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约与俄罗斯军力对比视频讲解 德语系

德语系

#德语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要学术成果

迄今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两个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个德国顶级基金会亚历山大·封·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4部、译著12部(专著和译著合计字数5628千字),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文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德国研究》以及以及境外出版的德语年鉴《文学之路》(Literaturstraße)发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写的学术论文60篇,其中22篇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境外发表德文学术论文19篇(详见主要学术成果清单)。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译汉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279) ,首席专家,2021年12月起,80万元);

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 (项目号:09BWW024)(10万元,2016年结项);

3.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国作家让•保尔研究”(项目号:17BWW073)(20万元,2021年结项);

4. 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项目“从文化角度比较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和谐思想”(资助18个月,约45万元,2011-2014年);

5. 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再邀请”项目“让•保尔幽默研究”(2017年6-8月,约6万元);

6.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全集翻译”(项目号:14ZDB090,第26卷下30余万字已经译完交稿);

7. 中国人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1万元,2005-2007年);

8. 2022年重大项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1907-2021年” (项目编号:22XNL018) (项目经费30万元)

9.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双一流”科学研究类项目“让•保尔理论著作《美学入门》与小说中的幽默研究”(2015-2017年,6万元);

10.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双一流”重大科研项目“维兰德叙事作品古希腊罗马文化溯源研究” (项目号:2021Z002;2021年启动,三年7.5万元);

教学获奖情况

1.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

2.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3. 2011-201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4. 2016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

5. 2017届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6. 2017-2018学年全校“本科课程教学优秀奖”;

7. 2018-2019学年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优秀奖”;

8. 2020届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9. 省部级奖励:荣获“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10. 省部级奖励:荣获“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其他获奖

1. 2003年获“抗击非典型肺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 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3. 201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指导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大创、小创和科研基金项目立项

1. 李源团队的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德国战后文学与日本战后文学中民众对二战认知的比较——基于几部典型文学作品的分析”(2015-2017年,良);

2. 宋子灵团队大创项目“二战后中国学者对德国反思二战文学的接受情况调查研究——以君特·格拉斯和施林克的作品为例”(2016-2018年,良);

3. 王泽茜团队的大创项目“从博物馆外语讲解服务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途径——以京沪杭三地的书法展品为例”(2018-2019年,良);

4. 林雨虹团队小创项目“解析德国对外文化机构模式与布局及其对中国的参考意义——以四大机构为主”(2018年,二等奖);

5. 孙艺殷团队小创项目“‘走出去’战略下外国文学译介情况研究及其对中国文学外译情况的启示——以《世界文学》期刊为例”(2018年,三等奖);

6. 林雨虹团队的小创项目《从诗意王国到荆棘之地——解析意大利在德国浪漫派文学中的艺术形象》(2020年,三等奖);

7. 林雨虹的论文“克莱斯特小说《智利地震》中人、上帝与自然的关系:以18世纪神义论与理性批判为背景”获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评比一等奖(2021年11月);

8. 侯家林团队的大创项目“两次北京奥运期间中美德三国媒体报道语言策略探究——基于报道文本的语料库分析” (2022年5月正式立项)

主要学术成果清单

学术专著(4部)

1. Gesellschaftskritik in Heines Lutezia____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chinesischenHeine-Rezeption, 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 Europä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2004.(《海涅中的社会批评——兼论海涅在中国的接受》,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欧洲科学文献彼德·朗出版社,2004年)(200千字)

2. 《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4年修订版(485千字) 

3.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442千字)

4. 《德国作家让·保尔幽默诗学与幽默叙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290千字)

译著(12部)(合计3771千字)

1. 《弗里德里希•尼采与科茜玛•瓦格纳》,尤阿希姆•科勒(Joachim Kohler)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120千字)

2. 《宇宙幼鸟》,佩利•罗丹(Perry Rhodan)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284千字)

