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古代女子的鬓上风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及笄女子梳什么头型 梳篦:古代女子的鬓上风情

梳篦:古代女子的鬓上风情

#梳篦:古代女子的鬓上风情|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山文化齿形玉梳 新石器时代晚期

关于梳子的起源,王仁湘先生在《中国古代梳篦发展简说》一文中指出:“梳子起源的时代至少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如果说在此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整理自己的头发的话,那目的只在为了不让散乱的头发妨碍自己的生产活动,这时的梳子应当就是人的五指。当人们对自己的发式有了一定的追求之后,作为专门理发工具的梳子就被发明出来了,最初的梳子就是仿照人手做出来的。”

史前时期的墓葬出土的梳子大多是用兽骨、牛角或象牙制作而成的,造型比较单一,大多为平排齿和平脊的长方形,以竖长式为主。年代早一点的,梳齿较长,齿缝稀疏;晚些时候的则梳齿稍短,齿缝较密。

商代前期流行平脊的梳子;商代后期,背脊凸出且装饰精美的梳子更加普遍,其装饰风格与殷商青铜器、玉器上的纹饰如出一辙。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两件玉梳和一件骨梳都呈长方形,握手处雕刻鹦鹉和饕餮纹。

战国时期梳子上的装饰逐渐增多,开始使用线刻、雕刻等工艺,做工越来越精细。梳子的造型也发生了变化,长方形梳被箕形梳取代。战国中晚期,木梳的握手往往两面都绘有动物纹或几何形纹饰,有的还绘有人物,非常雅致。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战国螭纹青玉梳,梳柄中部透雕独首双身、身体蜷曲的螭龙,龙身上下雕饰卷云纹,似蛟龙在云中翻腾。

考古发现表明,距今5 5 0 0 年左右,插梳之俗已经成了当时服饰礼仪的重要环节,不过只在少数权贵之间流行,主要与宗教、葬俗有关,并不完全是为了装饰。这是后世插梳风尚的起源。

梳篦的华丽转型

鎏金花卉纹银梳 唐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藏

从战国末年到三国时期,梳篦始终以竖长的箕形为主。西晋时期,梳篦逐渐变成横长的箕形,有的梳子宽度达10厘米以上。还有一个变化是,部分梳篦的梳齿长度开始大于握手的高度,握手所占比例变小。可见,梳篦的造型在这一时期逐渐接近现代的梳子。

唐代中叶以后,梳篦整体由宽箕形变为半圆形。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玉花鸟纹梳就是典型的唐代玉梳,其线条流畅,装饰精致,一派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其外弧饰镂空花鸟纹,两侧各有一鸟;梳齿集中于下弦,齿密而间距细小,底端平齐。此件玉梳器薄、齿短,大概不是用来梳理头发的,而是插于头部的饰物。

唐、五代时,女性头饰复杂华丽,所用梳具亦十分精致,质地多样,或金,或银,或木,梳上往往嵌有饰件,即梳背。梳背多为半月形薄片,厚度在0.15厘米到0.3厘米之间,选材非常精良,多用白玉或青白玉,造型、纹饰、雕工亦非常精美。梳篦插在头上露出漂亮的梳背,更显女子的妩媚风情。故宫博物院所藏白玉花卉纹梳背,角略圆,两面纹饰基本相同,采用减地浮雕及阴线刻技法雕琢三朵盛开的牡丹花,花朵旁衬托多层叶片,边沿还以细细的阴线作为点缀,为唐代玉雕梳背的典型风格。

两宋时期,传统的箕形梳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半圆形的梳篦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还涌现出椭圆形、抹角长方形等造型新颖的梳篦。

宋元时期,流行以包边工艺装饰梳篦,有银质镀金包边、锡包边等。包边上一般饰有人物、植物以及几何形纹饰,梳齿有木、骨、角、银和象牙几类。宋元梳篦延续了唐代精雕细琢、样式繁多的特色,但总体风格渐趋清新淡雅。

