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哪些音乐类型更受老年人欢迎英文 老年人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

老年人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

2024-07-06 18: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2021年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一个平均年龄74岁的艺术团表演备受关注。他们是清华大学上海校友组成的艺术团,花白头发的老人们挽起袖子,唱起歌曲《少年》,舞台上英姿飒爽,嗓音铿锵有力。上周末,演出视频刷爆朋友圈,网友们感动之余,纷纷点赞他们精彩纷呈的老年文化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老年人已不再满足于仅靠聊天、打牌消遣时间,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给晚年生活增光添彩,“文化养老”逐步成为主流。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末,我市户籍人口491.93万人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7.77万人,占总人口的21.91%。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市老年人文化生活状况如何?文化市场供给是否充足?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老年人对文娱生活需求强烈

  上周,记者来到市社会福利中心,这里生活着710多位老人。作为市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四星级养老机构,受疫情影响,目前仍实行封闭式管理。不过,记者一踏入该中心,发现这个由老年人构成的小社会中,文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读书、看报、剪纸、弹琴、作画、摄影、摄像、唱歌、跳舞、运动、健身甚至种花、养草……每种活动形式都有一个不小的拥趸群体。这里有玩转琴棋书画的“才女”奶奶章瑶仙,有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的退休教师王明礼,有写诗赞美身边人、生活变化的八旬“诗翁”王懋,还有专注于手机摄影、在网上收获70多万点赞的摄影师王新民……每天,中心专职文化员都会组织老人开展集体文体活动。2月3日立春当天,中心的书法家们为邻居写春联、送春联。每周,不同楼栋轮流组织分楼层文化活动,老人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中心的多功能厅、阅览室、曲艺厅、棋牌室、书画室、电脑房常常人流不断。

  参加健康讲座

  中心办公室主任薛凡从事社区工作11年、老龄服务工作9年。他说,该中心老人除了因个人爱好及年龄过大等原因不愿参与文娱活动外,绝大多数老人非常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

  据介绍,歌舞、棋牌这类不受文化水平限制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仍是老人的最爱。近两年,受网络影响,老人们涉猎文娱活动的领域更加广泛,中心涌现一大批赶潮流的多才多艺老人。

  记者调查发现,不只在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很强烈,这主要体现在市区各大文化场馆组织的文艺培训活动不断受到老年人的追捧。

  62岁的王根球是金义新区多湖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常客。老人退休后把孙儿带大了,觉得自己应该开始享受生活。抖音、英语、形体模特,她学的是不少人眼里潮流时尚的课程。“活到老、学到老、美到老。年轻时没尝试过的东西,老了也要过把瘾。”王根球说,当她在T台走秀,感觉生活因此添了不少色彩。“以前光是羡慕年轻人,现在发现自己也能‘潮’起来。”

  模特表演是当下中老年人的时尚

  市文化馆培训部副主任杨军介绍,2020年,市文化馆推出文化惠民免费培训、社群微课堂线上培训以及针对金华开发区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基层行等活动,近百场活动惠及近万人。“文化馆提供的是面向全龄段的群众文化服务,包括40多个不同项目,其中报名最为踊跃的是中老年群体,比例达到近70%。”

  老人们最期待的培训项目有哪些?杨军说,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前最受欢迎的是广场舞、曲艺、书画等传统文艺培训项目,如今玩转油画、浮雕、插花、茶艺的大有人在。

  老年文化服务市场供不应求

  杨军说,即便是目前已经开出包括歌舞、书画、摄影三大类型40多个小项的培训课程,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

  有一个现象最能说明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2020年,该馆提供20场文化惠民培训,每次报名,40人/班的名额无一例外被秒杀,最快纪录是名额12秒被抢完。

