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 匀变速直线运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类问题 第一章 A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A 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4-07-11 1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章 A 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基础型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是两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实际运动较为复杂。例如物体在开始做加速运动时有一定的“初速度”,此外还有减速运动。因此现在要将我们的讨论拓展到较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上抛运动等。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1-1

如图1-1所示,高速公路上有一辆警车正在以一定的速度巡逻行驶,如果此时获悉在前方某处发生车祸,该警车就要立即加速向事故发生地驶去。那么这辆警车要多久才能赶到出事地点?这里涉及到有初速度的物体的加速运动过程,以及到达事故发生地之前的减速运动过程。其他如列车在直线轨道上的加速或减速过程,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的滑行过程,长跑运动员的最后冲刺过程等,在物理上都可近似地作为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考察。

在基础型物理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过,从上述情景中可以看到,为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将我们的讨论进一步拓展到更一般的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建立有关的基本公式,探讨运用这些基本公式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一、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因此掌握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非常重要。那么,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呢?

大家谈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问经过t秒后该物体的速度v是多少?

这个问题能否回答?为什么?

我们知道,为了描写速度的变化,需要引进加速度。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因此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均匀变化时,它的加速度a是常量。若物体在初始时刻的速度为v0,其后某一时刻t的速度为v,则由加速度的定义a=\(\frac{{v - {v_0}}}{t}\)可得

v=v0+at。

此式常称为“速度公式”,它反映了一般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从物理意义上可这样来理解上式: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对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当速度均匀地增加时,时间t内速度的增加量就是at,因此时刻t的速度就是初速度v0与该增加量at之和。

【示例1】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以1.6m/s2的速度使它的速度均匀地增加一倍,需多少时间?

【解答】已知初速度v0=36km/h=10m/s,末速度v=2v0=20m/s,加速度a=1.6m/s2。由速度公式v=v0+at可得

t=\(\frac{{v - {v_0}}}{a}\)=\(\frac{{20 - 10}}{1.6}\)s=6.25s。

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区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两类。根据加速度定义a=\(\frac{{v - {v_0}}}{t}\),在加速运动中,末速度大于初速度,所以加速度a为正值;在减速运动中,来速度小于初速度,所以加速度a为负值。

二、速度-时间图象(v-t图)

在基础型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除了可用公式表示外,还可用图象表示。如果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速度,则这种坐标系就可用来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这样的图就称为速度-时间图象,简称“v-t图”。

对于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当t=0时,v0=0;其后v随时间t均匀地增加,因此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1-2(a)所示,其斜率随加速度a的数值增大而增大。

一般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是怎样的呢?

图为t=0时物体的速度为v0,所以它是一条不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1-2(b)所示,倾斜直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即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直线的斜率则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图1-2 大家谈

1.下面的v-t图中显示了三种匀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请描述一下它们的运动情况。

图1-3 三、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对于运动物体,人们常常不仅要了解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还要了解它们的位置变化,即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对于一般做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性呢?

图1-4

在基础型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在数值上等于它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现将上述结论推广到匀变速运动情况。从图1-4可以看出,经过时间t物体的速度由v0变到v0+at,在该段时间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S=S1+S2,,因此时间t内该物体的位移是

s=v0t+\(\frac{1}{2}\)at2。

这个式子常称为“位移公式”,它反映了一般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联立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消去t,可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式:

v2-v02=2as。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这三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自主话动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平均速度的公式\(\bar v\)=\(\frac{1}{2}\)(v0+v),导出位移公式,看看是否与利用图象法导出的公式一致。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领域有许多应用。例如,车辆从制动到停止的运动过程可近似地视为匀减速运动过程(见图1- 5)。车辆制动过程中所移动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国家对机动车的刹车装置制订了“制动距离”的国家标准(见下表),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图1-5 某些机动车“制动距离”的国家标准

车辆类型

制动初速度(km/h)

满载检测的制动距离(m)

空载检测的制动距离(m)

座位数≤9的载客汽车

50

≤20

≤19

其他总质量≤4.5t的汽车

50

≤22

≤21

其他汽车及无轨电车

30

≤10

≤9

四轮农用运输车

30

≤9

≤8

两轮摩托车

30

≤7

二轮摩托车

30

≤8

轻便摩托车

20

≤4

轮式拖拉机车组

20

≤6.5

≤6.0

【示例2】李先生驾驶一辆小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并小心地与前方汽车保持60m车距。不巧,由于前方那辆汽车突然刹车,李先生的车一头撞了上去,发生了追尾事故。交警赶来调查处理时,他争辩说:“按照国家标准,我的轿车的制动距离只要20m,而我则保持了60m车距,因此对这次事故我没有责任。”你的看法呢?