3. 《婚恋进行时______没有爱情的婚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赫拉德•申克(Herrad Schenk)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166千字)

4. 《尼采遗稿》,尼采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015年修订版,书名改为《尼采遗稿1870-1873》。(255千字)

5. 《混乱与迷惘》,台奥多•冯塔纳(Theodor Fontane)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162千字)

6. 《施蒂娜》,台奥多•冯塔纳(Theodor Fontane)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94千字)

7.《格林兄弟》,斯特芬•马尔图斯(Steffen Martus)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635千字)

8.《理查德•瓦格纳作品-生平-时代》,狄特•波希迈耶尔(Dieter Borchmeyer)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438千字)

9.《歌德与拿破仑:一次历史性的会见》,古斯塔夫•塞普特(Gustav Seibt)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270千字)

10.《信任与暴力》,扬恩•菲利普•雷姆茨玛(Jan Philipp Reemtsma),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480千字)

11.《洪堡兄弟:时代的双星》,曼弗雷德•盖耶尔(Manfred Geier)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291千字)

12. 《智能机器时代: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乌尔里希•艾伯尔(Ulrich Ebel)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20年。(318千字)

学术论文(60篇)

(截止2022年5月,共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22篇,境外发表19篇。有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61. 《张玉书纪念文集》论文,将由德国著名的 Königshausen&Neumann 出版社出版。

60.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路德维希·蒂克的戏剧创新理念”,载《四川戏剧》,2021年第7期,第31-36页。指导博士生冀玥彤论文,第二作者。

59. "Über die romantische Ironie in Tiecks Komödie Prinz Zerbino oder die Reise nach dem guten Geschmack ". In: Literaturstraße. Bd.22. Heft 1. Hrsg. von Feng Yalin u.a.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21.S.139-156. 指导博士生冀玥彤论文“论蒂克的喜剧《王子策尔比诺或通往好鉴赏力之旅》中浪漫的反讽”,第二作者。

58. “缅怀恩师张玉书教授”,《人民政协报》,2019年6月17日。

57. “深入探究德意志文化精髓的日耳曼学”,见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专业招生《你的专业》,靳诺、刘伟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56. "Zwischen Kosmopolitismus und Nationalismus. Jean Pauls, Hölderlins und Kleists Einstellungen zur deutschen Nation"(在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让·保尔、荷尔德林与克莱斯特的德意志民族观)In: Kulturalität der Sprache und Sprachlichkeit der Kultur. Hrsg. von Jin Zhao/ Hans Giessen. Berlin:Peter Lang Verlag 2021. S.345-356.

55. "Über die Feindschaft mit dialektischer Funktio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um 1800 in Goethes lyrischem Drama Faust, Schillers Dramen Die Räuber und Maria Stuart sowie Jean Pauls Roman Flegeljahre"(“论1800年左右德国文学中具有辩证功能的敌意: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席勒的戏剧《强盗》和《玛丽亚·斯图亚特》以及让·保尔的长篇小说《少不更事的岁月》”). In: Einheit in der Vielfalt? Germanistik zwischen Divergenz und Konvergenz. Asiatische Germanistentagung. 2019 Sapporo. Hrsg. von Yoshiyuki Muroi. Tokyo/ München: IUDICIUM 2020. S.116-122.

54.精品教材第十章:“评特奥多尔·冯塔纳的长篇小说《迷惘与混乱》”,见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德语经典文学作品译评》上,张意、魏育青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219-228页),译文第211-219页。(十三五规划教材视同核心期刊论文)

53."Über Christa Wolfs Deutschland-Betrachtungen vor und nach der Wende", Shang Danni, In: Literaturstraße. Bd.21. Heft 1.Würzburg 2020.S.199-212. 指导博士生商丹妮论文(“论克里斯塔·沃尔夫德国统一前后的德国观”),第二作者。

