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史前新纪元为什么没有第二季了知乎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024-07-12 2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之际,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了毛泽东同志生前的一处旧居——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的寻乌调查旧址。

虽已入冬,但赣南依然绿树成荫。绿树掩映下,故居的红色梁柱格外醒目,青瓦灰墙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于暮色将近,前来参观的人并不多,除了记者,就只有一对父子,以及一个独自前来参观的中年妇女。

讲解员告诉记者,寻乌调查旧址始建于1917年,原系美国牧师住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寻乌县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1930年5月,红四军达到寻乌时,前委机关驻此房。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做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著作。

不幸的是,1933年,国民政府军陈济棠部队占领寻乌县城时,此房被纵火烧毁。1972年,当地又根据牧师留下的老照片,对房屋予以原貌修复。2013年,国务院公布寻乌调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同志旧居

踏上斑驳的水泥台阶,走进屋内,光线突然黯淡下来。“由于怕再一次引起火灾,屋内并没有安装电灯,以防意外。”讲解员说。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办公室。两张漆黑的方桌拼成一条长桌,六把椅子放得整整齐齐,脑海中闪现出正襟危坐目光坚决的革命者形象。流水侵蚀的白墙上,还保留着两处红军第一大队宣传的标语。

接着是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室,一张陈旧的木桌,一盏破旧的油灯,一把老旧的木椅。“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盏油灯下完成《反对本本主义》的。”讲解员说。寻乌调查会场以及毛泽东同志的卧室、读书处等均按原貌陈列。

毛泽东同志办公桌

走出旧居,右手边是寻乌调查纪念馆。

据馆内资料显示,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寻乌县做的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资料最详实的社会调查。

寻乌调查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反对本本主义》这一关于调查研究理论的奠基著作,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共产党人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同志在《的序言和跋》中提到,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们都给了我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在《反对本本主义》第一节第一页,毛泽东同志指出: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他还强调:很多人的调查方法是错误的,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什么是真正的调查呢?

他谈到,调查要考虑7个方面: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身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

一位参观者感慨道:“这是调研工作的范本。”

毛泽东同志读书处

除了调查的传统感染着后人,寻乌调查旧址撒下的红色种子也生了根。一个叫开天的11岁小姑娘,正在寻乌县中学念初中二年级。在得知记者要来寻乌调查纪念馆时,她天真无邪地对记者说:“姐姐,你要去寻乌调查纪念馆吗?那个地方好好。因为我觉得这是革命先辈们打下的江山,他们很不容易。”

开天说,5岁开始她第一次去寻乌调查旧址。此后每年,在老师或者父母的陪伴下她都会去寻乌调查纪念馆参观。她说,透过这个旧址,能看到那些十分困苦的岁月和很淳朴的人,以及称职的干部。寻乌中学的物理老师黄才发告诉记者,开天和父母曾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的地区赛中,分享了关于红色文化的故事。

寻乌调查旧址,让开天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泽东同志办公桌上的那盏油灯。“革命先辈们就像油灯,他们把自己点燃,让自己的光芒照亮整个新中国。虽然他们熄灭了,但他们的精神世代相传。就像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开天说。

开天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