无所住、心无挂碍,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佛是觉悟的大导师,佛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对于宇宙人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佛法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集合体,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指导,助力于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觉醒。佛法如烟海,既博大精深,又直指人心,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地去学习、去参悟,一定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愿诸位同修、善友皆能在学佛的道路上,沐浴禅悦法喜,获益无穷,从前舍卫城外有户人家的主妇是虔诚的佛教徒。有一天,佛陀托钵经过她家门前,主妇将饭食放入钵中后便向佛陀顶礼。亲自至门前乞食,主妇把饭放到钵中,退身行礼。佛陀对她说:“种一善因,得十善报;种十善因,得百善报;种百善因,得千善报。依次类推,增至万亿,最终可以得证道果。”他的丈夫不信佛法,听到佛陀对其妻子的祝愿之后,质疑道:“翟昙沙门, 你太夸大其词了。施舍一钵盂饭,竟然能得到那么多福报,并且还能证悟真理?”佛陀问他:“你从哪里回来?”他回答道:“从城里回来。”佛陀问他:“你见那尼拘类树有多高?”他回答说:“有四十里高。”佛陀问:“此树一年结几万斛果实,果核有芥菜籽大小吗?”他回答说:“种籽很小。”佛陀问:“有一升吗?”他回答说:“一粒果核而已。”佛陀说:“你说话怎么这么夸张,种下一粒芥菜子那样大小的种籽,竟然长出高四十里的树,一年结几十万斛果实。他回答说:“真是如此。”佛陀开示说:“土地无知觉,尚会报答栽种之力。何况以欢喜心供佛饭食,其福报自然不可限量。”夫妇二人听闻佛陀所说茅塞顿开,当下证得得须陀洹道。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注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注四],照见五蕴皆空[注五],度一切苦厄[注六]。舍利子[注七],色不异空[ 注八],空不异色[注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注十]。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去参悟,一定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愿诸位同修、善友皆能在学佛的道路上,沐浴禅悦法喜,获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