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器到铁器,百器争鸣的古代,中国冷兵器的演变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种兵器象征意义 从石器到铁器,百器争鸣的古代,中国冷兵器的演变史

从石器到铁器,百器争鸣的古代,中国冷兵器的演变史

2024-04-06 09: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 ▏石器时代的箭头

青铜时代

青铜的原料,相对于石兵器要更为多样化一些。由铜、锡、铅等等金属混合搭配而成,最早的青铜器就出现在夏朝。 当时夏朝士兵最常用的兵器名为钺,是一种类似于锄头的青铜兵器。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青铜兵器,虽然从炼制上已经脱离石器的限制,但外形设计上仍未从生产工具模式中脱离出来。

从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战国,是青铜兵器快速发展和铁兵器开始诞生的主要时期,之所以会导致了青铜兵器的发展显得十分的快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战争的频繁,导致个统治者对兵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使了古代兵器从石器到青铜器迈进。

图 ▏青铜兵器

铁器时代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铁器最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但由于铁器的制作工艺仍是初级阶段,炼铁技术还不强大,因此无法普及化铁兵器的使用。 直到春秋战国之后,铁兵器才逐渐开始大规模生产。到了秦汉之后,中国兵器正式脱离青铜时代,发展迈入铁器时代。

在样式上,青铜兵器和铁器差别不大,但青铜兵器的出现与消失,并不止是一个生产力的递进这么简单。青铜繁盛于商朝,最后在秦朝逐渐消失,这同时还是奴隶制度的终结,封建主义制度逐渐形成的一个开始。 由此可见促进这一变革的,不仅是一个生产技术的变化,还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图 ▏古代兵器

二、贯穿三大兵器发展阶段,古代最常见的冷兵器之戈、枪、戟

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古代兵器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着,各种奇特的冷兵器陆续出现,而随着各种兵器的出现,兵种的划分也越来越多。

单是步兵之中,大致可分为轻重步兵两种。而两者之内除了近战步兵外,又有朴刀手,斧兵,长枪兵等,对于这些步兵的描述,不少古籍都有记载, 魏国的“武卒”属于中国早期最典型的重步兵。

《荀子》一书中记载,魏国的“武卒”每一个都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必须能走“百里”。

《荀子》一书中记载,魏国的“武卒”每一个都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必须能走“百里”。

然而无论兵器如何变化,有几种长型兵器,一直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除了材质和打造方式的不同,但仍是当时王朝战争的主流武器。

图 ▏古代十八般兵器

中国古代的击刺类长兵器,在石器时代已经有出现,有一开始的石镰延伸发展出来。从一开始的石戈,到之后的青铜戈,除了制作材质不同,大致相貌都差不多。唯一区别,应该就是到了青铜和铁器时代,石戈顶端,可以横向地延伸出一把兵刃,使得长枪兵在直向攻击的同时,也能进行横向攻击。

在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戈的样式都大小不一,大致分为长、中、短三种。而到了青铜器和铁器的年代,随着兵器炼制水平的提高,戈的制作也逐渐有了比较统一的规格。

《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戈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

《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戈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

不过虽然尺寸有所统一,但实际由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各国的客观环境各不一样,尺度并非一成不变的。 直到大一统秦朝的出现,一切的铁器制作规范才可以逐步统一起来。不过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到了西汉之后,戈的使用已经开始绝迹了。

图 ▏冷兵器之戈

同样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冷兵器,从出现到普及再到消失,时间上的保持使用比起戈还要长,直到明清时期仍在使用之中,被称为百兵之王。在明朝军事巨著 《武备志》一书曾对枪有一个这么一个形容:“阵所实用者,莫枪若也。”

枪的前身,在石器时期之前,就是人们用于狩猎所用的一种投掷工具, 在《仓颉篇》一书中记载道:“枪,谓木两头锐者也”。由此可见枪一开始乃是一种木制品,到了石器时代,枪的攻击部分开始用石头进行打磨,设计上与木制品并无多大差别。 直到青铜时代,枪便开始有了大规模的演变,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分支。

而是制作上,各种的枪在历朝历代又有所不同。如在周朝,当时枪长度约4.5米;到了到了南北朝时期,枪的另一个分支,槊则有变成了六尺之长。

图 ▏冷兵器之枪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主要还是因为铁器时代的战争,不止是兵器产生了变化。就连护具本身也从一开始的兽皮和皮革,到后来的明光铠, 防御度都有了提升,普通的枪已经很难对士兵造成伤害。

所以使得这些长型兵器的代表逐渐变长和变重,就连枪头部位也开始出现变化。 根据《武经总要》中所记载的,枪到了青铜和铁器之后,大致演变出九种分支,如大宁笔枪,双钩枪以及锤枪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种类的枪支,但目前大多已经比较少见。

不同于上述戈与枪这种有着跨越千年三个阶段的发展历史, 戟是在青铜时代才开始出现的产物,是枪和戈的结合体。

戟在商周的时候开始出现的,但由于制作上远比枪矛要繁琐,所以并没有被大量普及。直到春秋战国才被大量应用,在当时戟的使用比起戈还要被用得频繁,很多关于春秋战国的史籍中,都对戟被大量使用有侧面性的记载。

《左传》中记载道:鲁宣公二年,郑伐宋之战,“郑人入并,(宋狂狡)倒戟而出之”。

《左传》中记载道:鲁宣公二年,郑伐宋之战,“郑人入并,(宋狂狡)倒戟而出之”。

图 ▏方天画戟

然而戟作为上述两者兵器的结合体,却并没有像枪那样,成为明清之前历代王朝的主要兵器,在到了唐朝的时候就开始逐渐消失, 最主要的原因是戟的破甲能力相对于枪而言较为薄弱。

在春秋时期,士兵的防御大多以皮甲或绵甲为主,防御度十分有限,能够一体两用的戟自然能够十分轻易地对他们造成伤害。 然而到了隋唐时代,明光铠的出现,古代已经开始大规模出现重步兵和重骑兵,戟的伤害相对于槊之后,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从而才导致戟的淘汰出现。

这些常见的冷兵器的变化,总的来说除了是因为战争加剧的影响,还是因为炼铁技术的提高,导致与兵器相对应的防具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随之带来兵器的革新,就如同矛与盾,因相生相克而互相发展着。

图 ▏明光铠甲

三、冷兵器伴随着火器的出现,逐渐淡化出历史的舞台

冷兵器的淘汰,基本上与热兵器的普及成正比,在汉朝因炼丹术而出现的火药,到唐宋逐渐出现的各种火器,冷兵器并不是行军打仗的唯一选择。

但这个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在火器普及的过程,冷兵器并未停止过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中国火器发展最繁盛的宋朝,冷兵器的发展丝毫不比热兵器要慢,尤其是在远程冷兵器的使用上,如床子弩、砲车等。 其中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单是砲车的种类就有数十种,威力足以摧毁当时的一座城墙,威力丝毫不比热兵器要弱。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最主要还是因为宋朝的特殊环境引起的。到了宋朝之后, 唐朝时期的骑兵优势随着燕云十八州的失去而陷入劣势,为了弥补流动战上的不足,宋朝的统治者除了加强士兵的护具防御,便积极发展远程武器的使用,这才促使了冷兵器的发展。

图 ▏床子弩

但到了清末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在火炮打开中国封锁的国门之后,火器普及开始全面化,冷兵器基本成为了衬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