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之都:用文旅融合驱动城市复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利物浦消费高吗现在 欧洲文化之都:用文旅融合驱动城市复兴

欧洲文化之都:用文旅融合驱动城市复兴

2024-06-16 0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华高莱斯

目 录

1. 文化之都,文旅驱动城市复兴

2. 强化「文旅」驱动城市复兴

3. 历史名城塔林的「文化促产」

4. 工业老城利物浦的「文化营城」

5. 欧洲文化之都的核心逻辑

关键词:

文化旅游 | 城市复兴 | 城市更新

产业转型 | 城市品牌 | 文化战略

当下,城市竞争早已不只是拼经济、拼建设,而是在比拼谁更有「吸引力」,谁能「抢到人」。这也就意味着,城市间的竞争将升级到本地文化与价值观层级的较量,更意味着只有让城市变得「有趣」,人们才会向往,只有向往才有可能「成为这里的人」!

一座城市如何变得有趣?答案是「文旅」!

▼ 成都层出不穷的文旅项目,为城市攒足了人气

我国在顶层设计上,也越来越重视文旅发展:自十八大以来,「文旅」成为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之一,二十大更是指出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方针;在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中,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两部门合并,专门负责文旅的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可见文旅在当前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性。

文旅也是解决众多城市发展问题的良药,如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普遍会通过形态各异的「壳」吸引人,但人气一过,又会面临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局,核心原因是缺少「瓤」在财务上的支撑,而文旅无疑是优质且有效的经济「动力」。

▼ 文旅可帮助城市更新摆脱「成名快,过气快」的怪圈

既然文旅这么好,每座城市瞄准文旅猛发力不就成了?可现实是,做好文旅的城市屈指可数,这不仅是因文旅过于宽泛,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足的情况;更有可能是,本地认为的特色文旅,很可能对外地人来说,不知所云。

例如笔者老家位于沂蒙山区,曾围绕东汉珠算发明者刘洪投入资源发展文旅,但收效甚微,之后还是聚焦大众更为熟悉的红色旅游,才有了起色。

这些还不是文旅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个大众注意力被高度分散的时代,一座城市的文旅被大众「知会」成本越来越高,甚至可说是城市文旅能否打响的先决条件。

▼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碎片化,使大众的注意力变得稀缺

因此,很多城市选择了用「文化事件」牵引,发展文旅,如前些年西安摔碗酒,近期淄博的「烧烤之旅」等等。当然,文化事件也会面临前期的高度不确定性,中期模仿者蜂拥而上带来的同质化,以及后期缺乏新「内容」支撑增长乏力等系列问题。

那有没有一种文化事件,不仅能避免这些问题,让城市变得有趣,甚至还能推动产业发展的呢?

从全球视角来看,预热4年,持续1年的文化项目——「欧洲文化之都」竞选,做得很成功。

01

文化之都,文旅驱动城市复兴

MEASURE THE WORLD

欧洲文化之都自身的品牌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被认为是欧洲迄今历史最悠久、最成功、最具代表性和认可度最高的项目之一。

—— 欧洲联盟委员会(2015年)

每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但如今的「书」太多了,对大众来说根本读不过来,甚至绝大多数的「书」根本没机会被发现。欧洲文化之都相当于,欧盟为大众指定的「必读书目」,很多城市也因此成为文旅胜地。

▼ 欧洲文化之都分布示意(来源:欧洲文化之都官网)

1. 何为欧洲文化之都?

欧洲文化之都是在欧盟范围内,举办的一场以城市为单位的文化评选活动。它始于1985年,在为期1年的「文化活动年」内 ,参与竞选的城市会举办数百场的文化活动,最终获胜者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称号。

文化活动期间能为城市带来大量游客,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得以向外界展示,城市的知名度也随之提升。

▼ 1985年,雅典成为首个欧洲文化之都(来源:Wikipedia)

欧洲文化之都的竞选不仅是荣誉问题,更是城市再生的机遇:入选欧洲文化之都的城市,投入与产出比可高达1∶6,并会带来10年以上的发展期。而且欧洲文化之都与强调保护的历史名城评选不同,在保护之外,它更擅长通过「文化活动、文化经济、文化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自我修复。

