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善战的林彪,为何坚决反对出兵朝鲜,邓小平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朝鲜和北朝鲜是敌对吗 勇猛善战的林彪,为何坚决反对出兵朝鲜,邓小平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勇猛善战的林彪,为何坚决反对出兵朝鲜,邓小平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2023-04-22 1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中国人是从何时站起来的呢?”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相信很多国人的回答会是“1949年”,因为那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

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分裂、被殖民的中国大地,因为人民政权的建立而开启了全新的时代,人民不再遭受压迫与剥削,从那一刻起真正当家作主。

所以,中国人是从那时站起来的。

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个时间点却是1950年。

因那一年,中国政府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都意想不到的重大决策——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在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的民族,竟然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可以说,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因为朝鲜战争而发生改变的。

抗美援朝前夕,毛主席本有意让林彪出任志愿军的统帅。

可素来“勇猛且善战”的林彪却在这时公开唱起了毛主席的“反调”,坚决反对出兵朝鲜。

当时的林彪究竟有哪些顾虑呢?面对美军的步步逼近,林彪的心中又是作何打算的呢?

一、出兵朝鲜,谁来挂帅?

1950年6月下旬,朝鲜半岛的战火刚刚燃起,美国当局就迅速派出了武装部队对其进行了干预。

虽然南韩有着美国的帮助,但战争伊始,境况处于劣势的朝鲜人民军反而打出了势如破竹的攻势,仅用了3天时间就攻占了汉城。

可是,远在北京的毛主席与周总理却敏锐地察觉到:朝鲜战场已然变成了东西方斗争的焦点。

既然美军已经公开介入到这场战争中,那么朝鲜半岛的局势就有恶化的可能,甚至就连我国东北都有可能进入美军的攻击范畴。

紧接着,在7月7日与10日这两天,周总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先后主持了两次国防会议,与军委各首长、各军兵种负责人共同讨论应对之策。

经过大会讨论,中央军委最终决定:

从各部队中抽调二十五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一方面保卫东北边境,另一方面则时刻准备入朝参战。

当时,中央军委本有意让粟裕担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员。

粟裕是当时我军中为数不多的,有着丰富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的将领。

但就在这项任命公布后没过多久他的病情就突然加重了,于是毛主席批准粟裕先去青岛把身体养好。

粟裕这下是担不了带兵入朝的担子了,既然如此,再派谁去才合适呢?

上文也说了,当时在我军中能够胜任这个位子的将领并不多。

如果考虑大兵团作战的指挥经验的话,徐向前元帅应算一个,可当时的徐帅也是疾病缠身,无法带兵入朝;

刘伯承应该也能胜任,可当时的他已经被内定筹备陆军大学,实乃分身乏术;

陈赓大将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可当时的他已经身在越南,奉中央军委之命协助胡志明作战了,无法抽身。

如此看来,在所有高级将领之中有能力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只剩下了两位:一个是四野的老首长林彪,另一个就是曾亲自指挥百团大战的彭德怀。

如果要在这两个人中选出一个的话,许多人还是更加青睐林彪的。

首先,林彪的年纪更小,精神以及体力方面更有优势。

其次,林彪曾在东北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东北以及中朝边境的各方面信息都十分熟悉;

与苏联以及朝鲜的决策层也互有往来,开展工作会更加方便;

最重要的是,当时东北边防军中有许多部队曾经隶属于四野,林彪作为四野的老首长,指挥这些部队会更加得心应手,打起仗来可能会事半功倍。

从诸多方面去看,林彪无疑都是率军入朝参战的最佳人选。

可是,素来勇武善战的林彪却在出兵朝鲜这个问题上与毛主席唱起了“反调”。

二、李彪反对出兵朝鲜

林彪始终都不同意出兵朝鲜,在他看来:

“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就打烂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新中国,是划不来的……美国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工业基础十分雄厚,一旦把他逼急了,向我们扔两颗原子弹,我们的国家就会迎来灾难……”

林彪当时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基于国情,一方面也是基于现实。

中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悬殊,我国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美国的12分之一,其钢产量连美国的零头都达不到。

从经济实力上去对比,中美两国有着巨大差距,而从军队装备上去比较,东北边防军也完全处于劣势。

我东北边防军三个炮兵师中,105和122毫米口径火炮的总数不超320门;

每个步兵军中编有一个野炮营,而一般来说一个野炮营配备18门火炮;

每个步兵师中,火炮普遍只有12门;

每个步兵团里,92步兵炮加上重型迫击炮一般不会超过10门;

每个步兵营一般会配2门81迫击炮和3具火箭筒;

每个步兵连里最多也就配备3门60迫击炮。

这么算下来,我们一个军级的作战单位,其各类火炮数量加在一起也不过500多门。

而美军一个陆战师就有各种型号的火炮950余门,且都质量好、射程远、威力大、弹药足。

我军的火炮大多用骡子这类牲口牵引,而美军的火炮全部都是用汽车牵引;