【解答】李先生没有正确理解上表中数据的含义。这里,首先要从机动车“制动距离”国家标准的相应数据,推算出他的汽车制动时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根据上表数据,他的汽车在初速度v0=50km/h=13.9m/s时的制动距离为20m,所以该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可利用速度与位移关系式v2-v02=2as求得

a=\(\frac{{{v^2} - v_0^2}}{{2s}}\)=\(\frac{{0 - {{13.9}^2}}}{{2 \times 20}}\)m/s2=-4.83m/s2。

现在轿车的初速度v0ʹ=90km/h=25m/s;末速度vʹ=0;加速度a=-4.83m/s2。因此制动距离是

sʹ=\(\frac{{{{v'}^2} - v_0^2}}{{2a}}\)=\(\frac{{0 - {{25}^2}}}{{2 \times ( - 4.83)}}\)m=64.7m。

即李先生的这辆车此时与前方汽车的距离应至少等于64.7m。

【讨论】在保持车距的问题中,还必须考虑“反应时间”这个因素。为了行车安全,必须保持一定的车距。

点击

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涉及五个量:加速度a、初速度v0、末速度v、位移s,以及时间t,已知其中任何三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两个量。此外,这两式还将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作为特例包含在其中。

【示例3】一辆警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行驶,此时接到命令,在前方4km处发生车祸,该警车于是立即加速向事故发生地驶去。设警车加速或减速时加速度的值都是2.8m/s2,最高时速为180km/h。试估计这辆警车赶到事故发生地所需最短时间。

图1-6

【分析】可近似地认为这辆警车的运动包括三段(见图1-6,图中v0=36km/h,v=180km/h):(1)ab段,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矾增加到可;(2)bc段,是匀速直线运动;(3)cd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减小到零。计算时可先利用速度公式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算出加速段与减速段所需时间和路程,然后算出中间匀速段的路程及时间。

【解答】(1)加速段:

已知v0=36km/h=10m/s,v=180km/h=50m/s,a=2.8m/s2,因此,为了求出未知量时间t1和位移s1,可分别利用速度公式v=v0+at1,及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v02=2as1,得

t1=\(\frac{{v - {v_0}}}{a}\)=\(\frac{{50 - 10}}{{2.8}}\)s=14.3s,

s1=\(\frac{{{v^2} - v_0^2}}{{2s}}\)=\(\frac{{{{50}^2} - {{10}^2}}}{{2 \times 2.8}}\)m=428.6m。

(2)减速段:

已知v0=50m/s,v=0,a=-2.8m/s2,因此

t3=-\(\frac{{{v_0}}}{a}\)=\(\frac{{50}}{{2.8}}\)s=17.9s,

s3=-\(\frac{{v_0^2}}{{2s}}\)=\(\frac{{{{50}^2}}}{{2 \times 2.8}}\)m=446.4m。

(3)匀速段:

已知v=50m/s,因此

s2=s-s1-s3=(4000-428.6-446.4)m=3125m。

t2=\(\frac{{{s_2}}}{v}\)=\(\frac{{3125}}{{50}}\)s=62.5s。

所以警车到达事故发生地总共需时

t=t1+t2+t3=94.7s。

约1分35秒。

【讨论】利用速度图线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是解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手段,这可从图1-6中得到启发,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选择合适的公式。

文件下载(已下载 515 次)

发布时间:2015/8/31 下午9:31:46  阅读次数:1291

评论

由于网络审查方面的原因,本网站自2019年8月起已关闭留言功能,若有什么问题可致信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06 - 2024,推荐分辨率 1024*768 以上,推荐浏览器 Chrome、Edge 等现代浏览器,截止 2021 年 12 月 5 日的访问次数:1872 万 9823。 站长邮箱

沪 ICP 备 18037240 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865 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