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刍议[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氏开七公后裔大集合视频 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刍议[一]

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刍议[一]

2024-07-13 1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刘姓众多支系中,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支系:在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的刘氏广大裔孙一致尊开七公为客家刘氏入粤开基大始祖,在粤东开基立业未有千年人口却逾八百万,形成庞大的粤东客家刘氏‘族群’,由于粤东过去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容不下这庞大族群众多裔孙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这个族群的众多裔孙不惧千难万险,或集群或个体移居全国、全世界,但从族群形成至今,裔孙早巳遍布全球的族群还未曾有统一的称谓。在粤东有潮州的‘东津世系’、普宁的‘桂花篮世系’,以开七公为入粤始祖的粤东客家刘氏族群,在此文中就暂称粤东客家刘氏吧。客家人是流动的‘族群’,为了寻根溯源,客家人非常重视族谱。但在粤东客家刘氏族谱世系表中,开七公究竟应排第几世?在能见到的族谱中,在近期的互联网上及其他资料中,发现有多种版本和不同的世系表排法,让广大粤东客家刘氏裔孙有时感到无所适从。

刘氏族谱世系表

在粤东客家刘氏族谱世系表中发现对开七公有以下多种排法: 以始祖源明公顺延而至开七公排第 150 世、或第 146 世祖、或第 136 世祖、或第 135 世祖、或第 134 世祖、或第 131 世祖等等,发生以上多种不同的世系表排法,有的是前代或前辈所编且早巳在某地流行的排法,有的是近期各地对族谱研究有兴趣的专家、考研者对粤东客家刘氏族系作了研究,以某种方法或某种思路,考研在某历史时段或某世系段中有‘错’、‘重’接等现象,便从原有的族谱中,把某某世祖从世系表中删除,并立即在编谱时应用,故此又增添了开七公在世系表中的另一种排位。巳在某地流行的排法既约定成俗,且得到当地广大裔孙的承认,它是前代或那位前辈所编没有必要追寻,且应该得到尊重、保护和传承,而近代考研者新编写的排法也没有必要点名,凡留意刘氏有关网站者均可发现所列的排法,但新排法妥否,应认真负责考研,并该慎重采用。因为世系表的不统一排法,让某一些人出于什么原因或目的,对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由族谱真实性的怀疑,发展到对始祖开七公、广传公其本人真实性的怀疑,再发展到对整个粤东客家刘氏族群完整性的怀疑,这可不是一般考研族谱的问题,必须引起粤东客家刘氏广大裔孙的重视。

一、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真实性 我们要把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真实性搞清楚,首先应把自己‘族群’形成、繁衍发展、兴旺外迁过程梳理清楚。参阅多种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可以肯定的是粤东客家刘氏先祖每一个时期均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立足点和繁衍发展过程,把多个立足点联接起来,便是粤东客家刘氏先祖的迁移轨迹: 一、 始于陶唐:是尧帝的子孙。尧帝名放勋,生于丹陵(河北唐县),育于母家伊侯之国(河南永阳县),后徙耆(山西太原祁县),故曰伊耆氏。 13 岁受封于陶(山东荷泽县陶丘),15 岁复封于唐(河北唐县西北)为唐侯,故称陶唐氏。尧帝生九子二女,第九子源明受封于刘,为刘氏太始祖,故曰:始于陶唐。 二、 显于三代:三代是指夏、商、周,突出先祖累公御龙。夏朝时,刘氏 18世祖累公因有养龙技术,被孔甲帝赐为御龙氏。周朝时,杜伯公任上大夫,是周朝刘氏列祖中最显赫人物。 三、 著于春秋:是指公元前 770 年至 476 年这 294 年的春秋时期,刘氏多位先祖在朝中任高品位官职,显赫于整个春秋年代。 四、 盛于汉室:突出先祖南迁江苏丰沛,邦公建立汉王朝。粤东客家刘氏是邦公、启公的裔孙。 五、 派衍中山:突出是中山靖王胜公的裔孙,堂号彭城堂。中山靖王胜公是孝景帝第十子,胜公共生 21 子,是刘氏人口繁衍鼎盛时期。刘氏堂号、堂联的由来,汉朝的分支,郡派多由此产生。 六、 望著涿郡: 涿郡(河北涿县)。中山靖王胜公第五子贞公封陆城亭候于涿郡,此后连续十多代都封侯爵,自然声望于涿郡,誉满整个河北。 七、 积庆洛阳:突出先祖永公从蜀入住洛阳,先祖迁居中原。刘氏一脉子孙在洛阳繁衍昌盛。 八、 蜚声闽峤:唐朝末年,战乱频繁,先祖徙江南,迁居‘婺之金华’。据查资料显示:先祖祥公是随战乱逃难的人群,从河南固始逃到浙江婺州金华县暂居,但因战乱难于生存,又随逃难人群南下,当时江西拥有通过长江进鄱阳湖穿赣江越大庾岭至岭南的通道,祥公便是沿这条通道,乘船逆长江入江西鄱阳湖,再逆赣江南下至赣南,翻过武夷山入住福建宁化石壁洞葛藤凹。开七公、广传公便出生于宁化县,广传公生十四子,繁衍的裔孙巳涉足五湖四海、国内国外。

