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药市值20强洗牌,超过默沙东、AZ、BMS的新贵有何本领?千亿美元背后逻辑是什么?恒瑞、迈瑞、药明差在哪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爱圣诞节壁纸高清 全球制药市值20强洗牌,超过默沙东、AZ、BMS的新贵有何本领?千亿美元背后逻辑是什么?恒瑞、迈瑞、药明差在哪儿?

全球制药市值20强洗牌,超过默沙东、AZ、BMS的新贵有何本领?千亿美元背后逻辑是什么?恒瑞、迈瑞、药明差在哪儿?

2023-06-14 10: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9日美股收盘,两家mRNA 疫苗企业Moderna和BioNTech的股价再次达到历史新高,分别为1955.55亿美元和1084.61亿美元。两家企业的市值总和超过3000亿美元,约合19700亿人民币,对比A股来算,这一数字相当于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智飞生物+片仔癀(截至8月9日收盘)6家A股市值最高企业之和。

从全球排位来看,Moderna和BioNTech已经进入了美股医药保健类企业市值TOP20,分别为第11位和第19位,超越了AZ、默沙东、BMS等老牌跨国药企。 

美股医药保健类千亿美金市值企业(截至8月9日收盘)

纵观历史,吉利徳也曾在2013年~2015年,凭借“红极一时”的丙肝药短暂进入TOP级跨国药企之列,现在的Moderna和BioNTech是否也是“昙花一现”?长期霸榜的强生、辉瑞、艾伯维等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另一方面,对大部分国内上市药企而言,千亿美元市值虽然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如今跻身千亿人民币市值俱乐部玩家已经越来越多。如何站稳千亿人民币市值,并朝着千亿美元市值迈进,是一众医药龙头股需要思考的。01 Moderna和BioNTech能站稳千亿市值吗?这两家企业的市值一夜之间增长百亿的导火索之一可能是H1财报的发布。8月5日和9日,Moderna和BioNTech相继发布了H1财报。Moderna上半年营收62.91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是0.75亿美元;BioNTech上半年营收为73.57亿欧元(约86.23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0.7亿欧元(约0.82亿美元)。同时,在财报中,Moderna预计2021年销售将超过180亿美元,辉瑞(BioNTech合作方)预计2020年销售额将达335亿美元。凭借新冠疫苗的销售额,两家公司都有望在年底跻身全球制药企业营收TOP20,但吉利徳的“前车之鉴”在眼前,两家mRNA企业能站稳千亿市值,甚至是现在的排位吗?吉利徳增长放缓,较大的因素在于其丙肝药突破性的实现治愈导致市场萎缩,而之后的管线又没有及时跟进。Moderna和BioNTech似乎也处在类似的情况,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两家企业的mRNA疫苗是全球最早获批上市且有效性较高的两款新冠疫苗,上市首年达百亿美元销售额,几乎复制了吉利徳的发展路径。显然,Moderna和BioNTech之后的发展风险则在于,如果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或接种新冠疫苗人群趋于饱和,对新冠疫苗的市场需求将出现急速下滑,两家企业也将面临百亿美元营收的下滑。能不能站得稳千亿市值,则要看后续管线能否继续撑起现在的估值。事实上,不可忽视的是,除了新冠疫苗,两家公司被市场热捧的还有mRNA技术平台,这两家公司也围绕自有的mRNA技术平台布局了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肿瘤、季节性流感领域。根据Moderna公布的H1财报,目前Moderna的管线涉及预防性疫苗、全身性细胞内治疗、癌症疫苗、肿瘤免疫治疗、局部再生疗法等多个领域,其中预防性疫苗和全身性细胞表面治疗是其核心领域。 

