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城 数研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市各区分布情况最新 慧眼识城 数研北京

慧眼识城 数研北京

2024-07-12 01: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市医疗设施类型分布情况(来源:自绘)

全市医院中,一级医院数量占比最大为54.5%(编制床位约1.3万张),二级医院数量占比22.7%(编制床位约3.0万张), 三级医院数量占比16.0%(编制床位约8.1万张)(来源:2020年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

本文以 开源大数据为基础,不完全统计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约0.53万家,开展以下分析。

2. 医疗资源呈现“1+N”多中心分布,优质医疗资源依然呈现单中心集聚

全市医疗设施密度呈现 “1+N”多中心分布模式。以城区为中心向外密度逐渐降低,在远郊区低密度分布; 大型医疗设施(三级医院)已实现各区全覆盖,但在五环内集聚的态势依然明显。

北京市医疗设施空间分布(来源:自绘)

城区千人拥有医疗设施数量较高(其中东城区最高);各区对比可见,通州区现状千人编制床位数3.0张、千人卫生技术人员4.5人,均在各区中排名靠后,随着副中心的规划建设需进一步加大通州区优质医疗资源的建设力度。

北京市各区医疗设施资源配置(来源:自绘)

3. 就诊扎堆现象突出,分级诊疗体系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全市医院日均到访总量约44.1万人次(注:基于到访时间、到访目的地类型判定的就医到访量,含本地、外地就医), 约5.5%的医院(91个)日均到访量高于一千人次/日。这部分医院累计 承担了全市52.7%的就医需求。

北京市医院到访情况分布(来源:自绘)

到访量TOP10均为三级医院,且均位于中心城区,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三〇一)医院到访量最多,平均约为0.83万人次/日。

北京市到访量TOP10医院(来源:自绘)

4. 三级以上医院和综合类型医院就诊压力大

不同等级医疗设施到访量差异显著,其中 三级医院到访量明显高于其他等级医院(0.16万人次/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室日均到访量的23倍(0.07万人次/日)。

北京市不同等级医疗设施到访量

三级以上医院医护人员服务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级别医院,单位卫生技术人员日均服务的病患及陪同人员为14.4人次/日。

不同等级医疗设施单位规模到访量(来源:自绘)

综合医院服务压力高于其他类型医院,单位卫生技术人员服务日到访量为8.6人次/日。

不同类别医疗设施单位规模到访量(来源:自绘)

5. 东城区就医需求最高,海淀区服务压力最大

为更客观的分析各区的就医需求与医疗服务压力分布情况,本文构建 就医需求指数(Medical demand index, MDI)和 医疗服务压力指数(Medical service stress index, MSSI),其中就医需求指数描述区域内常住居民就医需求强度:

医疗服务压力指数描述区域内大型医疗设施的服务压力强度:

受异地就医比例较高影响(注:以东城区为起点的异地就医出行比例为31.34%,全市平均水平为22.08%), 东城区人均就医需求最高(29.6人次/千人);而受编制床位数量限制(注:海淀区千人编制床位数为城六区中最低), 海淀区单位规模服务压力最高(3.3人次/编制床位)。

各区就医需求、医疗服务压力指数(来源:自绘)

6. 医院就诊家属陪诊比例高

医院就医及到访人群呈现出 以中青年为主的趋势,其中25-34岁青年人群比例最高(34.96%),其次为35-44岁中年人群(27.35%),除需要引起重视的中青年健康问题外,中青年人群处于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对于家庭成员的就医陪同需求可能成为就医出行较多的主要因素,此外,工作人群大多有单位的年度体检要求,也增加了其“就医”频次;而由于自主监护和行动能力局限,18岁以下儿童比例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较低,分别为0.36%与1.47%(注:人口数据来源于开放平台定位服务数据,可能出现非手机用户(老人、儿童)的统计偏差)。

就医人群年龄分布(来源:自绘)

7. 就诊时间分布相对均衡,但早高峰依然突出

就医出行时间(注:出行时间为就医出发时间)整体 呈现双峰特点,分别为AM06:00—AM9:00(44.98%),AM12:00—PM14:00(22.37%),由于看病过程中部分检查项目空腹需求,上午高峰时期就医量显著高于下午高峰时期就医量。但从全日就医人群时段分布可见,随着预约分段就诊政策的实施,就诊人群的时间分布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医院周边就诊集中导致的瞬时交通压力的缓解。

