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工科专业课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中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怎么写 【转载】工科专业课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转载】工科专业课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2023-08-04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 高校的工科专业亦需要逐渐树立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本身的知识点, 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 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 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着重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

领略中国智慧:激发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和行业领域发展信心

中国制造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造蕴含中国智慧。要培养“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新工科”人才,首先要引领广大学生对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真听、真懂、真信,只有对中国道路有充分信心,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有准确把握,才能将中国智慧转化为鼓舞自己立足行业主动进步的不竭动力。

 

案例1 课程思政●教学            

 

素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美誉的上海理工大学,坚持“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校已成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国际视野开阔、人文底蕴深厚的先进制造业优秀人才的教育高地。

近期,上理工正式推出《智慧中国》“中国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院士、专家学者、杰出校友等人员组成。该课程分“中国制造与大国崛起”、“中国智造与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与中国未来”三个模块,围绕六个专题,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选择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充分领略智能制造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从而增强大学生立志投身于先进制造业学习,将个人的成才梦有机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认识,并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自觉。

 

案例2 课程思政●教学            

 

在一般人眼里,工科就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枯燥深奥的方程式,既缺乏人文环境,又缺乏人文精神。而事实上,理工科不仅重逻辑知识,也重人文思想。试想下,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人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制造业、建筑业就会出环境问题;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人缺乏人文关怀,医疗改革就很难成功;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人缺乏诚信,互联网经济就会缺乏支柱。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胡永红老师认为课程思政不能是假大空的表扬、一本正经的说教,而应该做到情景契合、内容融合,巧妙地结合好当前新闻时讯,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来引导他们感悟、发自内心的认同。

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他是这样来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的:

今年3月2日《厉害了我的国》正式上映,3月7日是我新学期第一次给学生们上课,课程内容正好是讲信息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我结合电影的内容,为同学们列举了中国在上述三个领域内的智慧创造。

一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这台由我国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是世界上首个峰值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峰值速度为12.5亿亿次每秒,持续性能为9.3亿亿次/秒,一分钟计算能力相当于全世界72亿人同时用计算机计算32年。神威·太湖之光共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64位自主申威指令系统。神威•太湖之光有三项成果入围超算界的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并凭借其中一项最终获奖。

二是光量子计算机。2017年5月3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诞生,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国际学术界称之为“量子称霸”)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可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三是量子卫星“墨子”号。201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宣布,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活动现场,“京沪干线”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表示,目前中国量子通信技术领先国际相关技术水平5年,并将在未来10到15年持续保持领先。

四是5G技术。这次 3GPP 确定了华为主导的 Polar 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高通主导的 LDPC 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3GPP 定义了 5G 的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大连接物联网 mMTC 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uRLLC,Polar 码暂时拿下的是 eMBB 场景。不过根据华为的实际测试,Polar 码可以同时满足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场景需求,使现有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升 10%,与毫米波结合达到 27Gbps 的速率,这一速率创下了中国标准。

我用电影中、现实中的事例告诉学生,中国在信息技术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追赶者变为领先者。同学们听后都很兴奋,既感叹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进步,也对学好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更大的动力。

 

案例3 课程思政●教学            

 

大学生领略中国智慧,坚定中国自信,除了对行业技术要有充分的了解和信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度,就是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古人的伟大。

胡老师在他的授课中随时注意渗透这一点。比如说在讲计算机的进制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拿中国的成语来作为例子:“屈指可数”是十进制;“掐指一算”是六十进制;“半斤八两”是十六进制,并进一步介绍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天干十进制、地支十二进制和中国易经中的二进制。在讲课过程中,我延伸介绍了杆秤的发明、秦始皇“天下公平”的传说以及中国人“短一两损福,短二两损禄,短三两损寿”的诚信观念,谈到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学生们觉得很有兴味。

中华传统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理工科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古为今用”,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承,各种优秀文化思想、精神观念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古人的智慧”,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行业自信。

 

案例4 课程思政●教学            

 

上理工环境与建筑学院张晓东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运用“环球眼”引导学生长效提升国家认同感。

“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用全球性的眼光去看待大气污染问题。”这是张老师在“环球眼”专栏中常说的一句话。“以每年一次的全球气候大会为例,从13年的‘习奥安纳伯格庄园会谈’、14年的“习奥会谈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发布联合声明”,到15年的‘巴黎协议’……其实,每一次大会的实质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它是展现国家实力的平台。”在传达这些国际性会议中专业内容的过程,张老师更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这样一种信息:这些伟大的历史瞬间都是中国“国富民强”的体现。

