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诈败魏国公子卬却失信于世,历来争议颇大,你了解多少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商鞅的文言文翻译 商鞅诈败魏国公子卬却失信于世,历来争议颇大,你了解多少呢?

商鞅诈败魏国公子卬却失信于世,历来争议颇大,你了解多少呢?

2024-01-29 0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9年,到了公元前340年,接近20年的时间,商鞅变法获得了决定性的成功,有钱了,又训练了新兵,可以说兵强马壮仓库有粮食。而且商鞅在期间建立的绝对的权威,说变法坏的就割鼻子脸上刺字,说变法好的也给流放,就是执行新法就行,别的一句不能说。话说我真是佩服秦孝公,甘愿躲在幕后,任凭商鞅折腾。

  书归正文,到了公元前340年,商鞅觉得已经大成了,得亮亮家伙了,让山东六国知道我商鞅的厉害,对秦孝公说:“秦国与魏国的关系,譬如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攻占魏国。为什么呢?魏国东面是险厄山岭,建都于安邑城,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它强盛时便向西侵入秦国,窘困时便向东收缩自保。现在秦国在您的贤明领导下,国势渐强;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各国都背弃了与它的盟约,我们可以乘此时攻伐魏国。魏国无法抵抗,只能向东迁徙。那时秦国据有黄河、崤山的险要,向东可以制服各诸侯国,就奠定了称王称霸的宏伟大业。”

  秦孝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魏国。

  商鞅诈败魏国公子卬却失信于世,历来争议颇大,你了解多少呢?

  《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的商鞅

  魏国也派公子为将军前来抵抗。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

  啥意思呢?就是说公子卬啊,咱们是老朋友了,今天咱们是两个国家的将军,我实在不忍心相互攻击,你可以到我大帐喝酒,咱们结盟,喝场大酒咱就各自回国,安抚秦国和魏国的民心。看起来说的倒也真诚。

  公子信以为真,便前来赴会。两方盟誓已毕,正饮酒时,公孙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冲出来,俘虏了公子,又乘势攻击魏军,使其大败。

  商鞅诈败魏国公子卬却失信于世,历来争议颇大,你了解多少呢?

  公子卬,

  魏惠王闻知败讯,十分惊恐,派人向秦国献出河西一带的地方以求和。此后他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这时才叹息说:“我真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秦国封赏给公孙鞅商於地方的十五个县。于是他号称为商君。

  这个故事历来争议颇大,一方面是称赞商鞅兵不厌诈,一方面是认为商鞅失信于世。

  1. 称赞商鞅的:

  战争不单纯是武力较量,战争既是武力较量,又是智力较量。智力较量集中体现在对对方的欺骗上,利用各种手段欺骗对方,是双方斗智的常态。商鞅在与魏军进行交战时,就没有把重点放在武力搏战上,而是把放在智力较量上。

  商鞅以往昔在魏国时与公子卬有过交情为借口,与公子卬大谈个人感情,以情动人,约定双方罢兵休战。公子卬对商鞅的建议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商鞅却丝毫不顾个人情谊,在与公子卬欢宴时,突然实施袭击,轻轻松松地将公子卬俘获,然后又轻轻松松地将失去指挥的魏国军队打败。

  2. 认为商鞅失信于世的:

  司马迁老爷子给了商鞅这么个总结:商君,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昂,不听赵良的规劝,足以证明商君残忍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籍,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相类似。但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故的呀!

  大家都知道,商鞅最后被五马分尸,没有能善终,很是可惜。

  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

  1、不能失信于员工

  2、遇到秦孝公这么好的老板,应该烧高香,秦孝公用秦国这个平台成就了商鞅

  3、急流勇退,打一架赢了就躲起来,有秦孝公护着,每天找一群美女喝大酒,醉生梦死或许还能善终。

  4、得就是失,商鞅成就了秦国却作法自缚,打败了公子卬却失信于世,得到商於之地封为商君却最终失去,最终五马分尸。

  5、嬴渠梁能包容商鞅,甚至动了禅让的心思;反过来讲,秦国其他的大臣把商鞅恨到什么程度?没把他杀死在嬴渠梁的灵堂上就不错了。对了,这个死法是战神吴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