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节词语有哪些 [浅谈《诗经》双音节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声兼叠韵词有哪些 双音节词语有哪些 [浅谈《诗经》双音节词]

双音节词语有哪些 [浅谈《诗经》双音节词]

2023-10-07 06: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本文就《诗经》中的双音节词做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具体的说明。双音节词大致可分为双音节单纯词和双音节合成词,单纯词可分连绵词、重言词、感叹类词。合成词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附加式五种近似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类型。  【关键词】《诗经》;双音节词;连绵词;合成词    我主要对《诗经》中的双音节词进行总体概括、分类,并对每一小类中的词用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及其词性归类、说明。《诗经》用了4000多个语词,据我初步统计,《诗经》中的双音节词有1704个。  一 、双音节单纯词  古汉语中的双音节单纯词通常分为连绵词、重言词、感叹类词。  (一)连绵词  连绵词是由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义,只有一个语素,不能分割的单纯词,大多数连绵词两个音节之间都存在着双声或是叠韵的关系[1]。《诗经》中的连绵词共有123个。大致分为四类:  1、双声连绵词  词汇学上的双声是指连绵字上下两字之间存在语音关系,依据词汇学观点:只要构成一个词的两个音节的声母发音部位相同就算是双声。《诗经》中出现的这类词共有25个。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参差”,其意为“长短不齐貌”,属于形容词。  2、叠韵连绵词  叠韵是指两字的韵部相同,韵部主要指元音和韵尾。这是音韵学上对叠韵所下的标准,很严格,但这适用于连绵词的语音关系吗?对此我认为王力先生所说的“凡是韵母接近的都可以认为是叠韵”是准确的。我统计《诗经》中的叠韵连绵词有51个。例如《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意为“容貌美好貌”,词性是形容词。  3、双声兼叠韵连绵词  《诗经》中的双声叠韵词有29个。如《周南·关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的“辗转”是“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意思,我认为是动词词性。  4、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诗经》中还有极少数的非双声叠韵连绵词,共18个。如《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鸱鸮:猫头鹰”。  (二)重言词  《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叠音词,共351个。  重言即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词,这种叠音词不同于我们现代汉语所称的叠音词,前者包括后者,它可以分为单纯叠音词和复合叠音词即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式合成词。我把叠音词分为拟声和拟形、构词三大类,为了统计方便,把拟形和构词合起来论述。  1、拟声叠音词  《诗经》中的拟声叠音词有44个。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关关”,高亨注:“鸟鸣声”。  2、拟形和构词的叠音词  《诗经》中的这类叠音词共有307个。拟形的叠音词又叫叠词。它是指本身一个词的意义与这个词重叠后的意义大致相同,改变的只是词的形体,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灼灼”,高亨注:“红色鲜明的意思[2]”。《说文·火部》“灼,灸也,含明亮义[3]”。因此,“灼”本身就是一个词,而重叠后更加深明亮的程度,因此“灼灼”是构形方面的叠音词。这样的词是属于构形范围,而属于构词方面的叠音词是两个字只具有整体意义,不能拆开,即使拆开后仍有意义,但是它与这两个字的整体意义无关,这种双音词的单字只是音节而不是词。这种双音词又叫叠音,除了拟声词,还有如《王·黍离》中“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离离,繁盛貌”,而单字“离,别也”,此意和“离离”的繁盛貌的意义毫无关系。  (三)感叹类词  《诗经》中表示感叹的词共有5个。如《大雅·云汉》“王曰呜呼!何辜今之人”中的“呜呼”是叹息声,还有“只且、乎而、猗嗟、噫嘻”。  二 、双音节合成词  《诗经》中的双音节合成词共有1223个,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附加式五大类。  (一)联合式  这一类合成词在《诗经》中共有288个。包括三小类: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属于名词+名词的如《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衣裳”,古人把上衣叫做“衣”,把下衣叫做“赏”;属于动词+动词的如《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寤寐”,高亨注:“寤,醒着;寐,睡着”。属于形容词+形容词的如《王风·中谷有蓷》 “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的“艰难”。  (二)偏正式  《诗经》中出现的这种形式的词共有717个。偏正式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我依据两个词之间修饰语与被修饰的语法关系分为定语—名词式、状语—动词式、状语—形容词式三小类。《小雅·采薇》“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的“小人”是指地位卑微低贱的人,“人”属于名词,这是此词的中心语,而“小”指地位卑微低贱,是对“人”进行的限制、说明。属于定语—名词式这一类。通过整理可以得出名词中心式的双音节词在《诗经》中所占比重大;状语+动词式中心语的复合词如《小雅·小牟》“心之忧矣,不遑假寐”的“假寐”,郑笺:“不脱衣冠而寐曰假寐”。就整个意义而言,“假”字没有不脱衣冠而寐的意思,这是这个词所赋予它的意义,因此这个词属于形容词修饰动词,“假”字作状语修饰动词“寐”,动词是中心语;状语+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如《大雅·崧高》“崧高维狱,骏极于天”的“崧高”,毛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这一种类的词语很少。  (三)动宾式  《诗经》中出现这类词有35个。如《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卿士。番为司徒”的“司徒”,高亨注:“司徒,官名”。  (四)主谓式  《诗经》中这类词有6个。如《政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的“鸡鸣”,此例中前一语素“鸡”是后一语素“鸣”的陈述对象。  (五)附加式  《诗经》中这类词有177个。这里说的附加式是指《诗经》中的单音词的前面或是后面附加一个单字“有、思、斯、彼、其”,构成五小类别,但不是所有词或是语素加上这五个字都属于双音节词,只是这五个字所附着的词或是语素仅仅表现为烘托其貌,不详细标明性质时才是双音节词。第一类双音节词有114个,如《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沃”中的“有阿、有沃”,高亨注:“沃,肥厚,滋润”;第二类双音节词有10个,如《周颂·丝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的“思柔”,高亨注:“思,犹斯也。柔,酒味柔和”;第三类双音节词共有6个,如《大雅·皇矣》“帝省其山,柞棫斯拔,”的“斯拔”,高亨注:“拔,茂盛貌”;第四类双音节词有47个,如《邶风·泉水》“娈彼诸姬,聊与之谋”的“娈彼”,高亨注:“娈,美好貌”;第五类双音节词有42个,如《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裘衣”的“其颀”,高亨注:“颀,身长貌”,此处“其颀”相当于重言词“颀颀”。  通过统计《诗经》中的双音节词,首先:使我们清晰地看出古代汉语词汇是如何从单音词向双音节词转化的及重言词在其中所占比重很大。其次:古代汉语中的重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重叠词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比较可以掘发出隐藏在汉语中的特点。最后,对于《诗经》中出现的依据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来看的合成双音节词,五种类型中偏正式和联合式合成词发展的比较普遍。  参考文献  [1] 郑振峰,李索,武建宇.古代汉语[M]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2] 高亨.诗经今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责任编辑:郝 曦)  来稿日期:2012-05-25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 浅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