如格拉斯哥(1990年)从船舶产业之都转型为文化基地;埃森(2010年)率先成为鲁尔区转型的典范;为弗罗茨瓦夫(2016年)带来数十亿的投资,推动这座工业城市转型升级。

▼ 欧洲文化之都对格拉斯哥的发展带动作用,延续至今

因此,欧洲文化之都竞争十分激烈。如2016年,仅西班牙和波兰两国,就分别有16个和11个城市参加。当然,欧洲文化之都不会「滥用指标」,虽然2007年开始每年获胜者增加至2个,但至今只有60多座城市获此殊荣,以保障品牌的品质。

城市参赛过程也较为漫长:参赛城市需要提前6年申请,2年后才知道是否有资格参与,之后用4年时间筹备。

▼ 2016年,罗马尼亚的弗罗茨瓦夫入选欧洲文化之都(来源:Wikipedia)

大家会有疑问,七七八八的文化活动多了去了,就算欧洲文化之都是成功的文化大事件,真能起到这么大作用?

2. 欧洲文化之都缘起

城市文化的构成状况决定着最终产物的品相。

——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规划理论家

欧洲文化之都是在用文旅驱动城市复兴,背后的动因来自于很多欧洲城市「倒在」了转型升级的路上,亟需注入新动能。这要从1970年代的欧美城市复兴运动说起。

1970年代,随着制造业不断外移,欧美很多城市衰退严重。特别是在郊区化发展的「助推」下,内城空心化「成为重灾区」。之后城市更新隆重登场,很多城市经历了大拆大建,老城内大型商业、住宅拔地而起,也就是房地产化阶段。同时,生态导向的环境治理也开始在曾经的工业区「流行」。

▼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区衰落,从1956年开始就启动了城市更新

然而,很多老城更新在短暂的「繁荣」后,再次回到空心化状态,究其原因是「新壳」解决不了城市缺乏产业支撑、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这也就促生出了「城市复兴」理念——多维度解决城市问题,使一个地区在经济、环境、社会得以持续改善。

在城市复兴实践中,「文化导向」为手段的城市复兴表现突出——通过为更新注入文化活动,将人们重新吸引到城市中心,促进了内城服务业发展,进而提升城市中心的活力。这期间,美国走在文化复兴实践的前列,如1976年,波士顿昆西市场以「节日市场」为导向的更新,激发了老城区活力。

▼ 文化驱动更新后的波士顿昆西市场

美国文化复兴带来的示范,使欧洲许多城市意识到,文化可以作为一种刺激内城更新发展的良药,伦敦、巴黎等城市付诸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这也让当时的欧共体(欧盟前身),看到了在贸易联盟之外,欧洲在更多维度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1985年,欧共体启动「欧盟文化城市」工程,推动成员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文化一体化共识。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后,欧共体转变为欧盟,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文化职能。

▼ 欧洲文化之都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此后,受到欧盟启发,很多地区也开始了跨国界的「文化之都」活动,如美洲文化之都、阿拉伯文化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等,但在影响力和功效上均逊色于欧洲文化之都。

02

强化「文旅」驱动城市复兴

MEASURE THE WORLD

欧盟制定了文化之都目标:「突出欧洲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其共有的特性,增进欧洲民众互相之间的了解,促进一种同属于欧洲共同体的意识。」

但在起始阶段,主要展现形式还是各类文化庆典为主,欧盟很快发现即便庆典持续时间再长,一旦活动结束之后,对当地的经济带动作用会骤降,影响后续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活动品牌形象。

▼ 欧盟不断扩展欧洲文化之都的内涵,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欧盟开始调整策略,一边推动文化设施更新、文化活动大众化,一边加强文化在创意产业、旅游服务领域的经济作用,与城市再生的可持续性绑定。

不过,参加竞选的城市目的很「多元」,例如有的城市只是为了蹭个热度,并不关心后续的经济作用。欧盟从「源头」开始严格把控,尽早筛掉那些「不靠谱」的参与者。

▍提交申请阶段

参与的城市需要确定文化主题,并在该主题下制定可行的方案,提交欧盟审批(时间约2年)。如雷克雅未克的「文化与自然」主题,伊斯坦布尔的「移民者,为了共同的世界」主题等等。

▼ 2010年,伊斯坦布尔入选欧洲文化之都(来源:Wikipedia)

