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匾额楹联艺术及价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阳卧龙岗诸葛庐事件始末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匾额楹联艺术及价值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匾额楹联艺术及价值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匾额楹联艺术及价值|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阳武侯祠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是纪念三国时期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和受刘备三顾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其始建于魏晋时期,至唐代已相当有名。唐宋以来,文人雅士、朝野名流,于瞻仰武侯神像之后,纷纷敬献匾额、楹联,尤其明清两代,达到了有梁皆匾,有柱皆联的效果,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些匾额楹联以其文辞优美、书法隽永、寓意深邃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千百年来不断传诵和瞻仰,成为南阳武侯祠和南阳文化的瑰宝,深入研究和探索南阳武侯祠匾额楹联文化,对于深入挖掘南阳古代文化,加强南阳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阳武侯祠匾额楹联的分类

南阳武侯祠匾额楹联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照匾额楹联的内容来分,可分为褒扬类、评议类、抒情类和题名类。按照书体来分,可分为楷书类、行书类、草书类、隶书类和篆书类等。按照匾额楹联的字数来分,可分为四字匾、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等等。对于南阳武侯祠的匾额楹联分类,笔者认为宜按照内容来分,可分为四类:褒扬类、评议类、抒情类、题名类。

(一)褒扬类匾额楹联。

这类匾额楹联占武侯祠匾额楹联的大部分,内容大多为文人雅士瞻仰武侯祠之后,被诸葛亮精神所感动,抒发对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的崇拜敬仰之情,或流连寄情卧龙岗武侯祠山水风光有感而发而题写的。

其中,褒扬诸葛亮的匾额楹联占绝大多数,内容主要是颂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如匾额部分:“千古人龙”、“真神人”、“名垂宇宙”、“功盖寰宇”、“帝臣王佐”、“勋同伊吕”、“功盖三分”等。楹联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锺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高度赞扬诸葛亮是继孔、孟和夏、商、周三代之后品德最为高尚的圣人。“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使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总结和颂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高度评价和赞扬了诸葛亮的文学成就,其前后《出师表》足以彪炳史册,《草庐对》堪以流芳百代等等。

颂扬刘备、关羽、张飞的匾额、楹联主要有:“目无魏吴”,主要颂扬关羽的人品和能力以及傲视天下的英雄气概。“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颂扬了关张等人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品德。

颂扬卧龙岗武侯祠的匾额楹联如“花香高阁近,书味小楼深”。赞扬卧龙岗武侯祠从山门到清风楼虽然很远,但一路上的古柏花香相伴,使清风楼感觉很近,清风楼虽然很小,但楼中所藏经书的韵味,使小楼显得非常深奥。而卧龙书院门口张志和先生题写的“山光深小梦,龙气绕长城”也是以一位游人的体会,抒发对卧龙岗武侯祠美景的高度赞扬之情。

其它,还有于右任先生题写的赞扬武侯祠主持道人李宗阳等的楹“诗本天随子,人如地行仙”。赞扬宗阳大师如神如仙。

(二)评议类。

这类匾额楹联多是文人雅士瞻拜武侯祠之后,对诸葛亮的历史功绩,以及由来已久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等问题,有感而发题写的评论性文字。匾额部分有:“一生谨慎”,“三代遗才”,“韬略宗师”等。楹联有:“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比辩襄阳南阳”。作者顾嘉蘅曾五任南阳知府,基于南阳襄阳两地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认为诸葛亮辅佐蜀汉政权无论刘备和刘禅都能够忠心耿耿,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南阳和襄阳何必因为诸葛亮躬耕地而狭隘地争论不休呢?“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作者认为:诸葛亮的躬耕地不论是南阳还是襄阳,只要有诸葛庐就可以千古不朽,历史上正统的蜀汉与吴、魏两国并存,只要读了《隆中对》,就知道这是诸葛亮早已运筹之策。“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对联的作者则认为:不按儒家中庸之道立身行事,就不能算君子,能够维护并实行它,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而孙文先生撰写的楹联“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畿于心意初动之时”,则认为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其发展规律,应当从事物开始发生时去探究,研究一个人干一件事的原则、动机,应当从他干这件事的最初想法、打算的时候去探究。富有哲理,寓意深邃。

(三)抒情类。

这类匾额楹联多是文人雅士游览卧龙岗武侯祠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抒发内心感情而题写的。如1940年时任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的朱久莹撰写的“到此莫论文,只有千秋出师表,长征何算苦,请看五月渡泸人”。作者诵读了千古经典《出师表》后,联想到自己常年征战与诸葛亮“五月渡泸”相比何苦之有呢?《出师表》廊房檐柱上悬挂的一副对联“春风有形在流水,古贤寄迹于斯文”则抒发了作者游览卧龙岗后的感受,人们从流动的溪水感悟到温暖的春天的到来,有多少先贤古人常常借读或书《出师表》来表达自己感叹的心迹。

(四)题名类。

主要包括卧龙岗武侯祠的主要景点和建筑上的名人题名。如明代崇祯七年南阳知府陈振豪书“武侯祠”,清代康熙年间任太子太傅、刑部尚书的张鹏翮题写的“宁远楼”,民国时期著名草书大师于右任题写的“诸葛庐”,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武侯祠”、“诸葛草庐”等。