52. "Studie zum Raumdiskurs in Fontanes Berlin-Romanen",Fu Qi, In:《文学之路》, Bd.20, 2019年第一期, S.179-194。指导博士生傅琪论文(“冯塔纳柏林长篇小说中空间话语研究”),第二作者。

51.“论荷尔德林诗文中体现的德意志民族发展观”,见《德国研究》,2019年第3期,第102-116页。指导博士生霍光论文,第二作者(实为通讯作者)。中文C类核心期刊。

50.“论戈特弗里徳·凯勒小说 《人靠衣装》中的社会转型”,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第6期,第25-35页。指导博士生冀玥彤论文,第二作者。

49.“论荷尔德林在中国的接受”,载《德语经典文学在中国》,张帆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9月。

48. “双影人主题透视的现代危机——以让·保尔和克莱斯特的作品为例”,载《学术交流》,2019年第9期,第177-185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47.“让·保尔政论文中以世界主义为前提的德意志情怀”,载《德国研究》,2018年第2期,95-106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46.“让·保尔《美学预备学校》中的幽默诗学”,载《同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2-24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45.“歌德《罗马哀歌》中的性爱主题与同时代的德国背景”,载《德国研究》2017年第3期,第114-132页。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45-57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44. "Humor, poetischer Geist und Göttlichkeit bei Jean Paul, am Beispiel der Vorschule der Ästhetik und des Siebenkäs". In: Literaturstraße, Bd.18,Heft 2. Hrsg. von Feng Yalin/Zhu Jianhua/Wei Yuqing/ Gerhard Lauer/Jörg Robert/Gertrud M.Rösch. 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17. S.117-128.(“让·保尔的幽默、诗艺精神和神性——以《美学预备学校》和《齐本凯斯》为例”,刊于《文学之路》第18卷,2017年第2期,主编冯亚琳等,德国维尔茨堡:柯尼希斯堡&瑙伊曼出版社)。

43."Wirklichkeit und Fremdheit in Romanen Irrungen, Wirrungen und Stine von Theodor Fontane".In: Wirklichkeit und Fremdheit in Erzähltexten des deutschen Realismus“.Hrsg von Aihong Jiang/Uwe Japp, Frankfurt/M.: Peter Lang Verlag 2017.S.151-166.(“台奥多·冯塔纳长篇小说《混乱与迷惘》和《施蒂娜》中的真实与陌生”,载《德国现实主义叙事文本中的现实与陌生》)。

42.“论歌德的和谐观”,载《德国研究》,2016年第4期,第127-140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41.“论荷尔德林诗歌中的‘天体和谐’”:《德国研究》,2015年第3期,第114-124页。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45-51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40. "Über die Hölderlin-Interpretation in Stefan Zweigs Der Kampf mit dem Dämon. Hölderlin. Kleist. Nietzsche".(“论施苔凡·茨威格《与心魔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中的荷尔德林阐释》”)In: Aktualität und Beliebtheit. Neue Forschung und Rezeption von Stefan Zweig im internationalen Blickwinkel.Hg.von Zhang Yi und Mark H.Gelber.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15.S.177-191.

39.“论荷尔德林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中的对立观”,载《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52-59页。中文B类核心期刊。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第47-53页。

38. "Über Gegensätze in Hölderlins Roman Hyperion oder der Eremit in Griechenland".In: Literaturstraße.Bd.14.Hrsg. von Feng Yalin, Wei Maoping, Zhu Jianhua, Georg Braungart, Gerhard Lauer.Würzburg: Königshausen&Neumann. 2013.S. 47-69.

37.“论台奥多·冯塔纳对普鲁士价值观的批评——以《艾菲·布里斯特》、《泽西利亚》、《混乱与迷惘》和《施蒂娜》为例》”,载《德国研究》,2013年第4期,第101-111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36.“论台奥多·冯塔纳的中篇小说中“并非门当户对的联姻”主题”,载《外语教学》,2013年第6期,第75-77页和第82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35.“论柏拉图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第120-128页。中文A类核心期刊。

34. "Entwicklung der Literaturgeschichtsschreibung von den 50er Jahren bis heute in China". In: Transkulturalität-Identität in Neuem Licht. Hg.von Maeda Ryozo, im Auftrag der Japanischen Gesellschaft für Germanistik und in Zusammenarbeit mit dem Redaktionskomitee des Dokumentationsbandes der Asiatischen Germanistentagung 2008. München: Iudicium 2012.

