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前轮前束的定义及作用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轮定位是以车辆的四轮参数为依据,通过调整以确保车辆良好的行驶性能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轿车的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安装叫做转向车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这是对两个转向前轮而言,对两个后轮来说也同样存在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称后轮定位。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四轮定位。

下面小邦将依次为大伙解答四轮定位都有哪些内容。

定位角度都有哪些

1、主销后倾角(Caster)

定义:

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向前倾斜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作用

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故障判断

1)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

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车速高时会感到车发飘(经常走高速的要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2)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

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0.5º)时车辆就会出现跑偏。跑偏方向一般会朝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案例:

左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0.5°,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1.5°,则这辆车向左跑偏。

调整手段:

(1)垫片 (2)偏心凸轮 (3)长孔 (4)支柱杆 (5)支柱旋转 (6)引擎托架移动 (7)偏心球头

2、车轮外倾角(Camber)

定义:

车轮外倾角是指车轮在安装后,其端面向外倾斜,即车轮所处平面和纵向垂直平面间的夹角。轮胎呈现“八”字形张开时称为负外倾,而呈现“V”字形张开时称正外倾。

作用:

其作用是为了提高车轮工作时的安全性,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故障判断:

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案例:

左前轮外倾角设定为1.0º,右前轮外倾角设定为0.5º,车辆向左跑偏。(左右轮外倾角相差0.5º,车辆就出现跑偏。)

外倾角调整手段

(1)垫片 (2)偏心凸轮 (3)长孔 (4)球头旋转 (5)支柱旋转 (6)楔形垫片 (7)调整轴承座 (8)偏心螺栓 (9)偏心衬套 (10)偏置球头

3、前束角(Toe)

定义:

描述从车的正上方看,车轮的前端和车辆从线的夹角。车轮前端向内侧倾斜(内八字),称为Toe in;车轮前端向外倾(外八字),称为Toe out。束角的功用在于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及路面阻力所导致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子的直进性。Toe in会造成转向过度,Toe out则会增大转向不足的趋势。

作用:

降低轮胎磨损与滚动摩擦。

故障判断:

正前束太大造成:

轮胎外侧快速磨损

(1)对于子午胎,会有类似正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2)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3)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

(1)直行性差;

(2)车轮发抖。

负前束太大造成:

轮胎内侧快速磨损

(1)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 2 ) 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 3 ) 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

(1)直行性差;

( 2) 车轮发抖。

前轮前束调整手段

横拉杆调整

后轮前束调整手段:

(1) 原厂之调整器 (2)偏心凸轮 (3)偏心螺栓 (4)偏心衬套 (5)长孔 (6)垫片

4、转向角(Turning Angle)

定义:

车辆在转弯时两前轮的相对位置。

转向角也可称为:

(1)转向前展

(2)转弯半径

作用:

⑴ 避免侧滑;

⑵ 避免轮胎过度磨损;

⑶ 避免转弯时轮胎啸叫;

⑷ 可诊断出变形之零件。

如果转向前展角度超过1.5º,车辆在转弯时轮胎会发出尖锐噪音。其可能原因是转向臂变形弯曲。一般来说,转向角是不可调整的。只能通过更换零件改正缺陷。

5、退缩角(Setback)

定义:

一边轮胎比另一边较为退后。

退缩角形成的原因:

⑴ 制造厂(特别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抵消路拱的影响)

⑵ 撞击

故障判断:

退缩角事实上反映了车辆轴距的变化。退缩角达到某种程度,车辆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朝向轴距较小一侧。

6、推进角

定义:

车辆行进方向是车辆推进线。测量后轮单侧前束时,是参考车辆中心线(几何中心线)来测量。通过后轮单侧前束平分点做一直线与后轮中心相交,确定推进线,即:汽车后轮总前束的平分线,为汽车的推进线。推进线与车辆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推进角。也叫蟹形角。

推进角生成的原因:

⑴ 伴随退缩角的生成而生成;

⑵ 后束角不对称。

推进角造成的影响:

⑴ 轮胎磨损;

⑵ 转向轮失调;

⑶ 跑偏;

⑷ 车身歪斜的直行;

⑸ 方向盘偏斜;