二、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匾额楹联的艺术价值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的匾额楹联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不仅丰富扩大了南阳武侯祠和南阳的文化,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更为南阳楹联文化艺术之乡增光添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武侯祠匾额楹联对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是目前豫西南地区一处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整座古建筑群大部分保存着明清建筑风格,各亭堂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因此在各座殿堂的屋檐和梁柱间,适宜悬挂各种匾额楹联。

匾额楹联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特别是楹联又称对联、对偶、门对、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的文学形式,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其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中国文学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这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二元论的观念的影响密不可分的。楹联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字相对,而中国汉字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因为它是以个体方块的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这些特点使楹联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可视性。汉字的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使楹联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楹联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楹联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装饰美化艺术形式,特别是与古建筑有机巧妙地结合一起,其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古建筑群,在历代不断建造修葺的过程中,便十分注重匾额楹联艺术的密切结合,各殿堂楼阁几乎达到了每殿皆匾、凡柱皆楹的效果。不仅匾额楹联的内容与殿堂紧密相关,而且,在书法和匾额楹联的色彩搭配上形式多样、富有变化,起到了良好的装饰美化作用,使武侯祠各个殿堂无不显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二)丰富扩大了南阳武侯祠的文化内涵。匾额楹联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汉魏六朝时期,宋代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得到了普及和兴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流传和喜爱,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楹联文化的内容则可以说包罗万象,既可记录悠远的历史、继承灿烂的文化,又可寄托诗意情怀,阐明万物哲理。因此,可以说,楹联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品种。中国楹联文化可以说洋洋大观,可以从官场政治权谋的文化透视,经济行业盛衰的文化凸显,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化折射,自然地理风貌的文化建构,事业爱情并重的文化品位,远大理想抱负的文化浸润,品格情操养成的文化熏陶,世事友情感悟的文化底蕴,游戏娱乐文字的文化图景,旷世绝联智慧的文化寻根等方面管窥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阳武侯祠的匾额楹联集褒扬、评议、抒情、题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武侯祠文化内涵。褒扬类匾额楹联以颂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格为主线,带我们穿越时空,展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生涯。评议类匾额楹联则由此及彼,阐明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人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抒情类匾额楹联,洋溢着作者陶醉山水、流连忘返之感。题名类匾额,则体现了大家名家的风范,显得熠熠生辉,为武侯祠增光添彩。

特别是这种楹联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发展不断充满活力。如清代五任南阳知府顾嘉蘅为平息当时的宛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而撰写了武侯祠大殿檐柱悬挂的著名楹联“心在朝廷”联。1958年9月28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武侯祠时,妙改此联,1986年4月25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又亲书此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如果说顾嘉蘅对联,充满了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策略的话,那么胡耀邦总书记妙改的对联,则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家的博大宽广的胸怀,体现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全党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南阳武侯祠匾额楹联不断丰富扩大武侯祠的文化内涵,使南阳武侯祠日益成为南阳的一座文化知识宝库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殿堂。

(三)武侯祠匾额楹联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楹联从它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那一天起,就与书法紧紧联系在一起,楹联以书法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书法以楹联作为主要书写内容,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著名书法艺术大师王学仲先生认为:“联语借书法的笔韵墨趣,更显汉字多姿多彩的形体美;书法又因联语的字词工丽,音韵和谐,愈含耐人寻味的诗意美”。因此,匾额楹联也是一种书法的艺术,南阳武侯祠匾额楹联书体完备、名家荟萃,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从各种书体来看,真草隶篆,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楷书体匾额有“吾师”、“雷雨经纶”、“莘野高风”等,楹联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锺弗受三代一下犹见斯人”。行书体匾额楹联有:“千古人龙”,“忠延汉鼎”,“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对联等。草书体有:于右任书“诸葛庐”,“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诗本天随子,人如地行仙”等。隶书体有:“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等对联。篆书体的有:“抱膝石”,“梁父岩”以及野云庵门口悬挂的“云归大漠随卷舒,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等。

从书体作者来看,这些匾额楹联的作者既有达官贵人、又有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如明清两代南阳多任知府陈振豪、王维新、罗景、顾嘉蘅,清代康熙年间任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的张鹏翮,任贵州、云南巡抚的彭而述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大师于右任、任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的朱久莹等。当代著名书法家郭沫若、舒同、启功、张海、张志和等,更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董必武等留下的珍贵墨宝,为南阳武侯祠更为增辉添彩。正是有了这些历代达官贵人、名流学者的举笔挥毫,题匾撰联,才使得南阳武侯祠成为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而名闻天下。

(四)武侯祠匾额楹联丰富扩大了南阳楹联文化。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而且名人众多,文化艺术种类齐全而闻名天下。南阳是戏剧和曲艺文化之乡,楹联艺术更是蜚声中外。1999年,南阳与南昌、鞍山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级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近年来,南阳深入挖掘楹联文化资源,在保护好古代楹联资源的同时,力求创作出更多具有城市个性和特色的楹联,开展丰富多彩的楹联文化活动,积极打造楹联文化大市。2013年,南阳市就举办了“龙凤韵杯”大美南阳全国征联活动,推动了全国楹联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

“楹联既是传统文化,也是创新文化,它与时俱进的特性,比诗词曲赋还要强。”。因此,南阳武侯祠的匾额楹联是南阳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楹联文化的重要财富,丰富和扩大了南阳楹联文化的内涵。保护和深入研究南阳武侯祠的楹联文化,对于深入研究南阳文化和诸葛亮文化,推动南阳文化强市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柳玉东,南阳市博物馆研究员、南阳诸葛亮研究会顾问,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著学术著作3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