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高、责任大、负荷重,伤医案频发:防疫常态化后,医护群体何以解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护人员怎么画 压力高、责任大、负荷重,伤医案频发:防疫常态化后,医护群体何以解压?

压力高、责任大、负荷重,伤医案频发:防疫常态化后,医护群体何以解压?

2024-01-18 09: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年两会期间,公共卫生、医疗医改相关议题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收到的506件议案中,有四分之一是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排名第一。在九千多件建议案中,还有不少聚焦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激励机制,增加医务人员的安全感、获得感。

“医患矛盾可能长期存在,医生仍面临着更为突出的职业风险。如何在制度建设、法律建设上更好地保护医生的职业尊严是很重要的。”2020年5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在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表示。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将医护人员职业现状的冰山一角展现在公众面前。据国家卫健委统计,4.2万余名医护人员先后驰援湖北,在探索新的诊疗方案、患者救治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专家组的报告显示,全国共有476家医疗机构的3387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22人殉职。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一线医护人员分批撤回本职岗位。回归常态后,医护群体的困境仍存——高危、高压、高负荷,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医生的评价机制与其社会贡献不相称、人才流失严重等。

近日,南方周末展开医护从业人员职业关怀计划——“中国医声”项目,对全国2275位医护从业人员进行调研,发布《中国医护从业人员职业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医护人员正逐渐成为职业焦虑困扰的高发人群。尽管造成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外界因素难以控制,但改善现状需要从公众认知、制度、技术等方面共同努力。

医护从业者的职业焦虑是日常性的,而非偶发。(报告截图/图)

苦大而不愁深,解压能力待提升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放弃家人的陪伴,逆行至前线,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他们承受着照顾患者、医疗物资缺乏、被感染等焦虑情绪。

报告显示,71%的医护人员存在职业压力,其中参加过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压力更明显。53%的医护人员面对压力时,在心理、生理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紧张感,如工作焦虑、慢性病和职业病多发。受访者中,患有肩颈炎的人数占比高达58%,腰肌劳损46%,肠胃炎39%。

李奇光来自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是陕西首批心理援助医疗队成员。2月24日,他随队被分配至武昌医院。当时,武昌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压力非常大,情绪也不太好。“目睹众多病人死亡,对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创伤很大,脑海里会不断地闪回这种画面。”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医护人员晚上睡不着觉,甚至做噩梦。白天在做其他的事情,也会突然闪回到病人去世的画面。处理的病人状态不太好,就会反复把这个病人往即将病故的状态去联想,导致自己的压力很大。

复旦大学教授戴俊明在《职业紧张评估方法与早期健康效应》一书中,将职业紧张定义为: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不平衡时出现的心理与生理反应,呈现持续状态,可导致身心健康的损害。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职业紧张是长期工作压力过高所引起的,往往是一种持续状态。同时又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而这种刺激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是一种对健康不利的状态。

对医护人员而言,从疫情高峰时期的急性应激反应到后疫情时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种种动荡的内心防线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缓和而巩固,仍面临着长期的余震。

4月6日,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救治无效去世。她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此前曾在湖北黄冈支援了近两个月时间。

相比医生,护理人员承担着更为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任务,躯体紧张反应更加明显,其中肩颈炎、腰肌劳损、肠胃炎、偏头痛等职业病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医生群体。在汉期间,李奇光每天下午和晚上就在武昌医院的定点酒店接待已经下班的医生和护士。据他观察,相比于医生,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需求更大,且基本都是女性。

跟随厦门医疗队前往武汉的郑一雄是厦门市仙岳医院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他建议,参与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需尽快调整好作息,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及饮食。如确实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无法自己调解的,应及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干预和治疗。

工作时间长、病人接诊量大等因素造成医护人员工作任务过重。(报告截图/图)

医护职业压力,从何而来?

其实,职业压力并非参与过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所独有。和很多“社畜”的日常相似,靠外卖、咖啡续命,时刻“在线”接受召唤,成为医护人员的常态。

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注册护士443万人。报告显示,任务过重、特殊的工作环境、高度的责任感、科研和晋升带来的任务不适(任务不适:衡量个人的文化程度、技能经验能否满足工作要求的程度,常见于科研学习压力、岗位晋升与竞争等)是医护人员的主要压力来源。

数据更为直观——过半的医护从业者一周工作超过50小时。27%的手术科室医生每周有10台以上手术。40%的从业者表示经常存在24小时倒班的情况。独自值夜班、独自接待急诊病患等工作环境的不适,是中国医护面临的职业常