“张老师的“环球眼”专栏给了我很多自信。”刚刚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大四学生胡静依说,“虽然环保这条路不好走,但国家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重视、需要这个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对国家治理好环境很有信心。”

提升认同感的形式当然也不止一种。研二学生顾竹珺曾留学瑞典,一度认为国外的月亮特别圆,“大家都说国内外大气污染问题差别特别大,但在参加了张老师组织的一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辩论后我才明白,其实所谓排放量,要看历史排放量而不是阶段性排放量。”顾竹珺说,“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环境人’,应当理性、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环境问题,并将这种理念传播出去,告诉周围人不要一味地‘埋怨’而应当有所作为,这应该也能算‘爱国’的方式之一吧。”顾竹珺笑着说。

厚植工程伦理:找准理工科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落脚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对于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办学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载体和重点。对理工科高校来说,必须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进行对接,并重点聚焦到厚植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上来。

 

案例5 课程思政●教学            

 

上理工除了将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内化为师生为人为学的行动准则,更注重将学校百十年工程教育历程中积淀而成的“厚基础,强能力,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激励代代师生的教风和学风,将工程伦理道德融于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堂教学全过程。

学校重视新生入学第一课,每年邀请学科带头人为新生讲述《工程导论》和为学之道,目前,包括庄松林院士在内,全校为学生开设的工程导论课多达20多门,覆盖所有理工科专业;学校重视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将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教育寓于实践之中。

环境与建筑学院张晓东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经常运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思考专业课知识点,更深入思考着作为一个“环境人”的责任与使命;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张建国副教授开设的《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整个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做坚定的“舌尖上的安全”守卫者,为实现“健康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理学院早在2015年6月就实施了学院课程德育实施方案,组建课程德育教学试点团队,鼓励团队专业教师开设学科通识课程,充分发掘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并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化学系缪煜清教授这学期不仅开设《化学专业英语》专业课,还开设《分析化学实验》基础课,同时还开设《人类文明与化学》的通识-人文素养课程。通过打通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之间的壁垒,打通文理壁垒,让学生发现专业科学的真、善、美。

 

案例6 课程思政●教学            

 

当“环境人”遇上“核心价值观”,会撞出怎样的火花?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的张晓东老师或许能够解答。他在课堂上常常向学生发问:“作为一名合格的‘环境人’,应该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作为‘环境人’我们应该怎样实践核心价值观?”、“如果置身于近期发生的环境时事大事,我会如何做?”……从教这些年来,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当中,不仅受到学生的热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同学们理解、领悟、认同并践行一个“环境人”的责任与使命。

独家法宝:把核心价值观揉入专业课程

“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在追《人民的名义》?里面有句话叫‘以前是相信政府不会做坏事,现在是相信政府不会做好事’。”在第一教学楼的146教室里,上课铃刚刚打响,张老师就“抛出”这样一个社会热点,紧紧抓住了同学们的眼球。“这里其实是在说社会公信力的问题。”张老师“趁热打铁”进一步解读:“我们以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与社会公信力紧密相连,比如制定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对偷排企业进行执法等等。如果面对权利、金钱甚至是美色的诱惑,你们怎么办?”说到这里,同学们都忍不住笑起来,然而笑声过后是沉默的思考。这时候,张老师掷地有声地告诉同学们18个字:不唯上、不唯利,严守底线,维护“环境人”的尊严。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上,类似的场景经常“上演”。把看似和专业课毫无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正是张老师的“独家法宝”。相比其他生硬灌输的思政教育方式,学生显然更“买账”张老师的“隐形”课程思政。

在张晓东看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的前提是通过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个人操守和职业操守。“‘欲明明德于天下’则必先‘修身’,只有个人的价值观摆正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最后到达国家层面的高度。”

研一学生俞海祥上完张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后,对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在天为佛,在地为魔”。“这句话其实是形象地描述了臭氧在不同空间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张老师告诉我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环境人’的职业操守,我们以后可能会面临着制定污染物标准的情况,环境保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让我们出的标准‘落地为魔’,这是我们‘环境人’对社会甚至是对地球的一种‘友善’。”

课堂增加“代入感” 树立主人翁意识

“修身”之后才能“齐家”,在张晓东看来,这里的“家”应当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环境人,需要担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