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实施路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啦啦操运动创立于多少年 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实施路径

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实施路径

2024-04-28 17: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 莉,王 季

(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

在201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关于校园足球与校园啦啦操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到“校园啦啦操是一个非常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项目,它的青春活力,阳光向上很容易融入校园”。啦啦操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亮点之一[1]。党的十八大就曾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将文化提高到关乎国家命运的高度[2]。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灌输生机。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源头,也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更需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够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啦啦操是一项散发独特魅力的新兴运动,在促进校园特色体育文化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项目。因此,本研究对啦啦操在校园文化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啦啦操与校园文化的对接融合,提出相应的融合实施路径,为啦啦操的推广以及校园文化的持续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 啦啦操和校园文化的定义及关系1.1 啦啦操和校园文化的定义

1.1.1 啦啦操的定义

啦啦操起源于美国,英文原名Cheerleading,它以节奏欢快、肢体制动、时尚活力、青春靓丽、娱乐大众为特点,赋有强大的观赏性。在音乐伴奏下,运动员通过连续和复杂的翻腾、抛接、托举、金字塔、跳跃、平衡与柔韧等动作内容,并结合服装、口号、标示物品(如口号板、花球、麦克风与旗帜)以及队形变化等要素,展示团队高水平的专项技能。

1.1.2 校园文化的定义

学校是校园文化的发源地,围绕着学生和教师为中心,以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广泛交流、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及特有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及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的为人处事、品行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积极作用[3]。

1.2 啦啦操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啦啦操运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新颖方式,同时校园文化的发展推动啦啦操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为丰富高校学生校园生活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啦啦操文化和校园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啦啦操以热情的表演形式、欢快的音乐节奏、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以及绚丽的服装展示等方面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啦啦操的主旨精神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团结向上的精神。既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又符合对当今综合全能人才的需求。啦啦操与校园文化和谐共生,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推动啦啦操运动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啦啦操与校园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及相互融合。

2 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学校以啦啦操为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啦啦操促进校园文化和谐构建。依据文化层次理论,啦啦操的学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经,分析大学啦啦操的开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构成文化层次理论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核心枢纽,是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独具特征的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集合。物质文化是行为文化的外在展现。制度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桥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延伸,体现着人们的谈吐举止。基于此,啦啦操在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上也分为从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进行分析[4]。

2.1 对校园精神文化层的影响

精神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结构的中枢,体育精神在校园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上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啦啦操运动对于精神文化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啦啦操运动的价值理念、行为道德、心理活动、精神面貌、审美情趣等各个维度,它决定着校园文化的目标。啦啦操运动的团队表演形式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健全的品格和善于沟通的品质,团队通过一起学习来增强学生之间聚合力。所以说,啦啦操运动的精神内涵成就了校园集体的向心力,具有准确的目标性,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此来决定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三观”的树立,激励学生不懈努力、敢于挑战和奋发图强。啦啦操运动的价值追求与团队信念是成员道德、品质、意志的整合,是团队精神状态、作风、规范性、纪律性的表现。啦啦操运动以充分展运动员精湛的技术为目的,如:在运动中以翻腾、托举、抛接、金字塔组合等,这些组合的练习要求底座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尖子在腾空翻跃时要信任同伴,彼此的信任是团队相互配合且长久发展的基础。啦啦操运动对校园精神文化层面影响的真正价值,在于团队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学生不断向上,使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荣誉感、使命感以及认同感,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能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

2.2 对校园制度文化层的影响

“制度”即由规则调节着建立起来的秩序[5]。校园制度文化层是精神和物质文化层的过渡层,它是校园文化层的中心枢纽,是连接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发展的纽带,是维系校园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能够为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约束师生的行为,引领校园文化的文明发展。因此,校园制度文化层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中建立的各种规范标准所组成的。其中,啦啦操运动对校园制度文化层的影响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对制度文化层的基本影响,有啦啦操运动的基本规则、经验、知识及方法手段;第二,对制度文化层的高级层面影响,有啦啦操运动的竞赛规则、制度规章及啦啦操运动的理念;第三,对制度文化层的机制层面的影响,有啦啦操的机构设置、组织、赛事运行及媒体。啦啦操运动在自身制度完善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校制度文化层的构建。

2.3 对校园物质文化层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物质文化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是推动校园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注重物质文化层的建设。啦啦操运动对校园物质文化层的影响,主要包括:啦啦操的设施场地、器材、口号、标语、队旗、装备、书籍、音像资料等,所有的产出物质都蕴含着团队成员的汗水,代表着校园物质文化力量。第一,健全的设施场地,如: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操房,可以让学生初入校园时就能感受到良好的啦啦操氛围,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第二,啦啦操队的标语、口号及队旗等展现,可以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啦啦操运动文化所表达出“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萌发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动力,使学生产生团队使命感;第三,通过阅读啦啦操的书籍,可以让学生在书本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音像资料的播放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审美的情趣。物质是学校发展的硬件,啦啦操物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将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第四,通过啦啦操相关物质用品的开发与利用,来提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啦啦操在编排与表演时可以结合民族元素,在服饰、器械、音乐的选择上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与我国民族文化相结合更加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使我国校园文化的发展达到“百鸟争鸣、百花争艳”的效果。

