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双一流”四大影响:风向、报考、就业、办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一流大学动态调整时间 二轮“双一流”四大影响:风向、报考、就业、办学

二轮“双一流”四大影响:风向、报考、就业、办学

2023-04-30 0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名单公布,147所大学、433个学科的名单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背后蕴藏的深意可不少,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了。缪老师这篇文章从四个角度来剖析第二轮“双一流”在风向、报考、就业和办学方面造成的影响。

一、风向:标准、性质和改变

说到新一轮“双一流”的风向,就必须要提到标准、性质和改变这三个关键词,具体说,就是树立新的标准,剑指高校性质,改变原有做法。咱们先从树立新的标准开始说起。

尽管各大官媒屡次强调,出台新一轮的“双一流”绝对不是为了给大学们划分成三六九等,但目的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不给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不等于学生成绩都一样,你总能通过细枝末节发现些端倪。既然不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了,那如何来判断高校整体的综合实力呢?

第一,以往“985”和“211”两个标签身上的斑斑锈迹可能被擦拭干净,焕发新的光彩;上一轮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可能头顶着“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光环,延续一段时间。

第二,既然强调了学科,那么一所大学拥有多少个“一流学科”是不是会成为另一种衡量院校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准呢?入选学科在3个或3个以上的非“原985”高校和入选学科在4个或4个以下的“原985”高校,在这种标准之下,无疑是前者坐直升机上了天,后者乘坐吊笼下了井。

第三,第二轮“双一流”有参照标准,但未公布权重划分,通俗点说,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公布了,但是单科成绩和总分计算方式没说。很难说这种信息不透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说完“标准”,咱们接着聊“性质”。为什么说新一轮双一流剑指高校的性质呢?众所周知,大学肩负着科研、育人、分层的功能。科研功能上,国家提供资源,大学拿出成果;育人功能上,学生接受教育,未来走向社会;分层功能上,大学有强有弱,关联学生评价。

负责任地说,第二轮“双一流”更强调学科,这就强化了大学“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性质,弱化了“用大学牌子评价人才”。不出意外的话,国内各种“大学排行榜”的路也快走到头了。未来的趋势可能是,非名校的强学科能跟名校的弱学科掰手腕了,从投入资源到学生培养,都有机会弯道超车。但短期内可能见效没那么明显。

说完了“标准”和“性质”,咱们再聊聊“改变”。总体上看,改变分为院校、学科、机制三个方面。

从院校角度看,入选第一轮“双一流”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B类”的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地位回到了双一流之前。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的双双入选,可能暗示着国家对于这一类小而精、快而灵的办学模式的认可。在第一轮“双一流”中,“自定”学科占比比较高的大学,得到了“救赎”,比如重庆大学三个学科入选,三个学科都是自定。由于新一轮“双一流”取消了自定的概念,重庆大学身上的“危机感”自动解除。

从学科角度看,第一轮“双一流”中一些被人“津津乐道”的现象被消除了,比如复旦大学的“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农学”,统统被砍掉。而第一轮“双一流”中一些不规范的学科名称,统统被“纠正”。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语言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商业与管理、同济大学的艺术与设计学,分别被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和设计学所取代。

从机制角度看,新一轮“双一流”再次强调了动态调整,还直接拿出了“警示和撤销名单”,给某些被警示的高校和学科规定了“复核”的时间。从整体上看,有进有出绝对是好事,但这种波动的幅度有多大,带来的改变有哪些,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风向”这一部分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简单归纳一下:树立新标准,强化学科,旧标准可能延续一段时间;科研与育人,作为重点,以校断人的现象早晚根除;规范好学科,统一称呼,动态调整的方略初见端倪。

二、报考:参考、延续和避坑

“风向”是本文着墨最重的一部分,接下来的“报考”这一部分会相对简略些,主要说说参考、延续和避坑。

所谓的“参考”,是无论高考后的本科择校还是本科毕业后的考研择校,都可以把新一轮“双一流”中的入选学科作为参考,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就业打算、就读城市依然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所谓的“延续”,是指今后的两三年之内,985、211、第一轮双一流的影响力都还不会散去,所以传统的择校观念依然会延续。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就是极少数人的机会,利用大规律寻找只属于自己的小机会,永远都具备可行性。比如选一个过去几年录取情况平平,这次新晋入选双一流的学科,几年后你将与高考分数比你高出不少的同学,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所谓的“避坑”,是要对这次被警示的高校和学科抱有一定的“警戒之心”,万一情况不好,上学的时候还是“双一流”,毕业之后发现这顶帽子没了,而就业把你卡在中间,你找谁说理去?

把新一轮双一流作为参考,对先前报考策略有所了解,避开危险性比较大的目标,是对报考这一部分的总结。此外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既然双一流建设改了风向,那加入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模式统一改成以专业而非院校为单位,是不是与双一流建设更加契合呢?

三、就业:数量、体制和自强

在“就业”这一部分,我依然提炼了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数量、体制和自强。

所谓的“数量”,说的是147所大学、433个学科在就业时的人才筛选中,应用起来会比较尴尬。比起以往的39所“985”、112所“21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137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这147和433很难横向对标,尤其是433这个数字太大,给用人单位出了难题。

所谓的“体制”,恰恰与用人所关联。各省市的选调生、事业编(体制内)等人才引进方式,都是有“院校门槛”的,此次双一流出炉,今后这一类人才引进中的门槛怎么定,就成了很令人头疼的问题。体制内的人才标准,一来能够迅速被社会上更多的企业所借鉴,二来反过来能保障新一轮“双一流”的尽快见效和落地。所以我认为,未来两三年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关注。当然,落户政策也同样值得关注。

所谓的“自强”,说的是新一轮双一流给用人单位出了难题,但对于大学生本身,有一项“任务”没有任何改变,那就是“自强”。具体来说,当名校生失去了名校光环,你凭什么继续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当非名校生获得了与名校生同场竞技的机会,你凭什么打动评委把岗位给你?

话到此处,“就业”部分对于数量、体制和自强的探讨就结束了。我把它总结为:学科数量实在多、体制措施是关键、自强不息永不错。

四、办学:资源、优先和创新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我来说说“办学”。有了新一轮“双一流”做铺垫,大学的办学方向在未来必将发生转变,关键词是“资源”、“优先”和“动态”。

所谓的“资源”,指的是此前大学靠牌子换资源,今后需要靠学科建设成绩换资源,而且还有“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的资源分配将更加精准和细致,资源利用率和有效转化率都将得到提升。

所谓的“优先”,指的是此前大学拼命“补短”,今后大学使劲“扬长”,各地各校努力扩大体量,增加规模的时代有望很快结束,大学的管理层必然要把精力和主要资源集中到学校的某些优势学科上。很多高校的内部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强势学院对弱势学院可能形成碾压。

所谓的“创新”,指的是一些新的办学模式,一些新兴的大学,可能会真正得到弯道超车的机会。既然南科大、上科大双双入选,很难说未来几年里,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中法航空大学等新型大学没有迅速上升的机遇。

最后再来一段全文总结吧:看风向,破旧立新,动态调整;说报考,新老融合,合理避坑;断就业,评价必改,自强不息;品办学,不补短板,发力长板。对于新一轮的“双一流”你有什么看法?我对风向、报考、就业、办学的判断,你是否同意?来评论区聊聊吧。

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