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的蓑衣有用吗 蓑衣

蓑衣

2024-07-01 1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蓑衣,浙南民间也叫作棕蓑,是过去的百姓用棕毛编织成的,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农民穿上它,可以进行一般的雨天劳动,如暴雨天气的开沟排水、小雨天气的插秧等。由于它的透气性比较好,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把汗水蒙在身上而感到特别的难受。但蓑衣的制作成本大,穿在身上笨重,又不方便于折叠,由于现代人穿衣比较薄,特别是夏天穿上它,皮肤容易扎伤。蓑衣已于20世纪70年代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进入了农耕文化的展览馆。

一、文人墨客笔下的薏衣情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最早收录的诗,距今已有(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3000多年,收集了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可见我国很早就使用蓑衣和斗笠。

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柳宗元(773—819年),在《江雪》一诗中,写下了千古绝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人们画出了一幅寒江垂钓图,渔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大雪中坐在小船上独钓的景象。时至今天,依然让人浮想联翩,沉醉在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里。不少画家仍然以这一诗意创作出自己不同的心境。唐代的诗人农学家陆龟蒙(?—约881年)有《山前度微雨》一诗:“山前度微雨,不废小涧渔。上有青袯襫,下有新腒疏。”这里的袯襫,同样指的蓑衣。唐代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有《牧童》一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农民、渔翁、牧童、道士、商人等,风雨中的行人,穿蓑衣是很普遍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都有不少的记录。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历代写民间诗情画意的作品,都离不开蓑衣斗笠的内容。

二、薏衣的制作工艺

蓑衣出现的年代很早。从历史的纵向看中国至少在2500年之前就广泛地在民间使用蓑衣,这一点在前边的《诗经》中已说明过。一直到20世纪的70年代,才停止使用。使用蓑衣的国家也不少,横向来看,除了中国之外,日本、韩国、越南等儒文化圈,都在农耕时代普遍使用蓑衣。

蓑衣是用棕树的毛棕制作的。蓑衣虽然笨重、硬朗、粗糙,不可折叠、制作也麻烦,但它经久耐穿,遮雨性能好,沾上泥巴也很易冲洗。棕丝又不易腐烂,一件蓑衣至少可穿二三十年。加上蓑衣透气性好,夏日穿着不闷热,冬天更能挡风雨。

串蓑衣的工序非常复杂,有几十道工序。即使做工娴熟的师傅,也要两天半的才能完成一件蓑衣。

取晒棕毛。要制作一件蓑衣,首先要选择比较好的天气,从健康生长、无病虫害的棕树中,取下优质的棕毛(实质上是生长5年以上的棕树最外层的保护皮毛),然后晒干。

整理棕毛。叶鞘卷成筒状,放在地上,双脚来回搓,去除叶鞘中的杂质,让棕丝更易分离。然后放在铁制的“棕铲”上,把棕丝里杂乱的棕丝和叶屑清理掉,这道工序称为“铲棕”。再抽掉叶鞘边缘上长又粗的棕丝,这些棕丝可以留着做板刷的材料。留下那些稍微细长的棕丝就是捻搓棕线的材料了。

捻搓棕线。这道工序很是生动有趣。蓑衣匠把一把棕丝夹在腋下,然后抽出几根棕丝,手指沾点口水,用拇指和食指把棕丝捻成一根线,前后衔接,捻成一根一米多长的棕线。棕线是串蓑衣必需的,就如缝制衣服,没有线就连不成一件衣服。旧时串蓑衣生意忙碌,串蓑衣的老师会雇人捻棕线。

编织部件。一件蓑衣如一件衣服,有前襟、后排、领口、肩部等部分组成,也要根据人的身材来量体裁衣的。都是一片片叶鞘用棕线缝制而成。串蓑衣的最难一道工序就在编制“坎肩”。“坎肩”是圆形的,像一个锅盖,中间留下一个圆口,作为领口。串蓑衣老师的技术就看这里,要做到针脚细密,弧线流畅,造型优美。坎肩是遮挡雨水的重要部位,比人的双肩宽大一倍,整个周长有1米长,直径有0.5米长,双肩位置分别支撑一条竹棍,以撑起整个坎肩,让坎肩张开。穿上蓑衣,前后的坎肩就像一面打开的180度的扇面。这让蓑衣显得很宽大,更利于挡雨,只不过穿行在树林、竹林,或者进出门口的时候都不方便,都要侧身才能进出。

组合装订。蓑衣的前襟、后排、领口、肩部等部件做好之后,就要缝合,即缝线。蓑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蓑衣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缝功”是考验技术的活儿,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师傅要两手各握一“扒”针和一“挑”针,左右分开。经过师傅精心的缝合,一件新蓑衣就这样完全用手工制成了。

由于江南多雨水,特别是梅雨天气,就是耕牛也容易得病。为了保护耕牛,人们还制作了有一种“牛棕蓑”,专门给耕牛穿。串牛棕蓑比起人穿的蓑衣,方便多了。一至三步骤方法相同,就是在编织部件时,仅仅编织只有左右两片,并缝合好不会漏水,长度能盖住牛背的部分就可以了。牛棕蓑这是江南地区的特色,北方少雨地区比较罕见。(林子周)

参考书目:

周吉敏:《装衣:唐诗宋词里的遗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