33. “歌德的旷世杰作《浮士德》”,载《世界文学欣赏》,陈世丹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8-179页。

32. “论威廉·海因泽的小说《阿尔丁海洛与幸福岛》对荷尔德林和谐观的影响”,载《德国研究》2011年第4期,第70-76页。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文C类核心期刊。

31. “Hölderlins und Novalis´ triadisches Geschichtsmodell im Vergleich”.(对比荷尔德林与诺瓦利斯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In: Literaturstraße. Bd.12.Hrsg. von Zhang Yushu, Horst Thomé,Wei Maoping, Zhu Jianhua,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Verlag 2011.S. 121-142.

30. “Über die Liebes- und Ehethematik bei Lessing, Goethe und Schiller”.(“论莱辛、歌德和席勒作品中的婚恋主题”).In: Literaturstraße. Bd.11.Hg. von Zhang Yushu u.a., 2010.S. 47-29.“追求真实,再现迷惘_______评台奥多·冯塔纳的长篇小说《混乱与迷惘》”,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期,第106-110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28. “论荷尔德林的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载《德国研究》2010年第2期,第65-70页。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第60-66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27. “论克莱斯特中篇小说的现代性”,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89-98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26. “Über die Harmonie zwischen Menschen und Natur bei Hölderlin”.(论荷尔德林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In: Literaturstraße. Bd.10. Hrsg. von Zhang Yushu u.a. 2009, S.49-73.

25.“Über die Identitätskrise in Kleists Komödie Amphitryon”.  (“论克莱斯特喜剧《安菲特律翁》中的认知危机”)In: Literaturstraße. Bd.9. Hrsg. von Zhang Yushu u.a.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Verlag 2008.S.95-111.

24. “追求真实,再现迷惘______评特奥多尔·冯塔纳的长篇小说《混乱与迷惘》”,载《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二卷。主编:张玉书、卫茂平、朱建华、魏育青、冯亚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09-222页。

23.“论马克斯·弗里施的小说《认为技术决定一切的人》对工具理性的批评”,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63-67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22. “Über das moderne Krisenbewußtsein in Kleists Penthesilea”.(论克莱斯特《彭忒西里亚》中的现代危机意识). In: KULTURWISSENSCHAFT GERMANISTIK ASIEN. Hrsg.von der der Koreanischen Gesellschaft für Germanistik.Seoul: Euro Trading & Publishing Co. 2008.Bd.3. S.338-348.

21. “耶利内克小说《欲望》中的多元主题与语言特色”,载《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范捷平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7-147页。

20. “Über die Modernität in Kleists Dramen”. (“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In: Literaturstraße. Bd.8. Hrsg. von Zhang Yushu u.a.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Verlag 2007.S.143-158.

19. “德国印象”,《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主编:张玉书、卫茂平、朱建华、魏育青、冯亚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71-480页。

18. “由《剥洋葱》事件反思二战对君特·格拉斯文学创作的影响——纪念君特·格拉斯八十华诞”,载《德国研究》,2007年第1期,第50-55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本文入选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欧盟及其成员国研究丛书中的《文化视角下的欧盟成员国研究:德国》,总主编:曹德明,本册主编为:戴启秀、王志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10-220页。)

17. “Liebe für die Zukunft--Über das Freiheitsmotiv in Friedrich Schillers Don Carlos, Infant von Spanien”.(“论席勒《堂•卡洛斯》中的自由精神”)In: Literaturstraße. Bd.6. Hrsg. von Zhang Yushu u.a.,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Verlag. 2006. S.103-127.