满头行小梳

捣练图(局部) 唐 张萱

史前时代人们在头上插梳,主要用意不是装饰,而是为了彰显身份。魏晋以后,插梳之风再次在贵族妇女间流行。至唐宋时,这种风尚由皇室贵妇发展到地方官员、富商大贾的家眷以及歌舞姬间,风靡一时。正如“丛梳百叶髻,金蹙重台屦”(元稹《梦游春七十韵》)和“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元稹《恨妆成》)所吟咏的那样,当时的女子对发间插梳可谓如痴如醉。

梳篦在唐代女子的眼中超越了单纯的实用范畴,更多地承载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想象,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梳篦为云鬓花颜的女子平添了绰约风姿。由于插梳之风愈演愈烈,梳篦的材料也越来越奢侈,白玉已经满足不了女人们争奇斗艳的需求,金、银、象牙、玻璃等通通被用来制作梳篦。为遏止这股奢侈之风,朝廷不得不颁布政令。《旧唐书·文宗纪》记载,唐文宗在太和二年(828年)曾专门对公主宣旨:“今后每遇对日,不得广插钗梳。”即使如此,这股风潮并未停止,且变本加厉。“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在《菩萨蛮》中就描写了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闪闪发光的样子。

唐代女性对美的热烈追求,使得梳篦的使用方式也变得自由灵活、创意十足,如插梳方式就有正插、斜插、竖插、横插、倒插等多种。这些留存的画面或许并不清晰鲜明,但泛黄的纸页和斑驳的墙面仍依稀流露出盛唐的绝世风华。

曲阳西燕川村五代王处直墓侍女图壁画局部

两宋插梳风气丝毫不逊于大唐。苏轼在《于潜女》自注中说:“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长尺许,谓之蓬沓。”陆游也在《入蜀记》中提到,蜀地未嫁的女子“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北宋初期,宫中流行“白角冠梳”,人人争相效仿,宽大的冠梳甚至影响到女子乘轿和走路。宋仁宗对这种风气厌恶至极,下令禁止使用白角制作梳子,且梳子长度不得超过四寸。可是宋仁宗去世之后,奢靡之风卷土重来。

北宋晚期流行“太妃冠梳”,用金银饰之,或以珠玑缀之。各地宋墓出土的金背木梳,应该就是这种奢靡风气的实物缩影。尽管皇帝们三令五申禁止奢侈,却始终未有效果,可见女子对美的执着与狂热。

传情与养生之妙

常州梳篦

古代梳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除作为梳具和装饰之外,还被赋予了传情、养生等意义。

唐代诗人李贺有诗云:“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这首《美人梳头歌》通过梳发这一动作描写女子的闺阁情致,梳篦在这里衬托了女儿家的旖旎之态。从这个浪漫的意象引申出去,梳理头发的梳篦随之发展成了男女间的定情信物。

古代有情人之间送梳篦,亦有互许终身、白头偕老之意。元剧《荆楚臣重对玉梳记》中,顾香玉将玉梳一分为二,将其中一半赠给荆楚臣作为凭信,后二人相见,玉梳复合,有情人终成眷属。”

古有《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勿令壅塞。”南朝陶弘景《真诰》中也说:“栉头理发,欲得过多,通流血气,散风湿也。”苏东坡对梳头促进睡眠也有深切体会, 曾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明人谢肇淛《五杂俎》记载:“梳为木齿丹,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因此,梳子又得了个“木齿丹”的美名。

明代著名医书《本草纲目》推荐用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黄杨木做木梳。常州的黄杨木梳非常出名,“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由于其制作考究、外形美观、品种繁多,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清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去常州定制梳篦,送到朝廷作为御用品。因此,常州梳篦又被称作“宫梳名篦”,2008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小的梳篦穿过6000多年的时光与我们相见,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在时间长河中凝固的背影。通过考古出土的梳篦实物和历史文献,可以一窥中华服饰文化绮丽的一面。

- END -

本文节选自《读者欣赏》

2020年第4期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