态。还有43%的从业者表示工作环境中时常面临危险。

由于长期超负荷、应激紧张、焦虑恐惧,很多医护人员已经产生职业耗竭,导致各种心身问题的出现。一份对北京地区某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健康和工作状况的调查发现,该院2403名医务工作者中,医务人员总患病率(包括异常指标者)为74.0%,远高于教师、民警等群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白是罕见病相关科室的医生,从业10年,已经成为主治医师的他压力依然如影随形。“我几乎没有假期,全年无休,每天都要去医院,我从研究生时代已经习惯忙碌的生活状态,家人也逐渐习惯。”与此同时,接触化疗药物时有职业暴露的风险,李白的同事就曾因为在做穿刺的时候扎到手而被感染。

李白对医患关系也十分担忧。“社会上产生医患矛盾的负面报道,会对整个医疗界的情绪造成打击,失去职业热情。”

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出诊时被患者重伤,头部被砍3刀,左手和前臂有9根肌腱被砍断,右手臂和枕骨也被砍伤,失血达1500毫升。这起恶性伤医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四个月后,即便双手依然无法完全投入到临床,陶勇已恢复出诊,并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医学研究和慈善。他曾在直播中形容这段经历是“鬼门关里走了一圈”。

成功治愈患者却得不到认可令人沮丧,与此同时,当医护人员开始害怕自己的失误会伤害到患者,由此产生的心理负担会更为沉重。

报告还显示,尽管大多数的被访者认为就诊患者对自身信任度高,但八成医护从业者仍然对医患关系感到担忧。尤其是麻醉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儿科、外科等经常接触手术的科室,46%的被访者经常担忧自己出现医疗事故。

日常辛苦之余,医护人员学海苦作舟。科研学术是“必选动作”,这不仅为了治病救人,也和职称晋升息息相关。尤其是一线城市,30%的医护从业者每周学术时长超过7个小时,其中13%超过14小时。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认为,职业晋升方式和标准不够科学是医务人员压力产生的源头之一。

从业刚满两年的吴医生在江苏省某市中医院慢性病科室就职,他表示,门诊、科研和行政工作分别占据自己日常工作的40%、30%和30%。他的科研工作包括动物实验、细胞分子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数据处理,“希望能入选科研团队”。

“看淡职称,也就看淡了压力,自己想的比较少。”上海市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赵桂宪医生已经工作了整整20年。他在闲暇时还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做科普,希望帮助到更多的同行和病人。

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还源于科研压力大、晋升无望和岗位竞争等。(报告截图/图)

出路在哪里?

“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对‘关爱医务人员,就是关爱我们自己’这句话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侯建明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医学是一种科学,并非无所不能,每个病人个体差异很大,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患者对医学的过高期待,往往给医生的工作带来困扰。

而从仁心出发,现代护理事业创始人弗洛伦丝·南丁格尔观察发现,给患者一扇能看到风景的窗或一束鲜花,都可以显著地影响他们的患病体验。这意味着,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对他们的痛苦产生共情、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处理医患关系的核心。

医患矛盾从来不只是来源于医患双方,与体制机制也密切相关。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施行,“医闹”正式入法,禁止威胁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总体而言,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政策法规并不健全,很多措施都是属于“事来应急,事毕则止”的运动式处理方式,亟需构建一套系统性、持续性的常态解决机制。

而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另一大原因,源于我国医疗资源缺乏和区域不平衡。报告对此呼吁,继续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缓解大医院虹吸效应。

长期以来,小医院门庭冷落,大医院人满为患,这一现象不仅造成医疗人才分布不均、基层医院人才流失,也造成“医疗快餐化”,每个病患在三甲医院的问诊时间短。

全国政协常委、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老百姓“有病去大医院”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医疗格局尚未形成。主要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低,大医院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向下转诊动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医保报销差异不大,引导效果不明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席霍勇认为,需着重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基层医疗是基础。基层医务人员在切断传染途径、阻隔传染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保障,解决乡村医生“三险一金”缴纳问题,加强培训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此外,从技术角度,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利用线上分流诊疗、数字化诊疗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打破分级壁垒、改善医疗机构的超负荷运转。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智慧医院建设,在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医生将精力“用在刀刃上”,充分释放自身专业价值。“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应用能够避免医务人员将精力投入到大量的机械性工作当中,显著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葛均波强调。

新冠疫情让医护人员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逆行者”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让“英雄”标签成为医护人员无条件奉献和牺牲的借口。从问题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之风,切实改善医护人员的职业生存环境才是重点。

中国医声项目课题研究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