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关于原生家庭类的书有推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生家庭的书评 大家有没有关于原生家庭类的书有推荐?

大家有没有关于原生家庭类的书有推荐?

2023-03-25 1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这几年,关于“原生家庭”这个词语得到广泛关注,有人人,甚至因为原生家庭的观念,困扰了TA的一生。

人们越来越关注原生家庭,越来越关注问题的本身,那么原生家庭是如何形成的呢?以及面对原生家庭,我们的性格该如何修补呢?

美国作家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写了一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的书籍,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为何家会伤人?家的不同体系造成不同的效果

书中把为何家会伤人定义为“有毒的家庭体系”。家庭体系对人生的感受、生活方式和信仰都有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做的很好了,父母却觉得我们永远是错的。或者无形之中伤害了我们,但他们并不察觉。造成了我们的困扰。

发生这一问的现象时。是因为观念出了问题。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家庭成员不同的态度、判断和理解。有爱心的父母持有的观念会考虑到家庭中的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例如:

孩子打碎玻璃杯。持有爱心观念的父母“允许孩子犯错”。有毒的父母会认为“你打翻玻璃杯是不正常的行为,是错误的。”

不同的观念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效果。

观念又分为: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

说出口的观念会被人们直接表达出来。审视、检查起来会更容易些。

例如:

小A的父母认为离婚是错误的,那么父母直接表达出来。如果先A继承了这种观念,她可能会束缚在一段没有爱的婚姻里。但,如果小A问:“离婚有什么错”。她不断推翻这个过程,不断寻求答案。审视、检查,反转几率会高一些。

未说出口的观念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许多理解,而父母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例如:

父母不会说:“孩子应该无条件为父母奉献一切”,“孩子始终是孩子,考虑问题永远没有我们强”“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这样他们才能一直需要父母”这样的话题。哪怕这些观念是固有的,但,他们不会公开承认。

想要改变有毒家庭体系,须从改变观念开始。

三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影响孩子的一生

长大后,我们发现,我们尽量在照顾父母情绪的时候,自己心里会感到内疚。有些时候觉得这么做违背了自己的初心,违背了道德。这种现象与哪种类型的父母有关,他们将潜移默化地将责任强加于我们,让我们不知如何应对。

书中强调五种类型的父母,操控型,酗酒型,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性虐待型。但是,发生在我们生活常规类型大致有三种,今天我们解析三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

一: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有个特点:"我这么做,这都是为了你好"。也分间接性操控和直接性操控。

——间接性操控

例如:

《囧妈》里面的卢小花,出门在外的时候用60秒语音方丈。讲电话时往徐伊万的嘴里塞番茄,塞鸡蛋。没事干的时候给徐伊万煮糖水,榨果汁。规定他什么时候得吃饭,什么时候得上厕所,操控着孩子的一切。

当徐伊万反抗的时候,卢小花哭着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徐伊万焦虑,无奈。当他下车准备离开母亲的时候,心里又感动无比内疚,于是匆匆忙忙地跑上车。

操控型父母经常把操控伪装成"关心"。其实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太怕失去你。

——直接性操控

例如:

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会再理你。按我说的做,否则我就再也不给你钱花。如果不按我说的做,你就不再是这个家的一员。

直接控制经常包含威胁、恐吓和羞辱。

例如:书中有个案例。

迈克和妻子打算参加父母的结婚周年聚会,可是妻子突然得了重感冒,她病的十分严重。所以迈克打电话给妈妈,他可能不回去了。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哭着说:"如果你不来参加我们的周年聚会,我就不活了!"迈克只好听从,乖乖回去。聚会当天迈克搭了早班飞机回家,一下飞机父母就极力劝说迈克在家住一个礼拜。但是迈克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过了一天,迈克接到爸爸的电话,"你简直就是要气死你妈妈,她昨晚整宿都在哭,都快哭晕了。"迈克不知道怎么办,和妻子离婚?然后搬回家住?