▍建设筹备阶段

确认参赛的城市,实施城市文化建设工程,如修复历史古迹、更新公共空间、建设文化设施等等,并作为此后支撑城市文旅发展的「文化遗产」。

如格拉斯哥在竞选期间,更新了城市中心与克莱德河滨水区,带动120项投资,创造出2万多的就业岗位,如今这里成为英国的音乐文化之都。

▼ 格拉斯哥克莱德河滨水区

▍活动举办阶段

围绕竞选主题,举办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不拘一格,既可以是戏剧、节庆、音乐、电影、设计等,也可以是非常规「文化活动」,如体育、展览等,只要有助于培育的本地文化产业发展即可。

无论何种活动必须符合全民参与的要求,因此大多在公共场所举办、拒绝 「高冷」,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热情,从而培育城市的文化氛围。

▼ 雷克雅未克的温泉,成为其独特的「文化资源」 | 摄影@刘潇畅

▍总结提升阶段

在文化活动结束1年后,主办城市和欧盟会对「文化年」在文化、经济等方面作用进行评估和总结,发布权威报告指导城市的后续发展。

文化评估:对城市文化项目效果和持续性,以及公众满意度、参与度、国际影响力等事项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提出后续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建议。

经济评估:包含直接的支出和收入(公共、私人),以及带动的社会经济活力综合评估,并对城市此后的经济方向提出指导意见。

总之,从预备到赛后,欧盟尽可能提升活动对城市复兴的长期作用。另一方面,欧盟也尽可能保持公平竞争,给予更多中小城市机会,因此入选城市类型很多元:有雅典、阿姆斯特丹这类国家首都;有鹿特丹、格拉斯哥这类港口城市;有佛罗伦萨、萨拉曼卡这类历史文化古城;也有像安特卫普、热那亚这类工业城市;还有像魏玛、吉马良斯这类小城市等。

▼ 只有15万人口的葡萄牙小城吉马良斯,于2012年当选欧洲文化之都(来源:Wikipedia)

同时,很现实的问题也来了:欧盟只能给参赛城市提供150万欧元作为活动经费,剩下的「大头」需要城市自筹资金。对于那些财大气粗的城市来说不是问题,而对于中小城市来说需要「攒鸡毛凑掸子」,甚至赌上城市未来的发展参与竞争,因此投资必须大于回报。

可是,没人能保证成为文化之都后,一定是笔「只赚不赔」的投资,如在2001年获胜者鹿特丹的赛后评估中写道「虽然鹿特丹在2001年欧洲文化旅游目的地排名中有所提升,但在当地居民和旅行者心目中,城市形象改善有限,深层带动效果更没那么明显。」

▼ 荷兰鹿特丹

当然,成功者还是占多数。下文选取2个借助欧洲文化之都契机,成功「逆袭」的代表,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

03

历史名城塔林的「文化促产」

MEASURE THE WORLD

位于波罗的要点上的塔林(爱沙尼亚首都),自5世纪起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城市一直以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主,面临转型问题;虽然1997年塔林老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

2011年,塔林成为欧洲文化之都,当年游客接近150万,并连续两年国外游客保持17%的增长(同时期欧洲为6%),之后塔林成为外资在欧洲投资最热门的城市之一。

▼ 塔林区位示意

塔林在竞选文件中写到:「塔林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给城市和整个国家一年的空间和机会,向欧洲和世界展示其创造性的一面,并且亲切的讲述塔林居民的故事……2011年,塔林还将以一种数百年来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在过去100年里无人问津的方式向游客和整个国家开放:它将再次向大海开放。」

是的,「海洋」就是塔林的文化活动主题。

▼ 塔林风貌(来源:Wikipedia)

1. 重塑滨海空间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塔林,绵延45公里的海岸线一直被废弃的军事设施和码头占据,城市可以说是临海不亲海。

塔林第一步就是更新海岸线的空间,赋予休闲属性,把文化生活推向海滨。只是如此漫长的海岸线,整体更新不现实,塔林通过点状更新和线性更新解决这一问题。

▼ 更新后的海岸线,成为度假区(来源:Flickr)

点状更新:是指借助投入小,大效果的艺术装置,提升海岸线魅力。如LIFT11城市装置节,通过公开竞赛,在城市滨水空间设置大量散落的艺术装置、景观作品,吸引市民、游客在塔林岸线内进行艺术「寻宝」,重新认识塔林的海岸线。

