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卡脖子的科技领域,中国科技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所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造业前沿行业有哪些 35个卡脖子的科技领域,中国科技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所在

35个卡脖子的科技领域,中国科技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所在

#35个卡脖子的科技领域,中国科技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所在|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

李克强总理在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制造业是我国“卡脖子”的重灾区,近年来美国对中兴等中国企业的制裁更让国人意识到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的重要性。我国工业基础的现状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缺乏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及相应的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四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

35项“卡脖子”技术 制约中国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曾推出系列文章报道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先进制造业公众号现摘录如下:

1、光刻机《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科技日报4月19日)

  制造芯片的光刻机,其精度决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览上,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光刻机,加工精度是90纳米。这相当于2004年上市的奔腾四CPU的水准。而国外已经做到了十几纳米。

  光刻机里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工件台,一个载底片,一个载胶片。两者需始终同步,误差在2纳米以下。两个工作台由静到动,加速度跟导弹发射差不多。在工作时,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坏了。

2、芯片《中兴的“芯”病,中国的心病》(科技日报4月20日)

资料图。(图文无关)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低速的光芯片和电芯片已实现国产,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赖进口。国外最先进芯片量产精度为10纳米,我国只有28纳米,差距两代。据报道,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电子系统、通信设备、内存设备和显示及视频系统中的多个领域中,我国国产芯片占有率为0。

3、操作系统《丧失先机,没有自研操作系统的大国之痛》(科技日报4月23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