就医出行时间分布(来源:自绘)

时空上, 郊区及外围区域呈现就医行为在时间上发生较早,随时间推移就医密度逐渐向中心城区转移、聚集,并在20:00后逐渐向郊区消散。

主要医院到访热力时序变化(来源:自绘)

8. 就医出行空间上呈现“向心”特征

就医出行网络整体上呈现以中心城区为密度中心 向外辐射的形态,即“进城”就医、尤其是近郊区进城就医的需求较大。

主要医院就医出行网络密度分布(来源:自绘)

提取不同区内主要医院的就医来源网络。城区与郊区医院在吸引强度和范围上呈现出差异。 城六区大型医院呈现较大的吸引强度与范围,呈现中心向郊区辐射状态,其中门头沟、通州等郊区县呈现一定反吸引状态,侧面反应郊区医疗设施正在逐步增强。

各区医院来源空间分布(来源:自绘)

9. 平均就医出行距离9.4公里,城区居民就近就医比例高

主要医院的就医出行 平均距离9.43公里,其中5公里以下出行比例为45.5%,30公里以上的就医出行仍接近5%。

就医出行距离分布比例(来源:自绘)

从各个区居民就医距离的分布看, 城区就医出行距离较短,可就近就医,而郊区居民就医出行距离则相对较远。

不同区域居民就医出行距离(来源:自绘)

从各个区医院患者的就医距离的分布看, 城区医疗吸引强度更大,其中西城区医院吸引范围最大约为9.2公里(注:区域医院的平均吸引范围),受区域建成环境及医疗设施限制,门头沟吸引范围最小约为3.7公里。

不同区域医院吸引范围(来源:自绘)

从不同类型、等级医疗设施患者的就医距离分布看,综合、中医、专科三类医院吸引半径相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小型医疗设施吸引范围较小; 按等级依次降低,医疗设施的吸引范围也逐渐变小。

不同类型、等级医院吸引范围(来源:自绘)

规划建议

PART 2

分析发现,北京市总体医疗服务水平较好,但受人口基数大、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尚未完全形成等因素影响,仍需进一步推进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均衡、优质资源向五环外疏解、就医可达性提升等工作。针对以上需求,本文从医疗设施的人均水平、空间公平性、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对医疗设施规划优化提出部分建议:

1 继续提升医疗设施供给,改善居民医疗可获得性。

与东京、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市人均医疗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继续提升医疗资源仍是解决居民现阶段就医问题的重要手段。

2 继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大发挥社区级医疗设施作用。

全市91个医院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就诊需求,三级医院(单位编制床位日服务到访量20.43人次)、综合医院(单位编制床位日服务到访量12.09人次)服务压力显著高于其他医院(分别为11.35人次、8.63人次以下)。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健康联合体试点工作,对进一步发挥社区医疗设施的服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多中心布局模式,提升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

几年的医疗设施疏解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外围大型医疗设施总体相对较少,开诊年限相对较短。因此,应继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外围疏解,同时通过专家轮诊等方式加快外围医院或院区的医疗水平及病患认可度,对提升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具有战略性意义。

4 积极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发展,多方式保障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通过统筹协调、服务流程完善及信息平台探索,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地方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5 建立双向滚动评估机制,优化医疗供需动态匹配水平。

面向居民就医需求——设施供给能力间匹配增长需要,将“就医需求指数”及“医疗服务压力指数”纳入城市体检评估工作,通过就医分流、资源调整等措施实现医疗供需匹配动态优化。

鉴于医疗设施疏解的重要意义,疏解部分详细评估与分析将在“北京就医行为特征分析(下篇)”中结合案例单独分析,敬请期待。

致谢

ACKNOWLEDGEMENT

感谢本文撰写过程中,我院周乐、张晓莉等领导同事基于医疗专项角度提供的宝贵修改建议!

数据说明

DATA

本文基于“医疗设施数据——就医行为数据”的融合关联展开。

医疗设施数据来源:参考卫健委2020年卫生工作统计资料、高德POI数据。

就医行为数据来源:BDR实验室2021年某工作日的就医出行行为数据。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