▼ 海岸线更新(来源:Flickr)

线性更新:即在市区段海岸线,集中建设「文化公里」项目——通过线路打造,将沿途音乐厅、海事博物馆群、文创产业园、当代艺术博物馆、帕塔雷监狱更新等重量级文化更新项目串联到一起,成为举办文化活动的承载区,也是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博区。

作为海洋文化展示面,沿线还会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事,带动海岸线的人气。

▼ 文化公里项目形成的文博区(来源:Wikipedia)

2. 兑现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老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很难进行规模化建设。塔林换了一个思路,发挥老城区空间小而密的特点与文化活动结合,让老城区成为露天的文化大舞台。

如老城会举办体现海洋文化的塔林海事节,包含音乐会、海洋集市等;再比如塔林老城节,身着中世纪服装的市民在老城区举行传统仪式,展开音乐、体育赛事,游客仿佛置身中世纪;还有塔林戏剧节、塔林灯光节、塔林艺术节……

可以说,只要游客来了,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文化节庆,体验塔林的文化特色。

▼ 老城区举办的塔林老城节(来源:Flickr)

虽然,老城区不能更新建设,但还是通过「针织涂鸦」方式,为老城增添文艺色彩——创作者用五颜六色的毛线装饰建筑和户外公共装置,这些「涂鸦点」散布在老城区340处,为老城注入新的文化吸引力。

▼ 文化年期间的老城区针织涂鸦(来源:Wikipedia)

3. 用文化促进创意产业发展

塔林也被称为「波罗的海硅谷」(Skype、Kazaa等软件公司诞生于此),塔林竞选文化之都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文化造势,吸引人才、资本来到城市,促进科技创新业的发展。

在2011举办文化活动期间,塔林积极与各国推动「欧洲文化和创造力创新网络」的建设,如塔林创意中心就是为吸引创新人才与企业而建设。如今,塔林初创公司超过1000家,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数字创意产业外包中心。

▼ 塔林创意中心(来源:Wikipedia)

与塔林相比,英国老牌工业城市利物浦竞选欧洲文化之都更为迫切,它花了8年时间筹备、建设,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在顺势向上时助推一把,而后者则是一路下滑时的奋力一搏。

利物浦遇到什么问题?

04

工业老城利物浦的「文化营城」

MEASURE THE WORLD

对「欧洲文化之都」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是文化提升了利物浦人的信心。

这些年来我们通过举办全球性的活动,让大家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人们都变得更加自信,这也让城市充满活力。

—— 乔·安德森(2014年利物浦市市长)

利物浦曾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中心,被誉为「欧洲的纽约」,制造业、航运是城市的支柱产业。

▼ 利物浦区位

1950年代开始,随着制造业大转移以及深水化集装箱航运的兴起,利物浦的两大产业逐渐衰退。1971年至1981年人口流失10万,成为英国失业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1980年代,也曾试图借着英国滨水区更新的热潮,通过阿尔伯特码头和绳索街区域的更新,发展文化旅游、夜色经济,试图重振城市中心。

然而,结构性的衰退,不是更新几个项目就能逆转的——1970至2000年,利物浦都会区的人口从128万跌至85万(市区为43万),人口在继续流失。

▼ 1980年代开始更新的阿尔伯特码头

2000年,利物浦制定「文化立市」战略,开始筹备欧洲文化之都的竞选;2008年,利物浦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举办了350多项文化活动,吸引了1500万游客,创造了1.4万个工作岗位,文化活动直接经济效益为8亿英镑;

2008-2011年,利物浦稳居英国经济增速第二把交椅(4.9%),就业人口超过64.9万;到2018年,利物浦发展成为英国国际游客到访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文旅经济达49亿英镑。

利物浦的竞选主题是「一城见世界」,即「将全球融入地方,将地方融入全球」,并野心勃勃要打造出欧洲文化之都的样板,以促进城市转型。

▼ 文化之都重塑了利物浦老城区

利物浦制定了三个层面的目标:

★ 文化基建:可持续的文化基础设施,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 城市品牌:塑造包容与充满活力的城市魅力;

★ 产业转型:更换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

利物浦通过3个策略,实现文化撬动城市转型升级。

1. 持续造势,竖立文化品牌

利物浦制定了连续6年的「文化主题年」实施计划,通过持续的文化造势,展现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竖立城市文化品牌,为竞赛「拉票」。

