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南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凯斯攸服饰 志说南京

志说南京

2023-06-17 13: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几千年来,南京人的服饰变化极大。从最初的“御寒遮体”,到既是生活的需要,又是一种礼仪装饰。其制作材料从原先的树叶、兽皮,到葛、麻、丝、棉、毛、化纤制品。其样式从简单的披挂围裹,到宽袍广袖,到合体衣衫及套装。其色调从原始色,到白、青、蓝、黑,以至五色斑斓。

对南京服饰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江南明丽斑斓的自然色彩和水乡山郭的水和土,为南京服饰奠定了淡雅柔美的基调;二是“六代豪华”的京都所在,达官显贵的奢糜生活,在服饰上追求精美绝伦、巧丽无匹,对南京服饰习俗影响甚大。因此南京的服饰既具有江南一带柔和秀美的水乡风情,又具有绮丽华贵的都市风韵。服饰上的这种传承和变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经济发展的印迹、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风尚的奢俭。一代代服饰连成一道道多彩的习俗风景线,折射出一段段历史和政治的水光山色。

六朝时期,金陵为京都所在,贵族阶层“性豪侈,车服艳丽”,衣着如行云流水,溢彩流光。

东晋,建康(今南京)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东晋王朝一再标榜正统,极力推行汉代传统服装,但服装制式却愈来愈繁杂,样式愈来愈翻新。这正如《宋书》所述:“自晋武过江,礼仪疏舛,王公以下,车服卑杂。”北方大族南渡一改秦汉以来“施帻于冠”、青衣小帽的习俗,建康街头“皆中原衣冠”。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朝廷取士,专重风貌”,对崇尚服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东晋宫廷女子妆饰(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到南朝前期,朝廷深感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自顷以来,下僭弥盛。器服装饰,乐舞音容,通于王公,达于众庶。上下无辨,民志糜一”。宋孝武帝于孝建二年(455)十月下令改革车服制度,制约诸王,以刹上行下效之糜风。其规制为:朝会,天子着绛纱袍,皂缘中衣;诸王穿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王后及帝之兄弟、帝之子封君王者亦服之。百官还有五时朝服,即绛、黄、青、皂、白诸色袍或单衣。袍较宽大,官服上加“紫荷”,可放奏折,冠上有“簪笔”皆为朝会时备用。齐东昏侯萧宝卷在位之时,服饰极其侈丽。南齐和帝中兴二年(502)二月,梁萧衍于即皇帝位前,“焚东昏淫奢异服六十二种于都街”(《梁书·本纪》)。此街即称“焚衣街”。可是到了南朝梁代全盛时期,侈糜之风盛于往昔。“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见《颜氏家训》)。到了陈代,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上下浸淫无度,国库空虚,衣着无节。

隋唐五代宫廷女子妆饰(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隋灭陈以后,建康经济受到极大的毁损,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人们忙于生计,无心考虑服饰。官员礼服也较简从。

唐代经济繁荣,服装色彩鲜丽。官服着色有了严格的礼制:紫色为权贵的法定服色,三品以上穿紫袍;三品以下至五品着朱红服,青、绿色为小吏的服色;而黑色为奴仆的专有服色,守卫府衙的役吏即穿黑服,所以称役吏为“皂隶”。唐代及宋初,贵族妇女外衣大翻领,上用金线绣着一对或两对对称的鹧鸪鸟,在袖口也绣着一对。这如唐诗所写的那样:“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到宋、元时期,建康民风转厚。

中晚唐贵族女子妆饰(中晚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明代初期,在南京登基称帝的朱元璋严禁侈糜,但官服仍精美,朝袍在颜色和纹饰上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一至四品大员穿绯袍,五至七品官员穿青袍,八至九品小吏穿绿袍。袍盘领右袵,袖宽三尺。文官的袖比武官的袖长,服身也稍长。外加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的饰纹。当时南京织造府不但为皇帝提供“年例龙衣各色花素绘丝、纱、绫各色缎”(《南都察院志》),还要为文武大臣提供朝服丝织品。据《明史》记载,正德六年(1511),尚衣监一次就要南京“造诸色绢、丝、纱罗、织金闪色蟒龙、犀牛、飞鱼、麒麟、狮子通袖膝襕并胸背斗牛、飞仙、天鹿诸件”。

