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理念 和而不同,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

和而不同,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

2022-05-15 09: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如是说:“奥运会将在后疫情时代成为黑暗隧道尽头的光,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而冬奥会的场馆,将成为承载这束光的场所。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奥运会的场馆已做好了准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设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共有39个场馆,各具特色。北京作为在奥运历史上先后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最大程度地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遗产。三个赛区中,北京赛区共有12个场馆,其中现有场馆8个、新建场馆3个、临时场馆1个;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的延庆赛区共有5个场馆,其中3个为新建场馆、2个为临时场馆;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赛区共有8个场馆,其中2个为现有场馆、4个为新建场馆、2个为临时场馆。

秉承着对奥运精神的共同追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设计既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特色,和而不同。本篇特稿,将带读者走近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个赛区新老比赛场馆,包括赛事期间被运动员称为家的奥运选手村,了解每个赛区最具代表性的场馆特色、创新之处以及其背后的设计故事。

北京赛区

北京冬奥赛区的场馆群位于北京市区,将主要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冰上运动以及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北京赛区,除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外,其他竞赛场馆均利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场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遗产,2022年将再次成为冬奥会的核心区域,冬奥会25个场馆中的7个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而国家体育场(鸟巢)将举办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进行冰壶及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国家体育馆将进行男子冰球及冰橇冰球项目的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心将进行女子冰球项目的比赛,首都体育馆将进行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项目的比赛,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将进行速度滑冰的比赛;北京奥运村将可容纳运动员和随队官员2260人。

国家体育场

> 国家体育场(鸟巢)摄影:刘兴华

旧场馆改造项目中,当属国家体育场(鸟巢)最受关注。该改造项目始于2020年4月,于2021年10月28日正式完工。历时约18个月的改造,整体遵循“节俭办奥”的理念,凸显智慧、绿色,也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主要对无障碍设施系统、景观照明系统、场馆扩声系统、观众服务设施系统、空调和热力系统等37个方面进行了提升。

改造后的“鸟巢”全场设有18部无障碍电梯,增加轿厢不锈钢镜面和扶手操作面板;在场馆外围基座东北侧增建无障碍坡道;并在现有场馆101间无障碍卫生间内增加儿童马桶垫圈、儿童垫脚凳等,营造安全、顺畅、适用和人性化的无障碍环境。面对即将到来的冷冬,“鸟巢”观众服务设施改造得更具温度。观众区有了不同尺寸的电子屏幕,90块中小电子屏环绕看台区域,呈现更加清晰的观演效果。看台集散区增设了128台温水直饮水机;观众区卫生间洗手池也可提供热水服务。改造后的鸟巢,将开启节能低碳、智慧化服务的全新运营模式,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创造更好的观演体验和氛围。

国家速滑馆

> 国家速滑馆

北京赛区的新建场馆中,外形酷似蚕茧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奥体公园为冬季奥运会建造的唯一一个新场馆。国家速滑馆近1.2万平方米冰面,容纳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冰场之一。它通过分模块控制单元可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 国家速滑馆

> 国家速滑馆(摄影:刘兴华)

国家速滑馆外由22条“冰丝带”环绕跃动,将冬奥体育文化与“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冰丝带”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郑方称,“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 国家速滑馆(摄影:刘兴华)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不断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到了冬天,透过“冰丝带”表面曲面幕墙,阳光洒进休息厅,观众坐在休息厅内,可以望见远处美丽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国家速滑馆内部

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郑方表示,在满足赛时、赛后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国家速滑馆的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都被控制在了最紧凑的程度,以节省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同时,“冰丝带”里的冰,也是最绿色的冰。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表示,传统的制冰剂是氟利昂,不仅能效低,还破坏臭氧层。在“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下,人工制冰必然不能再使用这样的技术了。“冰丝带”也遵循着可持续设计理念,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赛后再利用。赛后该馆将向公众开放,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场馆。

首钢滑雪大跳台

> 首钢滑雪大跳台(摄影:刘兴华)

另一新建场馆滑雪大跳台,是在首钢原来的工业遗址上建造的,这是单板大跳台运动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飘带的元素,并在跳台整体颜色上采用了以冬奥会徽色彩为基调的渐变方式,整体颜色偏冷,起跳区黄色和红色的渐变节奏加快,使暖色调在接近地面时结束,实现不同飘带向天空飞舞的效果,尽力呈现出大跳台向空中腾跃的形象。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首钢群明湖西南角,“飞天”飘带在群明湖倒影的映衬下显得灵动而飘逸,与首钢园这座老工业区相得益彰。从运动发展的角度,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和范本,其设计参数将作为今后单板大跳台场馆的重要参照;作为赛后遗产,不仅将举办各类赛事和运动员训练场地,还将实现与空中技巧的赛道转换,体现了科技冬奥的最新水平,提升了一个城市场馆向大众传播雪上运动的社会价值。