▼ 2003至2008年利物浦文化主题年

例如,2007年遗产年主题时,除了开展音乐、艺术等文化活动,利物浦把重点放在建城800周年庆典上,邀请上海、都柏林、科隆等友好城市共同参与,展现城市的国际化。

▼ 遗产年主题联合举办烟火晚会(来源:Wikipedia)

2008年后,文化主题年活动并未停止,而是进一步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推动产业更新,塑造城市品牌。例如2014年的利物浦文化行动计划(LCAP)中揭示了未来五年文化活动的主题,既有文化的,也有产业的,还有促进区域伙伴关系的。

▼ 利物浦2014—2018文化主题年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

2. 借力文化年,提升内生动力

在2008年的「冲刺」阶段,利物浦围绕「一城见世界」年度主题,在4个方面做足了功课。

一是,注重与国际文化团体的交流。邀请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与本土艺术家互动交流,促进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创新,特别是更新建设了Bluecoat国际艺术中心,作为固定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二是,强化文化体验。利物浦围绕其文化资产(如海事、音乐),提炼出文化要素,与舞蹈、时装、电影、视觉、建筑等文化活动融合,增强文化在听觉、视觉方面的体验。

比如披头士魔幻传奇巴士游,会带领游客重走披头士的「成名之路」:演唱了292场音乐会的洞穴酒吧,刻着单曲排名第一音乐家名字的音乐墙,约翰·列侬故居,披头士博物馆等等。

▼ 披头士博物馆

三是,承办高规格的赛事、展览活动,拓展文化年的影响力。如2008年的MTV欧洲音乐奖就除了吸引大量乐迷到场,更有来自全世界的3000万乐迷,通过各类媒体认识了解到利物浦。

四是,面向市民推出「我们的时刻,我们的地方」活动,政府、社会团体、市民一起深度参与到文化之都的竞选中。

比如,艺术家、居民与社区合作的「创意社区小组」创造出了「香蕉羊」(代表利物浦进口香蕉和出口羊)项目——125个创意社区小组设计的香蕉羊们,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利物浦的独特故事,如今它们已成为城市文化吉祥物。

▼ 香蕉羊已成为城市文化吉祥物

在获胜后的总结评价中,利物浦被认定为「通过文化立市,推动城市复兴的代表」,超过90%的游客是因利物浦的文化氛围而来。

3. 增加城市更新的边际效应

以上种种文化项目,需要空间的承载,这就需要城市更新了。

1980年代开始,利物浦已进行过老城更新,但远远不够。经过赛前估算,老城区的改造费用在40亿-50亿英镑之间,如果只依赖政府投资和捐赠,没有社会投资参与,那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完善一个文化展示区

阿尔伯特码头与绳索区,已有良好的更新基础,利物浦计划通过完善他们的功能,注入活动,把这里变成城市的「文化形象展示区」,相当于城市的「售城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2003年,阿尔伯特码头再度更新完毕。由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馆、泰特美术馆、披头士博物馆组成的三大文化项目,从历史、艺术、音乐三个方面吸引游客。同时,阿尔伯特码头还是持续的「文化主题年」主要活动承载地,常来常新的文化环境,成为热门文旅打卡地。

▼ 再次更新的阿尔伯特码头

2007「遗产主题年」时 ,紧邻阿尔伯特码头的利物浦邮轮码头扩建完毕,是英国为数不多位于市中心的邮轮码头,与它一同亮相的还有修复的历史建筑群——「美惠三女神」(利物浦港务大厦、丘纳德大厦、皇家利物大厦组成)。游客可以一路跟随文化建筑,游览码头区,为城市赚足了「文化」口碑。

更重要的是,码头区也更新了「调性」:通过功能混合,即引入商业、酒店、餐饮等业态,在文旅底色上又附加一层滨水生活属性,充分展示出城市魅力。

▼ 历史建筑群——美惠三女神

与阿尔伯特码头一街之隔的绳索区,此前主打夜经济和文创,但一直不温不火。2003年,利物浦引入艺术与创意技术基金会(FACT)等文创孵化机构,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逐渐,有生活、有文化、有创新的绳索区不仅引来全国的创意人才,更留住了利物浦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等艺术与设计系的人才,形成了文创产业与区域更新的共生关系。

