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同课异构(3):物境之美、情境之美 意境之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国啥意思 《故都的秋》同课异构(3):物境之美、情境之美 意境之美

《故都的秋》同课异构(3):物境之美、情境之美 意境之美

2023-10-21 1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作者用江南的秋与北国之秋对比,这突出了北国的秋怎样的特点?

——浓郁。把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作比较,江南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文章结尾也有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三、赏析物境

1.故都的秋有怎样的表现?在那些优美画面中又融入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2.探究课文的五幅画面。要求:要找出每幅画面描写的“物”(景物、人物),简要赏析其特点和作用,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研读第3段

1.作者描写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还有秋草。景物特点:天色很高,碧绿;驯鸽侧重其鸽哨(飞声);日光一丝一丝,突出槐树枝叶密度很大;牵牛花写它的色彩;秋草显得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2.作者为什么写这些?抓住景物特点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

(1) 一般来说,秋天的天色应该是蔚蓝的,作者为什么说是“碧绿”色?

——这个“蓝”不是蓝色的“蓝”,作者“缘情设景”,只有这种颜色才更切合作者当时的 心境,也才能让人感受到特有的清,特有的静。

——看到碧绿天色的眼睛应该是饱含感情的眼睛,一位具有深刻思想的文学家的眼睛,是“这一个”的眼睛。这双眼睛应该是情感意义上的眼睛。

(2) 作者还着意描写了牵牛花,怎么描写的?为什么作者最喜欢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

——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因为这两种颜色是冷色调,更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悲凉情感。

(3) 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当然,深入分析文字中更丰富的内涵。

——还有悠闲。“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可以看出作者那种平静、悠闲的 心态。

——前面列举的景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看”“听”“数”“对”等一系列动词,提醒我们那里有一位悠闲者的存在。而这个悠闲,也只有在故都的秋 天才能感受得到。这也是作者喜爱北平之秋的原因。

——此情此景,作者很惬意。一屋,一茶,一人,再加上如4D效果的声、色、形、感渲染 而出的清、静、悲凉的氛围,让读者都有一种惬意的感觉。

点拨:看似悠闲中渗透着悲凉,悲凉中又时时流露着悠闲。一开始,作者就已经为我们铺开了一张浸润着隽永情感、水墨未干的庭院秋景图。

(二)研读第4段

1.这段写槐树,秋槐,写槐树的落蕊。其特点是什么?

——觉得作者重点不在写落蕊,而在写落蕊给人的感觉,特别是打扫落蕊的条条丝纹,带给人细腻、清闲而又落寞的感觉,触动了作者的心,也触动了读者的心。

2.作者以敏感的触觉,让我们共同感受了落蕊的微细柔软,也让我们感受了郁达夫式的细腻、清闲和落寞。可作者为什么着意写落蕊的凋落景象?

——更显北国之秋带来的落寞感,是本段着重表达的心理状态。“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触景生情,可窥作者的内心。这也是作者的悲秋情结。

点拨: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感受到了落寞,落寞是一种经历了挫折之后孤寂的感觉,也是一种无奈的感觉。

(三)研读第5段

1.第5段选用了北平处处都有的秋蝉,最能展现作者笔下蝉的特点的字是什么? (残)

2.作者为什么写蝉声的“残”?

——有伤感。蝉生命极短暂,有句话形容蝉的生命历程: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鸣唱。生命最后的歌唱,往往引发人们的迟暮之感。这是作者悲秋的表现。

——蝉在文人墨客笔下,常被赋予特殊色彩。“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在白居易诗中,蝉是化不去的乡愁。“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在柳永的词中,蝉成了依依不舍的伤感的化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骆宾王那里,蝉则成了自己高洁的象征。文中郁达夫赋予了蝉悲凉的色彩。无处不在而又时断时续的蝉声,给人的是生命将终的悲凉与愁苦。

(四)研读第6至第10段

这部分写秋雨,除写出北方秋雨特点外,还写了都市闲人。在几幅“故都秋景图”中,人有了更直接的参与,为什么这么安排?