推进角的修正方式

⑴ 原车厂之调整器;

⑵ 在轮轴与轮毂之间加装楔形垫片;

⑶ 凸轮或其它后装调整器;

⑷ 推进线板;

7、车轴偏角

定义:

一边轮胎比另一边较为后退。

造成原因:

(1) 制造厂(特别的设计);

(2) 撞击。

就某些定位设备而言,车轴偏角超过1不会影响其定位的准确性。

8、主销内倾角•包容角•摩擦半径

定义:SAI:由车辆前方观察,转向轴线与铅垂线所成的夹角。主销内倾角对绝大多数的车辆来说都有是不可调整的角度。

包容角:

主销内倾角与外倾角之和称为包容角。

摩擦半径:

在地平面上观察,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以及轮胎中心线都会与地面有交汇点。两交汇点的距离就称为摩擦半径。当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与地面交汇点在轮胎中心线内侧,称为正摩擦半径,反之称为负磨擦半径。

摩擦半径的作用:

增加操控稳定性、转向后自动回正能力。

主销内倾角、包容角,以及外倾角三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来诊断车辆悬架系统中哪些区域特定零件损坏。

A. 麦克弗逊悬架的故障诊断

主销内倾角

外倾角

包容角

可能的故障区域

正常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半轴弯曲,和/或,麦克弗逊立柱弯曲。

正常

大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半轴弯曲,和/或,麦克弗逊立柱弯曲。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正常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或引擎托架扭曲失调。

大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正常

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内受推,或引擎托架扭曲失调。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另加: 半轴弯曲,和/或立柱弯曲。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另加:半轴弯曲,和/或立柱弯。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另加:半轴弯曲,和/或立柱弯曲。

B.短/长臂(A形架)悬架的故障诊断

主销内倾角

外倾角

包容角

可能的故障区域

正常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半轴弯曲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正常

下控制臂弯曲或车体变形

大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正常

上控制臂弯曲或车体变形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下控制臂弯曲或半轴变形

四轮定位不良引起的行驶毛病

行驶毛病

可能的原因

方向盘太重

后倾角太大

方向盘发抖

车轮静态或动态不平衡

车轮中心点偏心产生凸轮效应

发动机不平衡发抖

车行往左右边拉

左右后倾角或外角不相等

车身高度左右边不相等

左右轮胎尺寸或气压不相等

轮胎变形或不良

转向系统不正

方向盘不正

后轮前束不良造成歪的推进线转向系统不正

轮胎块状磨损

车轮静态不平

衡后轮前束不良

轮胎羽毛状磨损

前束不良

轮胎单边磨损

外倾角不良

凹凸波状磨损

车轮动态不平

衡后轮前束不良

常用计算公式及换算表

1、束角以毫米值换算为百分度的换算公式:

TOTAL Toe(总束角)=2.257(系数)×δ(束角毫米值)÷d(车轮轮毂的英寸数值)

2、“度与分”标识数值表示

(如:1°30′)转换为百分度表示时(如1.50°),用分数值乘以0.0167系数(比如:30′×0.0167=0.50°),再加上“度与分”中的度数(如:1°+0.50°=1.50°)

(一)基本常识

1、什么是汽车的车轮定位?

现代汽车的车轮定位是指车轮、悬架系统元件以及转向系统元件,安装到车架(或车身)上的几何角度与尺寸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汽车的磨损和油耗。

2、四轮定位维修的好处?

增加行驶安全 直行时方向盘正直 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 减少汽油消耗 减少轮胎磨损 维持直线行车增加驾驶控制感 降低悬挂配件磨损

3、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每行驶10000公里或六个月后

直线行驶时车子往左或往右拉

直行时需要紧握方向盘

直行时方向盘不正

感觉车身会漂浮或摇摆不定

前轮或后轮单轮磨损

安装新的轮胎后

碰撞事故维修后

换装新的悬挂或转向有关配件后

新车每行驶3000公里后

(二)主要技术参数及其作用:

在GB/3730.3-92《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中,它规定了关于车轮定位有关参数的定义,考虑了有些汽车车桥无主销的结构;注意了有关零件和几何要素(面、线、点)相对位置的空间性;淡化了前束、外倾、后倾等参数的单一方向性;明确了前束测量的具体位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前轮定位的作用和取值 范围也有较大的变化。

