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其在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脉血压测量实验报告结论分析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其在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其在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3-03-22 0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状况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发病72 h内收治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单侧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试验组)106例,NIHS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2,5)分.并按照头颅DWI结果将试验组划分为病灶侧106例,非病灶侧106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CO2吸入试验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脑血流速度变化率(CBFV)及搏动指数变化率,以CBFV≥10%为脑血流储备正常,<10%为脑血流储备受损,并比较试验组病灶侧、试验组非病灶侧、对照组3组间的CBFV及搏动指数变化率的差异.应用头颅MRA检测试验组Willis环评估脑结构储备功能并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糖尿病、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吸烟及饮酒史等对脑血流储备的影响,并对NIHSS评分、梗死部位及体积与CVR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组均采用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估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HDL、LDL、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脑血流储备是否正常、NIHSS评分、脑结构储备、梗死部位、年龄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病灶侧CBFV增加率为5.94% (2.18%,10.49%),搏动指数增加率为10.77% (2.21%,22.62%),二者均低于对照组”CBFV增加率:11.54% (5.01%,17.96%),Z=2.547,P<0.05;搏动指数增加率:48.36% (33.93%,64.51%),Z=6.604,P<0.01”.有无糖尿病史在脑血流储备正常组和受损组中的分布不同,分别为2/14和43.48% (4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28,P <0.05).试验组脑结构储备分别与梗死体积和N1HSS评分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和0.238(P<0.05).脑血流储备正常组较受损组预后良好,其CBFV正常患者的比例为18.84%(13/69),预后良好但CBFV下降的患者的比例为81.16%(56/69),预后不良但CBFV正常患者的比例为2.70%(1/37),预后不良且CBFV下降的患者的比例为97.30%(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5,P<0.05).脑结构储备分组中Ⅰ、Ⅲ型患者预后良好占比分别为37.68%(26/69)、5.80%(4/69),Ⅱ型、Ⅳ型预后良好占比分别为43.48(30/69)、13.04(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6,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年龄及脑结构储备是试验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脑血流储备正常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CVR显著降低,CVR可作为患者3个月预后的评价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大脑动脉环、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预后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8.009

陈炎 朱幼玲 董斌 陈娅 胡婉华 彭宇豪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中华神经科杂志

51

2018,51(8)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06-61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