2.4 对校园行为文化层的影响

行为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适应时代要求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人才的需要。《荀子·非十二子》中解释“行为”的基本意思就是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6]。所以说,学生的思想觉悟的水平都可以通过个人的言行举止表露出来。啦啦操运动对校园行为文化层的影响主要从个人行为、教练员行为及集体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个人行为。主要体现在训练状态、竞赛表演和自主学习的行为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自律能力;在训练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谈吐文明;在参加竞赛表演上与他人合作的集体奉献与牺牲行为。个人行为的表现影响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是行为文化建设层的基础部分,个体是整体的一个分支,因此,个体的行为方式决定着上层建筑,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教练员行为。教练员是啦啦操队的标杆,教练员的谈吐举止直接影响学生对啦啦操文化的认识,他作为啦啦队砥砺前行的“方向盘”,其行为的规范有助于形成模范效应,所以说,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三,集体行为。啦啦操队集体行为文化决定了团队甚至校园的综合素质,加快塑造集体行为,有利于啦啦操运动的传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道德品质等综合能力,实现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

3 啦啦操与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实施路径3.1 建立完善的啦啦操教学体系

完善的啦啦操教学体系,是学校开展啦啦操教学的重要条件。部分高校已将啦啦操运动作为大学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但许多高校中啦啦操运动是以校社团的名义进行组织开展。啦啦队是通过社团招新然后选拨组成的,并不是通过系统化的、科学化的啦啦操课程的学习后组成的团队。学生在未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容易造成错误动作的表象,更有甚者影响啦啦操后备人才的选拔。第一,课程设置。学校要将啦啦操作为体育课程设置,吸引大批对啦啦操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进行学习,促进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第二,课程内容。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要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成专业教师的匮乏这一现象的原因直接影响校园啦啦操运动开展,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中的“短板”。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活动,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外啦啦操文化交流活动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且可以聘请一些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进行相关技能的指导,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夯实的保障。

3.2 构建校园啦啦操俱乐部和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啦啦操活动

第一,广泛开展啦啦操竞赛活动。目前,针对我国高校学生参加的竞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每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啦啦操锦标赛,是全国啦啦操最高水平赛事[7]。参赛队伍多以在校学生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全国啦啦操锦标赛的举办促进了高校学生之间的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个学校之间校园特色文化的相互借鉴和汲取。因此,各地区高校应该大力举办校级、院级竞赛来进行啦啦操活动的开展或者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经验,如:组织啦啦操夏令营等。学生通过参与比赛而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继而促进啦啦操文化的传播,实现校园啦啦操运动的蓬勃发展。第二,建立校园俱乐部。啦啦操是一项团队运动项目,对于团队的意志品质都有积极影响力,啦啦操文化的核心就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建立规范性、有序性啦啦操俱乐部,进行啦啦操活动的开展,营造出良好的啦啦操文化氛围,创造出较好的学习环境,为啦啦操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向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表演助威。我国啦啦操的表演目前主要是出现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上,啦啦操在高校得以发展与篮球联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已成为篮球赛场上不可缺少环节。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啦啦操表演的范围逐渐从为球类比赛暖场表演,开始渗透到为学校运动会开闭幕式及庆祝盛大节日等重要场合表演助威[8]。各个高校在大一新生进校后会举办篮球赛或者运动会,学校每年也会举办校级、院级各种球类赛事。啦啦操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各个比赛平台进行演出。通过啦啦操表演者的演出让观众在赛场上观看比赛时情绪高涨,增加大众对啦啦操运动的了解,提高观众对啦啦操美学的赏析能力,促进啦啦操运动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播。

3.3 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校园啦啦操文化整体发展的目标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9]。啦啦操的宣传和推广应该要与《实施方案》高度融合,利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信息化平台,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高校园文化影响力[10]。第一,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大学生慕课、微课等教育平台,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构建课上与课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贯通,进而增加啦啦操文化传播的途经。可以做到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的学习模式,延长学生对学习的持久性。第二,视频分析。定期观看国内外优秀队伍的表演视频,对比分析优秀团队啦啦操表演的技术风格和特色以及差异。随后,进行模仿学习再创编新的演绎风格,借助互联网平台搜集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形式,并与之结合形成我国校园啦啦操的技术风格和表演形式,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敢于面对挑战。第三,师生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啦啦操知识传递的桥梁。教练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公众号,发布关于啦啦操运动基本知识的文章、图片和视频。学生关注公众号后进行啦啦操知识学习,可以在微上时随地与老师沟通交流,为推动啦啦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啦啦操是一项前景光明、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新兴体育项目。啦啦操文化的内涵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现阶段,啦啦操文化与校园文化不断交融,共生共存,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层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对啦啦操运动的相关研究,制定出啦啦操文化在校园中开展的实施路径,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