(a)主要定位参数

1. 前束(Toe):

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由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束角。轮胎中心线前端向内收束的角度为正前束角,反之为负前束角。总前束值等于两个车轮的前束值之和,即两个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

前束的作用是消除车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后果.车轮外倾使前轮有向两侧张开的趋势,由于受车桥约束,不能向外滚开,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有了前束后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

2、外倾角(Camber):

从汽车正前方看,汽车车轮的顶端向内或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车轮的外倾。通常情况下汽车的侧倾角为外倾。用偏离垂直线所倾斜的角度来表示,如果顶端向外倾斜则称为正外倾角,如果向内倾斜则称为负外倾角。

侧倾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汽车直线行驶的安全性。当具有外倾角时,可使车轮在转向时偏移量减小,所以能减少转向力;另外,由于主销外倾,在垂直载荷作用下产生一施加于轴心上的分力,使车轮向内压在轴承上,以防止车轮甩脱。

3、主销后倾角(Kingpin caster angle):

从 汽车的侧面看,主销轴线(或车轮转向轴线)从垂直方向向后或向前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后倾或前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向垂线后面倾斜的角度称为正后倾角,向前倾斜的角度称为负后倾角。通常汽车行驶过程中,主销后倾角应为正值。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在安装时,通 过悬架元件相互位置来保证的。

主 销后倾的作用是当汽车直线行驶偶然受外力作用而稍有偏转时,主销后倾将产生车轮转向反方向的力矩使车轮自动回正,可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后倾角越大车速越高, 稳定力矩越大,但后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会导致转向沉重,主销后倾角是在前桥连同悬架安装到车架时而形成的。

4、 主销内倾角(Kingpin inclination angle):

从汽车的正前方看,主销(或转向轴线)的上端略向内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内倾。在汽车的横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

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使车轮在受外力偏离直线行驶时,前轮会在策略作用下自动回正。另外,主销内倾还可减少前轮传至转向机构上的冲击,并使转向轻便。但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会使轮胎磨损加快,主销内倾角一般在前轴制造时形成。

(b)其它定位参数:

1、 推进线(Thrust line):汽车后轮总前束的夹角的平分线就称为汽车的推进线。

2、 推进角(Thrust angle):推进线与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推进角。

3、 左横向偏置角(Left Lateral offset):左侧前后轮中心的连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左横向偏置角。当左后轮比左前轮更向外偏时,此状态下规定左横向偏置为正值,反之,当左前轮比左后轮更向外偏时,此状态下规定左横向偏置为负值。如果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前后轴距已经知道,则左横向偏置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 值来表示。

4、 右横向偏置角(Right Lateral offset):

右 侧前、后轮中心的连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右横向偏置角。当右后轮比右前轮更向外偏时,此状态下规定右横向偏置为正值,反之,当右前轮比右后轮更向外偏时,此状态下规定右横向偏置为负值。如果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前后轴距已经知道,则右横向偏置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5、 轮距差(Track Width Difference):

左 侧前后轮中心连线与右侧前后轮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轮距差。当后轮距宽度比前轮距宽度大时,此状态下规定轮距差为正值,反之,当后轮距宽度比前轮距宽度小时,此状态下规定轮距差为负值。如果在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前后轴距已经知道,则轮距差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6、 轴偏置(Axle Offset):

轮 距差角的平分线与推进线之间夹角称为汽车的轴偏置。当汽车的后轮轴向右偏时,此状态下规定轴偏置为正值,反之,当汽车的后轮轴向左偏时,此状态下规定轴偏置为负值。如果在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前后轮距已经知道,则轴偏置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7、 前退缩角(Front Set Back):

两 前轮中心的连线与推进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退缩角。当右前轮在左前轮后面时,此状态下规定汽车的前退缩角为正值,反之,当右前轮在左前轮前面时,此状态下规定汽车的前退缩角为负值。如果在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前轮距已经知道,则前退缩角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8、后退缩角(Rear Set Back):