这便是粤东客家刘氏先祖的迁移轨迹,不管那位录谱者,编写于那个时期的那个分支系的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均毫无例外如此记述。从来未发现有粤东客家刘氏分支系的族谱记述始祖是从江西赣南直接入粤东,也未发现有粤东客家刘氏分支系的族谱记述始祖是从广东珠玑巷东迁粤东的,这便是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真实性。既然族谱是真实的,但前代或前辈在编写粤东客家刘氏族谱时,为什么会有多种不同的排法呢?

二、不同世系表的起因 族谱是一个族系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支系先祖走过的足迹,族谱也是一个族系的史料,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历代前辈编写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努力及其成果应该肯定。但史料无言,现在面对前代前辈所编族谱应有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这是因为: 第一:粤东客家刘氏的历史是一部迁移史,逃难史,逃难人的生活是悲惨的,迁移再迁移的艰难日子是不可想像的,后代裔孙要翔实记录自己先祖的完整详尽的悲壮迁徙史,相信任何人都很难完完全全再现历史的每个细节。从这个观点看问题――求真,就是“求”得反映粤东客家刘氏历史主要迁移轨迹的本质的“真”,这已是难能可贵了,何况要求达到百分百的真,难度实在太大。 如本脉先祖沐公、月清公于后晋、宋朝就编写了本脉族谱,但后裔们在历代劫难中丢失了,连真正的序文都难于分辨,正因为最原始的谱牒丢失,后裔们在各自续谱时,才会有现在粤东客家刘氏族谱不同的版本和世系表。 第二,编谱者撰写出来的族谱是各代先祖历程同编谱者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后代裔孙在编谱时受自己的学识、阅历、收集资料等等条件的局限,再说宗亲之间有时因时间、环境、经济等条件限制不能充分交流、共同考研和求证,这样受各种条件限制下编写的族谱同先祖实际情况不一定完全吻合,这种局限无疑是编谱者有求真之心而无法编写出真实性很高的族谱来。如巨浪公之李、曾两妣所生七子传下裔孙所续族谱,从来没有记载巨浪公还有一妣陈氏及陈氏所生二子,而陈氏所生二子传下裔孙所续族谱,从来没有记载巨浪公之李、曾两妣所生七子,其实巨浪公所传下九房裔孙就住在粤东五华、揭西、大埔等互邻县市,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裔孙们才在深圳某一工地上认祖归宗。 第三,明、清朝以来,粤东客家刘氏各分支系、裔孙人口迅猛激增,迫使广大裔孙从祖居地再次寻求向外发展,频繁外迁,又是一个迁移再迁移的过程,等到裔孙在外迁地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待生活正常了,事业有成了,再回过头来续编族谱时,又会重复上述所说的受交通、信息各种条件的限制,续编的族谱在世系上同最原始的族谱可能有大同小异了,不同世系表多数也是产生于这个时期。如在[揭西县千一郎公支系族群简介]一文中,介绍巨浪长房高千公从福建省上杭迁居广东省五华县赤岭开基立业,其六世孙千一郎公从五华县清溪下坝再迁居揭西县五经富南门坑开基立业,高千公下传六代先祖生卒葬在五华、揭西县,但千一郎公下传外迁一房裔孙其所修族谱,记述千一郎公自福建省汀州直接迁居现住地肇基立业,先祖千一郎公原是一个山民,因家贫进深山采樵,饥寒交迫冻死在回家的山路上,但其族谱记述千一郎公是明朝贡生,两地两支裔孙对先祖出身、迁居路线所记绝然不同,尤为可惜的是至今两地裔孙还没有确认是同宗共祖。 第四,攀附名贤、权贵,清朝及以前的录谱者可以说是习以为常,有的录谱者希望利用这社会资源增强宗族的荣誉感,有的是迫于无奈利用这社会资源当靠山,帮助本来处于较弱的宗支以便在当地立足安居,免受外族欺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粤东客家刘氏族谱世系表的大同小异是正常现象,是好事又是无可奈何的事。为什么呢?因为粤东客家刘氏裔孙的迅猛发展是罕见的、空前的,在如此短的历史时空里,从开七公、广传公单家独户发展到现在的超过千万裔孙,人多了,居住分散了,再加上历史、社会、交通、信息等等条件限制,裔孙们肯定联宗敬祖受影响,但粤东客家刘氏的裔孙们是深深追思崇敬自己先祖的,于是各自为政续写族谱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历史上的事,谁能说明当时裔孙们续编族谱的各自情况呢,所以产生大同小异的世系表是正常的又是无可奈何的。 