延庆赛区

延庆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距市区74公里,生态环境优良,青山绿树、碧水蓝天成为绿色北京的闪亮名片,正在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打造“冰雪之城”。延庆赛区共有5个场馆,将进行3个大项(高山滑雪、雪车、雪橇)、4个分项(高山滑雪、雪车、钢架雪车、雪橇)、20个小项的比赛。延庆赛区核心区以“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作为设计理念,通过建筑、景观和赛道设计的联合创新,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使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满足精彩赛事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融于自然山林中的冬奥赛区,为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与常规的竞赛场馆不同,雪车雪橇运动是一个追求极限速度的体育项目,其竞赛是在长度在2千米左右的覆冰赛道上进行,因此被称为“雪上的F1方程式”。最初雪车雪橇比赛是在天然冰砌筑的赛道上进行。1960年代开始建设人工赛道,建立了赛道设计标准。同时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对赛道标准也一直在进行修正,追求更加快速、更加安全、更加公平的比赛。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延庆赛区西南侧,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亚洲范围内的第三个赛道。负责该项目的中国设计建筑研究院的建筑师们将中国气质融入建设理念,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依托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天然山形建设赛道,使其如游龙般自北向南蜿蜒在赛区入口西侧的山脊之上,嬉游于山林之间,若隐若现,成为最具标志性的场馆之一。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副设计主持人、建筑专业负责人张玉婷介绍,赛道设计是在运动的安全性、挑战性、趣味性中寻找平衡,最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设计全长约1975米,有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其中包含一个独具特色的360度螺旋弯道。赛道垂直落差121米,设计周期紧张,设计难度大,建设方面也困难重重。山林建设不同于城市,延庆赛区是在尽可能保留原有山体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整个赛道1000多根桩靠人工来完成。为了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设计团队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集保温、防水、天然防腐功能于一体,通降低太阳辐射对赛道的影响。

场馆建设伊始,首先做的就是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保护工作。场馆建成之后,又进行了再次回铺。后奥运时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作为冬奥重要的遗产,除了举办国内国际赛事,还将对普通游客开放。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高山滑雪是世界上复杂程度最高、组织难度最大的雪上竞赛项目之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于2021年6月底全面竣工,是国内第一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设7条雪道,全长9.2公里,最大垂直落差可达900米,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由于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因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飞燕”。“王次仲落羽化山”的传说中描述,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雪”是冬奥元素,“飞燕”是吉祥之鸟,也是古代传说的传承,“雪飞燕”生动形象描绘了场馆和项目的特点,成为冬奥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延庆赛区的精彩诠释。

>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新建场馆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与当地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延庆赛区被誉为“最美赛区”,基于“山林场馆,生态赛区”理念,设施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让享誉国际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坐落在“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的山水中。

张家口赛区

张家口赛区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至今已有20年的滑雪产业发展的历史,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滑雪胜地,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与北京的通勤时间不超过1小时。张家口赛区的赛场将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大部分单板和双板项目的比赛,包括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和冬季两项。张家口赛区的场馆设计秉承着“对自然干预最少、对地表影响最低”的设计理念,在张家口古杨树这个曾经宁静、荒僻的山谷,悄然“生长”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大场馆。

冬季两项中心

连接古杨树场馆群的空中廊道的“冰玉环”,像一条银色的项链坐落在山谷中央,连接着外白色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赛道看似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实也是经过精心布置的。比如冬季两项中心赛道的整体施工,就是先由国际雪联专家现场踏勘,测量、绘图、施工,踏勘,再进行修改。

> 冬季两项中心

冬季两项比赛赛道覆盖范围较广,但通常观众看台视线能够覆盖的部分只有赛场的核心区,这会大大降低比赛的可看性。为此,赛道设计一方面尽量增加观众视线可覆盖的范围,另一方面提升核心区内的比赛激烈程度。赛道主要分布在东西向的山谷内,在南北两侧山坡间往返滑行。技术楼与看台位于山谷西侧地势较低的地方,观众向东看时,可看到运动员在山谷间左右穿梭,而古长城遗址蜿蜒于远山之上,增添了观赛的视觉效果。靶场北侧的山坡上,设置了两条自东向西的赛道,运动员自山上向西滑下山坡,而后出现在核心区的赛道上,或冲刺、或接力、或射击,完全暴露在观众视野中。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是古杨树场馆群永久建筑最小的场馆,却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赛道沿山体自然地形而建,赛道总长度为9.7公里,宽度为8—14米,共设8个赛道圈,不仅是古杨树场馆群中赛道最长的竞赛场馆,还巧妙借助了场地上的原生树木,营造了山野之趣,与山峦、森林、白雪融为一体,不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身处此地都有特别的感受。

>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冬奥会时越野滑雪中心部分比赛将在夜间举行,赛道上还设置了59根大型灯柱。这些灯柱,可达1500勒克斯的垂直照度。赛时“亮如白昼”的光照将满足比赛和赛事转播需求。

整个场馆群的点睛之笔,要数C字形的廊道“冰玉环”。它取材于瑞士设计公司的环形连接廊的设计,经过中方设计团队和施工人员的发扬光大,最终成为连接起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廊道。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张家口赛区建设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也因为其造型别致、体现中国元素,而最为抢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场馆从山顶直泻而下止于山谷,顶部与底部落差达160多米,顶部有一处直径约80米、总高约15米的“飞碟”形空间,远远看去像一朵美丽的祥云,连接着的跳台剖面呈现S形曲线,底部则是一个体育场。跳台外形好似中国的传统吉祥物“如意”,因此便有了“雪如意”的美名。因为作业面大,场地狭小,施工难度极大,“雪如意”的建设过程,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区别于以往的国内外跳台设计,“雪如意”首次设立了位于运动员出发区上部的顶峰空间。顶部“飞碟”式的实心空间中被挖开一处圆形空间,使顶峰形成了3900平方米的环形场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张利介绍道,该场地的内径圆与外径圆并非同心圆,而是相对前移,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形象更轻盈。赛时,顶层空间向奥林匹克大家庭、国际雪联官员、贵宾等开放。通过环形空间的玻璃墙,大家能亲眼看到运动员出发的场景,非常刺激。以往,这个视角只能在电视转播的飞猫镜头中才能看到。顶层空间不仅是最重要的景观,赛后还可以做会议、展览、宴会等功能使用。

>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雪如意”跳台赛道两侧可以看到浅山谷。朝向东面,对侧向风起到遮挡作用,而且落差非常合适。运动员从跳台眺望,远处依稀可见明代长城遗迹。未来,根据国际奥林匹克转播服务的选择,“雪如意”将成为山地主演播室画面中的标识场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