——对秋雨的喜爱:“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觉得是那些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契合了作者的心境。

——从平仄的角度比较,“一阵秋雨一阵凉”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一层秋雨一层凉”是“仄平平仄仄平平”。

点拨:如果从音律角度理解,“一阵”读起来是平仄,音调显得急促;“一层”两次平声相连,单调,但更和缓。这是“京味儿”的言语特点。这是喜欢味道醇厚的“京味儿”,也突出“缓慢悠闲”的情调,后者更有一种悠闲的味道。

(五)研读11段

1.这段文字主要写北国的清秋佳日,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些?

——写了随处可见的枣树,淡绿微黄的枣子。突出秋果成熟时,北国的秋更让人喜爱。

2.这段文字是几幅画面中色彩基调最“艳”的一幅,它与前面所写之景的异同?

——相同:所选之景仍是普通平常的,处处都有。不同:没有前面所写之景的悲凉意味,多了艳丽的色彩。

点拨:写好一篇散文,须选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人、景、物,应是真实而自然的,就像文章选取牵牛花、落蕊、秋蝉一样。散文就是要借助物与情之间的相似性抒发特定的情感。

有一个概念——物境。文章描写之物与作者“心中之物”契合,就是优秀散文所表现出来的“物境”。物境追求“形似”。鉴赏散文,我们要善于捕捉作者的“情”与所写之“物”的相似点,从而感受形似之美。

四、品味情境

1.北国之秋如白干,如馍馍,如大蟹,如骆驼,这些“物”,恰好能表达作者心中特定的“情”。根据这几句对比,我们想一想,作者喜欢北国之秋的什么呢?

——味道醇厚,给人以厚实的感觉,余味绵长,显得大气。

2.从上面分析中,是不是可读得出作者对故都深怀眷恋、热爱之情?这种感情还可以从哪里看得出?

——标题“故都的秋”中,“故”含有“怀念”的意思。结尾处直抒胸臆:“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点拨:这样概括作者的创作意图:一曲悲凉的颂歌。作者追求的是清、静,笼罩在心头的却是悲凉。

——郁达夫怀恋北国秋的清、静,是因为他眷恋故都的秋,眷恋这种清、静带给他的悠闲与落寞,带给他的慰藉。

——感觉这里有一种“郁达夫式的悲凉”,这种悲凉正是作者心境的折射。在郁达夫看来,清、静、悲凉都是一种美,来自故都的美,能够让作者感受身心得到寄托的一种美。

点拨:其实,这是一篇优秀散文所能达到的境界,可视作散文的第二种境界——情境。在散文中,作者往往借助景物或事件间接、委婉地表达真挚自然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感美。

五、涵泳意境

1.作者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他为什么有如此的感受?

明确: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第1段)

2.能不能从中发现作者的一些深刻思考?

古今中外,文人学士多在悲啼秋,但也在歌颂秋;秋之于人,没有国别,没有人种阶级的区别;秋总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触?读“秋士”注释(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这与郁达夫有关系吗? (屏显)

郁达夫大事记(部分)

1896年出生;1908年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

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开除。

1913年去日本留学;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1917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

1921年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同年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1926年返沪与成仿吾、冯乃起等年轻孤傲的作家创刊«创造»。

1927年与孙荃的爱子龙儿因脑膜炎早夭。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由上海移居杭州。此间,是他思想的低潮期,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名士”风度,流连于山林江湖,写下大量的山水游记。

1934年“不远千里”经青岛去北平,写下«故都的秋»。

4.从这份年表中能不能看出些与本文的主旨相关的信息?

——看出了本文笼罩着一层悲凉的原因。人生的挫折、坎坷与苦难。

点拨:年表提示,当时郁达夫内心是苦闷的、彷徨的,曾经的志向难以实现,这与中国历史上那些“秋士”的“悲”并无二致。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王羲之也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中的“深味”指的是什么?

明确:“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点拨:这也是郁达夫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后,借故都的“秋事”传递的他对北国之秋的思考,不妨把这称为优秀散文的又一重境界——意境。意境“思于心,合于理”,让读者能够体味到作者的思想之美,尽管这种思想带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阅读优秀散文,不但要读得出物境和情境,还要读得出立于二者之上的意境。我们通过赏读«故都的秋»,感受到了郁达夫与众不同的情感世界,体味了“郁达夫式的悲凉”,了解了鉴赏优秀散文需要达到的“三重境界”。

本文系转载,仅供学习用。如侵权,联立删。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