16. “Zhang Yushu und die deutsche Literatur in China”(“张玉书与德国文学在中国”)In: Wenn Freunde aus der Ferne kommen, Eine west-östliche Freundschaftsgabe für Zhang Yushu zum 70. Geburtstag《有朋自远方来:张玉书70岁华诞东西方友谊论文集》. Hrsg. von Naoji Kimura&Horst Thomé. Bern: Peter Lang Verlag 2005.S. 161-177.

15. “《尼布龙根之歌》>,一部伴随德国历史沉浮的中世纪英雄史诗”,载《德国研究》2005年第3期,第64-70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14. “Über die Vernunftkritik im Roman Das Parfum. 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von Patrick Süskind”.(“论帕特里克·基斯金徳的小说《香水,一个谋杀者的故事》中的理性批评”)In: Literaturstraße. Bd.5. Hrsg. von Zhang Yushu, Hans-Georg Kemper, Horst Thomé.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Verlag 2004. S.227-243.

13.“德国文学史上11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简介”:《德语学习》,2004年第1-6期。

1)特奥多·茅姆森(Theodor Momsen);鲁道尔夫·奥依肯(Rudolf Eucken)。第16-17页。

2)保罗·海泽(Paul Heyse);盖尔哈德·豪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第20-22页。

3)卡尔·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施皮特勒(Carl Friedrich Gerog Spittler);托马斯·曼(Thomas Mann)。第18-20页。

4)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奈莉·萨克斯(Nelly Sachs)。第20-21页。

5)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öll );艾里阿斯·卡内基(Elias Canetti)。第14-16页。

6)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第16-17页。

12.“海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载《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第137-143页。中文A类核心期刊。

11.“德国当今文坛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与最有权威的批评家之间的微妙关系”,载《德国研究》,2003年第3期,第41-47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10. “再论歌德笔下浮士德的进取精神_____中德文化交流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载《交流与探索》,德国研究中心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2-247页。

9.“德国当今文坛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与最有权威的批评家之间的微妙关系”,载《德国研究》,2003年第1期,第41-47页。中文C类核心期刊。

8. “Das Todesmotiv in Heineschen Werken”. In: Literaturstraße. Bd.3. Hrsg. von Zhang Yushu , Hans-Georg Kemper, Horst Thomé. Beijing: Volksliteratur-Verlag 2002. S.105-135.

7.“海涅对未来社会的憧憬: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评海涅的《施纳伯沃普斯基回忆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外语增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61-68页。

6.“Lutezia und das Heine-Bild in China”. In: Literaturstraße. Bd.1.Hrsg. von Zhang Yushu, Winfried Woesler. Beijing: Volksliteratur-Verlag 2000.S.151-176.

5. “Über Heines Kritik am Fetischismus und an der Ruhmsucht in Lutezia”.(论海涅在《卢苔齐亚》中对拜金主义和沽名钓誉的批判)In: Heine gehört auch uns《海涅也属于我们》. Hrsg. von Zhang Yushu. Beijing: The Peking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1998. S.221-238.

4. “颇有名望的中国日尔曼语言文学专家——张玉书教授的海涅研究及其他”,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第150-152页。

3.“关于海涅的讽刺诗《阿塔·特洛尔 一个仲夏夜之梦》的艺术特色”,载《国外文学》,1997年第3期,第77-82页。中文B类核心期刊。

2.“Über ein entscheidendes Merkmal vom Lehrwerk Ziele für Deutschintensivkurs_____Kombination von Kommunikation und Grammatik ”(关于德语教材《目标》中交际教学法与语法教学的联系)In: Deutsch in und für Asien, Dokumentation der Tagungsbeiträge. Hrsg. von Huang Guozhen. Beijing: Gesellschaft für internationale kulturelle Publikationen 1996.S.109-114.

1. “德国婚俗”,载《海外文摘》1988年第3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