两 后轮中心的连线的垂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后退缩角。当右后轮在左后轮后面时,此状态下规定汽车的后退缩角为正值,反之,当右后轮在左后轮前面时,此状态下规定汽车的后退缩角为负值。如果在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后轮距已经知道,则后退缩角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9、包容角(Included angle):

从汽车正前看,主销的轴线和车轮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就称为包容角。它在数值上等于主销的内倾角和轮胎的侧倾角之和。

10、转向前展(Toe-Out-On-Turn):

在方向盘转正的情况下,汽车的两个前轮的前束值都为零时,当方向盘转动到一侧最大转向角的状态,此时汽车的两个前轮端面之间的夹角就称为汽车的转向前展。

四轮定位仪的实际应用

方向盘偏一方向?

★ 处理方法

1.检查轮胎的气压

2.调整四轮定位

3.前左右轮胎换下再装

4.调整退缩角(0度0分(+),0度20分(--))

5.调整推力角

6.修理脚刹车

主销后倾不准而产生的问题?

★ 产生问题

1.方向盘操作感觉重

2.发生方向盘的发抖现象

3.急刹车时偏向一方

4.轮胎偏磨损

推力角过大产生的问题?

★ 产生问题

1.汽车跑偏

2.前后轮行驶不一致增加行车难度

3.左右摇晃一边转角度,另一边转角小

刹车时偏向一方?

★ 处理方法

1.检查轮胎的气压

2.用检测刹车仪检查

3.检查四轮定位

轮胎中心磨损?

★ 原因

1.轮胎气压过大

2.车辆行使超速

★ 处理方法

1.调整轮胎气压

2.换下适当的轮胎

轮胎内侧磨损?

★ 原因

前束,外倾偏大

★ 处理方法

做四轮定位

轮胎外侧磨损?

★ 原因

1.前束正位置偏大

2.外倾角偏大

3.主销后倾角不良

4.20度旋转角不一致

5.旋转角太大

6.轮胎面的过大

★ 处理方法

1.前束调到负的位置

2.外倾角调到负的位置

3.主销后倾角调整

4.检查20度旋转角

5.调整旋转角

6.更换轮胎

工作流程

一.仔细听取司机对车辆行驶中的问题反映,必要时可试车,这时定位技师或定位工人应该基本上对故障有个初步判断。

二.详细检查悬挂和转向系统重点部位:

1.各部位胶套、胶垫老化程度和磨损情况。

2.减震器的外形有无变化、性能如何。

3.轮胎磨损情况、气压是否符合标准、动平衡及钢圈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各球头支撑拉杆外观状况和性能。

5.前悬挂下摆臂、前横梁有无损伤。

6.车轮轴承是否松框。

7.车身,尤其是减震器上座的固定部位有无错位或松动。

A﹑询问客户

仔 细 的听车主介绍 ,车主对自己的汽车状况最了解,陪同车主试车,因为有的故障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并作试车记录,同时还要向车主了解汽车的一般情况,如:购车年份、碰撞事故、维修情况、轮胎情况等,可以为故障原因分析提供帮助。

工作程序:

1、向客户了解汽车故障的现象。

2、随客户一起试车。

3、记录故障特征。

4、记录了解一般情况。

5、请客户予以确认。

B、标准道路试验

在陪同车主试车的基础上,检验员要亲自再试一次车。由于一般路试时有些故障反应不明显,建议采用国家标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是特定条件下对操纵稳定性的特定方面进行的检验,需要特定的检测仪器,我们这里只是借助国标试验方法检测故障特征,作定性检查。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① 蛇形试验:用来综合评价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试验法如下:在试验场地上布置标桩10根,以车速在标桩区蛇形穿形,同时记录各个变量,其近似为1/2基准车速,试验最高车速以保证试验安全为原则,一般小于80公里/小时,标桩距与基准车速的选取因车而异。此项为综合检测。

②转向回正性能试验:汽车回正能力试验在平坦场地上进行,汽车以某一车速等速圆周行驶,侧向加速度达到时,突然松开方向盘,在回正力矩作用下,前轮将要恢复到直线行驶,回正试验是表征和测定汽车自曲线行驶的回正能力,是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回正能力的汽车,或回不到正中(既有残余横摆角速 度),或回正过程中行驶方向剧烈摆动的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是不满意的。此项主要检测主销后倾角。

