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成果与新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式主要有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成果与新趋势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成果与新趋势

2024-07-10 0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理念创新、标准构建、平台搭建、模式改革、机制突破等是2022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教师培养培训类成果的突出特点。

    (一)创新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新理念,彰显新时代对职教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理论创新”是教学成果获奖的重要指标,体现教学成果的独创新和新颖性。24项成果中有17项提出了“新理念”,占总数的70%。北京市商业学校坚持中职教师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出“教学+”教师复合式、特长型发展理念。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提出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教师成长”为三大主题的“双师型”教师“价值三角”理念。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创新“ISCP”(I动机,S结构,C行为,P绩效)高绩效教学团队建设理论。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迫切需求,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态和服务内涵发生新变化。获奖成果提出的新理念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新变化的及时回应。

 

     (二)在实践中探索“双师型”教师内涵,为精准培养“双师型”教师锚定方向

     “双师型”教师标准、内涵和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标准是教学成果中首先要回答的重要问题。针对高职卓越专业教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强化教师师德、教学、科研与产业服务(简称“四强”)为测评维度,研制了由4个一级能力指标、24个二级能力要素、97个具体能力要求组成的卓越专业教师能力标准。淄博职业学院等对接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需求,系统设计专业、教学、科研、应用、国际化5个一级能力指标、教学设计等19个二级能力要素、教案设计等112个具体能力要求。

     获奖的教学成果将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共性规律和特殊规律相结合,构建了符合时代需求、区域特色和专业特点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发展内涵与标准。

     (三)搭建各类教师培养与成长平台,为职教师资队伍专业成长提供基础保障

     职教教师在职培训方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与高校、企业共建“高职+高师+中职+企业”培养共同体,构建了“专本融通、四方协同”育人新机制和“三实四训”培养新平台。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搭建“一体化教学、一站式学习、智能化管理、全过程监控”的、统一的区域性数字化平台。

     在职教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搭建了教学能力提升、技术技能积累、协同创新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四类培养平台。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等在教师发展中心的统筹下,搭建校企协同的教学实践轮岗平台、岗位实战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以“培匠人 育匠心 铸匠师”为目标,创建“三匠书院”,构建了教学能力提升立体化师资培训平台。

     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构建“三一学院”“教师成长训练营”等成长平台5个。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深化校企协同,搭建“大赛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工作站”“生产、教培、研发、创新”项目协作载体等六大平台。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平台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引领性、统筹性、协同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在师德师风建设、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保障性作用。

     (四)创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初步探索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团队建设提供典范和经验

     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方面,同济大学依托自主核心能力,拉动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建构校-校-企-政“四方协同”实践共同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牵头组建广东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等培养共同体,开展基于“标准共研、培养共施、师资基地共用、项目共研”的四共育人。

     在提升职业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安徽省探索了“一平台支撑、五空间发展、三模式赋能、一评价驱动”的“1531”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泛在发展体系和“泛在学习+泛在协作+泛在教研”教师发展模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初级—中级—高级”分层培育的递阶课程,建立校企行三方评价机制,建成“校企行协同、初中高递阶”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模式。

     模式是实践探索通向探寻规律的桥梁和中间环节,获奖项目中总结的多种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模式,体现了多方协同、多元融合共育的培训生态体系。

     (五)创新师资培养培训新机制,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现代物流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构建了行业、企业、学校、院所“四元协同”的校企资源共享机制、校际协同发展机制、校内激励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完善机制。汽车类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了目标引领、标准保证、评价驱动、信息化赋能教师团队运行机制。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构建校企贯通评价与激励机制。高职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类评价机制。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控类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三层五维”考评机制和管理体系及校企间“双师互培、共建共育、柔性引进、全职聘用”机制。潍坊商业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政策供给、组织重构、文化引领、评价激励四维联动团队发展动力机制。在职教师师资培养培训机制方面,浙江工业大学建立了政行企校“六方联动”与“活动并举”相结合的长效协同育人新机制。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性体现在“跨界性”,多元主体协同校企深度合作,是教学成果奖中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机制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获奖团队在团队建设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贯通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六)标志性成果丰硕,发挥了示范引领和推广作用

     获奖项目在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校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师资队伍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包括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奖项、挑战杯国赛奖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在教学方面的标志性成果有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全国职教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奖项、班主任能力比赛奖项,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教学创新团队课题、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等;在科研和产业服务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包括主持研制国家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获批纵向科研项目、横向技术服务、校企合作科技成果鉴定,荣获科技进步奖项、发明专利授权等。获奖成果通过专题报告、媒体报道、论坛发言和标准输出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获奖院校均在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同济大学职教学院被誉为中德“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