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宋代文学中的兰花意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诗中代表爱情的意象 聊一聊:宋代文学中的兰花意象

聊一聊:宋代文学中的兰花意象

2024-07-15 0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赏兰之风的盛行

作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观赏植物,兰花赢得了宋人的青睐,兰花的园艺种植技术在宋代得到了充分发展。《金漳兰谱》是诞生于南宋的我国最早的兰花专著,详尽介绍了兰花的品种和栽种经验。

宋人爱文雅,兰花偏素雅,兰花之美在宋代备受推崇,不少文人雅士以赏兰为乐。就连官署之内栽种兰花也成为了一种风尚,《和吕与叔秘书省观兰》:“千里猗猗谁取将,忽惊颜色照文房。每怜坠露时施泽,更许光风为泛香。”

兰花的流行以及人们审美的改变,使得兰花在宋代的文学作品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此时古兰的地位已经逐渐被今兰所取代,但其流传千百年的兰草比德传统却被完美的继承了下来。

据《全宋诗》、《全宋词》以及《全宋文》记载,宋代咏兰的作品是前代历朝的八倍之多。兰花的意象审美意蕴逐渐形成,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寄托的载体。

以兰寄情,立志立德

1、君子如兰,温润高雅

兰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君子”一词,初指“君王之子”,后被延伸为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的人,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修身养性,俭以养德。兰花多生于幽僻之处,色清、气清、神清、韵清,二者的气质完美契合。

《清异录·草》中记载:“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人以兰为香祖。”清香淡雅,以一己之力芳香一室之空间,于无闻处默默的挥洒清香,香远益清而持久。这样的兰花,谦卑低调,不争不抢温暖他人,实乃君子的仁爱。

兰花素净秀气,常见白色、淡粉、淡紫等浅色系,不奢华不媚俗,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略的简约美。真正的君子不需要华丽的锦衣,更不用趋炎附势的钻营,腹有诗书气自华,实乃君子的气质。

宋代诗人刘克庄曾作《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其三》:“高标可敬难狎,幽香似有如无”,用来代指品性高尚的君子。一株株兰花承载了“君子怀德”的品性,用以昭示人们修身养性的自我提升。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是兰花的痴狂粉丝,著有散文《书幽芳亭记》:“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他将兰花与君子融合,君子如兰,哪怕微末之时,依旧香气醉人,从不因无人赏识而自怨自艾;君子如兰,不惧风霜严寒,千锤百炼不改其志,良好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

北宋灭亡,宋室被迫迁都南渡,小小的兰花代表着无数爱国志士对故土的眷恋。南宋杰出诗人陈与义的诗以体物寓兴著称,作有《墨戏二首·蕙》:“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

开在山坡上的兰花,时常与山石为伴,她们的身躯虽然单薄,内在的信仰却无比强大。她们温和善良,却不失风骨,傲世的兰花,不可亵玩焉,绝不与“萧艾”共享春天。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品性高洁的君子又岂能与卖国小人同流合污。家国大义面前,儒雅的文人也可以为了家国一战。收复汴京,打回中原是每个人心中的期待,忠于故国是他们内心的坚守。

2、隐士如兰,空谷幽香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这句诗出自宋代刘克庄的作品《兰》。刘克庄一生因为纳谏直言多次遭遇贬斥外放,他却因祸得福走遍了江南各地,在晚年过着隐居的生活,兰花的空谷幽香是他所追求的自由与解脱。

积贫积弱的宋代让太多的文人志士扼腕叹息,宦海沉浮,党争不断,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产生了厌世思想。无论是真正的隐士还是那些仕途不得志无奈隐居的士人,亦或是深居庙堂,却向往山水的朝廷官员,都曾用兰花作为归隐的意象。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苏辙爱兰惜兰,爱她的阵阵幽香,爱她的纤纤细叶,爱她的笑傲寒霜;惜她的生于幽林,惜她不为人知,惜她的满腹才情。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比起春风桃李的娇艳,杨万里更欣赏兰花的清雅脱俗,她隐匿于深山密林的幽谷之中,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默默的绽放自己,是花中的隐士。

隐士如兰,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寄托。他们生活在一个“兴文教”的社会,文化空前繁荣,然而军事上的危机又让这个国家屡遭打击。这个自相矛盾的社会,让不少文人走上了参禅研易、修身养性的道路,满腹才华,隐而不发的兰花成为了他们自身最好的象征。

3、美人如兰,芳馨纯洁

兰花喻美人,从里到外,相得益彰。兰花以小巧为主,兰叶细长,花朵或团团紧簇,或闲闲几朵,色彩柔和,玲珑雅致,幽姿雅韵。她的整体形态宛若一位婉约含蓄,知性美丽的东方女人。

宋代柳永在《玉女摇仙佩》中写道:“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兰心蕙性指像蕙草、兰花一样的心地本性,用来形容女子的心地纯洁,品性高洁。这样的女子让人心生爱意,不禁向天盟誓,天长地久,永不分开。

苏轼的《题杨次公春兰》载:“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兰花就像美人一样,她的容颜是遮不住的,娟秀妩媚,让人动情,深刻表达了东坡先生对兰花的倾慕之情。

尽管南宋时期,文人们更愿意用兰花代指君子,但兰花的气韵身形与美人的牵绊是割舍不掉的。有“空谷佳人”之称的兰花,人们钟爱之;蕙质兰心的美人,君子心往矣。

4、友情如兰,经久不衰

《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气相投之人的对话,就像幽兰那般芬芳、高雅、娓娓动听。友情如兰,美好坚贞。“游从两世纪金兰,风流二阮居南北”,真正的友谊历经考验依旧沁人心脾,美好真诚。

赠寄兰花聊表情意,是宋代文人交往的常见行为,既是对彼此道德品质的认可,又是二人感情深厚的体现。“幽姿冷艳匪夭饶,曾伴灵均赋楚骚。今日移根庭下植,可无佳句与挥毫”,这首《送兰花与毛正仲运使》正是宋代诗人释道潜赠花于毛渐时所作。

“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兰的芳香沾满襟袖,想与情投意合的人分享。这便是兰花的魅力吧,有宋一朝,高雅之人无不爱兰,兰成为了互通心扉的信使。

结束语

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唯美的倩影,坚韧的内心,弥久的芬芳,兰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宋人的喜爱。他们把兰花带到文学创作中,赋予其生动的人格象征,与整个社会文化相融合。

她成为了拥有独立人格的花卉,凝聚了人们对一切美好的向往与追求,成为花中君子,为人们架起了自然与情感抒发的桥梁,以兰比德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从兰草到兰花——先秦至宋代兰的生物、文化形象及其意蕴演变》

2、《宋代文学中的兰花意象》

3、《兰花之君子意象探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