迈克的父母在千里之后操控着他们的儿子。让迈克感到十分痛苦,差点和妻子离婚。

许多操控型父母和迈克的父母一样,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看到迈克的行为,首先想到的是威胁,而不是同情他们。他们对迈克的兴趣并不关注。虽然说迈克搬到加州是一个发展事业的机会,而对父母来说,“远距离”是一种惩罚。迈克的妻子在生病,而他们奋力在夺走迈克。种种行为都在影响孩子。

二:身体虐待型父母。

有些家长认为,"体罚是让孩子更加恪守道德或行为准则的有效手段"。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体罚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可以让孩子更坚强、更勇敢也更强大"。所以,他们一直用身体虐待型去辅教孩子。

研究表明,惩罚孩子(包括体罚)的不良行为,它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

书中有个案例:

一位孩子,妈妈总是对他发火,骂他娘娘腔。经常抄起手边的什么东西就打过来。小时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壁橱里度过的。因为妈妈经常打他,以致他不敢出去,甚至夺走了他整个童年。

很多时候,爸爸会抱着抽泣的他,说妈妈打他他也很难过,但是他也无能为力。还说如果在努力些,妈妈就可能不会打我了。

母亲用身体虐待型治愈孩子的言行,父亲则是一个帮凶的角色。他不但没有帮孩子解决问题,还劝孩子说,只要再努力一些,就不会挨打了。但是这个"努力"是无形的,对于一个孩子,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努力,努力长大?还是努力憋屈自己,让自己不要哭?他们一直伤害孩子,但他们并不发觉。

三:言语虐待型父母

有的父母会直接地、公开地用恶毒的语言贬损孩子。他们可能会骂孩子愚蠢、没用或是丑陋,要是当初没有把孩子生下来该有多好。

有些时候,父母的言语可能是无意的,随口说说,但孩子涉世未深,有时候不能分辨父母言语的真假。当孩子从别人的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这些评价会潜意识的"内化",长期下来,孩子形成自卑心理。

例如:

孩子在学校考了80分,放学匆匆跑回家,母亲无意识地批评孩子,你怎么那么蠢,才80分,你是笨蛋等等。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做蛋炒饭,生米加鸡蛋放进去炒,他们会责骂孩子,真是没用,饭都不会做。

他们种种行为,都无视孩子的情感,也无视自己频繁的言语攻击对孩子的伤害。

如何解决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

针对原生家庭的缺陷,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很多人会说,原谅父母就好了。事情都过去了,那么斤斤计较干嘛。

恰恰相反,单纯的原谅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是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咎于那些应该负责任的人,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首先,要纠正观念的问题。

如果我们带着"我永远不可能战胜父母,我的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为了父母能够幸福,我一定要站在父母那边",带着这些错误观点,会一直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让你感到无助、害怕、烦恼和不知所措。

例如:

上述迈克的行为让父母感觉到很不开心,迈克可以说:“很遗憾让你不开心了”。来抚慰他们的感受。因为你没有义务单纯的为了母亲的心情而改变人生的规划。所以,只可能会抚慰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心意。

你要努力克服那些消极的感受。虽然这个过程你可能会内疚、自责。但是,比起停止不前,后者是毁灭性的伤害。

其次改变行为。

行为分为:顺从型和对抗型。

顺从行为:

无论我的感受如何,我经常向父母屈服。

我经常对他们隐藏我的真实想法。

我经常对他们隐藏我的真实感受。

我经常表现出自己与父母一切都很好,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凡事只要涉及父母,我总是处于出于内疚和亏欠和恐惧去完成,而不是出于内心的自由选择。

对抗型行为:

为了向父母证明我是对的,我总是和他们争执。

我总是做一些父母不喜欢的事情,向他们证明我是自主的人。

我经常对着父母吼叫,咒骂,以显示他们控制不了我。

我经常要控制自己,否则就会对父母拳脚相向。

面对行为,你要做的是:“开始质疑,将他们抛弃,做真正的自我,并且对峙”。

但是对峙之前必须满足4个基本要求:

你必须坚强的足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和其他任何理由,引发的消极情绪。你必须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助你度过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你必须讲想说的内容事先诚信写成信件加或加于演练,必须训练时使用非辩护性回应。你必须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遇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对峙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以写信进行。

对峙的目的不是伤害他们,毁灭他们,而是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痛苦,你的伤害,带着目的性的对峙。

结语:

原生家庭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人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但是面对"原生家庭"很多人不能正确的理解。他们把所有不好的问题归咎于父母,归咎于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伤害。

试问问自己有没有想过要改变呢?

改变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从长计议,如果不改变,更加痛苦。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告诉我们:改变原生家庭的伤害,从分析人物性格开始,慢慢了解人的属性,目的。再改变人的观念,不断地定制计划,去练习。慢慢一步一步走上正轨。

坚持的力量是无穷。人,只有慢慢的去坚持,去改变,才能获得新的人生。李渔曾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人生就是一步步改变的过程,直到成为你想要的那个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