▼ 主抓创意产业的绳索街

这一系列的操作,在最少的投资下,换来城市从内容到形象的整体更新,更吸引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重塑一个城市消费中心

随着客流量的飙升,利物浦火车站区域的传统商圈开始复苏。在英国颁布《2003年地方政府法》,鼓励城市建立商业促进区(简称BID)*,以改善各地出现的商业衰退后,利物浦第一时间在站前传统商业区建立BID。政府助力,商家主导的模式,赋予了陆路(火车站)到海陆(码头)间休闲消费属性,吸引消费者再次回归老城。

*BID是公私合营的发展治理模式:通过商家、政府、业主的共同参与、共同付出、共同收益,形成利益共同体。

▼ 利物浦火车站区域的商业促进区

商业的复苏,引发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2004年,天堂街区域更新改造启动,主要包括站前区至港区之间的街区步行化改造,强化老城的商业功能、商务功能、休闲功能。通过更新组合,形成可逛、可买、可玩的城市文化消费中心。

2008年,天堂街区域更新完成,到达阿尔伯特码头的客流量增长25%;次年,老城区在英国消费者最喜爱的购物目的地评选中,进入前五名。

▼ 「利物浦一号」是天堂街区域更新的核心项目,融资10亿英镑,力图将利物浦打造成英国购物目的地,包括商业、办公以及城市公园等功能

▍注入城市新功能

在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称号后,更多的投资者涌入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区域又一次扩建更新,先后建设利物浦博物馆,以及RIBA North文化综合体(包括画廊、图书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成为文化主题年活动永不落幕的舞台。

▼ RIBA North文化综合体

位于阿尔伯特码头南侧的国王滨水区,在改造中建设了利物浦体育场和利物浦展览中心,提升老城区承接大型文化活动、赛事的能力,推动老城区服务业发展。老城区外围的梅尔西河沿线,成为投资建设的热点区。

▼ 利物浦体育场和利物浦展览中心

利物浦的成功示范,使更多英国城市都参与到欧洲文化之都竞选中,但随着英国脱欧,他们的希望成为泡影。不过英国用「英国文化之城」的方式,让这些城市再次看到了文化驱动城市复兴的希望。

英国每4年评选出一个「文化之城」,且这些获胜者会更多倾向于偏远的小城,英国希望「文化之城」能像欧洲文化之都一样,给这些城市带来新机遇。

如赫尔,2013被评为英国最糟的50个生活地之首。2017年,赫尔以「走出阴影的城市」为主题参选并获得成功,吸引游客达530万,旅游收入超过3亿英镑,救活了众多濒临倒闭的本地企业。

▼ 赫尔2017年成为英国文化之城(来源:Flickr)

05

欧洲文化之都的核心逻辑

MEASURE THE WORLD

从欧盟视角来看,欧洲文化之都首要意义是——文化认同,区域一体化。而对参赛的城市而言,不仅是赛事本身带来的文旅发展,更是城市产业转型的机遇。

定义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活动年的收入有多少,而是此后5年、甚至是10年,能否形成高价值的城市品牌,能否持续带来投资,能否做活文化产业,能否推动产业转型,能否持续吸引人口等多方面的长期效果。可以说文化活动是过程,由此带动的城市复兴才是目的。

▼ 快被人们遗忘的「魏玛」,在1999年成为欧洲文化之都,如今文旅成为城市支柱产业(来源:Wikipedia)

总结来说,用文旅可以改善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与招商环境,也可以帮助城市发展经济与吸引人才!这意味着,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逻辑已经从「城-人-产」变成了「 文-旅-城-人-产」,文旅就是城市招商促产的新磁极。

最后,还有一点补充。欧盟在城市层面推动欧洲文化之都外,还在推动跨区域、跨国家层级的文化工程,这就是——文化线路,让更多小城、小镇、乡村有机会融入到文旅发展大潮中。此前,丈量城市在《「文化线路」打造指南 ,推荐收藏!》一文有所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

本文由华高莱斯团队创作

总策划:李忠

撰文:1/6图片工作室

文章每周一08:00更新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添加企业微信

华高莱斯 公众号矩阵

中国城市发展智库·城市内容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版权声明】本平台及其中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原标题:《欧洲文化之都:用文旅融合驱动城市复兴》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