  过去3年,58岁的市民洪亚军每周都会准时参加市文化馆的舞蹈培训班,偶尔也参加绘画班。唯一让她烦恼的是培训课程靠“抢”,“经常抢不到”。洪亚军家附近有区文化馆与社区文化站,但她更愿意舍近求远,到距离她家有6公里的市文化馆参加培训。究其原因,她认为那里师资力量强,课程设置更科学。

  洪亚军说,如今老年人对文化服务的供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群众文化服务的场馆虽然多了,培训内容也丰富了,但大家对培训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记者随机走访市区多家综合文化服务站,发现培训场地常要排队等候,学员不得不定时定点轮流使用;而少数设施陈旧、场地面积不足的乡镇文化站却乏人问津。

  业内人士坦言,场地设施条件优劣其实不是主要问题,目前光顾文化站的重点人群主要是本地老年人,能否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是文化站能否吸引人的根本原因。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表示,群众文化服务是否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其中文体活动带头人和专业的群众文艺培训师资起到重要作用。

  薛凡认为,这两年,除了受数字化影响,社会志愿服务参与老龄文化服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老人期待“新人新面孔”,喜欢他们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每当有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带来文艺演出、活动,受老人欢迎程度都很高。

  舞蹈表演

  此外,针对特殊老龄群体推出的个性化文化服务仍显不足。薛凡说,老人视力、听力退化,针对这部分老年人的文化服务相对欠缺,专业社工数量不足。“这是多数养老机构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满足老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调查还发现,除了相关部门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服务偏少,且类型较为单一。68岁的市民陈秀娟是一名舞蹈爱好者,她说,以她个人经验而言,她享受最多的文化服务是广场舞,即便是广场舞,适宜跳的场地也比较少,容易引发“广场舞扰民”矛盾。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仅剩南苑综合楼西楼二楼的南虹舞厅等两家室内歌舞厅,要是在10年前,这个数量能翻上好几番。

  记者从市老年大学了解到,近年来,市老年大学把文化培训班从学校拓展到街道、社区,但仍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特别是特色化需求。“如何提供更好的老年文化服务,是个需要下功夫攻克的难题。”市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老年文化服务要拥抱数字化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增长的主体从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截至去年12月,我国已有近2.6亿“银发网民”(50岁以上)。

  为了解决老年文化服务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市文化馆有针对性地推出线上社群微课堂,能进一步扩大服务面。

  杨军列举了一组数据:以往,每年组织20期文化惠民培训,受场地所限,每班只能提供40个名额,一年也就服务800人;去年推出社群微课堂,立足于钉钉平台,开设出一个5000余人的固定粉丝群,组织30场线上培训,平均每场收看人数达到400人,获得近20万的点击量。

  舞蹈表演

  “老年人主动拥抱数字化,可以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杨军说。

  “面向中老年群体的群众文化服务要与时俱进。”金华市图书馆馆长陈丰松介绍,参与图书馆活动的群体以“一老一少”为主,中老年人占比最大。以往,他们开展的活动课程以道情、工笔画这类比较传统的项目为主,去年,市图书馆首次推出“菜单式”公益项目,分阅读、传统文化、娱乐生活三大类别,形式以培训、讲座、展览等为主,由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居民自主选课,市图书馆选派专家前往授课,有1000余人次参与培训。

  在提供的培训中,两期抖音培训课尤其受欢迎。“预想中,这些课程的受众应该是中青年人,但实际上,老年人的参与度很高。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他们通过休闲锻炼愉悦身心,精神追求保持着积极的心态。”陈丰松说。

  有专家提出,在提供数字文化服务的同时,应兼顾老年群体的内部差异。“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能自由享受数字文化服务。老年群体内部差异大,全面提升老年文化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个人共同努力。”浙江师范大学浙中养老服务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周绍斌教授表示,文化活动与个人技能水平息息相关,丰富老年人文娱生活,需从提高老年人继续学习的能力下功夫,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他建议,要整合现有文化场馆的师资和设施,积极共享各方资源,全面提升老年文化服务水平。

标签: 责任编辑: 杨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