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如果没有粤东客家刘氏族系的如此发展速度,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中,刘姓不一定能排在第四位,反过来,若是一个族系人口增长绥慢,时代在前进,族系发展在原地徘徊,说句不吉利的话,六十年续编族谱时,人口增长不了多少,一本族谱仍能满足全支系裔孙使用,这才是真正遗憾的事。 三、应如何评价粤东客家刘氏族谱 上面所列原因可能是造成现在粤东客家刘氏族谱世系表不统一的主要历史原因。现在面对如此大同小异的世系表,作为粤东客家刘氏的裔孙,应该如何评价粤东客家刘氏族谱。首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前代前辈们编谱时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苦心孤脂编写出本脉支系族谱是难能可贵的,是粤东客家刘氏广大裔孙寻根溯源、敬祖崇宗的宝贵族群历史遗产、族群精神财富。现在对族谱求真是为了揭示一个族系的历史真相,但不能对族谱中世系表作绝对精准的要求,因为脱离历史具体环境,拿现代人的眼光和知识水平去评价前代或前辈所编本脉支系族谱,并毫不客气地左削右挖进行存疑、证伪,此态度就值得考虑:请考研者反躬自问,自已现在的考研取证又能达到百分之几的准确性? 经验告诉我们:评价上祖传流下来的族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评价者本身对族谱的主观意见反映,而不可能完全是先祖所处时代的客观事实反映。对上祖传流下来的族谱的评价,事实上也是评价者既受制于本身的知识水平,又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因此,就同一本族谱不同的续谱者和在不同时代续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兴宁刘氏族谱. 总谱]一册的主要内容,是本文上述的诠释。此族谱的主要内容以“浅释刘氏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一文,较详记述粤东客家刘氏先祖迁徙的轨迹,又以二种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世系表向广大裔孙展示不同的录谱,客观、公开展示二种不同的世系表,任由宗亲评价、录用,如果说是‘假谱’,请问假在那里?先祖的迁移轨迹错了吗?上溯下延世系表乱了吗?如果说兴宁刘氏族谱敢于向广大宗亲亮出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世系表大同小异现状,那可是事实。不过,谱中对广传公及其子孙的出生年虽编录详细,仍值得怀疑。但瑕不掩瑜,该族谱正是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真实性和不统一性的集中反映,但绝不是假谱。 现实中,粤东客家刘氏广大裔孙对世系表中的每一位先祖同一样的至尊至敬至孝,表现出纯真朴素的宗族感情。许多裔孙把族谱看作比金钱还宝贵,把族谱藏在保险箱、冰箱的有之,问其原由,说理是防失窃怕被虫咬坏;在主人监视下限时借阅有之;当某一位宗亲娶儿媳妇或孙子满月,在参拜祖宗的桌上,打开族谱请宗长一字不能多、一字不能少增填上儿媳妇或孙子芳名,然后恭敬告知祖宗后,跪在祖宗神位前把族谱包好收藏有之。宗亲们如此重视保护族谱,您若要改动世系表中的先祖在世系表中的位置或芳名,现实中简直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宗亲们会说今天如此改,以后有人又说那样改,族谱不是小学生的习字本,可以如此随便改吗?所以说一种世系表己在一个地区流行后,形成了广大裔孙的共识,就必须固定在一种格式,它有私密性和延续性,若改动必然牵动千家万户、各时代、各版本的族谱,是根本办不到的。这便是广大裔孙对族谱评价的现实。 对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真实性的讨论已延续了几百年,从粤东客家刘氏裔孙中的研讨,延续到现在不是粤东客家刘氏裔孙但热心于刘氏族谱研究的汉学家、谱谍家,研讨的焦点仍然是大同小异的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真实性。