③转向轻便性试验:本试验测量汽车在低速大转角时的转向轻便性,测量的参数有转向盘转角、转向盘力矩、前进车速。试验方法如下:驾驶员操纵转向盘使汽车沿车型参数设计画出的双纽线路径行驶,车速为10公里/小时。待车速稳定后,开始记录转向盘转角及力矩并记录车速作为监督参数,直到汽车绕双纽线行驶满三周后,停止记录。在记录时间内,保持车速稳定及不准撞倒标桩,平稳地转动转向盘,不应同时松开双手。根据记录的转向盘转角及转向力矩,作出力矩与转向关系曲 线,并计算转向盘最大作用力、平均作用力及转向盘平均作用功。根据规定以转向盘平均操舵力和最大操舵力两项指标进行评价。此项主要检测主销内倾角。

④ 稳态回转试验:具体地讲就是当保持转向盘转角不变,在缓慢加速或以不同车速等速度行驶时,随车速的增加,汽车转弯半径有不同的变化;不断增大时称之为不足 转向;不变时称之为中性转向;减小时称之为过渡转向--这是极其危险现实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此项主要检测转向特性。

⑤ 最小转向半径实验:(我国国标无此试验)目的:检测最小转弯半径及方向盘上的操作力。方法:平整的场地将方向盘向一侧打到头,使汽车最低稳定车速作圆周运动。测量最小转弯半径,分析比较分别向左转和向右转测得的最小转弯半径,判断车轮转向角是否相同,转向机安装是否居中,在最低车速时,实验时,车轮的回正 力矩主要是:车轮主销内倾角起作用,因此可以根据向左向右转时,感觉方向盘上的回正力是否相等,判别两侧车轮主销内倾角和后倾角是否相等。

工作程序:

1、试车

2、逐项记录。

C、整车清洁

发动机和底盘一般情况下客户很少、也很难进行清洁,大量的油泥和泥土覆盖的底盘零部件使检查维修困维,也使检修作业环境很差,检修人员服装肮脏。因此检修之前车辆清洁十分必要,也是规范服务的重要环节,也可以是增加的一个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底盘部件防锈处理。不足之处是需要增加投资,对场地也有一定的 要求,污水处理也很麻烦。

工作程序:

1、发动机清洁、底盘清洁、车身清洁,

2、风机风干。

D、直观检查

直观检查是在路试基础上的车轮定位预备检查,主要检查:车辆高度的对称性、轮距、轴距及对称性、车轮变形及轮胎磨损、底盘零部件形及磨损等情况。有些故障可以通过目测直接检查出来,有些故障与车轮定位无关,如:轮辋变形引起的方向盘打摆等。

特别提请注意轮胎检查,轮胎是否为同一厂牌、同一生产批号,一定要记录每一个轮胎的生产编号,一方面轮胎磨损状况反映了四轮定位的检修结果,为车辆下一次检修提供参考,同时防止车辆个别更换轮胎,由于轮胎结构以性能差异出现新的故障。

工作程序:

以上这些项目要逐项检查、逐项记录

E、仪器检测

检测的技术参数主要有:

1、前轮主销后倾角caster,

2、前轮主销内倾角sal,

3、前轮外倾角camb-er,

4、前束toe,

5、后轮外倾角camber,

6、后轮前束toe,

7、推进角thrust angle.

F、调整检修

仪器检测结束后不要急于调整检修,而要将检测结果和直观检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制定几套调整检修方案。如果可能,要向客户介绍检修调整方案,与客房协商选择检修方案,确定安全、经济合理的检修方案。

调整顺序: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前轮主销后倾角、前轮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束。

工作程序:

1、检修调整作业,

2、记录检测调整结果。

G、路试检验

道路检验主要是检查检修结果,查看故障是否消除。要进行一般道路试车和国标准方法试车。

H、细微调整

I、竣工验收

对检修项目验收,核对维修单,检查是否有漏修项目。可以进行试车验收。

J、向客户介绍检修结果

在举升器上向客户介绍检修结果,同时介绍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他提醒客户的问题。

K、防锈处理

对作业中刮碰处及安装的新零件进行防锈处理。

L、向客户交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