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古代用什么通用语言交流,也是普通话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时候的官话是什么话 【历史】在古代用什么通用语言交流,也是普通话吗?

【历史】在古代用什么通用语言交流,也是普通话吗?

2023-12-28 09: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随后,他统一度量衡,颁布法令:书同文,车同轨。不仅要问,当时秦始皇颁布命令时,为什么不要求“语同音”呢,这样各国交流起来不是更方便嘛?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官话”,当时被叫做“雅言”。要不然,孔子有弟子三千,讲课时如果用方言就很麻烦。其实,《论语》里有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图2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那么,什么是“雅言”呢?

“雅”是“正”的意思,“雅言”就是正确规范的语言,是国家倡导大家应该遵循的语言。正是因为有了“雅言”,不仅孔子的弟子听课毫无障碍,当时的诸子百家在讲学、游说君主时也几乎毫无语言上的障碍。

西汉著名学者扬雄著有《方言》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方言”和现在的意思大体相同,书中出现了很多“通语”的说法,正好与“方言”相对。顾名思义,“通语”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其来源便是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

夏、商时期,华夏民族基本上生活在中原黄河流域。东周又把都城建立在洛阳,所以从夏朝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一直为标准音。所谓洛阳读书音,是指洛阳太学里教学采用的标准读书音。后来,随着人们的南迁和经济中心的转移,洛阳读书音也跟着南移。

图3 黄河流域地图

晋朝建立后,在语言上使用的仍然是两汉时的洛阳雅音。但是,晋朝随后爆发了“永嘉之乱”,国家陷入了分裂状态。很多人被迫南渡,学习起了当地的方言。于是,北方的洛阳读书音和南方的方言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吴音。而在北方,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侵,原先的洛阳雅音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

隋朝统一后,定都长安,学者陆法言编《切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这本书,以南京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后来又加入了大量长安官音,形成了当时的官话。后来,唐朝又继承了隋朝的语言体系。所以隋、唐两朝的官话又称为“汉音”或“秦音”。

图4 隋代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

宋代官话被称为称“正音”、“雅音”,仍然是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元代因为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所以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但这仅限于蒙古族使用。元朝的大部分人都是汉人,所以,元朝的统治者将汉语称为“天下通语”,标准仍然是唐宋以来的洛阳读书音。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恢复汉族语音的正统性,颁布《洪武正韵》,以此来消除蒙古语音对汉民族正统语音的影响。因为当时的首都是南京,所以,便将首都地区的南京官话改为全国通用语言。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携带了大量的官员和军队,于是,当时的南京官话和北京地区的方言融合。清朝建立后,都城仍然是北京,清朝初期,全国的通用语言仍然是南京官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人的语言和原有的南京官话以及北京方言逐渐融合,到清朝中期,产生了北京官话。从此,北京官话逐渐成为了全国的官方语言。

图5 十大方言分布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方便交流,都曾经积极的推广官话。而官话的形成,不仅和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和各民族融合密不可分。

官话的出现,的确方便了交流,提高了效率。但是,这并不是说方言就一无是处。甚至,还有人认为方言阻碍了人们的交流,其实这是极其不对的。

方言的存在,极大的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方言,对于研究当地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方言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在表达时也特别的精准、凝练,有些被吸收到普通话当中。

古时的语音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普通话中是没有入声的。但是,古人留下的一些文化典籍中还保留着入声,尤其是古诗,有些按照现代普通话朗诵是不好理解的。而有些地方的方言中还在保留着入声,这对研究古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除了普通话,不应该全部消灭方言,毕竟,方言也对古汉语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