可能敢于删节谱系者会反问,难道说前辈们如此确定文琥公与俊公、富山公与福高公等的父子关系就一定不会错吗?这样的问题可能现在谁也不敢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前辈编谱的依据、例证和判断,可能还没有可供参阅的资料。但是前辈编修的族谱在广大裔孙中有的流传几百年了,这可有太多的例证。谁也不可否认,族谱中的先祖的辈份关系在广大裔孙中已留下深深的烙印,有一个定格,这个烙印和定格已长期为广大裔孙所接受,所承认。另者,说一句现代人的现代话:族谱是一个宗族的档案,这个宗族的档案不象国家的档案由专门专职单位保管,而是存放在广大裔孙的家中。档案中的记录可以随便更改吗?广大裔孙谁愿意把自已保存的族谱按照新编族谱进行世系更改?如果不进行更改,势必造成多种谱系在一个地区流行,势必造成某些叔侄倒称、世系错接等不该发生的错误导读后果。这里提醒族谱的考研者,考研成果应重视实用性。 举例说:某地的多种手抄、油印本族谱,跨越时间上百年,均是按前辈所编族谱编写世系,开七公排在 146 世,本地某支系开基始祖排第 154 世祖,但有的新编族谱按某某所编新族谱开七公排在 134 世,本地开基始祖便排在 142世,有的新编族谱按某某的推算,把开七公排在 131 世祖,本地开基始祖便排在 139 世,宗亲们手持各自的族谱或资料,争论不休,你叫我按你的族谱世系表改,我叫你按我的族谱世系表改,争得一塌糊凃,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可是谁造成的?所以敬祈汉史研究、族史研究的专家们,从对先祖的虔敬、对前辈们所编族谱的负责任的审阅,敬请不要急于下结论进行删节和按你的新世系表编谱、编代码,这里提醒考研者代别的支系编写族谱或代码时,尤须注意这一点,说句不中听的话,好心办成了让别人不愉快的事,吃力却不讨好,甚而招来责怪,那就太遗憾了。 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解决实用问题,考研族谱也不能仅仅停在纸上、在考研者手里。族谱考研者要承担千万粤东客家刘氏裔孙付于的光荣职责,以自身的研究成果让广大裔孙来分享,让众裔孙获得更多粤东客家族群知识和提高敬祖睦族的责任心,让广大粤东客家刘氏裔孙容易寻根溯源,辨脉归宗,激发广大裔孙继承发扬客家刘氏先祖开拓进取勇敢走出去创建新天地的客家人精神。考研者切莫老是停留在世系表中的大同小异考究上,给广大裔孙敬祖心中添上不必要的疑虑,当拜读世系表时却一头雾水,无可适从。如果把在一个地区早既稳固下来的世系表删得一塌糊涂,对世系表这样的考研后果可能适得其反,没有让裔孙得益反而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有人说善意的谎言有时是美丽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或社会正义而适度地扯点小谎,应给于理解和宽容。但是,它的前提是善意的,不是居心叵测,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用这句不太恰当的比喻来看待大同小异的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就是要体谅前代前辈们编写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用心是‘善意’,他们承受各种条件限制编写的族谱,可能有某方面的不足,但前辈们不是有意撒‘谎言’,现在各地所传流的前辈所编写的族谱,应给于理解、宽容,尊重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编谱先贤,对苦心孤诣编写粤东客家刘氏族谱的先贤们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同情。庞大的粤东客家刘氏族群只有繁衍壮大,永远都不可能解体或消失,其族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宗法体系,承载着全族人的根,是家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的信息资源有其原始性、特定性、稳定性、长久性,必须好好保护和利用,让它尽可能地保持原始化、生态化。已经为广大粤东客家刘氏裔孙所接受、已流行的世系表,尽量尊重和传承,不要轻易地改变,让广大裔孙把族谱作档案收藏,好吗? 网上发表此文、广东省第三届汉文化研讨会论文选辑署名: 广东省 揭西县 刘云月//文

《溯源拾贝》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