大红地麒麟纹织金妆花纱女袍

明代,城内上层市民、酒楼商肆人员,男女着丝绸者较普遍,而下层百姓及郊县农民仍以蓝花布或家织布者为众。南京女子以裙衫为主,衫为圆领,对襟或大襟,大袖,长过膝盖。裙有多褶,宽而曳地,可以遮住“三寸金莲”(指仅有三寸长的小脚)。

梳髻、交领衣、长裙女乐伎(明万历刻本《琵琶记》)

清代,满人主政,一改汉人穿衣习俗,皆穿长袍马褂。长袍,圆领大襟,也有对襟。长袍皇室开四衩,官吏开两衩。马褂,也分对襟和大襟,对襟为礼服。长袍绣有蟒纹,故称“蟒袍”,并以饰纹多少区别品阶。两江总督的长袍上绣五爪九蟒,江宁知府的长袍上绣四爪八蟒,上元、江宁知县长袍上绣四爪五蟒。长袍外加罩长褂,长褂的前心后背皆有“补子”,文官补子绣禽,如仙鹤、锦鸡等;武官补子绣兽,如麒麟、狮子等。长袍的颜色一般为蓝色,庆典时穿绛色。马褂,一般都是红青色。清代对汉族女子没有严格的规制,所以汉族女子服装比较随意。满族女子则穿旗袍,上绣各色花卉,并滚花边,意为五福吉祥。花边,南京人又称“木耳边”或“栏干”,多滚在衣领、袖口或衣襟及下摆。

清光绪年间江南富家女子服饰(清·吴友如绘)

清代朝服均用丝织品。当时有江宁织造主办宫廷所需。“金陵商贾以缎业为大宗……乾嘉间,通城机以三万计”(清·陈作霖《凤麓小志》)。至咸丰年间,因战火连年,厂家纷纷外迁,“北至通如,南去淞沪”,战后迁回者不及三分之一,丝织业遭极大打击。战后经恢复“尚有织机万余台,男女织工五万余人,每年出缎二十余万匹,年产值仍在千万元以上”(民国23年《中国经济志》),可见衣着之需颇巨。虽然丝织品产量大,但老百姓普遍生活下降不敢问津,只能穿棉布,有的只能穿自家纺纱织成的土布。

民国时期,官员的穿着有某种示范作用。孙中山穿起亲自设计的服装,称为“中山装”。蟒袍、补子一扫而去,改制的长袍与马褂为官员和绅士所沿用。长袍比清代之袍窄瘦,一般大襟,长至脚踝以上,马褂对襟,长至腹部,下摆左右开衩。另一方面新兴的中山装为革命之产物,有新奇感,为新派人物所欢迎。后由于西方文化的传人,西装、领带(或领结)后来居上,为官员、学者、商界头面人物所穿用。

女子的服装,上身短袄,下身着长裙或长裤。三四十年代,南京女子又兴改制的旗袍。格式随风气几度变化:衣领或高或矮;腰身或肥或瘦;衣长或长或短;开衩或上或下。其中式盘花衣纽就有一字纽、琵琶纽、蝴蝶纽、菊花纽等,尽显妩媚。有种款式为瘦腰、窄袖的旗袍,能衬托出女子的线条身段,穿着起来显得端庄雅致,尤为中青年妇女所垂青。春夏间,女子多着淡竹布旗袍长衫、手持香水绢扇为时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视长袍马褂为旧社会产物,人们不再穿着。代之而时兴的是列宁装、解放装、青年装、学生装,到近年的西装、茄克衫等。着装上已无等级之分,只是收入多少决定人们衣着之奢俭。

(内容节选自《南京民俗志》,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朱 鹏

审核:王达云

窦予然

发布:梁 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