Moderna在研管线(来源:Moderna财报)在新冠疫苗方面,Moderna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财报显示针对12~17岁青少年的2/3期临床已经完成,并且在欧洲附条件获批了12岁以上青少年接种人群,在美国和全球其他市场已经递交了EUA申请。针对6个月~11岁接种人群的2/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此外,针对新冠变异株的临床I期试验也在进行中。除了新冠疫苗,Moderna的预防性疫苗有9条管线,涉及CMV疫苗、寨卡病毒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等,其中寨卡疫苗和CMV疫苗即将进入到临床III期。在全身性细胞表面疗法方面,管线包括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抗体、针对心脏病的松弛素、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PD-L1和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IL-2,以上三款皆是基于mRNA技术,其中基孔肯雅病毒的抗体mRNA-1944已经完成了临床I期试验。在癌症疫苗、肿瘤免疫治疗、局部再生疗法以及全身性细胞内疗法领域的管线也在进行临床I期开发或临床前研究阶段。在这其中,还有与AZ、默沙东合作的两项在研管线。BioNTech也在持续推进其新冠疫苗的接种地区和人群,例如对6个月~11岁儿童的接种人群的研究。除此之外,BioNTech还在开发针对季节性流感和疟疾的传染病疫苗,并且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合作,拟利用mRNA技术开发10种传染病疫苗。BioNTech的重心其实是在肿瘤领域,目前正在开发有18项管线、15款候选产品。包括FixVac疗法、iNeSt疗法、细胞因子疗法、CAR-T疗法等多个领域,涉及癌种包括黑色素瘤、三阴乳腺癌、胰腺癌、鳞状细胞癌等,其中进展最快的已经进入临床II期。BioNTech还和Genevant建立了合作,开发5种基于mRNA技术的罕见病治疗方案。据悉,LNP技术是mRNA疫苗递送的最佳选择之一,该专利技术对mRNA企业的竞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Genevant的脂质纳米粒子(LNP)平台是目前极少数经临床验证的LNP递送技术之一,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包含400多名患者的多个临床项目中进行了评估。Genevant的递送技术可以促进涵盖广泛有效载荷的治疗方法。mRNA技术给制药界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从两家企业目前的管线来看,后续管线跟进仍然可以期待,治疗领域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走在创新前沿并不是千亿市值的唯一要素。02 持续增长的背后逻辑分析强生、辉瑞、礼来、赛诺菲等企业长期霸榜的背后逻辑,走在创新前沿是固然重要,新产品带来的持续增长的业绩也必不可少,并购与投资创新则是MNC的手段。科睿唯安曾对BioWorld市值排名前100位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剔除大型医药公司)2019年研发支出的最新分析显示,全球Top 100生物药“新贵”研发支出较2018年同期劲增35%。但与此相对的,当年TOP13跨国大型药企合计研发支出整体较2018年下降1.93%。这两个数字的背后实际上是跨国药企对自主研发与买进创新药之间的权衡。自主研发所面临的挑战也正在越来越大,德勤2018年底发布的新药研发效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TOP12药企的在R&D上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9%,为9年来最低,而2010年时候这个数值是10.1%,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成本则达到了21.8亿美元,与2010年(11.8亿美元)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新药上市以后的平均销售峰值预测却从2010年的8.16亿美元下降至4.07亿美元。以强生为例,其与艾伯维合作的伊布替尼,此前由Celera公司研发,后转让给转让给Pharmacyclics,2011年强生以1.5亿美元的首付款和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支持其研发,并获得了伊布替尼的全球独家权益。再比如赛诺菲与再生元合作开发Dupixent,上半年增速超51%,是赛诺菲未来发展的重磅产品。MNC也在依靠并购走在创新前沿。就在不久前,赛诺菲宣布与Translate Bio达成合作,32亿美元收购后者所有已发行股份。而早在2018年,赛诺菲就斥资8亿元投资Translate Bio的mRNA疫苗研发。赛诺菲预计到2025年累积投资20亿欧元在mRNA领域。由此可见,Moderna和BioNTech要想保持住目前的千亿市值以及排位,还要有在新冠疫苗之后有保持业绩增长的跟进产品。03 中国千亿市值药企画像如果将目光放回国内,如跨国药企长期“霸榜”一般的强者恒强逻辑同样成立。虽然当前中国的千亿市值药企和全球领先的千亿美金市值药企相比还相去甚远,但我们不能否认当前医药产业的进步。

A股医药生物类千亿市值企业(截至8月9日收盘)

H股医药生物类千亿市值企业(截至8月9日收盘)

截至8月9日,A股千亿市值医药数量再创新高,已达17家;H股中,有11家医药企业市值超过千亿,其中4家已经在A股中同步上市。A+H合并来看,当前共有24家千亿市值医药企业。中国的千亿市值药企,都长什么样?如果对这24家企业做一个画像,大致可以将千亿市值俱乐部成员分为几类。首先是那些得益于医药市场蓬勃发展,强者恒强的大品牌,比如迈瑞、恒瑞、药明康德。以恒瑞为例,2017年11月,恒瑞成为首只市值超2000亿元的医药股;2018年6月,市值突破3000亿元;2019年10月,市值冲破4000亿元;2020年6月,市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2020年12月25日,市值更是一度突破6000亿元。强者恒强也是近年来A股市场呈现出的运行格局。曾有分析指出,当前A股市场对本身市值较高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本身市值已经逾千亿的上市公司,反而更容易创出新高走势,市值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攀升,不乏一些龙头企业从刚过千亿市值的水平快速发展到两三千亿市值的状态,更有甚者从千亿市值级别壮大至万亿市值的级别。其次是创新药产业链中的企业。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政策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与之相关的创新药产业链(CRO、CMO/CDMO等)景气度也得到大大提升。当前,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三家A+H的CXO企业,两地市值均已过千亿元,药明康德更是稳坐4000亿元市值大关。第三类则是各细分赛道龙头。随着医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让医药板块日趋多元化。化药、中药不再是A股的绝对主力。不论是处于黄金发展期的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领域、还是疫情之下快速成长的疫苗与生物制品,还是被称为女人界茅台的医美领域,各细分赛道行业整体增速较快,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从当前A股医药生物板块千亿以上市值企业来看,细分领域的龙头。另外,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也是不容忽视的新角色。那么,千亿市值药企究竟是近些年资本市场的昙花一现,还是总市值与数量的持续提升?纵观千亿市值俱乐部中的医药企业,正是因为它们在国内或全球范围保有的行业竞争优势、业绩的确定性与可持续性、高成长性而享受了较高的估值。显然,对医药行业而言最终都要回归到产品与技术,未来的竞争是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竞争,谁能坐稳千亿市值,业绩永远是硬指标。中信证券投行部医药组负责人程杰在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中曾指出,想要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医药企业,首先要创新,企业能够在所处领域产出创新产品;第二点则是实现产品商业化,实现收入;第三点则是在拥有资金实力后进行合理并购与整合;最后一点则是国际化视野,“特别是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以后,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是做全球药品的注册,还是商业化都非常重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