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历程及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技术规范标准 【学术分享】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历程及展望

【学术分享】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历程及展望

2024-07-17 0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从集中管理到质量保障

自 2017 年 6月 3 项标准(修订版)实施以来,根据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需要,创建多种形式的消毒供应集中管理工作方式,包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共同遵循相关的卫生行业标准,提升消毒供应质量;建立良好快速的物流系统,确保灭菌物品安全、准确、快速的供应。

学习和研究国外与消毒供应相关的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标准,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尝试通过第三方的质量认证予以保证最终质量。

5.从文件标准到质量监管

2020 年年底,结合 3 项标准和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营模式,从结构、过程和结果 3 个方面研究制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指标”。

如在管理方面,可以设立机构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集中管理比率,了解机构集中管理的程度 ;在清洗流程方面,采用智能化的清洗设备,设计清洗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估清洗质量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在灭菌阶段,制订灭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的、规范的客观依据。

2

规范文件与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国家卫生行业主管部门陆续颁布相关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通过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文件和行业标准,引领并带动着消毒供应中心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988 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强调要通过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的方法来确定物品灭菌质量是否合格。同年,卫生部首次颁布《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验收标准》),成为消毒供应中心在管理及建设方面的重要规范和依据,在我国消毒供应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994 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发布,把消毒供应室纳入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要求按照《验收标准》进行管理,提出消毒灭菌原则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1995 年,《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消毒 与灭菌 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两项国家标准颁布,进一步规范了医院消毒灭菌工作。

2000 年,卫生部修订并发布第二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从消毒灭菌技术的角度,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提供规范的要求。

同年,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把医院消毒供应室明确定位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重点部门,完善消毒供应部门的管理与技术要求,对其医院感染的风险逐步予以重视。

2007 年卫生部批准将 3 项标准的制订工作纳入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标准制订计划,并于 2009 年正式颁布。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修订的 3 项标准。3 项标准的颁布使得我国消毒供应中心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 1 部分:管理规范》明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定位,要求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2017 年 8 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新增 5 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别,包括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和健康体检中心。医疗机构地位的明确,为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承接医院消毒业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18 年 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三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出台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这预示着社会资本投资的消毒供应中心,从过去通常称为“消毒供应有限公司”或俗称的“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机构”,如今统称为“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在基本概念与功能定位上有所不同。

3

打造专业化队伍,逐步提升管理水平

1.加强专业化、同质化培训工作

2013 年 5月,在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正式确定 9 所国家医院消毒供应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任务是以 3 项标准为框架,进一步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细致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不同类别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的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设备的操作流程 ;探讨操作流程中工作难点的解决方案 ;探讨从业人员的培训方案,并按照标准化的机构管理模式、统一的课程设置和培训教材开展区域性师资培训工作。在 3 项标准实施的基础上,结合各实践基地的工作流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编写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自 2013 年至 2017 年,9所实践基地共举办培训班 64 期,培训学员 2 331 人。2018 年经专家评估又增设 3 所实践基地。

2.培养高学历人才,带动行业进步

3 项标准不仅规范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也使得其重要性逐渐被医院管理者认识和肯定,从业人员的资历水平也悄然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消毒供应方面的科研论文、专业图书、技术指南等不断涌现。

4

展望

1.尝试建立特色的智能化消毒供应中心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5G 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建立特色的智能化消毒供应中心,一方面可以提高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化物流管理平台,可对一次性无菌物品,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以及医用耗材的购置、交接、使用、转运和毁损等情况进行追溯并分析,为医院管理者合理配置资源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建立具有消毒供应特色的培训机制

应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的特点,以岗位需要为基础,面向机构的管理者、护士和工人建立岗位培训制度。针对如何管理、各类器械如何处理、各种设备如何使用和操作等问题开展系统化培训 ;建立消毒员岗位培训制度,也可与质量监管部门合作开展培训,将基本的消毒灭菌常识、灭菌物品装卸载、灭菌过程及灭菌器监测、湿包的辨识等与灭菌相关的内容,纳入消毒员的岗位培训中。

3.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专业发展

欧洲的全球医院灭菌学科协会成员来自 42 个与消毒供应相关的行业协会,促进了各地区和国家消毒供应专业协会的交流合作,交换信息和共享经验。另外,美国消毒供应协会通过举办美国消毒供应学术年会,与各国同行分享美国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布局和工作流程,及其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现附上全文照片,以飨读者:

(扫描二维码购买)

文章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2021年第10期 特别策划:消毒供应管理进展

封面图由沙坪坝区中医院提供,图文无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