美军一个师就配备了2500多台无线电通信设备,而我军一个步兵军仅有400余部……

除了火炮不足,东北边防军的枪械也纷繁错杂。

当时,大部分步兵配备的都是半自动武器,其中有德国制造的、日本制造的,也有苏联制造的以及旧中国兵工厂所制造的,型号特别复杂。

东北边防军没有海军以及空军,没有装甲部队,就连高射炮也看不到。

反观美军,朝鲜战争之初就已经将1200多架飞机、300余艘舰艇投入到了战场。

所以,从进入朝鲜战场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部队就会完全暴露在敌人敌机的视野之中,毫无制空权可言。

因此包括林彪在内的许多军委首长,都不赞成出兵朝鲜的提议。

回想起当初林彪在军事会议上表现出的态度,邓小平在后来回忆时只用4个字就道破了他的心思——“出而不战”。

何谓“出而不战”?

简单来说,就是将志愿军布置在东北地区暂且不动,看一看战争的走向,看一看时局的发展,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这个战略思想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林彪对入朝作战的利益判断,一方面是为了不让美国过于靠近中国东北边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让北朝鲜政权彻底倒台。

对中国在朝鲜的战略利益的界定,即不允许敌对大国的军事力量过度靠近中国的边境地区,以及使北朝鲜政权在朝鲜半岛生存下去。

但是根据综合考虑,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还是认为,抗美援朝非打不可!

三、抗美援朝非打不可的原因

上文提到过,朝鲜战争刚一爆发,美国当局就做出了反应。

不久之后就命令其海军的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入侵我国领土,这就是实打实的侵略、挑衅。

作为刚刚建立的新政权,新中国对于美国的侵略行为必须要作出反应。

而且这种反应不能仅仅停留在“抗议”“声讨”层面,还应给予美国当局更加实质性的打击。

所以,党中央才会考虑“是不是要与美国打一仗呢?”

从1950年8月27日开始,美国空军便开始不断地对我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进行轰炸与扫射,严重威胁了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而东北地区在当时恰恰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基地。

当时我国的工业基地有一半都建在了东北,一旦东北遭遇了战火,那么新中国的经济也将面临崩溃的威胁。

一旦美军开赴到鸭绿江边,我南满地区的电力系统将尽数落在美帝的手上,到时候整个南满地区都可能无法进行经济建设。

这种让别人掌握“生杀大权”的局面,新中国政府绝不可能接受。

所以,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抗美援朝这一仗我们也非打不可。

再一个就是意识形态原因——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直接对抗

中国与朝鲜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两个国家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而反观美国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阵营。

自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就千方百计地对付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权。

日本人投降后,美国当局公然站在了蒋介石的一边,又是出钱又是出枪,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美国依然没有转变态度,继续向台湾地区出售先进武器,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军事包卫等敌对政策。

况且,朝鲜的很多人当初都曾参加过中国的革命战争,其领导人金日成更是自小在东北长大,曾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过日寇。

四、林彪抱病未能挂帅

党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要出兵朝鲜了,可志愿军的主帅到底该由谁来担任还没有确定下来。

8月31日,当时负责东北边防军动员与组织工作的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在给毛主席的一封报告中写道:

“建议指挥部队的统帅与专门人才早日来东北,以便作充分准备。”

而毛主席则在9月3号的回复中这样写道:

“林粟均病,两萧此间有工作,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估计时间是有的。”

这句话中“两萧”指的是萧劲光与萧华。

在7月末的军委会议上,军委的计划本来是想让这两人分别担任该部队的副司令员以及副政治委员,而粟裕则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另一方面,林彪也十分清楚,毛主席大概率会将志愿军总司令的职位委派给自己。

所以自从粟裕抱病暂未赴任之后,林彪便一直思索着朝鲜半岛的局势。

8月末的时候,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的参谋长就起草了一份关于东北边防军作战准备的《报告》送给林彪。

《报告》中对我军入朝的目的、战争可能面临的困难、美军可能的作战方式以及未来战场的发展形势等问题作出了分析与预测。

在这其中,有一句话让林彪十分关注,即:

“我军参战不只是要帮助朝鲜打赢,而是要承担与联合国军作战的主要任务。”

这句话显然和林彪最初的预想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他将其转交给毛主席之前,特意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林彪认为:应尽快解决部队的后勤装备问题。

9月9日,林彪特意约见了回国报告朝鲜局势的柴成文,当看过柴成文从朝鲜带回的《汇报提纲》后,林彪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不出兵,让金日成他们上山打游击行不行?”

可以看出,直到此时,林彪依旧不看好志愿军入朝与美军作战的前景。

后来林彪、粟裕的病迟迟没有养好,毛主席再三考虑之下,决定让彭德怀出任志愿军的统帅。

至于林彪,毛主席则让他去苏联治病,顺便陪同周总理与苏联当局讨论对华军事援助的相关问题。

小结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全世界都没有想到,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12分之一的新中国会主动介入到这场战争之中。

而最后的事实也告诉了全世界,即便对手是强大的美国,中国军民依旧凭借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牺牲、团结对敌的精神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将我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反抗侵略的决心展现给了全世界,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