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中的幼童在玩些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儿童游戏有什么 古画中的幼童在玩些什么

古画中的幼童在玩些什么

2024-07-10 08: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古代的孩子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各式各样的电子玩具,那么他们的童年都玩什么呢?其实,他们玩的游戏一点也不比今天的乏味。当时还有一些画家,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留下了许多生动传神的婴戏图。

    花花草草都是心头爱

    宋代画家苏汉臣有许多传世的婴戏图,描绘的都是儿童在庭院里嬉戏的画面。比如最著名的《秋庭婴戏图》,两个孩子头抵着头,专心致志地盯着鼓凳上的东西,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究竟在玩什么好玩的游戏呢?答案是——推枣磨。这种游戏在古代可以说风靡很久,在婴戏题材的画作中也经常出现,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它的玩法是这样的:

    取鲜枣三枚,一只横切去半,让枣核露出,再用三只竹签插在剩下枣肉上使其鼎足而立。最后寻一根细长的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两端各安一枚红枣,置于枣核上。玩时找到竹篾的中点,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以手水平推动一端,则竹篾端的枣旋转如飞。因为两颗红枣相互绕转,形似推磨,所以取名“推枣磨”。这种游戏可以说是“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所用到的枣、竹篾都来自于大自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

    古代能够接触花鸟树木的儿童游戏有很多,比如经久不衰的斗草。斗草的玩法有很多,有“文”有“武”。“文斗”就是去找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看谁找到的品种最多,最奇葩,而且还都知道名字,就算赢,如果能找到一种大家都不认识的花,简直可以当上孩子王。《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的那天,各种小丫头去摘花草玩,她们玩的是升级版的“文斗”,说出的花草名字不光要字数相对,还要工整对韵,和对对联对诗一样。

    “武斗”则简单粗暴多了,比赛双方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力拉扯,以不断者为胜。清代画家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画的就是十个孩子在田野里斗草的情景,他们动作神态各异,有的正全神贯注拉扯草,有的则正在“备战”,有的正从篮子里掏出必胜的“秘密武器”,引得旁边的孩子争相围观。

    宠物的玩法

    古代儿童热衷于和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打交道”,宋佚名《冬日婴戏图》画的是姐弟俩“撸猫”的场景,只见姐姐拿着彩旗,弟弟用极细的红线提着一根孔雀毛,引逗小猫。小猫虽与他们隔有一段距离,可是眼瞳望向姐弟俩手里的玩具,知道是好玩的玩具,举爪欲扑,似乎把弟弟吓着了,赶紧躲在姐姐身后。

    苏汉臣的《婴戏图》中还有两个儿童抓蝴蝶的画面,栩栩如生,极具生活气息。不过搁在古代儿童眼里,像扑蝴蝶、掩麻雀、捕蝉、招猫逗狗这些都是小儿科,他们玩的路子相当野,连蛤蟆、蜘蛛、蝙蝠等等也都是他们的“好伙伴”。

    钓骆驼是唐代儿童经常玩的一种逗昆虫游戏,一般在春天玩,那时大地苏醒了,下面蛰伏的虫子也醒了。明明是昆虫,可为什么叫“钓骆驼”呢?原来古代儿童玩的这种虫子叫“颠当”,是土蜘蛛的别称,因为它的背部和驼峰相似,所以江南一带的儿童叫“钓骆驼”。一群小孩子围坐在一起,一边用细草捅“颠当”藏身的地穴,一边叫喊着“颠当出来”,不一会儿就见草微微在动,爬出来一只红色的小虫子,这就是钓骆驼了。

    蹴鞠的花式踢法

    古代的儿童同样热爱体育运动,其中最流行的就是蹴鞠。蹴鞠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唐宋时期女子蹴鞠活动盛行。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蹴鞠的踢法在宋代分为“筑球”与“白打”两种形式,“筑球”设有球门,双方队员通过比赛对抗从而分出胜负的踢法。“白打”是一种不设球门的玩法,可以一人单独踢,也可以多人轮流踢,以踢出花样多取胜。这种玩法强调技巧性,偏重于表演,深受妇女和儿童的欢迎。

    与前代相比较,宋代的蹴鞠对抗性减弱而娱乐性有所增强。苏汉臣的《长春百子图》描绘春夏秋冬四时百童嬉戏情景,其中就有四个儿童围在一起玩“白打”的画面。

    除了蹴鞠,古代儿童喜欢的体育活动还有击球,比如宋代佚名所作《蕉阴击球图》。画中的庭院应该是宋代一个贵族家庭,庭院中的桌椅,一看就是上好的红木家具,造型简洁,做工精细。画中有四个人物,庭院桌前的少妇正与身旁的女子专注地观看两人玩击球游戏。一小童手持木拍正欲坐地击球,另一老者则向他急急地喊话,图中四人的目光同时落于童子所欲击打的小小球体上。

    他们玩的这种游戏叫做“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步打球是一种徒步持杖击球的游戏,是唐代出现的打马球的新玩法。

    到了宋朝,这种游戏的玩法有了变化,不再十几个人争抢一个小球,而是各人击打各人的球,取消了球门,改用球洞,球进洞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捶丸运动的器具、球场、规则与现代高尔夫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难怪不少学者称它为“中国高尔夫”。

    (《北京青年报》6.2 陈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